《三十而已》背後的生存狀態,揭露都市漂泊青年的買房租房史

2020-08-15 中滿集團

近日,由江疏影、童謠、毛曉彤領銜主演的女性群像題材劇《三十而已》正在熱播,劇中以三位都市女性的視角展開,通過展示她們的生活、工作狀態,對女性職場標籤、生養難題、婚姻維繫、城市歸屬感等都市敏感話題進行集中呈現,直擊「她時代」的浪潮下,「她群體」面臨的生存困境和所傳達出來的「她力量」!

  這部劇一播出,很多人就在三位都市女性的個體故事中找到了情感的共鳴,「全職太太」、「已婚未育的寂寥女性」、「滬漂女青年」,每個主角所遇到的生活難題和流露出的情感,都是普通人可以夠得到,摸得著的。

  江疏影在劇中飾演的角色王漫妮,就是很多漂泊在外的都市職場打拼者的縮影,很多觀眾在看劇的同時,很容易會發現,這不就是現實生活中「不願意面對的自己」嗎?

  王漫妮是一個很真實的滬漂打拼案例,作為一個奢侈品店的銷售員,她深知城市生存法則。然而30歲的她情感、事業皆遇瓶頸,仍然孑然一身,尤其是面對房東的「一聲令下」,就要馬上搬家的窘境,更是很多人都親身經歷過的心酸往事,將都市單身女性光鮮背後的自卑和漂泊青年的無奈展示的淋漓盡致。

  劇中王漫妮在27歲時答應母親,如果自己到30歲既沒有房,也沒有找個人嫁了,就踏踏實實的回家。眼看要踏入30歲的門檻,父母多次表示希望女兒從大城市回來,在老家安安穩穩的工作生活,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女兒沒有買房。

  談起「30歲買房租房」的話題,並不是在販賣焦慮,也不是「喊口號」式的消費買房與租房的論題,在面對現實的過程中,只要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買房和租房的人生都沒有對錯。

  針對這個話題,我們也關注了解了一些網友朋友們的意見,徵得他們的意見後,把他們的一些見解和看法剖給你們看。


水煮蛋吧:26歲,現居北京,月薪9000+元

  之前看過一個一線城市《租房大數據》顯示,43%的人都接受「一輩子租房」,21歲-35歲是租房主力人群,佔比85%以上,我想,我大概是這43%和85%的交集!

  大家也清楚北京現在房價和租金,在北京擁有一套房子的富貴那是想都不敢想,就跟大家分享我對租房的看法。我是一個頻繁的搬家者。公司住的太遠太近要搬、交通不便利要搬、不喜歡室友要搬、價格不合適也要搬……最頻繁的一次,我一個月搬了3次家。

  說實話,搬家雖然是一個苦力活,但我有時候挺喜歡這種想走就走的感覺,每個地方都是一個待開啟的盲盒,這種新鮮感和自由也很不錯,趁年輕也能享受隨時出走的人生樂趣。

  我曾經很明確的跟父母討論過以後結婚的打算,買房和強求對象買房都不是我生活的必需品,有則有之,無則無之。父母說:房子是人生的一份依靠,我覺得:如果我在另一個人身上找到了比這更堅定的依靠時,房子可以等等,當然,沒有也行。

  

糖小妮:28歲,現居山西,月薪6000+元

  身邊有很多朋友,大學畢業以後如果沒有選擇在其他城市生活,回家後基本上都住在家裡,我也是其中一個,因為這樣省下來的房租和早晚餐算起來是一筆不小的財產。

  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有同樣的煩惱:和父母住在一起,經常爭吵;不住在一起,我覺得自己還是個寶寶。父母對我的管制其實挺嚴格的,我的人生沒有過多的「房屋使用自由」,反而像個被管控地嚴嚴實實的小朋友。

  所以我終於做了決定,經過和父母的商量後,在家附近找了個合租房,也被親戚打上了有家不住的「不正常青年」的標籤。當然,我的租房生活也是「詩和遠方」與「一地雞毛」共存的,想要的自由得到了,需要操勞的地方也更多了。

  幾個月後,我的租房生涯趨於穩定,我仍不認為在租來的房子裡能有完全屬於自己的生活,還是要買個房子才行。但是我認為租房可以作為一個緩衝,這種群居體驗也是一種很寶貴的經歷,可以在新的圈子裡認識一些新的朋友。

  所以接下來的計劃:租房——賺錢——存錢——買房!


