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中別有天--讀古今《人類與酒的那些事兒》

2020-12-27 微酒

《人類與酒的那些事兒》書影

中國是酒的國度,古往今來關於酒的篇章,可謂汗牛充棟。古井集團古今先生新近出版的《人類與酒的那些事兒》一書,心裁別出,風格獨具:其篇幅雖不大,其議論亦非學究般莊肅,但其文字清麗,其意象妙奇,其博覽縱橫,其視野宏闊,其俯瞰萬年,其情懷壯美,其心憂人類。捧讀之下,頓感酒裡乾坤大,杯中意味長。

酒是具體的,是一種飲品,可足口腹之慾;古今先生卻從"小體"見"大體",妙筆揭明,酒之形下中又寓形上之內涵,酒之物又具道之深意,因為酒能讓人在血脈暢通,神舒意廣之際,體悟人生況味,會解靈魂歸宿。酒之品類雖多,無疑都是已然加工之物,是尋常而熟悉的周遭物品,是人倫日常之物;古今先生卻由影想物,從當下溯往古,探賾索隱,上求百萬年,深究酒之所以然,使其前身往世,歷歷在目,昭示天下。酒為物之汁,五行之象為水,是經驗世界的一種客體存在;古今先生卻由表及裡,越象究本,深揭其中人文化成的肯綮,揭櫫酒象徵了文明,凝聚了人類創造性利用、轉化、升華自然的神奇智慧。酒很早起就是摯禮之一,是商品,但古今先生在書中闡明,它更是媒介:是表情達意之"合歡水",或結兩姓之好,或融朋友之樂,或化幹戈為玉帛,或紓消沉為慷慨;它沉浸了多少悲歡離合的故事,它釀就了多少對飲歡暢的美境,它含蘊了多少離人心上之愁,又傾聽了多少嘆逝感傷之曲。

《三國演義》經典橋段"青梅煮酒論英雄"

是的,酒是人造之水。它是人之存在對象化的產物,它是人出於物、又靈於萬物的重要符號,它既記錄了"萬物皆備於我"的人類文明生長,更凸顯了人類"飽以德,醉以酒"的禮樂圓融和華夏之先進。古今先生以幽深的歷史感,以"去毛成人"的文明視角,大縱深的帶我們巡遊了酒之問世的遠古故事,酒之歷史長河中晶亮的浪花,酒之世界性存在和萬般風情呈現,從古埃及、古希臘,到古華夏,從文字、酒具到狄俄索斯,從楔形文字的洪荒酒意,到當代的狂情酒吧,作者以宇宙為平臺,以環宇為幕牆,一一陳列,娓娓道來,筆觸間酒之馨香似春風撲面,莞爾會意間,不免輕嘆:哇,酒,你是如此輝煌!

安徽古井貢酒的釀酒車間

是的,這就是酒。古今先生不僅在書中描述性的向我們展現了酒的遙遠過往與千姿百態的存在與呈現,而且還以富有詩意的哲人之筆,頗為深刻的思考了酒與生命,酒與人猿之揖別,酒與人性,酒與人類社會,甚至還想像了酒與和諧共生。誠如作者所論,"美酒無國界",我們的先人因酒而成為人類,一定也會因酒而"美美與共",融為偉大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是作者的期盼。但又何嘗不是讀者的憧憬呢。

(作者:胡發貴,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哲學與文化研究所研究員 )

