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釀酒歷史的悠久和釀造技術的發達,形成了中國酒文化的源遠流長。飲酒器具的演變,無疑也是中國酒文化史不可分割的一個主要內容,而不同時代的飲酒器具也有不同的收藏鑑賞價值。
對比國外酒瓶普遍使用玻璃瓶、水晶瓶,很少有陶瓷酒瓶。中國的酒瓶除玻璃瓶外,陶瓷瓶佔有很大的比例,成了中國酒瓶一大特色。
瓷瓶
白瓷、青瓷、金彩瓷、鬥彩、粉彩、琺瑯彩、釉上彩、釉下彩等,品種繁多。中國的瓷質酒瓶,有著厚重的質感,這種質感是玻璃瓶和水晶瓶無法比擬的,它不滲透、不揮發,對酒液有著良好的保存作用。
造型
不同於國外酒瓶的造型大多是圓柱形、方形、橢圓形等,千篇一律造型較為簡單而中國酒瓶的造型新奇多樣,內涵豐富,百花齊放。
鴨尊
《中國古代酒具》一書,收集介紹了古代酒具種,有不同的命名、形制、功能與組合,表現了光輝燦爛的東方文化。例如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代表我國雕塑藝術史上的輝煌成就。如肖形酒器牛尊、虎尊、兔尊、鴨尊等,形成刻畫準確無誤,細緻入微。虎食人滷更發展到表現故事情節的藝術高度。唐代的金銀酒器,在藝術風格上追求豪華與典雅,如龍、鳳、龜、魚、天馬、神鹿、孔雀、鴛鴦、牡丹、蓮花,都是裝飾圖案的突出主題,顯現一派祥和富足的氣氛,,現了大唐盛世的社會風貌。
包裝書畫
中國酒瓶,是中國書畫家大顯身手的地方。書畫為酒瓶添彩,酒又給書畫增添了濃香的氛圍。酒、詩、書、畫、瓶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這些酒瓶在國外是很難見到的。
包裝上的「酒鬼」畫
在中國酒包裝上,可以看到許多名人名畫。如宋河糧液的紙質包裝盒上是幅《清明上河圖》,它用細膩的工筆,描繪了北宋晚期汁京都市的繁榮。此畫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齊公酒」是紀念國畫大師齊白石而釀製的一種白酒,包裝盒上印著齊白石的一幅《蟹酒圖》畫,還有齊白石的一首詩。簡練傳神的筆劃,透露著藝術家獨特的風採。「酒鬼」酒瓶的設計者是著名畫家黃永玉,造型為麻布袋,古樸粗獷。包裝盒上有黃永玉的一幅畫《酒鬼畫》,並配有詩:
「酒鬼背酒鬼,千斤不嫌贅,酒鬼喝酒鬼,千杯不會醉。酒鬼出湘西,涓涓傳萬裡。」
這種鄉土氣息濃鬱的酒瓶設計,給酒廠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
匯集典故傳說中的豐富內涵
瀏覽一下中國的酒包裝設計,有許多是和歷史典故、神話傳說聯繫在一起的,把老百姓熟悉的故事,把家喻戶曉的民俗風情淡淡地融進酒中,裝飾在酒瓶包裝上,從而使酒香更醇,更貼近生活,讓飲者感到親切和快樂。
四個酒瓶分別描繪了三英戰呂布,煮酒論英雄,三顧茅廬,桃園三結義
「煮酒」酒瓶,為仿古尊,尊上刻有飲酒圖,並刻有曹操的名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看到此瓶,使人想起了煮酒論英雄的故事,感受曹操那博大的胸懷「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譏,吞吐天地之志也」。
「女兒紅」酒的命名,是取江浙一帶流傳的民間故事傳說:女兒剛生下來時,父母要釀一壇好酒埋於地下,待到女兒長大成人,出嫁時把酒挖出來招待宴客以示吉樣。圓球形的青瓷酒瓶,大紅顏色的包裝盒顯得喜慶和諧。
「桂花酒」瓶上,繪有吳剛捧出桂花酒的圖像。原來這是個神話傳說月中有桂,樹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名吳剛,因學仙有過,滴令伐樹。可這是一棵仙樹即砍即合,這是一種永無盡頭的處罰。吳剛並不老實,卻偷偷把樹上的桂花摘了下來,釀成了美味醇香的桂花酒……
孔明是智慧人物的代表細看孔明酒瓶,品嘗孔明酒,人們是否變得更聰明。望著黑色粗獷的《水滸》酒瓶,使人想到梁山好漢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紊放,使人想起打虎英雄武松,想起倒拔楊柳的魯智深。
望著《紅樓夢》酒瓶,使人想起了酒香四溢的大觀園,想到了嫵媚嬌豔的十二金釵……美酒釀造在濃濃的文化氛圍之中,使酒增色,使酒更醇。
在中國,一個小小的裝酒瓷瓶,承載的不僅僅是美酒,更是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
參考資料:《中國古代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