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的新四軍丨東臺「將軍樹」的傳奇故事

2021-02-12 東臺黨校

2020年8月10日是新中國開國第一大將粟裕誕辰113周年紀念日。

在江蘇東臺市黨史資料裡,記載著粟裕大將的一段佳話:抗日戰爭期間,粟裕的坐騎將老百姓的一棵果樹啃壞了,粟裕設法栽上了一棵黃楊樹予以賠償。這棵黃楊樹,如今被人們譽為「將軍樹」。

       「將軍樹」高2米多,已經整整生長了70多個年頭,青枝綠葉,蔥蘢茂盛。

       資料圖片:2019年11月26日,市委黨校機關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赴富騰中學瞻仰「將軍樹」,開展「初心之旅」主題黨日活動。
       1944年初春的一天,新四軍一師師長粟裕在東臺縣新農鄉蘭路址小街上的陳子群家裡開軍事會議,警衛員將他騎的馬拴在門前的枇杷樹下,等他開完會準備回師部時,頓時被眼前的一幕驚住了,他的坐騎將枇杷樹下部的樹皮全部啃光了,露出了白白的樹幹,只見警衛員低著頭站在樹旁,不知如何是好。粟裕一見,立即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趕緊走上前心疼地雙手撫摸著枇杷樹,責怪自己沒有關照好警衛員。他對陳子群說:「老鄉,枇杷樹皮被馬啃掉了……」陳子群連忙搖著手說:「粟師長,一棵樹沒了不起的,不必放在心上!」可粟裕說:「損壞東西要賠,這是鐵的紀律,我一定給您再栽上一棵,請您放心!」過了幾天,因買不到枇杷樹苗,只好買來了一棵黃楊樹苗,帶上賠償果樹的錢,與警衛員一起來到陳子群家登門道歉,並且親自挖塘、澆水、培土,栽下了黃楊樹苗。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地成為一段佳話,傳遍了海邊的村村舍舍,人們由衷地讚嘆說:「新四軍對老百姓秋毫無犯,真是人民的子弟兵啊!」

2005年5月28日,陳毅元帥三子、粟裕大將貴婿陳小魯(左),粟裕之女粟惠寧(右二)在時任中共東臺市委副書記顧雲峰(右一)、東臺富騰集團公司董事長王曉秋(右四)陪同下瞻養「將軍樹」。

 

         2006年5月,82歲的王先才在「將軍樹」下留影。
       打黃楊樹移到王先才家後,他擔起了管護重任45年。他家先後3次搬遷住地,他都不忘帶上這棵黃楊樹。最後,他隨著兒子住到了海堤腳下的弶港鎮,他又把黃楊樹帶到了那裡。遠近的人都知道他家有一棵粟裕親手栽植的黃楊樹,有的想花上百元剪一枝條回去作為避邪物,還有的想用高價收買,但都被他婉言謝絕了。      2006年5月,王先才之女崔平(左一)、東臺富騰集團公司董事長王曉秋(右一)陪同原粟裕警衛班長黃啟英(中)參觀「將軍樹」雄姿。

