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獨居的明星,我們能看見什麼?

2020-12-21 澎湃新聞

原創 Cheryl 精英說

對於現代年輕人來說,獨居,正無可避免地成為一種社會常態。

比起呼朋喚友,他們更願意安居一隅;比起建立親密關係,他們更傾向於享受個人空間;比起參加社交活動,他們更樂意在家「葛優躺」......

最近就有一檔綜藝節目——《我要這樣生活》,將鏡頭對準了獨居的明星們,從他們的身上,我們能夠看到當代年輕人的一些生活實態和其背後傳遞的個人態度。

圖片來源自豆瓣

有人認為,獨居是自我意識覺醒的產物;也有人認為,獨居是經濟衰退、性慾望蕭條導致的必然結果,背後是無奈的現實壓迫和被擠壓的情感需求。

那麼,在不婚主義、單身主義思想盛行的今天,獨身和非獨身,獨居與非獨居,個人意志和親密關係之間,應該如何選擇呢?

周筆暢式獨居生活

在獨處中發現自我

美國社會學家克裡南伯格和他的團隊調查發現,在美國,成年人口中有1/7的人選擇獨居生活,獨居成為美國最普遍的家庭形式,甚至超過了核心家庭所佔比重。

同樣的,在中國,獨居人群的數量也越來越多,長期單身獨居人口,從1995年的6%,增長到了2015年的15%,並且這兩年還在持續上漲。

圖片來源自網絡

綜藝節目《我要這樣生活》才剛剛播出兩集,周筆暢的獨居生活就引來了大批圍觀群眾的豔羨目光。

縱觀周筆暢的家,滿眼的綠色植物,大小不一,精心擺放在房間的各個角落裡,看上去清新宜人。

圖片來源自網絡

早上起床,周筆暢會起身打開喜歡的音樂,悠悠閒閒地坐在沙發上發會兒呆,然後拎著小水壺給家裡的花花草草澆灌生命源泉。

圖片來源自網絡

擺弄完花草之後,周筆暢會給自己準備早餐。一杯拉花咖啡,再煮上一個牛奶燕麥粥,放上葡萄乾點綴,再用漂亮的盤子裝點好,九點鐘準時吃早餐。

圖片來源自網絡

吃完早餐,換上一身寬鬆舒適的衣服,簡單畫上眉毛,10點鐘出門採購食物,悠閒地逛逛超市。

圖片來源自網絡

雖然獨自一人居住,但周筆暢對待吃飯從不含糊。家裡的廚房用具一應俱全,餐具精緻,調味料齊全,一看就是經常自己下廚的人。

同樣參加節目的顏如晶家裡,也備滿了各種各樣自己喜歡的食物,而且從不斷貨。

如晶說:「因為很害怕麻煩別人,害怕跟外界溝通,倉庫裡的東西讓我覺得有安全感,不用隨時面臨一些很糟糕或者很著急的情況。」獨居生活對於顏如晶來說,更像是一座安全的城堡,沒有壓力,只有自我,是最放鬆、最愜意的空間。

圖片來源自網絡

準備午餐的同時也要嚴格關注卡路裡的攝入,雞肉去掉熱量最高的部分,加入配料蔬菜一起到鍋裡燜煮。再準備一鍋味增湯,精緻的一人食就完成了。

圖片來源自網絡

一邊吃飯,一邊追劇,圍觀群眾:這不就是我?!

圖片來源自網絡

吃完午餐,周筆暢會抽空去健身房鍛鍊身體,保持體型。

圖片來源自網絡

從早到晚,周筆暢將自己的一天安排地井井有條,絲毫沒有獨居的孤獨和寂寞感,反而讓人覺得輕鬆愜意,精緻自律。

她說:「一個人生活,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孤獨,反而很自由。」

圖片來源自網絡

對於當代年輕人來說,獨居並不意味著孤獨,而可能意味著對個體自由和尊嚴的重視程度。

日劇《家族的形式》中,男主角大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渴望享受獨立的空間,討厭被愛情傷害,也恐懼與人一起生活的糾纏。

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買下了一間小公寓,認為這間公寓是他一個人的城堡。在他的世界裡,拒絕社交,沒有朋友,個人的空間完全容不得他人的入侵。

