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能相對論 佘凱文
「買的智能馬桶到了,我下去接下。」剛裝修完的小海笑眯眯的丟下手裡的麻將,對周邊說到。
周末一群朋友在小海家蹭吃蹭喝,慶祝他搬入新家,並且有幸地親眼目睹了他們家馬桶的「更新換代」,這是第一次這麼直觀的看到智能馬桶產品走進普通用戶的廁所。
不知從何時起,「智能馬桶」開始像如後春筍般進入市場,同時相關產品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只是無論「智能馬桶」賣得多好,絕大多數的消費者仍在疑問,「智能馬桶」到底好在哪?
年輕人的「衛生間革命」從馬桶開始
還記得你託人從日本代購的「智能馬桶蓋」嗎?
早兩年,來自的日本的「智能馬桶蓋」刷爆了中國大媽們的「朋友圈」,從自動加熱、除臭、衝洗、烘乾、抗菌、臀部按摩等功能,到調節馬桶高度,甚至是提供聽音樂和玩遊戲選項,大都在中國大媽的耳邊低語著「賣它、賣它」。
到如今一體式智能馬桶再次走進消費者視野。僅從6.18數據來看,6月1日前30分鐘,京東平臺的智能馬桶一體機成交額同比增長400%;6月18日前30分鐘,同樣來自京東數據顯示,智能馬桶一體機成交額同比增長300%。
從頭到尾,智能馬桶火了個遍。為什麼用戶突然會偏愛上智能馬桶?今年對於「健康」的需求,十足地推了它一把。
「我是今年2月中旬左右給我爸他們家買了個智能馬桶,原因是他們的馬桶壞了,本就要換個新的,再加上不是疫情影響嗎,那時候什麼空調、冰箱、小家電都講究除菌,健康,我就尋思著給他們買了臺智能馬桶。從我爸的反饋來看,他確實比較滿意,大致意思就是他現在回不去了。」小海笑著告訴「智能相對論」。
「主要是對於清潔、烘乾和座圈加熱這幾個部分比較滿意,我爸60多了很多時候不方便,反正用了之後就是挺滿意。」
無論如何,這與「智能馬桶」的初衷是貼合的,就是服務中老年人群,但如果認為智能馬桶只能服務好中老年人群,那就打臉了,就如筆者一樣。
「你也看見了,我之前不是裝的智能馬桶,今天是把之前的馬桶換掉,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情況呢?我這個房子是年前開始裝修的,我的這些廚衛產品那時候就都買好並安裝了,然不是疫情開始了嗎,把我的裝修整體往後拖了2、3個月,說實話我之前是真沒想到給自己也裝成智能馬桶,這不是中間就給我爸換了個智能馬桶嘛,在他那用過兩次,覺得確實不錯,所以6.18期間就給自己也下了臺,我也『回不去了』。」小海一邊看著工人師傅給換新馬桶,一邊與「智能相對論」說到。
「我買的兩臺都是同一品牌的,價格都是4000多,618也沒多少折扣,中等價格的吧,網上貴的上萬,便宜的幾百的也有,但馬桶這東西換起來也不方便,就買了個看起來靠譜點的。」
意外的是,與小海一樣想法的年輕人居然還佔據著智能馬桶用戶的「半壁江山」,之前京東針對「衛生間」做了份調研,並發布《關於衛生間的那點兒事兒》調研報告,裡面數據顯示購買智能馬桶的人群中,26-35歲以下的年輕人佔比達到48%。
不知不覺年輕人竟然成為了智能馬桶的消費主力。
「馬桶」智能化,誰在「挑逗」市場?
關於年輕人偏愛智能馬桶,奇怪,可能又不那麼奇怪。
因為「衛生間」不再只是一個「出恭」的地方,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漸堪比「客廳」,同樣來自《關於衛生間的那點兒事兒》數據顯示,88.6%的消費者開始對馬桶有所要求;而57.4%的人每天會在衛生間呆10~30分鐘,超過30%的人每天呆在衛生間的時間超過30分鐘以上。
一位廚衛產品的經銷商告訴「智能相對論」,「其實從去年開始,智能馬桶就賣得比較好了,只說我們的店的話,現在基本智能馬桶和普通馬桶銷量能達到四六開,年輕人購買的不少。」
至於為什麼年輕人購買得多?那位廚衛經銷商覺得「他們都開始講究生活品質了,主要是現在年輕人都不差錢了,幾千塊錢的智能馬桶用一輩子,也就他們換個手機的價錢,當然划得來拉,再就是現在好多年輕人裝修都是父母在出錢,很多都是一家子過來,年輕人決定買哪個,然後父母掏錢,那不就頂好的來 。」
當然「不差錢」肯定是一方面,但如果僅僅是因為「不差錢」那就錯了。「馬桶」已經成為許多年輕人「放鬆的地方」,有資料顯示,刷朋友圈、抖音、甚至是看書、聽音樂、玩遊戲都在成為「上廁所」時的必要姿勢,一來二去「出恭」時間就會加長很多,於是對於屁股下的那個「坐騎」就越發講究。
畢竟誰會喜歡滋生細菌且微微帶黃的馬桶圈呢?
