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讀酒丨酒麴「真相」大曝光!

2021-02-07 三杯

大曲又是怎麼回事呢?回顧一下前文,我們發現從麥曲到小曲再到大曲,它的形態從「零散」到「成團」再到「大塊頭」。原來,這是古人不斷總結經驗,將酒麴微生物進一步集聚保存的過程。6斤多重的大曲可比小曲裡的微生物多了N次方。


大曲在糖化能力、酒化能力升級的基礎上,還衍生出了一個了不起的功能——產香。從大曲發明的那一天起,咱們中國人品酒不僅僅是追求濃烈,更要追求風味。

原來,大曲裡微生物除了數量多,種類也多了N次方。其中,新出現了一些產香微生物。為了使這種微生物更好地發揮生長起來,大曲發酵從過去的5天延長至了30天,只為等待香味的誕生。

所以,我們可以看多如今比較高端的酒,大多都是大麯酒,如茅臺、五糧液、劍南春等等。

接下來這個主角又讓人感到奇怪了。麩曲,這個解放後才出現的傢伙怎麼又開始變成形態零散的「散曲」了?



原來,麩曲是咱們化學家們提純酵母菌後人工培育的一種曲,它並不像麥曲、小曲、大曲這樣自然生成。作為一種提純的酒麴,它儘管形態零散,微生物純度卻特別高

純度高,釀酒也快,所以市面上許多大眾喝的普通酒常常是用這種材料釀製的。

不過,味道可不怎麼樣。一方面,酒麴的原材料用的是麩皮;另一方面,酒麴的純度雖高,卻少了點未被發現的微生物「神秘物質」,因此酒香上比不過大麯酒。

咱們再說說最後一種比較另類的「紅曲」吧!它和以上四位關係不大。紅曲在釀酒界名聲不大,但在豆腐乳這塊可就鼎鼎有名了!

紅曲過去是用秈米製作的,用紅曲釀製的酒呈現鮮紅的色調,古人認為可以「補血」。所以這種紅麯酒廣受婦女喜愛,是一種非常保健的酒種。



紅曲可謂是一種走偏門的酒麴了!它不在釀酒界好好呆著,反而成為了美食界的一大元老,衍生出無錫排骨、蘋果魚肚、櫻桃肉、玫瑰滷鴨、鴛鴦魚棗、壽桃饅頭、馬蹄糕、琉璃珠磯非常多好吃的東西,果然是美食誘惑啊!

平生不識「曲」中奧妙,喝遍天下美酒也枉然!聊了這麼多關於曲的知識,您是不是對咱們中國的酒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呢?歡迎讀到這篇文章的朋友能關注我們「三杯」訂閱號,下期內容更精彩!也歡迎您將有趣的知識轉發給身邊的朋友。



每周三9:30 《三杯買酒記》

最全面的消費者買酒指南

一期一酒 與你不見不散!!


(長按二維碼快速識別,與三杯君談酒論道)




1.回復關鍵字「賞器」,了解更多古今酒器趣談;

2.回復關鍵字「知酒」,了解關於喝酒的小常識;

3.回復關鍵字「酒言」,欣賞關於酒的名人美文;