「我們30多歲的人啊,光是照顧自己就夠忙的了。我真的很想跟他們說,別拿那些無聊的糾葛,來打亂我們井井有條的生活。」

圖片來源自網絡

大介的生活狀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現代年輕人的心理,只要精神世界富足,生活能夠自理,那麼一個人生活就是自由,而不是孤獨。

在《單身社會》一書中,金柏莉為自己投資了一套公寓,從原來租住的屋子裡搬了出去,在她看來,這是個人生活決定性的轉折點:

「這是一種心理和經濟上的雙重挑戰,因為這代表著她不再等待一個男人來加入她的生活,帶領她進入下一個全新的人生階段」。

因此,從某種角度上來說,「獨居主義」可以算是時代發展、人們自我意識覺醒的產物。

圖片來源自日劇《家族的形式》

獨身蟄居族常態:

不拼不買、租住兇宅

對於自律的人來說,獨居生活是自我調節、自我享受的必需品,而對於消極頹廢的人來說,獨居可能並不如想像中美好,他們的「獨居生活」,在一片歲月靜好的外表下,可能同樣暗藏著對生活的無奈、迷茫,以及孤獨......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日本約有100萬男性正蟄居家中,其中15到39歲的年輕人數量達到了驚人的54萬人。他們逃避社會、拒絕社交,安居一隅,依靠父母親人的支持生活,有時「避世」長達幾年之久。

日經中文網

蟄居族在日本很常見,由於完全與外界失聯,周圍的鄰居甚至不知道他們的存在。而他們選擇「蟄居」,通常是遭遇了現實的挫折,或是對成功的期盼落空。

圖片來源自網絡

比起工作和社交,部分年輕人更喜歡在家裡玩自己喜歡的遊戲、看喜歡的漫畫,在此基礎上,日本形成了十分濃厚的宅文化,甚至有人將這種經濟狀況稱之為「宅經濟」。

圖片來源自網絡

日劇《不求上進的玉子》中的女主角就是「低欲望」現代「宅女」的典型寫照。

圖片來源自日劇《不求上進的玉子》

玉子畢業之後整日無所事事,不願意出門,也懶得結交朋友,沒有工作更無心學習,每天睡到日上三竿起,吃了飯再躺下,保持著與世隔絕的「家裡蹲」狀態。

圖片來源自日劇《不求上進的玉子》

20歲就從學校退學的俊太每天宅在家裡,唯一願意做的事就是打遊戲。

他對自己的生活狀態感到痛苦和自責,卻不願意改變。每天能做的就是哭、抱怨社會、抱怨母親,甚至對親人拳腳相加,需要用藥物才能穩定情緒。

圖片來源自網絡

很多年輕人為了擺脫工作的桎梏,乾脆選擇打零工或者自由職業,出門打一天工,就可以用來維持接下來兩三天的生活開支......

圖片來源自網絡

在日本,職場環境嚴苛,房屋租金高昂,生活成本很高,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很多都面臨著嚴峻的經濟壓力。

對走投無路的年輕人來說,沒錢使他們不得不租住較為便宜的兇宅作為居所。

圖片來源自網絡

據統計,2018年,日本有20598人自殺,其中死在家中的佔59%。因此有日媒稱,日本最不缺的就是「兇宅」。

入住的房子中,可能前戶主遭遇了殘忍謀殺,可能有老人絕望自殺,可能屍體在房屋裡停留很長一段時間無人發現,腐臭味需要好幾個月才能散去...... 但對於在外漂泊求生存的年輕人來說,「窮」比「鬼」更可怕。

圖片來源自網絡

一般來說,不管是租還是賣,兇宅的價格都要比其他房子便宜很多,如果這裡發生的命案越慘,現場越恐怖,相對應的價格也就越低。由此,日本衍生出相關的房產中介,專門出售和出租這樣的「兇宅」。

40歲的日本男子山田,高中畢業後就以兼職維生,因為受到日本經濟危機的影響,薪資大減。自2012年開始,就在友人的介紹下,租住了東京有二十多年歷史、上位租客在屋中病故陳屍的兇宅。

他表示,自己的生活完全沒有受到兇宅的影響,能在東京有安生之所就已經心滿意足。

圖片來源自網絡

那些因絕望和意外死去的人們,他們生前的居所成為了貧窮年輕人勉力維生的最後依靠,這背後反射出的可能不僅僅是生命的終結、獵奇的恐怖,還有壓抑的孤獨和無奈的妥協......