相關焦點

  • 酒裡乾坤大 小書學問深——讀《人類與酒的那些事兒》
    《人類與酒的那些事兒》書影            新近,有緣得見古今先生所著《人類與酒的那些事兒》(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其全書11萬4千字,可謂小書矣。乍看書名,感覺它像是一位平素好酒的文學家所寫的一本雜談酒事的散文集。然而打開書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該書「前言」——「酒裡乾坤大」!感覺頓變:氣勢好大,氣場好強!這可不像是一本普通的散文集,它裡面講的恐怕不是那些稀鬆平常的酒事兒,應該是酒世界裡的大事兒,而且聯繫書名中的「人類與酒」,似乎這大事兒還不是什麼酒的大事兒,也不是什麼大的酒事兒,而是人類與酒之間的那些大事兒!
  • 飛花令之「酒」:詩人以酒為媒,把感情融入酒與詩中
    酒在中國古詩中出現的頻率比較高。聚會時喝酒,送別時也喝酒;高興時喝酒助興,憂愁時借酒消愁。古人的生活裡,無酒不歡。沒酒了,怎麼辦?拿衣服典當還錢。李白的「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去換美酒」就是典型代表。先整理有關「酒」的古詩詞。
  • 關於「酒」的那些事兒
    清教是基督教新教中的一派,新教與東正教、天主教並稱為基督教的三大教。新教主張改革,而清教徒的改革呼聲最為強烈,主張清除英國國教教會中煩瑣的儀式及革除舊制,人應勤儉自律,認為飲酒既粗俗又邪惡,酒是犯罪的根源。因此這些原始的移民者與酒的鬥爭從未停止過。19 世紀晚期,越來越多的移民者湧入美國。
  • 酒是水質的詩;詩是心釀的酒
    而酒,作為一種物質產物,同樣給人帶來嗅覺和味覺上的享受,帶來身心的愉悅和豐富的聯想甚至幻想。  酒至酣時似夢似醒,能使人如行走詩中,如仙如幻,其味無窮。    在人類詩歌歷史的長河中,也經常伴有酒的身影,有人說:「酒是水質的詩,詩是心釀的酒。」  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那些與酒有關的精彩詩句。
  • 三杯讀酒丨酒麴「真相」大曝光!
    所以,我們可以看多如今比較高端的酒,大多都是大麯酒,如茅臺、五糧液、劍南春等等。 接下來這個主角又讓人感到奇怪了。麩曲,這個解放後才出現的傢伙怎麼又開始變成形態零散的「散曲」了? 紅曲過去是用秈米製作的,用紅曲釀製的酒呈現鮮紅的色調,古人認為可以「補血」。所以這種紅麯酒廣受婦女喜愛,是一種非常保健的酒種。
  • 楊梅酒、羹、果醬、排骨……聊聊石屏楊梅的那些事兒
    時下石屏正是楊梅成熟旺季一眼望去楊梅林掛滿了深紅色的楊梅不來一顆甚是遺憾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石屏楊梅的那些事兒~楊梅素有「果中瑪瑙」的美譽,它能消食、助消化、消炎、解暑等等,既能當水果食用,又能當藥引子,可以說全身都是寶。
  • 蒲松齡與酒
    ———蒲松齡《聊齋志異·狂生》蒲松齡祖上是山東淄博的世家,但到了蒲松齡這一代,已經是家道中落了,科舉成了唯一的出路,偏偏不知何故,考官卻總也不能青眼相中他,無奈之下,蒲松齡只得以在私塾教書和給知縣做幕僚為生。古代讀書人,多以科舉作為改變命運的唯一方法;科舉不順遂的,便大多流落鄉間,做個私塾先生,或是為人讀寫書信為生,一輩子籍籍無名。
  • 酒鬼酒黃壇酒、紅壇酒、紫壇酒哪個好喝?口感有什麼不同?
    ,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酒評網」,將酒評網「設為星標」,第一時間了解更多酒知識,酒評君隨時和大家進行互動,聊聊美酒那些事兒酒鬼酒是馥鬱香型酒代表,其是運用小曲糖化、大曲發酵而成的酒。所謂二者為兼,三者為復,馥鬱香就是指酒鬼酒兼有濃、清、醬三大白酒基本香型的特徵:一口三香,前濃、中清、後醬。
  • 酒與詩
    酒當然是好東西。自古以來文人騷客視杯中物為第二生命者不在少數。古人善飲好飲,而且飲的理由無孔不入,是悲亦飲喜亦飲,憂亦飲樂亦飲,聚亦飲散亦飲,作客飲獨居亦飲……中華酒氣貫穿古今,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翻開古書,大凡文章有口皆碑者均久經酒精考驗,一身好酒量是行走江湖的基本配置。李白鬥酒方能詩百篇,所以今人讀他的詩仍能嗅出酒香縷縷,令人心馳神往。
  • (徵文選登)成語與酒
    白酒那些事兒微信號: baijiustory ← 長按可複製
  • 詩酒人生——唐伯虎