4.回復關鍵字「茅臺真假」"五糧液真假"「汾酒真假」,教您火眼辨別真假酒。

5.回復關鍵字「三杯買酒記」,教您如何選購酒。




相關焦點

  • 陝北酒麴集錦:聽原生態酒麴,看四十里舖麻地溝的酒攤場
    陝北酒麴集錦單品(那)定宰,雙耳又掛鈴,鹿鶴定同春。三星(你)共照,四更到五更。七巧(你)八馬,底洞有九門,冷酒一口吞。十全(你)幅幅,划拳賭輸贏,喝你兩眼紅。(白)五魁首呀兩眼紅!三星照呀兩眼紅!〖要酒歌〗太陽出來一點紅,照見主家大酒瓶,大燒燒酒不給喝,小燒喝得怪頭疼。〖看酒歌〗前室點燈後室明,照見主家大酒瓶,三道兩道盡你斟呀,道道上來都要清。〖讓酒歌〗燒酒本是糜子水,先軟胳膊後軟腿,酒壞君子水壞路,神仙出不了酒的夠。
  • 酒麴的原始製作
    上次回答了怎樣利用酒麴釀造米酒的問題,得到了很多粉絲的關注,有粉絲私信問我酒麴的配方,這次回老家過年,特地向家婆請教酒麴的配方及製作過程,現將我了解的配方和製作過程毫無保留的公諸於眾
  • 試喝報告丨7款淘寶暢銷梅子酒對比測評:貝瑞甜心不像酒,貓唄小酒靠口感獲C位
    消費君在本期將逐一揭開真相。此次7款評測產品,都是消費君精心挑選,一方面,需要是淘寶暢銷產品;另一方面,則需要「大有來頭」。從酒精度來講,這幾款青梅酒在8-15度之間,屬於低度酒飲,喝後會有一種微醺感覺,適合剛入門的飲酒者以及女性朋友。從配料表來講,賦比興和貓唄小酒都採用水、青梅、糯米、酒麴四種原料,用料簡單,無其他添加劑成分。其他青梅酒大多添加了白砂糖和食品添加劑,用料複雜。
  • 為什麼好酒大多「春釀」?!《齊民要術》告訴你答案
    為什麼好酒大多「春釀」,三杯君近日翻閱古籍,從《齊民要術》裡找到了真正的答案——釀酒始終是微生物發酵的過程。從原理上講,要釀製上等好酒,就是創造微生物最佳活動過程。比如:上等糧食、精製酒麴、純淨水源.春季恰巧能將這些環境優勢發揮極致。首先,春天的溫度適合釀酒。溫度的高低影響著微生物生長發育和酶促反應。夏天溫度過高,微生物繁殖過快,這個時候釀酒容易變酸。因此,人們一般選擇在天氣涼爽的春、秋、冬三個季節釀酒。
  • 特曲、大曲、二曲,買哪種酒麴好?
    縱觀世界各國用穀物原料釀酒的歷史,可發現有兩大類:一類是以穀物發芽的方式,利用穀物發芽時產生的酶將原料本身糖化成糖份,再用酵母菌將糖份轉變成酒精;另一類是用發黴的穀物,製成酒麴,用酒麴中所含的酶製劑將穀物原料糖化發酵成酒。從有文字記載以來,中國的酒絕大多數是用酒麴釀造的。
  • 知酒事連喝三杯?為什麼酒桌上敬酒和罰酒都需要三杯呢?
    」是很多文學作品中常常用來形容宴席進行到一半或者接近尾聲的時候,似乎在酒桌上有很多和數字「三」有關的禮節:很多地區酒桌上「頭三杯」的講究;敬酒的時候為了表達敬意常常連敬三杯;罰酒的時候也常常被要求連罰三杯,今天我們的話題就是關於連喝三杯的禮儀。
  • 喝下三杯酒,你變成了什麼怪模樣?(有圖有真相)
    並不見得有可樂好喝吧,但喝完酒之後微醺的放鬆感,就是喝酒的魅力所在啊~喝完酒真能讓你更放鬆嗎?等到三杯黃湯下肚,基本上都換了個人一樣。看來這句老話也挺對的,大家三杯酒下肚,都變成了孩子。比起美圖秀秀,酒成了效果更棒的化妝品~
  • 農村釀酒師傅分享酒麴的製作方法和發酵原理,學會了你也能做酒麴
    以前在農村,很多鄉鎮或小村莊裡面都有釀酒的小作坊,釀酒人在釀酒的時候使用的酒麴也多數是鄉村裡購買的農家酒麴,在鄉下各個地方曾經都有一些專門製作酒麴出售的農家人,他們製作的酒麴一般使用山草藥混入谷粉、米粉中發酵製成。
  • 「有藥派」酒麴的衰落,是傳統釀酒工藝的遺失嗎?
    有藥派崛起-無藥不成曲關於「酒麴」的起源已不可考,關於酒麴的最早文字可能就是周朝著作《書經·說命篇》中的「若作酒醴,爾惟曲櫱」。「曲櫱」就是我國古人對酒麴的籠統稱呼。而關於酒麴的生產技術則在北魏時代的《齊民要術》中才第一次得到全面總結,書中詳細記載了九例酒麴製法。
  • 什麼是酒麴?在釀酒過程中是否能過量採用酒麴
    酒麴對於釀造者來說不陌生,在釀製的過程它是必不可少的,那酒友們知道什麼是酒麴嗎,以及在釀酒過程中是否能過量採用酒麴,俗話說「曲大酒苦」這個從表面上看相信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意思
  • 為什麼儈子手斬首前要噴酒?為何罰酒敬酒都是三杯?| 奇怪酒現象
    咔嚓一分鐘,每周末更新 古時,友人臨別喝酒,為什麼要將酒倒在地上?敬酒罰酒,為什麼都要三杯,有什麼特別含義?為什麼古時儈子手斬首前都要先噴酒?今天,咔嚓君就來跟你說說這箇中原因~為什麼古人贈別時要倒酒在地上?
  • 醬香酒神奇的「三三三原則」,三口、三杯、三次就圈粉
