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訊 《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具有裡程碑意義。為在全鄉營造學習法典、宣傳法典、維護法典、運用法典的濃厚社會氛圍,近期,九姑鄉高位部署、精心組織,通過強化法治陣地建設、組織幹部群眾學法、組織民法典特色宣傳等有力措施,線上線下齊發力,在全鄉掀起了《民法典》學習熱潮,全力推進《民法典》學習宣傳教育開花結果。 強化法治陣地建設保障基礎。全方位升級「法治陣地」,依託法治文化廣場、法治文化長廊、法治文化牆等大型法治宣傳文化陣地,全力營造民法典元素「全覆蓋」宣傳效果,配合鄉村大喇叭播放民法典宣傳音頻,潛移默化提升群眾法治理念與法治素養,不斷推進擴展法治宣傳面,司法所在全鄉各中小學、客運站、商超、居民區等人員主要出入口,懸掛《民法典》宣傳橫幅、海報,開啟《民法典》「植入式」宣傳。 組織幹部群眾學法抓好關鍵「少數+多數」。一方面抓好領導幹部、公務員這個「關鍵少數」。將《民法典》學習宣傳列入鄉黨委中心組學法重要內容,列入各部門單位日常學習內容,多次召開《民法典》學習宣傳會,認真學習把握《民法典》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另一方面抓好農村群眾這個「關鍵多數」。依託法律顧問與普法志願者開展《民法典》專題宣講活動,通過以案釋法、以事釋法的形式深入村組、田間地頭向農村群眾重點講解婚內單方舉債、居住權、離婚冷靜期等《民法典》亮點。 組織民法典特色宣傳實施精準普法。一是開展《民法典》進學校、進鄉村、進企業等活動,通過懸掛橫幅、發放宣傳資料、現場答疑、舉辦集中學習等形式,擴大《民法典》的知曉率,增強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二是建立「茶館普法」特色宣傳品牌,司法所組織普法志願者深入九姑鄉各茶館,為休息休閒的群眾帶去法治大餐,不斷營造學習法典、宣傳法典、運用法典的濃厚氛圍。三是拓展《民法典》宣傳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報、網、端、微、屏」等媒體平臺,通過各村法律顧問群,定期推送《民法典》相關內容與《民法典》普法動漫、短視頻,開展互動式宣傳,不斷擴大《民法典》學習宣傳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通過以案釋法、亮點解讀、法治講堂等形式,滿足現代社會群眾碎片化閱讀方式,推動《民法典》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通訊員 柳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