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一切到底用了哪三杯?

2021-02-16 名廚

「三杯」源自江西,相傳為一江西籍獄卒因獄中條件所限,只使用了甜酒釀、豬油、醬油各一杯燉製雞塊給文天祥食用故而得名。後來演變成為客家菜常見的料理手法,不僅在江西省內廣泛流傳,還流傳到了臺灣成為了臺菜的代表。現在料理手法中的「三杯」指料理過程中用到一杯麻油、一杯醬油、一杯米酒。要做出成功的「三杯」,關鍵材料還有九層塔、姜和蒜頭。1.「三杯」菜品有著補虛養身調理、補血調理、營養不良調理等功效;
2.臺灣傳統的觀念認為麻油對人體的影響是「燥」,所以麻油必須從冷鍋炒起,才不會有害健康;
3.「三杯」菜品的製作過程中為了烹製出鮮香的口感,一般都是不加一滴水;
4.「三杯」菜品一般含鈉量高,高血壓患者不宜過多食用。
三杯鴨是福建省漢族傳統菜式,屬於閩菜系。三杯鴨的做法有很多,客家做法是不用大料及香料的,選用的是老麻鴨,肉質比較緊實,不會太肥膩,加入的是好的生抽和自釀的客家米酒,還有一個烹飪要點就是提著鴨子在放了少許油的熱鍋上來回磨擦,這樣煮出的鴨子香而不膩,而且顏色也非常的漂亮。
2.熱鍋放入適量油燒至7成熱,提著鴨子在熱鍋上來回磨擦,把鴨子表面碌至金黃;
4.加入冰糖、薑絲,大火燒開後蓋上蓋子轉中火煮15分鐘(中途要把汁往鴨表面淋,使之味色均勻);
6.煮好後大約還剩餘半碗汁,把鴨斬件,把汁淋在表面即成。
PS:做三杯鴨要使用生抽,生抽是鹹的,所以煮好味道是剛好的,口味重的可以酌情加點鹽。

三杯土豆

作為家常菜之一,三杯土豆的做法並不複雜。搭配香菇、紅棗可以說是這道菜的常見固定組合。土豆煮熟過程要保持其不變形;香菇最好選用容易炸香的幹香菇;為保證九層塔的香氣,需要起鍋前再放。
輔料:香菇(幹)、棗(幹)、九層塔、蠔油、姜、香油、麻油
1.香菇幹泡發後清洗乾淨,切成小塊備用;紅棗去核,掰成小塊備用;
2.土豆在微波爐中叮到7成熟,去皮後切滾刀塊備用;
3.鍋內倒麻油,下生薑片煸炒出香味,之後加香菇煸炒;
5.加蠔油、少量清水,之後慢火煮,期間不要用力攪拌,防止土豆碎;
6.湯汁差不多收幹時,撒上洗乾淨的九層塔,翻炒幾下後即成。


三杯魷魚

作為啤酒屋裡常見的經典下酒菜,三杯魷魚香氣四溢做法又不是那麼複雜。因為魷魚本身就是極鮮的食材,所以在做的時候尤其要注意好三杯材料之間的比例。
1.魷魚洗淨去膜切花刀,入沸水鍋裡迅速汆湯變色之後撈出;
3.鍋熱倒入麻油,放入蒜和姜爆香,待蒜兩面黃色倒入魷魚;


三杯杏鮑菇

作為一種菜品做法,三杯適用於很多的食材,也包括菌菇類中的杏鮑菇。杏鮑菇富含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維生素以及鈣、鎂、銅、鋅等礦物質,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並且有降血脂、潤腸胃等作用。三杯杏鮑菇肉質肥嫩,也有著其獨特的口味。
1.杏鮑菇先切段,再豎著切片,姜、蒜、九層塔洗淨切好備用;
2.平底鍋放油加熱,把切好的杏鮑菇片放入平底鍋中中火開煎;
3.煎制過程中用筷子翻面,兩邊煎成微黃之後裝盤備用;
4.平底鍋中放入幾塊冰糖,一杯香油,一杯老酒(米酒也可)一杯醬油;
6.之後將煎好的杏鮑菇放入瓦煲內,澆上剛調製的三杯汁;再加一些薑片和蒜瓣,蓋上蓋子燜燉10分鐘左右;