性蕭條,孤獨死,

自我和家庭如何取捨?

美國社會學家克裡南伯格撰寫的社會研究報告《單身社會》中提出這樣的疑問:「在如今人人都發現傳統家庭常常分崩離析的情況下,獨居生活的興起是否將形成全新的『城市部落』以取代傳統的家庭形式?」

現代婚姻,人們渴望在親密關係之上獲得情感上的滿足,而當這種情感需求無法被滿足的時候,婚姻就進入了困難期,人們感受到維持婚姻必須要有一個合理的理由,因為離婚已經變成一個司空見慣的選擇。

書中寫道:「獨自生活完全是站在虛偽生活的對立面,而遵循傳統卻不幸的婚姻,不過是因為社會常識要求你這麼做。」

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不婚主義、單身主義越來越常見。

圖片來源自日劇《不結婚》

日本國立人口與社會保障研究所發布的一項國家生育調查結果顯示,日本男性終身未婚率達到了23.37%,女性則為14.06%。

其中,在18 - 34歲的年輕人中,70%的男性和60%的女性沒有交往對象。

很多男士表示婚後的生活感覺就像是在扮演一臺掙錢機器,一家人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自己身上;女性也認為婚姻剝奪了自己對人生價值的選擇,孩子、丈夫、數不盡的瑣碎變成了日常。

所以,比起被束縛的婚姻,很多人更願意去享受自由自在的單身生活。

圖片來源自網絡

而日本18至34歲女性中,有一半的人沒有男朋友,39%的人還是處女;而在35歲至39歲的年齡段中,有26%的女性和28%的男性從未有過性經驗。除此之外,婚後沒有性生活的夫妻也越來越多。

比起真實的性愛,日本的年輕人們有更多替代性生活的衍生品。

一篇名為《越來越不色情的日本性行業》的文章中這樣描寫道:「男性花錢去店裡自慰,而女性員工坐在旁邊看著。很多年輕人認為性交很煩人,導致提升自慰體驗的服務正在蓬勃發展。」

圖片來源自日劇《不結婚》

新生兒變少、婚姻關係變少、戀愛關係變少,甚至是約炮的數量也變少,這種情況同樣發生在美國,被稱之為美國的「性蕭條」。

在美國,35-65歲這個年齡段的獨居人士人數佔到了三分之二,其中一些是經歷了婚姻而又重新恢復單身生活的人。他們在經過婚姻生活之後充分享受到了個體的自由,並不再願意踏足其中。

2014年,根據綜合社會調查的數據,特溫格發現成年人從平均一年62次性生活降至54次。而根據2016年的調查數據顯示,成年人的性生活頻率還在進一步下降。

圖片來源自網絡

明明性觀念在不斷解放,但人們的性慾望卻在下降,甜蜜的愛情與我們這個孤獨的大時代背景顯得有些格格不入。而對這批年輕人而言,在個人的自由和老無所依之間,恐怕變成了他們最難的抉擇。

當人與社會之間產生不可避免的剝離感時,有時候獨居生活的選擇是完全被動的。

《無緣社會》一書中提到,據估計到2030年,日本的獨居老人佔高齡者的比例將達到38.5%。

2015年,日本有150萬人死亡,其中大約3萬人孤獨而死,十年間增加了近4倍。一些日媒甚至給出了驚人的研究數字 --- 每周有4000人「孤獨死」。

圖片來源自網絡

很多老人去世時,身邊沒有任何朋友或者親人,屍體要在幾個星期之後才被發現。

由此,日本社會催生出一種新職業,叫做「代理親屬」。他們和委託人在生前籤訂協議,負責幫他們完成一切身後事的處理,充當他們最後的送行人。

圖片來自《孤獨死》紀錄片

從出生到死亡,孤獨這一心靈創傷,是人類生命體驗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克裡南伯格認為:「現代社會面臨的核心問題並不在於獨自生活的人數有多少,而是許多社會中都有大量獨居人口時,我們的生活將變得如何?」

