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不少青年演奏家的出現,他們為古典樂壇注入了更多活力,也成為了新一代最璀璨的古典音樂明星,引領著新的古典音樂年輕浪潮。這些「小鮮肉」演奏家在各自的領域裡都有所成就,不僅在國內享有名氣甚至揚名海外。
今天是青年節,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最受矚目的新一代青年演奏家,一起來欣賞這幾位的精彩演繹吧。
1987年2月10日
王羽佳,出生於北京,世界青年鋼琴演奏家,國際鋼琴演奏者。王羽佳6歲學琴,14歲獲得德國第二屆「塞勒國際鋼琴比賽」少年組第一名,被德國媒體讚許為「它詩意的詮釋了李斯特的作品」。華盛頓一演出管理公司的副總裁馬克阿爾伯特在聽過她的演奏後讚不絕口:「王羽佳有一天將會成為第二個李雲迪,她將會讓更多的人吃驚。」2002年,15歲的王羽佳獲得美國阿斯本音樂節協奏曲組大獎。之後搬到費城,進入柯蒂斯音樂學院跟隨格拉夫曼繼續學習鋼琴。2006年獲得」吉爾莫青年藝術家獎」,2012-2013年憑藉專輯《幻想曲》提名葛萊美獎。
當今古典樂壇炙手可熱的女鋼琴家無疑就是王羽佳了,「郎朗同門師妹」的標籤也讓她受到極高的關注,也不乏他們的比較。郎朗和王羽佳確實有太多的相似點:同樣身為音樂神童;同樣師從音樂大師格拉夫曼;同樣以「救場」的方式成名——郎朗當年頂的是安德裡·瓦茲,王羽佳替的則是阿格裡奇;甚至,兩人紐約的住所都在同一條街上。因此王羽佳一直被打上「女版郎朗」的印記,然而王羽佳一直說:「我和郎朗很不一樣……」 (點這裡複習→「我和郎朗很不一樣」,一位崇拜LADY GAGA的天才鋼琴女神如是說……)
作為兩度葛萊美獎提名之最年輕鋼琴家,王羽佳卓越的演奏技巧和掌控力為她贏得了諸多讚譽,被認為是同齡藝術家中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她也常常因其清晰的音樂洞察力、飽滿的音樂表達力、富有魅力的舞臺表現力廣受好評。與她合作過的是一串金光閃閃的名字:指揮克勞迪奧·阿巴多,丹尼爾·巴倫博伊姆,古斯塔夫·杜達梅爾,夏爾·迪圖瓦,瓦列裡·捷傑耶夫,洛林·馬澤爾,內維爾·馬裡納,祖賓·梅塔,雅尼克·涅傑·塞貢,安東尼奧·帕帕諾,埃薩-佩卡·薩洛寧,尤裡·特米卡諾夫,麥可·狄爾森·託馬斯以及平夏斯·祖克曼。
《奏鳴曲和練習曲》、《王羽佳:幻想曲》、《王羽佳:變形》、《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和第二鋼琴協奏曲》、《王羽佳:最愛與珍藏》等
手速快到沒朋友!王羽佳較為出名的現場演奏之一《野蜂飛舞》,被網友們稱為:這才是真正的野蜂飛舞。
1989年8月20日
薛汀哲(Mr.X),原名薛嘯秋,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鋼琴演奏者,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他5歲開始學鋼琴,7歲時被父母送去日本,拜大柱惠為師;在日本求學期間,他還獲得了「東京兒童鋼琴比賽」金獎。薛汀哲12歲時,回國並轉投但昭義的門下,成為李雲迪、陳薩等人的同門師弟。薛汀哲憑藉《魔指》《協奏曲》兩張專輯曾獲第六屆和第十屆「十大發燒唱片排行榜」年度最佳鋼琴演奏專輯獎。
「鋼琴魔指」薛汀哲,不僅具有嫻熟的鋼琴演奏技巧,而且在演奏鋼琴曲時還帶著豐沛的情感,具備紮實的古典音樂演奏功底與修為,創作才華也很精湛。有媒體評價薛汀哲:挺拔的身材、俊朗的臉蛋,絲毫不輸韓國的長腿歐巴們。不僅有鋼琴演奏實力,還是個不折不扣的時尚達人。薛汀哲參加過的綜藝節目算是這些青年演奏家中較多的一位了,還參演過兩部微電影。
《魔指》、《無聲曲》、《獨奏者的秘密》、《協奏曲》、《瑞亞》等
專輯《瑞亞》中,更多的是情感的表達,並沒有過多的痴迷於黑白鍵之間的技巧華麗,隨著年齡的增長,薛汀哲在對自己的音樂走向也有著更加完備與清晰的認識,更多的是在內涵與情感的方面著力,希望能讓聽者能體味到一個更加立體成熟的自己,在這其中也保留了多首炫技作品,來滿足自己樂迷的渴求。
1994年8月24日