三杯牛肉

作為臺灣流行三杯法的一種,這道菜還可以叫做羅勒三杯牛肉。特點是色香味皆絕,鮮嫩可口。由於食材選用沒有羶味的澳洲牛肉,所以烹製過程中酒不需要放的太多。此外牛肉熟之後顏色略深,所以這道菜也不需要加太多的醬油。輔料減少,是做這道菜時候必須考慮到的內容,但是需要加一點鹽保證入味。
1.牛肉先解凍,分解成幾塊適合一餐製作的量,之後切成大約2cm的小塊;
2.準備好料酒、生抽、糖,切好薑片、洋蔥、蒜粒、辣椒絲,洗乾淨羅勒備用;
3.鍋裡放入少許油,羅勒留出一半,其他所有配料倒入鍋中爆香,倒入牛肉爆至變色;
5.當湯汁已經收掉一半時,加入剩下的羅勒,繼續翻炒;
7.此時湯汁已經濃稠,待全部收幹汁之後,起鍋即成。
PS:整個烹飪過程保持大火,中途不得改動火的大小,以防受熱不均使牛肉水分外滲。而且這樣,加快了收汁時間,全部汁收完,牛肉剛熟。


三杯春筍

筍的家常做法經常搭配肉一起烹調,但是素燒的做法也有一番別致的滋味。不過筍在烹飪之前,要有一個焯水去澀的過程。經過三杯法的烹調,筍口感的脆爽和味道的清甜都展露無遺,算得上是絕佳的美食享受!
1.春筍去皮洗淨切塊;燒開水,倒入筍塊煮約5分鐘去除筍的澀味撈出備用;
2.炒鍋注油燒到八成熱,下入筍塊煸炒,炒至筍塊表面金黃;
3.將炒好的筍塊撥向旁邊,放入紅蔥頭、蒜瓣和指天椒炒香;
4.倒入麻油、米酒、生抽和白糖,再加適量水,大火燒滾轉中火煮五分鐘;
5.待湯汁收濃放入青椒塊炒勻,加入九層塔出鍋即成。
PS:春筍較吸油,所以炒時可以適量多點油,尤其是素燒。


臺式三杯雞

臺式三杯雞是一道廣東的漢族傳統名菜,屬於粵菜或臺灣菜。其風味獨特,以色澤紅潤光亮,雞肉軟滑細嫩,醬汁醇厚香濃而聞名。這道菜的特點在於口味甜鹹、微辣,酒香味濃,菜品呈深紅色。1.將雞洗淨收拾好,之後切成小塊;姜、蒜、九層塔洗淨備用;
3.雞塊翻炒變色後下入姜蒜繼續翻炒,直至雞塊表面微微焦黃;
5.大火燒開後加蓋煮上4分鐘左右,揭開蓋大火收汁;
PS:砂鍋可使鍋內的食物受熱均勻,不會因溫度過高或過低而影響食物的原味,因此可以用砂鍋來燉煮三杯雞,以保持它的原汁原味。

以上內容資料來自網絡

編輯、文/四月

圖片來自網絡

1501 侯德成-種桃種李種春風的Chef「造星師」1506 Apple Watch可以為餐飲行業做點啥?名廚新媒體全新訂閱號現已開啟,我們將在新版帳號中做更專業的餐飲內容,推出更有意思的活動,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關注,或搜索公眾帳號:名廚新媒體。