      2003年的春節,女婿王世超帶著妻子崔平到嶽父王先才家拜年。午飯過後,王老爹把他們帶到院子裡,指著一棵樹說:「粟裕將軍新手栽植的黃楊樹,已經跟著我大半輩子了。」接著,他講述了這棵黃楊樹不平凡的經歷,並對他倆說:「現在,兒孫們都在城裡,我也快80歲了,我想給黃楊樹找一個安身之地,這件事一直掛在我的心頭啊!」王世超夫婦倆聽著老人動情的講述,也才明白了老人家心中多年來對黃楊樹的那份獨有的真摯情感。他倆當即商量了一下,用徵求的語氣對老人家說:「我們富騰公司有個文化園,園內有雕塑、還有花草樹木,不妨把黃楊樹移栽過去,黃楊樹也就有了一個永久的歸宿,您老看這樣行不行呢?」 王老爹一聽打心眼裡高興,連忙接過話茬說:「好!移到你們那裡,我這顆心也就放得下啦!」
崔平(左)與粟裕之女粟惠寧合影。
      春節過後,王世超把這件事告訴總經理王曉秋,王總高興地說:「我父親就是新四軍戰士,從小就給我講過許多粟將軍的故事,黃楊樹就是『將軍樹』,把它移到富騰園內,既增添了一景,又有人管護,這不是兩全齊美。」隨即選定了栽植的地方,專門派了一輛5噸的大卡車從海邊運回栽植到富騰文化園內。王總還親自撰文,立碑紀念。王先才老人也時常從海邊來到富騰園,圍著「將軍樹」轉上幾圈,撫摸枝枝葉葉,與「將軍樹」默默地對話。女兒崔平接過父輩的接力棒,擔當起了「將軍樹」的管護重任,施肥、整枝、澆水,精心管護。       崔平(右一)與粟裕之孫粟志軍(左一)在黃楊樹下留影。
      「將軍樹」,是模範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活教材,也是粟裕大將留給人們的寶貴精神財富,風範常留人間。打它的傳奇故事被宣傳報導後,人們常常懷著敬仰的心情前來觀賞。陳毅之子陳曉魯、粟裕女兒粟惠寧夫婦,原軍委裝甲兵部隊參謀長嚴振衡女兒嚴曉燕,江蘇省原副省長管文蔚兒子管新凱,廣州、上海、北京、南京等地的新四軍老戰士和下一代,分別組團專程前來富騰園瞻仰「將軍樹」,在「將軍樹」前留影。粟裕大將孫子粟志軍特地前來為「將軍樹」培土,決心繼承爺爺的好傳統,做四有新人。           粟裕夫人楚青2004年給王先才贈送《粟裕傳》提字。

