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種行為,最損自己的福報,明白人從來不去做

2020-12-24 你的身邊有我

生世為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福報;有的人福報深厚,生而富貴,一生功名利祿,前程順達;有的人福報淺薄,貧窮困苦,命運曲折坎坷,這就是福報的不同。

何為福報?福報是過去生和今生善行的因果,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要想有好的福報,就要存好心,行善事,積德行善積累自己的福報。

享福消福,受苦消罪;一個人的福報是有定數的,如果沒有善行的加持,又不知道惜福,一個人的福報也許很快就會消耗完了;如果懂得積德行善,能夠珍惜自己的福報,才會有越來越好的命運和順利的人生。

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的因果,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這四種行為,最損自己的福報,明白人從來不去做。

一、不孝父母。

百善孝為先,一個人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一個人能夠關心父母,照顧父母,陪伴父母,孝敬父母既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也是自己做人的道德和原則。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一個家,竭盡全力把我們養大,能夠孝敬父母,就是懂得感恩不忘本,能夠知恩圖報,用實際行動報答父母,才是做人的本分,父母養我們的小,我們就要養父母的老,才是對父母的孝順和報答,讓父母老有所依,活得不孤苦,父母才會心中有慰藉。

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父母都不孝,做人是不夠格的,也最損自己的福報;有一句話說,人生的一切不順,都因不孝父母所致,生活中,有的人不但不孝父母,甚至忤逆父母,侮辱父母,更有一等人甚至打罵父母;看看這樣的人,往往自己沒有本事,在生活中過得也不順利;那些真正過得好的人,往往都是大孝子,對父母非常孝順。

佛說父母是我們人世間最大的福田,能夠孝順父母,就是為自己培福;如果不孝父母,就是損耗自己福報;有的父母也許不配為人父母,但是生養之恩大於天,能夠以德報冤,才是自己真正的福氣;如果對父母不管不顧,不孝順,就是自己的罪業,消耗自己的福報。

二、不知道節儉。

自古有言:成由勤儉敗由奢,一個家庭如果不知道節儉,過日子大手大腳,甚至寅吃卯糧,今天花明天的錢,奢侈浪費,最為消耗自己的福報,日子永遠過不富。

一個人的福報是有定數的,掙多少錢,穿多少衣,吃多少糧都是一定的;能夠懂得節儉過日子,才會細水長流,有積攢有盈餘,才能夠應對不時之需;如果大手大腳,奢侈浪費,就是消耗自己的福報,當你掙不到錢的時候,只能過苦日子,甚至靠借貸為生。

節儉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時至今天,節儉無論是任何國家都在提倡的行為;能夠節約一度電一滴水,都是在為自己惜福,能夠物盡所用,愛惜物命,才不浪費財物,不要認為錢是自己的,就認為浪費是理所當然,因為資源是人類共有的,你浪費的越多,對自己的福報損耗的也越多。

這是一個物質特別豐富的時代,年輕人隨便浪費糧食食物衣服,卻不知道這些行為損耗的是自己的福報,也許有一天會連飯也吃不上。

三、邪淫。

萬惡淫為首,邪淫行為自古為道德和法律所不容許,也最為消耗自己的福報;今天網絡和媒體特別發達,一個人再有前途,再成功,再有名,一旦婚內出軌,碰觸了道德的底線,就是自毀前程,那些出軌背叛的名演員因為邪淫而慘遭封殺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

一個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就要對自己的家庭負責,對自己的愛人忠誠,才會有自己的好命好運,如果出軌背叛和別的異性曖昧不清,就會導致家庭不和,甚至會有婚姻的危機和破裂,也會把自己推到風口浪點,成為千夫所指的對象,令自己的名譽受損,導致自己的前途事業走向失敗的結局。

邪淫的果報很嚴重,遠在兒女近在身;自古有言,淫人妻女者,其妻女必為人所淫;勾引別人的老婆漢子,破壞別人的家庭,甚至會有喪身失命的兇殺災禍,最後必定是人財兩空,果報慘烈。

邪淫可導致婚姻不順,家庭失和,破財疾病,甚至會得性病,短命早夭;如果為了刺激而邪淫,一定會人生不順,一事無成,精神萎靡,身體早衰。

四、殺生。

佛家講:諸惡業中,殺生最為第一;諸善業中,放生最為第一;能夠慈心不殺,結的就是善緣,培養的就是自己的福報。

佛說眾生平等,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都有生存下去的權利和空間,貪生怕死是人的本能也是每個生命的本能,如果無因而殺,甚至為了貪圖口腹之慾而去殺生,損耗的就是自己的福報。

欲知世上刀兵劫,且聽夜半屠門聲,這世上的每一場災難每一場意外,都不會無緣無故,自古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有些意外災禍,看似無緣無故,實則早就因果深種,殺生結的就是惡緣,不是冤家不聚首,有些人和你遇見就是來討債的,也許就是你過去生的殺業果報。