名廚網全新改版,瀏覽更多餐飲行業精彩資訊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

相關焦點

  • 三杯雞到底是用哪三杯?這道江西風味三杯雞,肉香味濃鹹中帶鮮
    追八卦的過程中我也沒閒著,在大家都說超級甜的《天天向上》美食約會部分的三杯雞吸引到我了。再被男俊女美的畫面所誘惑的同時,我也被美食誘惑到了,看完這段節目內容,我就下廚給自己做了一份三杯雞。為什麼叫三杯雞?因為三杯雞的烹製過程中不用水,只用米酒一杯、豬油一杯、醬油一杯就可以做成。三杯雞到底是江西菜還是臺菜?
  • 三杯雞到底是哪三杯?沒有這些技巧一樣做不好吃......
    而這些工作,在平常買菜的時候就要跟店主閒聊,得出一套自己對於這個菜市場每一檔的一套信息,不需要淘寶那種評分系統,買過,聊過,自然就知道自己喜歡哪一檔。三杯雞本來不是粵菜,最早是源自江西,是當地名菜,後來才傳到南方、臺灣。
  • 三杯鴨是哪三杯?告訴你方法,超簡單,做出來不比餐館的差
    導讀:耳熟能詳的三杯鴨,是哪三杯呢?怎樣才能做出好吃的家常三杯鴨呢?告訴你方法,超簡單,做出來不比餐館的差,學會了在家招待親友倍有面子。特殊時期,很多行業都受到影響,其中一個就是禽類養殖。這不,親戚給我家送來了一隻宰殺好的鴨子,非常時期,能在家就不出門,剛好這幾天不用去菜市場了,今天就做了三杯鴨,其實我這就叫豉油鴨。三杯鴨,製作時一般選用老鴨,肉質緊實且不油膩,再配以一杯酒、一杯生抽、一杯糖,這三杯燜制而成,入口香而不膩,十分下飯。比較著名的有臺式三杯鴨、客家三杯鴨和常德三杯鴨,總之,各有特色,做得好吃即可。
  • 你造嗎,三杯雞的「三杯」,都有哪三杯?
    「三杯」是客家菜裡相當經典的做法,後來這個做法傳到臺灣後,被當地人按照他們的口味和習慣進行了改良,特別是在加入了九層塔(羅勒)後,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才有了今日被廣大吃貨所喜愛的「臺式三杯雞」,近幾年,三杯雞、三杯鴨、三杯鵝、三杯豬手等三杯系列菜式,非常走俏。
  • 三杯之後
    冷凍櫃滿滿放置著數十隻餃子,新來的雞腿無處安放,決定做一鍋三杯雞。臺式料理名菜,據說源於江西,臺灣同胞以一杯醬油、一杯米酒、一杯麻油取代水,搭配九層塔,燜焗之間異香四溢,傳為經典。麻油下鍋,煎香薑片和蒜頭,滿屋中式廚房的香氣。接著就沒什麼技巧了,食材醬料統統下鍋,把火調小,去燒米飯,米飯好了,下飯菜也可以出鍋了。
  • 惹味三杯雞
    三杯雞,大家都以為它是臺灣名菜,其實它源自於江西寧都。據傳,它的來歷與民族英雄文天祥有關。話說文天祥被俘後,外面都傳他已被殺害。
  • 臺灣三杯雞,不同於江西三杯雞的是,有九層塔的加持
    草草啖鹽說蜜——說天地美食,談家鄉風味三杯雞原本是江西名菜,一杯米酒、一杯豬油、一杯醬油,三杯輔助一隻三黃雞成為一道贛鄉經典菜餚。麻油是臺灣三杯雞的精髓,豬油烹飪顯得香氣撲鼻,而麻油烹飪不但香,還多了一份熱補。如果說豬油烹飪的三杯雞是一道菜的話,麻油烹飪的三杯雞不但是一道菜,更是一道營養補品。而至於米酒和醬油的變化不大,江西人喜歡用甜酒釀,臺灣人則用不那麼甜膩的紅標米酒。
  • 比起三杯雞,三杯魷魚吃起來更過癮!
    今天凱哥就教大家一道健康又簡單的美食三杯魷魚名字聽起來有點兒陌生但是三杯雞大家都吃過吧?三杯雞的名字來源於這道菜只需要三杯配料而今天的三杯魷魚和三杯雞的做法基本一樣非常簡單味道驚豔哦~一杯麻油、一杯生抽、一杯米酒
  • 三杯馬鈴薯,比三杯雞更好吃!
    三杯雞大家都不陌生,最近看美食節目發現臺灣人做出了各種版本的「三杯X」,比如三杯馬鈴薯、三杯杏鮑菇、
  • 三杯小章魚,不遜三杯雞的美味
    當今食界,三杯雞是大大有名的,味道厚重但很鮮香,火候了得卻不過份,微甜的口感配上米酒的消魂,竟有些男女老少共同摯愛的感覺。讓人不禁好奇,它好吃的密碼是什麼?統整算來,香料羅勒(九層塔)、米酒、醬油膏、胡麻油應該是三杯雞(翅)的靈魂所在,米酒調味的前置漬才是是它的首要密碼。