相關焦點

  • 東臺「將軍樹」的傳奇故事
    「將軍樹」的傳奇故事倪士幹 2015年8月10日是新中國開國第一大將粟裕涎辰108周年紀念日。2006年5月,崔平(王先才之女)在父親陪同下,向原粟裕警衛班長黃啟英(左一)介紹父女接力呵護「將軍樹」的傳奇故事。
  • 鐵的新四軍 《新四軍軍歌》的誕生
    這年2月,中共中央副主席、南方局書記周恩來到皖南涇縣雲嶺新四軍軍部視察,新四軍軍部召開歡迎大會。會上,何士德演唱了歌曲《歌八百壯士》。陳毅也應大家要求用法文唱了《馬賽曲》。會後,陳毅很有感慨地說,新四軍應該像八路軍那樣,有一支雄壯的軍歌,讓全軍唱起來,以統一思想認識,統一前進步伐,激勵鬥志。他提議創作一首《新四軍軍歌》得到了支持。3月末,陳毅擬成新四軍軍歌初稿。
  • 連載之三┃揭開東臺三倉的神秘面紗:神秘的老街
    1、第一篇 根據地由來      三倉地名說      根據地創建條件2、第二篇 蘇中史詩3、第三篇 鹽商文化      鹽民歌謠      鹽文化詮釋     (潮墩子潛能、墩子人精神、鹽民的革命)4、第四篇 英雄頌歌       抗日歌謠       將軍故事
  • 不法分子真的盯上東臺ATM了 請大家警惕!
    更多精彩活動請關注東臺市委宣傳部@幸福東臺 官方公眾微信。成為@幸福東臺 微會員,並籤到獲得積分,即可參加「刮刮卡」、「砸金蛋」活動(參加活動請輸入「刮刮卡」或「砸金蛋」,也可到會員活動頁面籤到後直接點擊進入)。
  • 從奴隸到將軍是傳奇嗎?
    在看電影之前我們就聽說這個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故事改編拍攝的,就覺得特別有吸引力,一定要好好看看這個電影,看了電影以後對電影當中男主人公羅霄的傳奇人生也是佩服得不得了,覺得一個普普通通的貧窮的奴隸,經過紅軍的錘鍊最後成長為一名人民解放軍的將軍,感覺特別了不起、特別棒,他在我心中成為了一個榜樣,尤其是影片表現羅霄將軍犧牲在指揮車上的時候,這個人物的形象就更加高大了……
  • 今晚,東臺徹底火了!
    看點早知道「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這首膾炙人口的黃梅戲《天仙配》中,主人公董永的故裡位於江蘇省東臺市,此次《2021元宵戲曲晚會》就落戶在這裡。東臺的文化地標「尉遲塔」也叫「孝母塔」,是唐貞觀年間,大將尉遲敬德遵照母親之命建造的,距今1300多年了,是當地孝賢文化的代表景觀。
  • 一大波夏季美食正在向東臺人靠近……
    「地三鮮」          今天立夏了,在東臺的老傳統裡,立夏有吃地三鮮和樹三鮮的飲食習慣。關於三鮮,歷來有很多說法。         地三鮮包括蠶豆、莧菜、黃瓜。(也有說是莧菜、蠶豆、蒜苗)「樹三鮮」          樹三鮮即櫻桃、枇杷、杏子。(也有說是梅子、杏子、櫻桃)
  • 61、新四軍軍歌
    《新四軍軍歌》 作詞:陳毅等  作曲:何士德 演唱:中國人民解放軍前線歌舞團 江蘇省歌舞團 伴奏:管弦樂隊  指揮:石中光 光榮北伐武昌城下,血染著我們的姓名。 孤軍奮鬥羅霄山上,繼承了先烈的殊勳。我們是鐵的新四軍! 東進!東進!我們是鐵的新四軍! 東進!東進!我們是鐵的新四軍! 揚子江頭淮河之濱,任我們縱橫的馳騁, 深入敵後百戰百勝,洶湧著殺敵的呼聲, 要英勇衝鋒,殲滅敵寇,要大聲吶喊, 喚起人民,發揚革命的優良傳統,創造現代的革命新軍, 為了社會幸福,為了民族生存,鞏固團結堅決的鬥爭。
  • ◎家鄉美┃☞舌尖上的東臺:精彩視頻帶您詳細了解東臺魚湯麵的前世今生~東臺人請擴散~
    來到東臺者不吃餐魚湯麵,則是一件遺憾的事。1924年東臺魚湯麵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獎章。列名《中國小吃譜》。  江蘇特產—魚湯麵,為東臺名點,魚湯麵的製作很特殊,先要剖魚清洗,不留殘血。用豬油下鍋沸至八成,陸續放魚入鍋炸爆,起酥撈起,不能燒焦。將炸過的魚加上鱔魚骨頭或豬骨頭,用河水熬出稠湯,蔥酒去腥,再用細篩過濾清湯,放入蝦籽少許,即可作麵湯。麵條用上白刀切面。所以,魚湯麵色香味俱全。
  • 舌尖上的東臺:烤山芋