一個人如果以殺生為業,就是與別的生靈以命相搏,總有一天會遭報應,結下了惡緣,就會有惡果,嚴重地消耗了自己的福報。

一個人的福報就是自己的因果,你做了什麼,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能夠積德行善,才會有自己好的福報,以上四種行為會嚴重消耗自己的福報,明白的人從來不去做。

相關焦點

  • 佛說:這四種行為,最損自己的福報,因果不虛
    我們古老的文化中,早就有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一個人的行為,就會產生因果,只有種善因才會有善果,而有些事絕對不去要去做,會受到因果嚴厲的懲罰,這四種行為,最損自己的福報,因果不虛,一個也不要去做。一、不孝父母。
  •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四個「口業,最損自己的福報」
    造口業,而不知懺悔改過,最終消耗的是自己的福報,甚至會為自己帶來災難,以下四個口業最損自己的福報。一、對自己的父母出言不遜,惡口相向,最損自己的福報。「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如同供養佛菩薩,功德最大,如果對自己的父母出言不遜,甚至辱罵父母,再多的福報,也會被你一下子消耗掉。
  • 一位老僧說:這四種人,就算不拜佛,也會招來好運
    我們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也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父作不善,不了代受,同樣子作不善,父不代受。這就是因果,每個人的因果都是自己「作」的,父母改變不了,就連佛菩薩也無法改變。知道這個因果定律,還想求財求福的明白人就知道怎麼去做了。第二種人:知足常樂的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一帆風順的人生是一種悲哀。人到中年後才能體會到這句話的內涵。知足學樂,不做欲望的奴隸。
  • 如何增加自己的福報,改變自己的命運?
    今天我們主要談如何增加自己的福報,如果要想讓自己的福德大,福報多,那我們就要明白因果的道理,古人云:「福禍無門,惟人所召」;佛教云:「有因必有果」。這都是告訴我們無論是福是禍,都是因為我們的業力召感,也就是佛教說的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所以我們當下無論是自己身體上的感受,還是心靈上的感受,是苦的還是樂的,都是我們過去種的種子,現在的果報。
  • 沒有福報,連善事都做不了!應如何修福報!
    1、成就事業需要福報有些人很想為弘法利生做一些事情,但因沒有福報,所以經常出現各種違緣:有時四大不調,有時內心煩惱湧現,有時受到惡友誘惑,這樣就很有可能中斷自己的發心;而有些人,他們很想在寂靜處好好依止善知識聞思修行,但往往出現一些預料不到的違緣,最後也不得不離開,這些都是福報不夠的原因所致。
  • 佛說:這四種人,千萬別去傷害,因果報應很嚴重!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種小善之因,便得小善之福,種大善之因,便得大善之福;反之,種小惡之因,便得小惡之果,若是種下大惡之因,大難也會隨之而來。由此,一個人到底是行惡還是做善,所得之果可謂是天壤之別。但是,同樣是行惡或者是做善,這其中也是有大小之分的。在佛教當中認為,一個人若是傷害了這四種人,肯定就會種下無量惡因,獲得無法承受的惡果。所以,當大家一旦遇到這四種人,切記要萬不可去傷害。第一種人,修行人,僧人修行人大都是有德之人,常行的也是方便之事。
  • 有這四種面相特徵的人,最有福報,你有幾個
    一個人的福報,就是自己的生活。一個人有沒有福,就寫在自己的臉上,相由心生,一個人的面容相貌,往往是自己心靈變化的外在表現。有以下四種面相特徵的人,會最有福報,你有幾個?一、面帶微笑,始終溫和的人。有一句話說:愛笑的人,命運一定不會差。愛笑的人,充滿正能量,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一定會收穫生活的美好;一個人能夠始終溫和,內心平靜,面對生活的起起落落,坦然從容,一定是有福的人。
  • 佛教:這四種「徵兆」,是佛菩薩的提醒,要小心!
    佛法認為,一個人種什麼因,就會得到什麼果,世間任何事情都逃不過因果,任何一件事情在發生前,都會出現一些徵兆,當你身上出現這四種徵兆時,很可能是佛菩薩在提醒你,該去積累福報了。有些人可能心中會有所疑惑,自己從來都沒有見過佛菩薩,菩薩怎麼會提醒自己呢?其實你已經見過佛菩薩了,只是你自己還不知道而已。
  • 人生路上,做到這四點,你的福報就來了
    人的福報,大都是自己「掙」來的。要想福報多多,人也要多行善事。在世間的許多事中,做到下面這四點,人也就會得到福報的青睞。這世上,有兩種人:一種是積極向前,不輕言放棄,不甘於平庸;一種是消極停滯,凡事總往壞處去想,不思進取。這樣的兩種人,不要說福報,就連人都能看出誰更值得喜歡與欣賞。人生路是一條苦旅,沒有人能輕輕鬆鬆走完這一路。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態,勇於進取和甘於平庸,就是兩種心態不同的體現。
  • 易經:福報都是修來的,常做這4件事,做個有福之人