曾宇謙,5歲開始學小提琴,6歲時便受邀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協奏曲。11歲時獲得了「曼紐因青少年小提琴大賽」第三名,13歲時赴美國費城寇帝斯音樂院深造。2009年,獲得「西班牙薩拉沙泰國際小提琴比賽」首獎及最佳演奏獎。2010年,獲得「義大利帕噶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協奏曲最佳演奏獎。2012年,推出首張個人小提琴演奏專輯《French Violin Sonatas》。2015年,獲得「第15屆柴科夫斯基音樂大賽」小提琴組首獎;同年,獲得「第26屆傳藝金曲獎」最佳詮釋獎。
「音樂神童」成長為國際演奏家,這位小哥哥沒有浪費他的高顏值,參演過電影作品還憑藉男主一角的出色演繹入圍了「金考拉國際華語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今年的一月份,曾宇謙推出了第二張個人小提琴演奏專輯《夢幻樂章》。
《French Violin Sonatas》、《夢幻樂章》
專輯曲目勾勒出兩個敘事的角度,一個紀錄了主角曾宇謙的音樂品味以及他對音樂的信念,另一個則反映出更大的主題──小提琴樂曲從巴洛克到浪漫主義時期的進展及變化。曾宇謙表示:「《夢幻樂章》是我個人最喜歡的音樂選錄。」
《夢幻樂章》是屬於我們這個世紀的音樂奇想,從中我們可以聽到曾宇謙驚人的音樂才華、大師級的演奏技巧、他對音樂始終如一的熱忱,以及他從音樂裡面所得到的欣喜。
1997年7月11日
牛牛,本名張勝量,出生於中國福建省廈門市,從小就表現出驚人的音樂天賦,3歲半跟隨父親張長峰學習鋼琴,11歲起師從朱麗亞音樂學院美籍華裔鋼琴家陳宏寬教授。短短幾年,牛牛的足跡踏遍了世界各地。合作的樂團有英國皇家室內樂團、瑞士硫森節日弦樂團、貝爾格勒交響樂團、華沙愛樂樂團、捷克愛樂樂團、北京交響樂團、上海愛樂樂團、廈門愛樂樂團等。2015年7月,牛牛受邀參加歐洲最高規格音樂節:Bad Kissingen Festival和Verbier Festival,並在德國和瑞士等地舉辦音樂會。2015年起牛牛將繼續在世界著名的音樂節、音樂廳與世界知名的交響樂團、指揮家合作演出。
9歲籤約國際古典唱片品牌EMI CLASSICS的鋼琴神童
榮獲「2009年全球最優秀的年輕藝術家獎」的天才鋼琴家
嫻熟流暢、輕鬆自然的演繹完整記錄蕭邦27首鋼琴練習曲
榮獲金唱片銷量獎
牛牛以其非凡的天才將蕭邦的這27首練習曲演奏得嫻熟流暢,輕鬆自然,毫無矯飾,每一個琴鍵在他的指尖下如乖巧的精靈,聽話地跳躍,正如他自己所言「音樂就像遊戲一樣」,他沉浸在這遊戲裡,投以所有的精力和熱情,令聽者也激情澎湃,在不經意間已然愛上他的演繹。2010年牛牛發行了他的第二張專輯《蕭邦練習曲全套》(包含Op10、Op25和三首新練習曲),成為全球錄製該套曲目最年輕的鋼琴家。
《蕭邦練習曲全套》、《牛牛映像》等
從鋼琴神童到成熟音樂家,見證偉大藝術家的崛起之路。
2000年6月15日
歐陽娜娜,5歲起學鋼琴,6歲學大提琴,10歲起至今已經在18個城市做了40幾場演出。13歲便以大提琴最小年紀考取世界著名的頂尖音樂學校——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獲得全額獎學金,成為鋼琴家郎朗和王羽佳的師妹。她是年紀最小而在臺灣兩廳院演奏廳舉辦獨奏會的音樂家,15歲之齡於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辦獨奏會。2015年,從柯蒂斯音樂學院綴學。
從電影《北京愛情故事》、《破風》到真人秀《偶像來了》,我們認識了清新靚麗活潑快樂的歐陽娜娜。2015年對於歐陽娜娜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她為自己的音樂事業,做出了多個重要決定,她用15歲的執念固守著對音樂的熱愛並注入在她的首張古典專輯《15》中。
如今即將17歲的歐陽娜娜,雖然重心已放在了演藝事業上,但一提到歐陽娜娜我們還是會想起,那個把大提琴當做夢想的女孩「劉星陽」。
電影《北京愛情故事》
有多少人因為它喜歡上這個拉著大提琴的小女孩
有多少人因為它萌上這對「初戀CP」
首張古典專輯《15》
Nana Ou-Yang, cello
歐陽娜娜,大提琴
Tien-Lin Chiang
江天霖,鋼琴
歐陽娜娜:15(附送精美錄音手札及DVD)
歐陽娜娜15歲青春的首張錄音作品,15首永恆難忘的經典樂曲,被珍藏的青春是永恆的 Youth & Eternity.