當人們越來越關注自我的同時,我們需要在自我空間和家庭價值之間取得一個平衡。獨居生活並不意味著絕對孤獨和與世隔絕的孤立,而應該成為生活方式的一種選擇。

在《家族的形式》結尾,大介和女友生活在了一起,但他們並不住在一起。他們見面約會,自在閒適地坐在沙發上一起看電視,互相介入生活,但依舊保持自我的生活節奏,這成為了兩人關係的最優解。

圖片來源自網絡

而只有當社會文化能夠認同這種生活方式的存在,為他們提供相應的社會支持,公民的需求才能得到更好的滿足。

或者現代年輕人所真正渴求的,正是在自我和親密關係之間發現微妙的平衡。

後臺回復關鍵詞【單身】

一起關注為什麼越來越多當代女性不願結婚?

作者:Cheryl,精英說90後作者,英國海歸,用心寫字。

精英說是全球精英、留學生的聚集地。每日發布海內外前沿資訊,這裡有留學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國街頭訪問,全方位為你展現真實的海外生活。歡迎大家關注精英說(ID: elitestalk)。

Reference:

環球網:日本年輕人為省錢紛紛湧進「兇宅」居住

英國報姐:租不起房的日本年輕人:專找命案兇宅住,房主死得越慘越便宜?!

為你寫一個故事: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過性生活了

豆瓣:日劇《家族的形式》:獨行者的天堂,其實我們在看自己!