另外,為什麼選擇「智能馬桶」的年輕人會越來越多,一位從事了近10年家裝行業的設計師王宇可能道出了真正原因。
「智能馬桶這東西啊,光看其實根本看不出個所以然,重點還是在體驗,目前但凡有需求的人基本上都是有過良好體驗的。年輕人喜歡玩、喜歡旅遊,像我們周邊國家,日本啦、韓國啦、包括新馬泰一些好些的酒店啊,他們智能馬桶的應用比國內早很多,也普遍很多,在那邊旅遊下來真正體驗了智能馬桶後就知道好在哪了。像我之前的一個客戶,他就是在日本旅遊時在酒店用了智能馬桶,所以回來裝修房子就立馬也弄了個。」
但其實這目前而言對於智能馬桶的普及也是一個難題,就是消費者去哪裡體驗?這個產品還是一個「馬桶」,沒機會出去旅遊的或是沒家人朋友安裝的是不是就永遠體驗不到,也就不會買呢?
「一般情況下,現在如果是做整裝的我們都會問客戶要不要裝智能馬桶,接受的也是一半一半吧,這個東西畢竟離『剛需』還差點距離。我們也不會太推,又沒好處,這些事還是那些品牌自己的問題。」王宇是這樣回答的。
「百桶」大戰會否上演?
上到如天貓、京東、蘇寧等各大平臺上隨便一搜,便可以看到大量的智能馬桶產品,時過境遷,現在早已不再是國外品牌隻手遮天,諸如九牧、箭牌、恆潔、海爾、乃至小米們紛紛崛起。
「目前關於品牌選擇大都還是客戶自己決定,我們推薦的都是以大品牌為主,一般還是貴一些的,畢竟這個東西一用就是多少年的,品質還是要過硬。不過可以明顯感覺到的是,現在國產品牌被認可程度越來越高了,像海爾的、小米的、九牧的這些品牌的用戶越來越多了。」對於市場品牌設計師王宇如此說到。
不過相較於其它「硬體產品」,像智能音箱有過「百箱大戰」、智能電視也有「百機大戰」、智慧型手機更是有過「千機大戰」,而「智能馬桶」似乎並未聽說過什麼「百桶大戰」。
當然,沒有過不代表行業不熱鬧,曾經就有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品牌混戰其中,如華為、網易、肛泰。
2018年,正值中國大媽瘋搶日本「智能馬桶蓋」之時,華為HiLink定製款小普健康智能馬桶蓋橫空出世,雖然現在早已不見蹤影;
同年,網易嚴選發布旗下首款智能馬桶蓋產品,最終也是不了了之;
相比華為、網易,肛泰的入局顯得「十分合理」,但是肛泰的智能馬桶蓋也沒能激起多少浪花。
之外像美的也有過相關產品曇花一現。
此一時彼一時,在健康需求激增,年輕消費群體被激活的前提下,「百桶大戰」會來嗎?
「我不是一個品牌的代理商,什麼牌子都賣,就是你有需要我都能拿到貨。現在賣得比較好的,還是一些老衛浴品牌吧,像九牧啊、高端的就科勒啊、松下啊。小米我這沒有,他們跟我們渠道不一樣,智能馬桶這個市場品牌其實本就很多,還有很多小牌子你們肯定都沒聽過,要做過這些幾十年的大品牌不容易,也就可能一些家電品牌跨界看行不行。」如何看待目前的市場競爭,那位衛浴經銷商是如此認為。
「百桶大戰」可能不會出現,畢竟這麼叫也不好聽,但是智能馬桶成為「香餑餑」,說起來很彆扭,卻也在慢慢成為事實,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的智能馬桶市場規模將達到800億,距離千億市場「指日可待」。
至於傳統家電品牌,如今還只有海爾、奧克斯等少量玩家一直在裡面「深耕」,格力雖然在此前也傳出過將入局「智能馬桶」領域的消息,不過最終沒能成行,用董小姐的話來說就是 「格力不應該把別人的飯碗都搶了」,這話說的多少有點「噁心人」。
不過,今年整體家電市場不景氣,而多品類的布局也越發明顯,雖然目前依舊停留在「家電」領域,但把握年輕人的需求也一直是各大家電品牌在追逐的事業,集體「重歸」馬桶事業,並非天馬行空。
而重點還是那句話「會不會用取決於用沒用過」,顯然品牌方的故事還可以說得更大聲點。
總結
「我建議你也可以換一個智能馬桶,現在很多品牌都會免費送上門並且安裝,像我買的這個還能給你免費更換,不用你操什麼心。」聊到最後小海儼然變成了一個「馬桶銷售」,還在勸說周邊的人也用起來。
不過,還將智能馬桶產品視為中老年專用,這種想法確實已經過時,年輕人或許是時候擁有自己第一臺「智能馬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