歐陽娜娜與專業的製作團隊精心挑選15首精彩樂曲收錄其中,包括眾多古典音樂大師的傑作,如巴赫的《聖母頌》,孟德爾頌的《無詞歌》,舒伯特的《小夜曲》,埃爾加的《愛的禮讚》等。這張新專輯是一張具有國際水平及視野的製作,一個屬於15歲女生愛音樂的心聲。
T.L.江天霖,生於臺灣花蓮,自幼接受完整音樂教育,以音樂系術科聯招鋼琴榜首成績進入東吳大學音樂系,而後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研究所。江天霖熱愛表演藝術,在學修習期間迄今曾與多位國際名家合作演出,如瑞士舞蹈家埃格利(Philipp Egil)、舞蹈家蔡冠伶、國際知名小號家萊茵霍爾德.弗黎崔希(Reinhold Friedrich)、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小提琴教授伊果·佛倫辛(Igor VOLOCHINE)、知名聲樂家翁若佩、巫白玉璽、徐以琳、陳敬堯、低音號演奏家段富軒、長號演奏家宋光清、單簧管演奏家莊蕙竹、慕尼黑大賽首獎班傑明·金 (Benjamin Kim)、巴黎交響樂團法國號首席安德烈·卡札烈(Andrew Cazalet)、臺北愛樂歌劇坊、臺北愛樂合唱團、臺北愛樂劇工廠等。
2014年6月,於臺北國家演奏廳舉辦「2014 Mr. T.L. Piano Recital」廣受好評。除專業的古典音樂演出形式,T. L.還將觸角跨足各類音樂領域,如廣告配唱、唱片錄音、爵士、流行等。透過自身學術專長亦參與各藝術領域之創作,繼承了古典的傳統並與之結合為全新的表演藝術面貌,如音樂劇、舞蹈、劇場、音樂錄像帶、廣告等,為古典樂壇最受矚目之跨界鋼琴家。
網上關於江天霖的資料其實並不多,而且搜索不到他的出生年日,但是單純看照片不能否認也是一枚小鮮肉呢~
江天霖和歐陽娜娜的合作了蠻長一段時間,據說是10歲就認識了,娜娜的首張專輯《15》中的鋼琴伴奏就是他本人。
首張專輯《愛之曲》(Piano Love Songs)
12首關於愛的歌曲,用不同的形式、意象來定義愛,自身領受、解讀、組織進而詮釋出超越語言隔閡、掙脫既定印象桎梏的鋼琴曲。伴著你在生命的時間軸上,12首動人的情歌,是否代表人生的每個落點?生命的時鐘,每一刻都在學習,12首無言的「愛之曲」,也許是人生對愛的成績單。你追尋、渴慕、成就的那份愛是什麼?永恆、虔敬、無限、嫉妒、貪婪、懊悔的愛,友情、愛情、親情,甚或未知的、無形的愛,12首《Piano Love Songs》是T.L.對音樂最虔誠的崇拜,也是他想傳達的信念與精神。
他們都不是神童和天才,從5、6歲(甚至更小)開始練琴,堅持並不容易,所以說哪有什麼一夜成名,有的都是百鍊成鋼和持之以恆。所以年少出名,他們註定擁有與同齡人不一樣的青年時代。
願每個為音樂奮鬥過的你我,都能保持對音樂始終如一的熱忱。
點擊文末 閱讀原文
自行搜索你喜歡的演奏家
即可選購文中提及的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