毛毛竹:31歲,現居遼寧,月薪8000+元

  「在中國人的價值評價體系裡,中年人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在我們的社會裡,現在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了,當然,對男女都差不多。30歲那年,我問自己,買房才算成功嗎?現在31歲了,我覺得並不是這樣。

  在我身邊,不乏畢業一兩年就買房的人,但據我所知,不靠父母家人的卻寥寥無幾。在未來10年裡,我也不認為我會買房子,因為以我的工資和存款來看,可以買房,但是會過得很累,我不想因為房子降低生活質量,也不想活在別人定義好的人生中。

  在我看來,租房不是錯誤的人生,也沒有該買房的年齡,三十不是「而立」,三十隻是「而已」。人在三十,別的不一定要懂,但你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畢竟,不過才三十而已。

  

  聽完幾個網友的分享,想必大家都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如果以年齡段劃分,每個人的步伐是不同的,或快或慢,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踏踏實實,做好眼前事,謹慎、理性和負責,從來都不是一件壞事。

相關焦點

  • 從《三十而已》看女性生存現狀:30歲了,漂泊還是安穩?
    最近《三十而已》挺火的,一開始我沒注意到這部熱播劇的時候,這部劇已經頻頻登上微博熱搜,所以我即使沒看電視劇也了解了大概的劇情,後來聽我同事說她看這部劇覺得很有共鳴,我就想瞅瞅這部劇有什麼特別之處。更主要的是,我和同事都處於30歲這個年齡階層,正是這部劇的目標觀眾。
  • 《三十而已》國產劇之光!成年人的生活沒有「容易」二字
    這段時間相信大家都已經被這部國產熱播劇《三十而已》給刷屏了,這部劇以三個即將進入中年的三個女人為主題進行講述,真實反映了現代都市女性在三十歲時面臨的種種問題,面對家裡的催促,她說三十歲要麼在上海買房,要麼找個有錢人嫁了,若兩個都達不到,就聽話回老家~看似堅定有結果的誓言,實則遙遙無期,看不到希望。
  • 東方衛視《三十而已》定檔7.17 探討都市女性生存法則
    由江疏影、童瑤、楊玏、毛曉彤、李澤鋒等主演的都市情感劇《三十而已》今日宣布定檔東方衛視東方劇場,7月17日起每晚19:30兩集連播。該劇通過講述王漫妮(江疏影飾)、顧佳(童瑤飾)、鍾曉芹(毛曉彤飾)三人各色生活的糾葛,展示出現代都市女性群像,將女性面臨的年齡危機、生育選擇、城市歸屬感等問題以「超濃度」的方式呈現,共同探討都市女性婚戀觀及生存法則。
  • 明星買房犯愁,眾多明星齊租房!你怎麼看?
    明星買房犯愁,謝娜張杰、陳學冬、王珞丹、迪麗熱巴等等眾多明星其實都在租房住!沒想到郭麒麟原來屬於節約型租房族!,中介表示,現在買房需要已婚且在上海繳納滿五年的社保才有資格買房!,他認為租房子住,其實還挺自由呢!
  • 東方衛視《三十而已》定檔7.17,探討都市女性生存法則
    由江疏影、童瑤、楊玏、毛曉彤、李澤鋒等主演的都市情感劇《三十而已》宣布定檔東方衛視東方劇場,7月17日起每晚19:30兩集連播。該劇通過講述王漫妮(江疏影飾)、顧佳(童瑤飾)、鍾曉芹(毛曉彤飾)三人各色生活的糾葛,展示出現代都市女性群像,將女性面臨的年齡危機、生育選擇、城市歸屬感等問題以「超濃度」的方式呈現,共同探討都市女性婚戀觀及生存法則。
  • Back To Future租房史主題巡展開啟