    愛好武俠的男人,心中都曾有這麼一個夢,馴服一匹最烈的馬,喝一壇最烈的酒,仗劍勇闖天涯。江湖夢漸漸遠去,男人們逐漸成熟,開始在酒場上馳騁。一杯酒,就是一輩子,一杯好醬酒,更是一種快意人生。在醬酒勾調大師以及嗜酒如命的老炮兒眼裡,想要馴服醬酒這一匹快馬、烈馬,讓自己的喉嚨得到徹底釋放,也有一套小秘籍,那就是 江湖中傳聞已久的「三三三原則」——品三口,飲三杯,喝三次。初飲醬酒時,入口很爆,灼熱感很強,就如一匹難以馴服,頗有性格的烈馬在喉中奔騰,在胃中馳騁。
  • 婚禮上三杯酒的故事,一個平凡的婚禮,卻有著電視劇才有的情節
    可是這位不被歡迎的對象還是不請自來了,場面瞬間變得十分尷尬,他前男友和她老婆談了五年,大學他們就認識,因為他們差了一歲,男孩率先去讀了研究生,這我新娘畢業後由於並沒有去到和他一所學校,他們的異地戀就開始了,在兩年的分開之後,似乎他們的價值觀也不同了,男生一直說讓自己成功後再結婚,可是一拖再拖,終於這位新娘離開了,又恰巧遇見了我的這位朋友,因為很投機,很快就在一起了
  • 三杯一切到底用了哪三杯?
    2.熱鍋放入適量油燒至7成熱,提著鴨子在熱鍋上來回磨擦,把鴨子表面碌至金黃; 4.加入冰糖、薑絲,大火燒開後蓋上蓋子轉中火煮15分鐘(中途要把汁往鴨表面淋,使之味色均勻);6.煮好後大約還剩餘半碗汁,把鴨斬件,把汁淋在表面即成。PS:做三杯鴨要使用生抽,生抽是鹹的,所以煮好味道是剛好的,口味重的可以酌情加點鹽。
  • 臺灣三杯雞,不同於江西三杯雞的是,有九層塔的加持
    草草啖鹽說蜜——說天地美食,談家鄉風味三杯雞原本是江西名菜,一杯米酒、一杯豬油、一杯醬油,三杯輔助一隻三黃雞成為一道贛鄉經典菜餚。麻油是臺灣三杯雞的精髓,豬油烹飪顯得香氣撲鼻,而麻油烹飪不但香,還多了一份熱補。如果說豬油烹飪的三杯雞是一道菜的話,麻油烹飪的三杯雞不但是一道菜,更是一道營養補品。而至於米酒和醬油的變化不大,江西人喜歡用甜酒釀,臺灣人則用不那麼甜膩的紅標米酒。
  • 最近很流行的一句話:往後餘生敬你三杯酒 你們懂得是什麼意思嗎
    第一杯酒我敬你感謝你出現過我的生命裡曾帶給我感動和快樂。這句話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這一生遇見你就覺得非常的幸運了,謝謝在跟你在一起的日子裡你給我帶來的感動以及快樂。第二杯我也敬你,願你前程似錦從此豁達有酒有肉有人疼你,雖然我們以後不能在一起了,但是我希望你可以遇到一個比我對你更好的人可以來照顧你,順便祝你的事業有所成就。
  • 雪花飄飛的周末,酒與詩都不能辜負哦!
    天氣預報仍有小雪,「百事盡除去,唯餘酒與詩」。屋外雪花飄飄,屋內溫暖如春,雪與詩乃人間絕配,詩與酒乃天作之合,雪入詩中,詩融酒魄,在這個雪花曼舞的周末,或獨酌,或三五友朋小飲,酒與詩都不能辜負哦!《將進酒》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 千叟宴,康熙的第三杯酒竟然敬給了他們
    在其六十大壽之際在紫禁城暢春園舉行了一場大的宴會,宴請從天下來京師為自己祝壽的老人,由於老人居多所以稱為千叟宴。在由陳道明飾演的康熙王朝中:康熙皇帝在宴席間敬了三杯酒。第一杯酒,敬給了孝莊皇后。康熙說「這第一碗酒朕要敬給太皇太后孝莊,敬給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朕八歲喪父,九歲喪母,是孝莊太后帶著朕,衝破千難險阻,才有今天的大清盛世。孝莊太后,朕想你呀。」
  • 三杯雞原來是這三杯!不加一滴水,香嫩得比烤雞還好吃
    逐漸長大才發現,殘酷現實中你遇到的霸總只有你的老闆,而帥氣多金,愛你愛到此生非你不娶並且還有大把時間談情說愛的霸道總裁簡直比尼斯湖的水怪還罕見。但美男難得,美食易得!沒有臺灣霸總,至少還能安排安排臺灣美食。
  • 半生不識酒,識酒已暮年:酒博物館級講解
    東西方在酒的起源上有著巨大的差異,更多集中在酒的原料不同:東方造酒用的是糧食,西方造酒用的是水果(葡萄)。所以,如果講「酒」的歷史,就應該從酒的原料講起。農夫照辦,果然在酉時之前收集到三滴血,加入糧食中後發生了奇妙的反應,變成了芳香無比的飲料,一時不好叫什麼,於是就用酉時的「酉」加三點水就有了「酒」字。據說三人中,一人是教書先生、一人是領兵打仗的將軍,第三個是個瘋子,結果酒裡面就有了這三種血性,後來人們每每喝酒之時,開始就如先生一樣禮讓,文質彬彬,三杯過後,像將軍一樣豪氣沖天,喝高了以後就像瘋子一樣胡言亂語、爛醉如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