    易經:福報都是修來的,常做這4件事,做個有福之人。第一件事:和善良的人交朋友。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人與人的交往圈子很重要,和什麼樣的人交往,我們就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人。當然,一個人要想自己的一生順順利利地,單靠我們嘴巴說,是行不通的。要想我們的一生少受到災禍,多得到福報,我們還要多做一些善事。
  • 人這一輩子,福報或有定數,懂得分享,福報滾滾來
    人生能夠 享多少福,要失去多少,或是付出多少,是相對平衡的。誰要是打破了這樣的平衡,就心理不平衡了,感覺不快樂了,漸漸地迷失了自我。人這一輩子,福報皆是有定數的,錢多錢少,夠用就好,錢多了,反倒不是好事。人這一輩子,需要多少錢,才夠一輩子用?實際上,多少都不夠,由於你的心不會滿足的。人心不足蛇吞象,真的是這樣。
  • 湖北日報評論員:不為利慾惑,但做明白人
    先賢的告誡、現實的教訓說明,誘惑無處不在,風險與「升」俱來,越是身居權力集中的崗位,越是不能耍小聰明,不能做糊塗人。當不為名利所惑,不為物慾所誘,不為浮華所動,不為私情所擾,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經濟上的清白人、作風上的正派人。 要慎思,保持頭腦清醒不上當。中國社會正處於深刻的轉型期,各種利益群體相互角力,一些黨員幹部掌握的公權力自然是他們爭奪的標的。
  • 佛說:因果不饒人,這4種行為,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做好事就會有好報,做壞事就會遭惡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只是時間早晚而已。「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個人做好事壞事,其果報會像影子一樣隨業流轉,給人帶來福禍。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我們可以不信佛,但一定要有一顆敬畏之心,要感恩和恭敬萬物。若你與因果為敵,就是自找苦吃、自損福德。
  • 一位老僧說:一個人的福報漏掉前,往往有這3個徵兆,不可不防
    但是如果我們只懂得享用福報給我們帶來的好處,不懂得如何去積累獲取,那麼自然而然它也有竭盡的一天。到那時,就會逐漸體驗到痛苦與生活的艱難。臨走前,老僧告誡我,如果一個人的身上出現以下三個徵兆,那就是在提醒你,福報已經耗盡,切記糾正自己的言行舉止,多多行善積累善德,以免後患無窮。
  •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人生這四樣東西才是真正的福報,強求不來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有時候你不得不相信這句話,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人生中這四樣東西才是真正的福報,強求不來,沒有福報,一個人很難取得成功,你即使再努力,有時候也是白搭。一、天賦。一個人的容貌來自先天的福報,世間千人千面,能夠改變自己容貌的是善良的心靈,而不是虛榮地描畫和裝扮!三、聰明智慧。
  • 福報是自己努力得來的,做到四點,五福齊來
    總是在感嘆,為什麼他(她)福報那麼好,而自己什麼都沒有,真的是老天爺偏心嗎?其實不是,福報不是別人給的,也不是神佛給的,福報是自己修來的,那麼,怎麼樣才能修來福報呢?可以從以下四點加強自己的修為。第一、善因好緣佛家哲學中,「天理循環,因果不虛,種善因得善果」,提倡積德行善,為自己修福報。
  • 佛說:再大的福報,也經不起這三件事的消耗,能不犯,是多福之人
    人生在世,誰都想做一個有「福」之人。中國人最看重「福氣」這件事。有福之人,一生都心想事遂,事業家庭、財富健康什麼都不缺少,仿佛是上天眷顧的幸運兒;而無福之人,一生不順心,做什麼事好象都會失敗,更會婚姻家庭不順,多病多災等等。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一個人的福報,是自己用德行修來的
    翻譯過來的意思是:行善積德的家庭,會有福報;而沒有這些德行的家庭,則會有禍殃。家庭是這個樣子,個人修行也是這樣子。行善積德是一種好的行為,這種行為放到個人身上,這個人就會有好的福報。這樣的因果關係,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經過很多事實論證的。
  • 佛說做到這三點,福報不召自來!
    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福報,平時做的好事多,得到的福報就多,做的好事少,得到的福報就少!有很多人,做了很多的好事,他的福報會不召自來。但是,他對於自己的福報,一點感覺都沒有,其實,他的這種情況,就是屬於「身在福中不知福」。他自己雖然沒有感覺,但是別人都會很羨慕他,也想達到「福報不召自來」。佛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 佛教:「禍從口出」,這4種話,不要亂講,因果不饒人!
    人的嘴是諸多禍事之源,守不住自己的嘴,也就守不住人生的福。口業造的多了,福報漏的更快。老一輩人常說:寧吃過頭飯,不說過頭話。說話肆無忌憚、毫無避諱,就會招來諸多禍患。「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福氣是自己修來的,禍事也是自找的。做人愛出風頭,愛逞口舌之快,都是愚蠢無知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