    古往今來,飲酒而題,酒香飄溢的佳句篇章數不勝數,詩從酒出,酒添詩興,二者相輔相成,形成中國獨有的詩酒文化。說起唐伯虎來,想必我國不知道他的人不多,早些年一部《唐伯虎點秋香》更是使得他家喻戶曉都知道了唐伯虎其人。「坐對黃花舉一殤,醒時還憶醉時狂。」今人談古代賢者才子,難免被這個放蕩不羈,風流倜儻的江南才子所顛覆。
  • 【酒中真味】酒酒酒酒酒酒酒酒
    酒,很色彩。  白居易說:紅袖織綾誇柿葉,青旗沽酒趁梨花。  李賀說: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  李白說: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李群玉說:胸前瑞雪燈斜照,眼底桃花酒半燻。  盧綸說:舞態兼殘醉,歌聲似帶羞。  杜牧說: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 小時候讀不懂的詩中酒,如今再讀,卻沉醉其中
    文藝解酒,詩中酒 今天突然看了2018屆高考的一篇滿分作文,寫酒,但是整篇文章沒有一個酒字,卻把酒描繪得出神入化。平常都是分享紅酒知識,今天是文藝的樂樂,給大家分享一下古代的詩中酒。
  • 酒裡的風物和故土
    酒對亳州人的重要性怎麼評價都不過分,日常生活中要有,婚喪嫁娶時更是不可缺席,可以說,酒就像水和空氣、陽光一樣,作為自然界的存在物在服務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凡事就怕有心人,現在還真有一個人正襟危坐,端著一杯酒,拿著一本書,在給大家娓娓敘說著酒的陳年過往,它的輝煌瞬間。這人是個資深的酒業人士,一個在酒行裡浸染了三十多年酒香的文化人;這本書的名字叫《人類與酒的那些事兒》,講的是酒的傳奇故事,樹的是酒的文化自信,揚的是亳州歷史的底蘊令名。
  • [酒的歷史]曹操與酒
    我國古今名人,不論文人,還是武將,在華夏數千年酒文化的醺陶下,都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關羽溫酒斬華雄」,「李白鬥酒詩百篇」。
  • 為你讀詞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不管幾時,只要讀到:「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閒話一句。」都會滋生一種釋然超脫的心境,仿佛只是一次眨眼,就已將一生過盡,煙波過往,榮辱功名,人情虛緲,淼淼市井,與我已無瓜葛。我只是禪門裡一個樸素的小僧,掃著四季滿地的落葉,讀著一樣的經文,還是參悟不透命運的玄機。也曾好奇,用簡簡二十載的光陰看淡漫漫人世會是何等瀟灑?後來才知道,芸芸眾生心中最大的劫,不是看不透,而是放不下。 不管世人眼裡的禪門,如今變得如何功利商業,我心中那間寺院,永遠不染汙泥,靜臥峰林。
  • 古代的酒與現代的酒一樣嗎?淺談國人對酒為何如此迷戀
    首先來看第一種說法,猿猴造酒。這種說法非常苦惱,一般認為猿猴以採集野果為生,而且特別擅長藏果,據說是因為猿猴吃不完果子,所以才想到要保存。但猿猴的這一舉動,使得很多的果實藏在了巖石之中,伴隨著時間的推移,果實都會腐爛,並且那些野果通過自然界的野生酵母菌發酵成了酒精,於是就醞釀成了美酒。
  • 酒米一瓶,釣哪都行!淺談「酒」在釣魚中的作用,喝多也上頭
    酒米,這玩意兒我估計是條魚都見過,沒有見過酒米的魚絕對不是一條稱職的魚、不是一條飽經滄桑的魚、不是一條脫離了低級趣味的魚!釣魚是個仗劍江湖、快意恩仇的事兒,有釣、有魚、有酒才方顯釣(男)兒本色!自己喝就喝唄,為啥還要給魚灌酒,喝多了它難道不上頭,耍酒瘋怎麼辦?
  • 吳道子與酒
    後世蘇東坡曾在《書吳道子畫後》中盛讚道:「畫至於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這位能落筆生風的畫聖,據說卻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酒鬼。吳道子不曾通過科舉入仕,因而身為畫聖的他,其生平卻在新舊《唐書》上無跡可尋。朱景玄的《唐朝名畫錄》裡記載說吳道子:「少孤貧,天授之性,年未弱冠,窮丹青之妙。」吳道子年少時家裡貧困,卻有著異乎尋常的天賦,年紀輕輕就窮盡了繪畫的奧秘。
  • 【讀城】酒傳奇:酒是才子們的秘藥
    他以一首別具一格的《飲中八仙歌》,為八位同時代又都在長安生活過的酒仙立傳,就不僅體現了他對美酒的熱愛,更體現了他對這些嗜酒、豪放、曠達縱逸之士,這些同一個戰壕裡的戰友的惺惺相惜,心心相印。杜甫是愛酒的,不然也就不會寫《飲中八仙歌》了,就不會把這些酒中豪傑視為人生知己了。酒濃,情更濃。情是老杜一生都解不開的「死結」。因此,在他的作品裡,酒所催生的更多的是他的貧民意識與憂患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