    由長租公寓品牌自如發起的《上海三十年Back To Future》租房史主題巡展12月12日在長寧龍之夢開啟。作為國內首個呈現租房變遷歷史的展覽,該展覽旨在1個月的時間內,通過ZIROOM租房展覽裝置,真實還原上世紀70、80、90年代上海租房的原本樣貌,期望吸引更多人關注未來租房模式的變化,引發大眾思考。城市日新月異飛速發展時代裡,追逐理想,奮鬥在外的人,都有自己的租房史。而對於房子和在房子裡發生的事,每一代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記憶。
  • 江疏影《三十而已》演出人間真實,光鮮背後的自卑是漂泊青年的痛
    把娛樂圈中姐姐們30歲的重新開始、乘風破浪比作是一次夢幻的開場,那麼《三十而已》中的三個女性,則可以讓千萬女性在其中找到更深刻的情感共鳴如果說前兩者的30歲女性角色,是女性在婚姻中出現各種矛盾和焦慮的真實體現,那麼在上海打拼八年的未婚小鎮青年王漫妮的30歲,則將都市單身女性外在光鮮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展現得淋漓盡致
  • 《三十而已》|王漫妮 :在大城市打拼的人有多不容易?
    最近熱播的劇《三十而已》中江疏影飾演的角色王漫妮是一個從衢州跑到上海,想要在上海發展事業的姑娘。面對年齡的增長,她也清楚自己想要的狀態。和許多選擇背井離鄉去大城市工作的年輕人一樣,歷盡艱辛,她終於有了一份不錯的收入,做著別人眼中光鮮亮麗的「櫃姐」。但比起一線城市帶來的不錯的收入,她在上海經歷的種種艱辛以及未來的不確定性產生疲憊和漂泊感更加讓人心酸。
  • 2021年起,不買房也能住70年,你願意租房還是買房?
    現在的房價讓很多人買不起房,但是又不願意租房。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租房不安定、沒保障等等。共有產權房出現了之後,很多人買得起了,但是要捨去一部分產權,那麼,如果讓你一直住下去,你是否願意捨去全部產權?「小張給父親買了一套房子,給父親養老,房子登記在父親名下。
  • 「買房」和「租房」有何差別?內行人直言:看5年後的變化
    ,同時,也有人不買房,選擇租房住。其二,買房可以有個固定的「家」。在國人眼中,有房才算有家,當然了,事實也是如此。有過租房經驗的人都知道,搬家是常有的事,或是因為房租,或是因為通勤距離等等,但是,每搬一次家都要重新熟悉周邊的環境,配套,交通等等,給人一種漂泊不定的感覺,沒有安全感。
  • 明星買房犯愁,眾多明星齊租房!996不是唯一選擇,你怎麼看?
    明星買房犯愁,謝娜張杰、陳學冬、王珞丹、迪麗熱巴等等眾多明星其實都在租房住!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盤點那些租房的明星!排名不分先後!何老師問郭麒麟:為什麼不買房呢?郭麒麟:因為自己在北京繳納社保沒有滿六十個月,而北京買房政策是必須繳滿社保五年才有買房資格!對於租房子,郭麒麟真的就很隨意了,房間裡面的燈壞了,自己修來微微亮將就!洗澡噴頭,上網買最便宜了!沒想到郭麒麟原來屬於節約型租房族!
  • 租房好還是買房好
    35歲人生的岔路口,你將選擇租房讓銀行為你打工,還是選擇買房你為銀行打工?人生就必須要在一二線買房才算完美嗎?退休以後在家鄉陪陪父母,在小時候長大的地方終老有什麼不行呢?在一二線城市,租房雖然對普通的白領來說也是筆不小的開銷,但是比買房實在是強太多太多了。
  • 《三十而已》,讓中年人崩潰的,從來都不只是房子
    近日,最火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已經正式結局,不盡如人意的「爛尾」結局,更是讓不少網友感到唏噓,作為劇中主要故事線,王漫妮和顧佳這兩個角色,更是展示出了,現代都市生活中,因為房子以及都市生活壓力下的,中年人的無奈與辛酸。