    編後語 東臺市委宣傳部@幸福東臺 官方公眾微信(微信號:jsdtxcb)是東臺市委、市政府發布權威信息的唯一新媒體平臺。建議童鞋們直接@幸福東臺 或跟評轉發,以免耽誤大家的時間,請大家相互轉告~ 為更好服務全市人民,@幸福東臺 公眾微信無償免費代冬粉發布招聘、衣食住行、遊購娛等各類信息,為確保信息的真實和權威性,發布單位或個人請提供有效證件,以便審核。
  • 電影《西溪傳奇》故事簡介及演員介紹
    電影《西溪傳奇》於2017年4月6日上午在東臺西溪景區正式盛大開機,本片由東臺西溪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口。
  • 新四軍彭雪楓將軍,年僅37歲壯烈犧牲,留下的遺腹子現在如何?
    例如:新四軍彭雪楓將軍,他有勇有謀,德才兼備,是一名優秀的指揮家,可是他年僅37歲就壯烈犧牲。將軍犧牲時,妻子林穎已有身孕,那這位令人敬佩的將軍之子現在如何呢?驍勇善戰,人稱"龍膽將軍"彭雪楓將軍,在1907年9月出生於河南鎮平。
  • 百年魚湯麵 濃濃東臺情
    東臺物產豐饒,特產眾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東臺西瓜、東臺發繡、東臺魚湯麵、東臺繭絲綢。前不久,東臺市委市政府主辦、東臺市委宣傳部負責運營的@幸福東臺 官方微信(微信號:jsdtxcb)通過徵集、投票選出了東臺四大特產宣傳廣告語。戳下圖了解詳情
  • 有一種鄉愁叫東臺方言
    今天,東臺市委市政府主辦、東臺市委宣傳部負責運營的@幸福東臺 官方微信(微信號:jsdtxcb)就給大家帶來一個好消息!由王業頻、柳書誠、周啟汶編著的《東臺方言新辭典》於近日由江蘇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全書共50萬字,510頁,各大書店均有售。
  • 【東臺記憶】找回富安的舊時光!
    母親崔燕君是富安鎮崔氏家族的,她1945年參加新四軍,離休幹部,也是一位老革命了。母親今年已經97歲,耄耋之年,還十分惦記富安老家,希望為富安建設奉獻一份光和熱!  朱先生在信中說,老母親希望在她有生之年能聯繫到家鄉人,盡她思念家鄉的綿薄之力!下面是崔燕君老人的筆錄信,希望通過本平臺能找到其中的一、兩位,以儘快與他們取得聯繫,完成老母親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 東臺衛生文化系統迅速貫徹落實陳書記講話精神
    在服務能力上,深入實施「樹名醫、創名科、建名院」工程,多渠道引進人才,建立優秀中青年衛生技術人才庫,加強對外合作交流,落實專科建設措施,確保在省級重點專科建設上取得突破。女書記 │最重要的事 │ 陳衛紅提@幸福東臺 │東臺童話世界│禁止掛水│不動產登記│東臺本港海鮮│董永七仙女文化節│東臺魚湯麵│大學生就業學費補償│老師口頭禪│公交IC卡│東臺高鐵│水務局招人│夢裡老家│東臺發展寫入國家和省
  • 老潘說樹 | 月老樹
    今天我給您說說月老樹,就是專給人做媒的樹。 也許你會問,做媒有媒婆啊,何來的月老樹啊?其實還真有,而且自古有,它就是江蘇東臺西溪景區董永七仙女文化園的鎮園之寶,給東漢時代的網紅人物董永七仙女做媒的老槐樹! 這棵老槐樹300多歲,身高15米,腰圍3米,一男一女正好可以拉手合抱。
  • 咱大東臺有個「漁美人」 您知道嗎?
    @幸福東臺 粉絲除了享受參加各種活動的福利外,還有年終手機大獎等你拿,敬請期待!           地球人都知道,咱大東臺是沿海開放城市,既然靠海邊,沒有漁美人像話嗎?您還別說,咱東臺真有個「漁美人」商業街。
  • 明天,對東臺人來說特別重要
    原創 請點擊關注☞ 幸福東臺 收錄於話題#東臺生活20個冬至陽生春又來明天將迎來2020年最後一個節氣——冬至明天,是東臺人一年一度最最最重視的一個節日——冬至冬至是我國傳統節氣,但獨獨在東臺,百姓尤為重視,有句俗話叫「小冬不值錢,大冬大如年」。
  • 新四軍音樂天才被槍殺 敵軍崇拜懊悔鞠躬謝罪
    75年前,一個新四軍戰士的詩樣年華在這裡戛然而止,但璀璨的生命華章卻如奔流不息的溪澗山泉,叮咚永恆。  1940年7月初,新四軍軍長葉挺赴重慶交涉裝備配給。將軍連日穿梭於頻繁的抗戰集會,終於,激情如熔巖的才俊閃入將軍視野,相見一刻即達成生死默契,緣於將軍擲地有聲的激勵:「到新四軍去,你能成為民族救亡的號手!」  7月7日,這是中華民族蒙受恥辱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