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萬人迷靳東的新劇《精英律師》正在熱播,這部劇由靳東、藍盈瑩、孫淳、田雨、劉敏濤、朱珠、代旭等主演,這部都市律政劇共48集,劇情主要圍繞權璟律所的職場江湖,講述了以羅檳(靳東飾)和戴曦(藍盈瑩飾)為首的一群法律從業者,為守護公平正義、為職業理想奮鬥的故事。
截止到12月29日該劇已經播出18集,整體上看劇情節奏快,臺詞相當有水準,作為一部專業性很強的電視劇,涉及劇中的專業知識、專業人士等方方面面十分引人注目,從目前已播出的18集劇情來看,該劇不可謂不專業,但專業方面的「水分」也不在少數,在每集中總能找到這樣或者那樣的法律錯誤。
槽點一:司法考試科目是14科,還是18科?
在劇中有一個情節提到了司法考試科目只有14門,其實,司法考試科目有八大科,尤其是在2018年改革後,涉及到了科目的增加。加上新增的科目,司法考試科目達到了18科之多。
司法考試科目的18科一共涉及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史、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法、智慧財產權法、商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事訴訟法與仲裁制度等科目。在改革後新增了三個科目,智慧財產權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環境資源法。
槽點二: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都能認定為工傷嗎?
在劇中提到了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都能認定為工傷,其實並非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都能認定工傷,只有發生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才可以認定為工傷。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4條第6款規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可被認定為工傷。
也就是說上下班路上受到傷害要認定為工傷,必須滿足以下條件:1、在上下班途中;2、受到傷害的原因是發生了交通事故;3、該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中,本人為非主要責任。
槽點三:我國法律體系中有沒有《商法》?
劇中提到了《商法》,而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究竟有沒有這部法律呢?
商法是指調整商事交易主體在其商行為中所形成的法律關係,即商事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我國是民商合一的國家,沒有制定專門的商法典。一般來說,教科書中商法的體系有公司法、證券法、破產法、保險法、海商法、票據法。其中司法考試大綱將證券法列入經濟法範圍。
槽點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智慧財產權法》是哪部法律?
在已播出的劇情中,我們可以看到《精英律師》一直在灌輸智慧財產權,比如涉及商業秘密的臺詞:「跟洩露商業機密,有關的法律規定,全都找來」!
不過,在劇中提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智慧財產權法》這部法律確實我國還沒有,我國目前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法律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確實沒有一部叫《中華人民共和國智慧財產權法》的法律。
其實,中國智慧財產權法並不是一部法律,而是指我國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制度及執法體系,是調整智慧財產權的歸屬、行使、管理和保護等活動中產生的社會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
槽點五:沒有輸過官司的律師,現實中是不存在的
精英律師從來不輸官司?劇中主人公羅檳(靳東飾演)律師經手的案件,有版權侵權、離婚家庭子女撫養權、老人贍養問題、房屋產權糾紛、名譽侵權、商業秘密等各種類型的案件,但凡羅律師經手的案件他就從來沒有輸過,對此,觀眾表示對劇情人物的塑造過於誇張。
在我國相關的律師規則、條例裡也有明確的規定,律師不應該給當事人打保票,說這個案子一定會勝訴。而在現實生活中也確實沒有「常勝」的律師,這種說法顯得劇情極不真實。
槽點六: 律師諮詢一小時收費十萬元,離譜
真正專業的律師諮詢都是需要收費的,但這些收費國家是有明文規定的。在該劇中,羅檳脫口說出一小時的諮詢費用有可達到10萬元,確實在行業裡,10萬一小時是一個高到離譜的價格,不符合律師的現實環境,這種劇情著實讓人詫異。
通常對於政府指導價的案件,每小時收費3000元是上限,特殊疑難案件可以在1.5萬元以內。如果不屬於政府指導價的案件,律師可以結合市場自行定價,從幾百元到數千元不等,通常是大律師事務所的高級合伙人律師收費在2000到4000元之間,以5000元/小時為上限,超過6000元的極少,普通律師一般在1000元到2000元左右。看來,編劇確實對市場不夠深入的了解。
當然,對於這部劇出現如此多的專業bug,網友還是很寬容,「別認真,影視劇拍出來不是只給律師看的,更多是戲劇衝突的需要!」「電視劇本身就是來源於生活又不同於生活的東西沒必要那麼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