  • 李誕身價過億租房住,李雪琴回鐵嶺當網紅,小鎮青年買房夢如何圓
    不僅每期節目都能霸佔好幾個熱搜,這周的收官決賽還一舉收穫44個熱搜,背後的公司笑果文化的估值也已經高達12億,作為公司股東和高層的李誕,身價也早已過億。但即便已經是成功人士的李誕,在上海打拼了多年,仍然還租房住
  • 不用10年,租房與買房完全無差距?馬雲與李嘉誠的觀點相似
    一直有一種說法是,70後趕在房價上漲前買了房,90後、00後不用買房,最苦的是80後,完全靠自己高價買房,從這個角度看,最苦的是80後。不過,筆者倒認為,80後雖然苦了點,不過是背負了房貸,相比一些沒有房的人來說,無疑是幸福的,因為後者若要在城市工作、生活的話,只能依靠租房。
  • 憑什麼中國青年結婚必須要買房?-虎嗅網
    其中,胡建國等人通過2017年中國大學生的追蹤調查發現,現代90後青年在結婚買房的觀念上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但是還是有三分之二的人依舊認同房子是進入婚姻的必需品。廉思等人在對北京5965位青年的調查研究中發現,有85%的青年不能接受一直租房,這就側面反映了絕大多數的青年還是認為需要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住房。
  • 《三十而已》直面都市女性各種困境,疑販賣焦慮你中招了嗎?
    最近剛開播的勵志都市情感劇《三十而已》頻繁登上熱搜,豆瓣評分高達8.1分,到底是怎樣的一部劇如此受歡迎?《三十而已》劇照《三十而已》是由張曉波執導,直面都市女性多元選擇的困境,體現30+的壓力!這是在販賣焦慮嗎?《三十而已》中講述了3個不同的都市女性,其中江疏影飾演的(王漫妮)是大家眼中的標準都市女性,她獨立,清醒,同時也是典型的「經典窮「,「月光族」!她深信自己永遠值得最好的。
  • 《三十而已》居然還是一份租房實用貼?
    暑期檔熱播劇《三十而已》,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看了吧!顧佳的家是精緻的Art Deco風,高級又氣派(比起「拿不出手」的香奶奶包,顧佳家的家具似乎更適合去參加貴婦太太們的聚會),鍾曉芹的家則是充滿老幹部氣息,簡約且樸素,而王漫妮租住的公寓則恰恰反映了當下職場青年的家。
  • 林盛斌收入豐厚寧租房不買房,月租十萬豪宅無憂,聲稱買房不划算
    關於買房、租房這件事,林盛斌倒是很少對外提及,所以很多人會認為林盛斌不買房實則上是經濟上受限。這麼覺得也不的確沒有錯,但除此之外,頭腦精明的他,對於自己堅持不買房原來還是有其它考慮,難得日前他自錄節目公開不買房的原因。
  • 從《三十而已》看女性生存現狀:30歲,僅此而已嗎?
    每個30歲左右的女性都能或多或少地地在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女性生存之難在劇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因此這部劇能引起很多女性共鳴。8年滬漂,奢侈品店銷售,工作積極上進,月薪一萬五,七千拿來租房,房租上漲後被迫搬家,心中對未來一半仍有期待。現在很多年輕人到大城市追夢,成了北上廣深的漂泊一族。他們從最基層的工作做起,不怕苦不怕累,一步步往爬,拼命地想紮根大城市。職場上的勾心鬥角,租房生活的被動無奈,對未來生活的迷茫,讓這些追夢人吃盡苦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