  • 三杯雞原來是這三杯!不加一滴水,香嫩得比烤雞還好吃
    這得談談三杯雞的「前世今生」。別看三杯雞在臺灣發揚光大,其實是道江西傳統名菜。傳說文天祥抗元被俘後,一位江西老太在獄卒的幫助下,在瓦缽中倒入三杯米酒,小火煨制雞肉給文天祥吃,以此來送別民族英雄。再後來經過廚師改良,三杯酒就變成了一杯米酒、一杯醬油和一杯豬油;而流傳到臺灣後,豬油則變成了麻油,再加一把羅勒葉,就是我們熟悉的三杯雞了。
  • 三杯杏鮑菇
    旅行歸來會想念中餐趁著長周末做了美味的三杯杏鮑菇醬油和九層塔的濃香搭配杏鮑菇彈性的口感真正美味又下飯^_^三杯杏鮑菇的口味和三杯雞非常相似,如果有小夥伴想製作三杯雞或者了解之前Mi分享過的三杯雞與九層塔的小信息,可以回複數字「57」,查看Mi的回到廚房運動第57天的[三杯雞]菜譜
  • 這份三杯醬調製成功,連豆腐都是人間美味,4款快手三杯菜譜做法
    所謂三杯,相傳是獄卒使用簡單的三種材料,為文天祥燉製雞塊而得名。傳統的三種材料是甜酒釀、豬油、醬油各一杯,後來經過演化和改進,慢慢地成為了中國南方地區常見的一種料理烹飪手法。今天晨光分享給大家的這款「萬用
  • 三杯雞註定,九層塔打拼
    三杯杏鮑菇三杯是什麼?我一臉問號。作為一個北京姑娘,我的成長曆程裡似乎沒有這麼一個菜名。她瞪大了眼睛:你怎麼不知道三杯?!三杯是我們最家常的做法啊,三杯隨便煮都好吃,三杯很香很下飯,而且我超愛九層塔的味道.
  • 【經典名菜】臺式三杯雞-原汁原味,醇香誘人
    一直以為它是臺灣菜,但據說最原始的是江西菜,因在烹飪雞塊的過程中只加入甜米酒、豬油、醬油各一小杯,無須放湯水或其他調味料。後來這道菜傳到了臺灣。臺灣人對它進行了小改造,將油膩的豬油換成了清淡的食用油,而且加入了一種獨特的香料——九層塔(就是西餐中常用的羅勒),讓這三杯雞的味道更加香濃好吃,也成就了九層塔在臺式三杯雞重要的地位。
  • 知酒事連喝三杯?為什麼酒桌上敬酒和罰酒都需要三杯呢?
    」的講究;敬酒的時候為了表達敬意常常連敬三杯;罰酒的時候也常常被要求連罰三杯,今天我們的話題就是關於連喝三杯的禮儀。聚會罷,小酒瓶深思為什麼酒桌上會有連喝三杯的禮節呢?而且很多人都沒有提出異議,這個風俗起源於哪裡呢?查閱資料後發現這是我國傳統文化延伸出來的。
  • 【臺式三杯雞】臺灣阿基師版美味
    今日特別邀請當吉時的一位美食家來給大家分享一下他獨愛的【臺式三杯雞】!
  • 三杯雞真的是三杯的嗎?過來看一看!
    我相信許多人都聽過它的名字,只是可能對它還不太熟悉,就是三杯雞。還記得小編第一次聽到三杯雞這個名字時,還很疑惑怎麼會有菜叫這個名字,三杯雞就是三杯雞?一定不是那個意思吧,那麼讓我們看看三杯雞究竟是什麼意思?實際上,三杯雞主要是指雞肉中的三種調料,比如第一杯是油炸的,那麼油炸是許多菜餚製作時必不可少的調料。
  • 比頂替上大學更可悲的是罰酒三杯,下不為例
    考場舞弊,這在哪朝哪代都是要砍頭的呀D內嚴重警告,這不是自罰三杯,下不為例嗎?這不是敷衍群眾嗎?這都2020年了,時代到底進步了還是退步了?這是默許這種頂替行為沒什麼大不了的嗎?這是告訴人們,有關係繼續頂替,發現了頂多罰酒三杯。更不要臉的是頂替者的同事居然責怪被頂替人的維權行為做過了? 網友不禁要問,這位同事是不是也得查查學籍正不正常。山東理工大學冷漠的拒絕被頂替者補上學的要求:「學校無此先例。」
  • Three Cup Shrimp/等不了老公幫你剝的三杯蝦
    因為你要是像我一樣無蝦不歡的話,哪有耐心等別人來給你剝啊?哪有閒心主動給別人剝啊?趕緊麻溜地吃起來才是正經事好不好!?介紹一個讓人等不及老公來服務,就主動上手自給自足的三杯蝦食譜。一般來說,我對生薑的感情並不強烈,但是對於「三杯」做法裡的生薑,我簡直是愛得深沉。鍋子燒熱以後,下食用油,再倒入10ml左右的一小勺麻油,麻油煎的姜特別特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