豆瓣讀書:單身社會

豆瓣讀書:無緣社會

澎湃新聞:單身社會崛起:獨居現象將成為發達國家的標誌

原標題:《百萬人圍觀女星獨居生活:性蕭條、蟄居族,自我和孤獨間出路在哪裡?》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獨居的時候,我們該注意什麼?
    生命之脆弱,不再渲染……疫情蔓延至今,漸漸改變世界的格局,昨天跟姐妹們相約一起吃飯,喝酒,宵夜,酒吧……各自談起人生瑣碎,還有昨天突然離世的臺灣某男明星,年紀輕輕,也才36歲,事業也算有成,只是還沒成家,其實關注的焦點,不在於對方是否明星,而是關於獨居這個話題
  • 扎堆的明星獨居綜藝:只有濾鏡,沒有生活
    ,我們感到十分抱歉」。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單身和獨居,一個「單身社會」正在到來。獨居類綜藝瞄準的是龐大的獨居人群,他們都有可能是獨居類綜藝的目標受眾。與以往的真人秀不同的是,觀察類綜藝多了一個觀察環節。觀察主要有兩重意義:第一重是,以明星為樣本,進入普遍性的社會議題。明星本身就更能激發觀眾的窺探欲,以他們來反映社會議題,也就更具話題性。
  • 扎堆的獨居綜藝裡,只有明星沒有生活
    去年還有人在豆瓣上求推薦明星獨居綜藝,今年,愛奇藝、騰訊、優酷就分別製作了《我要這樣生活》《讓生活好看》《看我的生活》三檔明星獨居綜藝,並於5月先後開播,填充觀察類綜藝市場。」為主題的綜藝還欠火候,因為從整體而言,這三檔節目記錄的獨居明星們的生活,重點在明星嘉賓,和獨居好像沒啥關係,和普通人好像也沒啥關係,像是精裝修下的美麗泡泡,離大眾和獨居青年們太遠。
  • 韓星版變形計滿足了我們關於明星的全部想像!
    不過即便是半生肉也沒能阻擋粉絲們的熱情,由此可見,好看程度 認證!該節目由1名主持人和6名明星嘉賓主導進行,6名明星嘉賓被兩兩分組,互換人生100小時,體驗對方的生活方式、工作狀態和興趣愛好~ 偶爾會動手做做小手工,拼接公仔的時候,集中度爆表,隱約能看見眼睛裡的小火苗!
  • 韓國頂流男星獨居生活曝光:原來獨居是會上癮的
    更讓人興奮的是,這麼一個大咖位明星居然是獨自一人生活。其實在娛樂圈中,獨居的明星有很多,一屋一人,三餐四季,看著好像很孤獨寂寞,而事實是獨居是會上癮的。真正的熱愛生活,是即使在無人察覺,無人知曉,無人看見的地方,依然善待自己。獨居也許會顯得有些落寞,但只有真正經歷的人才知道,有多簡單和平靜。可以減少不必要的人際圈子,可以不受外界的叨擾,可以獨自享受一個人的時光。
  • 柴靜的《看見》,讓我們看見了什麼
    節目主持人柴靜的《看見》一書,引發了民眾討論乃至媒體同行的質疑,這又促使了《看見》一書的暢銷。人們透過看見這個節目和《看見》這本書,究竟看見了什麼呢?或者,換句話說,人們透過柴靜的看見,是真的希望看見點什麼嗎?抑或是,人們只是希望用柴靜的看見來代替自己的看,只要柴靜看見了,自己就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電視節目主持人看見了,自己就可以安坐在沙發上品頭論足了?
  • 《讓生活好看》官宣,好看家族齊報導,你最期待誰的獨居生活呢?
    4月29日,騰訊視頻讓生活好看官方微博官宣「好看家族」:鄭爽、許魏洲、柳巖、費啟鳴、伍嘉成,等到節目播出就可以看見明星們的獨居生活啦,真的好期待!!《讓生活好看》《讓生活好看》作為一檔明星獨居生活觀察綜藝,窺探鄭爽、許魏洲、柳巖、伍嘉成明星們「私密」的獨居生活,主旨是打造美好生活樣本,助力都市年輕人讓生活更好看!
  • 獨居女藝人的生活日記
    在娛樂圈的女明星身體力行,證明「一個人也能把生活過得很好」。近日,在熱播綜藝《我要這樣生活》中,周筆暢的住所首次公開。自從2005年夏天奪得亞軍後,她就在異地開始了長達15年的獨居生活。出道這些年,她變了很多,取下眼鏡框,穿上蕾絲,但她不變的是,給自己留一個放鬆的獨處空間。
  • 明星的獨居生活太美好了,只是與殘酷現實遙不可及
    這三個真人秀都是關於獨居生活的。只是不知道明星們如此美好的生活,到底算不算獨居生活?《我要這樣生活》給出了一個具體數字:我們的14億人口中,單身有2億,其中獨居的人,又有7700萬。不知道我們的7700萬獨居者,有多少正在經受苦楚和寂寞,又有多少正在被無邊的恐懼折磨?但願只是十分微小的一部分。
  • 《看我的生活》《讓生活好看》《我要這樣生活》……展示明星獨居...
    《我要這樣生活》、《讓生活好看》、《看我的生活》,三檔「生活」綜藝的名字已經讓人「傻傻分不清」,它們演的是什麼?這些節目和《嚮往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其實,除了名字中都有「生活」二字,這三檔新的綜藝節目和《嚮往的生活》沒有任何關係。這三檔綜藝的內容,其實更貼近於之前湖南衛視的招牌節目《我家那小子》和《我家那閨女》,這三檔節目都是以不同角度展現明星獨居生活。
  • ...讓生活好看》《我要這樣生活》……展示明星獨居生活的綜藝節目...
    《我要這樣生活》、《讓生活好看》、《看我的生活》,三檔「生活」綜藝的名字已經讓人「傻傻分不清」,它們演的是什麼?這些節目和《嚮往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其實,除了名字中都有「生活」二字,這三檔新的綜藝節目和《嚮往的生活》沒有任何關係。這三檔綜藝的內容,其實更貼近於之前湖南衛視的招牌節目《我家那小子》和《我家那閨女》,這三檔節目都是以不同角度展現明星獨居生活。
  • 王鷗說自己獨居太無聊每天自言自語,實際上獨居的人都在自言自語
    最近看《我家那閨女》,發現新一季的《我家那閨女》還真的挺好看的,裡面的幾位嘉賓,無論是宋茜還是王鷗,其實都挺有意思的,看看她們的單身生活,哪怕沒有什麼戀愛過程,感覺其實也挺有趣的。王鷗自己還提到,說自己在家的時候,很喜歡自言自語,因為在家一個人,又沒有其他人陪自己聊天,所以自然而然地開始自言自語,說自己擔心的就是自己自言自語無聊 ,還說沒有任何觀眾想看女明星在家自言自語的。
  • 鄭爽、伍嘉成、費啟鳴、許魏洲…明星的獨居生活也不過如此
    因異地求學/工作而獨居、因渴望自由而獨居、想證明自己可以獨立而獨居、單純喜歡一個人生活而獨居……獨居的理由千千萬,當代社畜的獨居常常充滿辛酸和無奈。明星的獨居生活會是怎樣的呢?最近,鄭爽、伍嘉成、費啟鳴、許魏洲等人在綜藝節目上展現了自己的獨居生活,這個綜藝請來了柳巖主持,在當前慢綜藝流行的中國電視環境,觀察明星生活狀態的綜藝收視率還算不錯,明星樂得自在,粉絲也愛看。
  • 明星獨居觀察類節目。王大陸佘詩曼馬思純《看我的生活》贏
    現在大家打開各大平臺的綜藝,甚至電視臺都能夠看到各類明星獨居觀察類節目。現在更稱得上是扎堆,有的時候連名字都很像,讓觀眾傻傻分不清楚哪個節目到底是哪個節目。中國的明星獨居觀察類節目還是要從湖南衛視開始,其實湖南衛視是不是買了版權之後才製作了《我家那閨女》《我家那小子》這樣類似於《我家的熊孩子》的綜藝,還是說直接借鑑了人家的節目創意,我們也不知道,因為《我家那閨女》《我家那小子》和《我家的熊孩子》連節目布景都非常相似
  • 38歲獨居女明星晨間vlog,治癒80萬人:你認真生活的樣子太美了!
    在youtube上,有一條拍攝高山都晨間生活的vlog,吸引了80萬人圍觀。 短短8分鐘的Vlog,記錄了高山都從7:00起床到10:30出門前,每個溫暖有情趣的生活小確幸。 從容安逸的表情,精緻優雅的作派,是大家都嚮往的理想早晨了。
  • 韓國女明星的獨居生活,床放客廳裡,冰箱全是零食
    雖然美的定義千千萬,但是韓國人的審美卻出奇一致,沒有多少人能接受這樣普通的她,甚至有人評價她長得像已婚婦女。所以,今天,想給大家安利一下這位女明星。她之前參加的真人秀《我獨自生活》,獨居的生活場景,我簡直一秒路轉粉。
  • 獨居11年,日本35歲小姐姐公開出租屋日常,引21萬人圍觀
    她一在網上公開秘訣,就立刻吸引了幾十萬網友圍觀,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充分利用床下儲物空間,將不常用的物品如電熱毯、護膝等放入儲物盒存放,打掃時直接將盒子推開即可。衣櫃中,衣物按照季節、用途分類放置,換季時調整盒子上下位置,方便取用。不應季又容易皺的大衣,則用防塵罩蓋起來,掛到柜子內側。
  • 鄭爽霸佔頭條:豪宅獨居,關注《翡翠戀人》搭檔李鍾碩,自己值得被...
    作為90後小花旦鄭爽其實一直在娛樂圈中都保存很高的熱度,所以不管是她的戀情也好、上綜藝也罷或者是有新劇開播,甚至的庫存劇,都能吸引一大批人的圍觀。剛剛鄭爽宣布開始獨居生活就霸佔頭條,照片上透亮的落地玻璃窗,一看就很符合她敞亮的性格,玻璃窗裡面鄭爽黑色毛妮大衣白色衛褲看著就很舒適,隔著玻璃窗也能看見內室乾淨敞亮,平米數大,又是隱藏的「小富婆」
  • 周筆暢獨居十五年 能把日子過成這樣 難怪她有底氣拒絕催婚
    而她的獨居生活,至今已經有15年的時間了。周筆暢還是一個二次元愛好者,桌子上、壁櫥上擺放著琳琅滿目的手辦,也讓這個獨居的家中充滿童真的氣息。而且,家裡的綠色植物,也能讓屋內的空氣保持新鮮。但是在她看來,女明星並不是柔柔弱弱才美,練出肌肉線條才好看。
  • 觀察|從《看見臺灣》看見什麼?
    電影上映後,在大陸的微博上、微信朋友圈裡,也引來了圍觀的浪潮。那時我還在杭州,等我12月抵臺,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去影院,靜下來看看這部紀錄片。我選在平日的晚上去看,13排的放映廳裡,稀疏坐了十來個人,如同大家早已耳聞的那樣,一個半小時的電影結束後,燈光亮起,字幕滾動,年輕的、年長的觀眾們,呆坐良久才起身離開。臺灣人在這沉默中,思考了什麼,可以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