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之後

2021-02-17 法蘭西村記

🍁

深秋多雨,偶有陽光也難驅走寒意,風吹得窗閘嘎嘎響。巴黎開始couvre-feu宵禁,晚上九點到第二天六點之間不得出門,非出門不可則要攜帶證明。3萬、4萬、4萬5,自律即自由,少一點舉杯多一點距離,早日結束這魔幻故事,有什麼不好?而fà國群眾偏不……

這一年,想探的店,想看的展,想逛的博物館,通通止步於「地鐵」。從禁足開始發展起來的中超送貨服務又免除了逛中超這一項。

動動手指,4瓶川貝枇杷膏、3公斤雞腿、2公斤小排骨,必購新鮮淮山、豆腐、各種蘑菇,凍蝦、餃子、甜湯圓,也是心頭好,還有久違的蔥,不小心冰箱又塞滿。

冷凍櫃滿滿放置著數十隻餃子,新來的雞腿無處安放,決定做一鍋三杯雞。臺式料理名菜,據說源於江西,臺灣同胞以一杯醬油、一杯米酒、一杯麻油取代水,搭配九層塔,燜焗之間異香四溢,傳為經典。

麻油下鍋,煎香薑片和蒜頭,滿屋中式廚房的香氣。接著就沒什麼技巧了,食材醬料統統下鍋,把火調小,去燒米飯,米飯好了,下飯菜也可以出鍋了。講究的,拿出一砂鍋加熱再鋪上一層新鮮九層塔,將熟雞肉加入,再鋪一些九層塔,加蓋燜煮數十秒,揭蓋之際,讓人食指大動,立馬慨嘆今日碳水又得超標。

一鍋能搞掂的沒理由洗倆鍋

我問Luc好不好吃,他那矜持間帶點複雜的表情已經給我答案,曰:有點「中國」。就是「不喜歡但可以吃一點點填下肚子」的委婉差評。

「我放了麻油……」

「哦……嗯……啊……」

「真香,不接受差評。」

三杯雞、三杯蝦、三杯杏鮑菇,一切都可以三杯。我做的自然不夠正宗,首先用basilic代替九層塔,味道上已經差一丟丟,但也足夠好吃了。basilic,羅勒,九層塔,還是金不換?都屬於羅勒basilic,九層塔是其中一個品種,在中國超市叫thai basilic,味道更衝更霸道。一般法國超市買到的basilic,香氣濃鬱卻十分溫柔,遇到了就忍不住買一把。

奶奶的廚房常常備著一盆新鮮basilic,吃沙拉往裡頭扔幾片,吃意面也可以撒幾片,吃pizza更是可以加幾片。又或許把番茄橫著切片,蒜蓉一點點、羅勒捏碎一點點,放入烤箱稍稍烤到表層微焦,便是一道美味前菜。

最經典的一定是青醬,Luc還特意為此買了料理機,蒜瓣、松子仁、橄欖油、羅勒葉混合攪碎,再加入帕馬森乾酪,幾分鐘的功夫,美味的青醬便完成,搭配熱騰騰的一鍋意粉,碳水愛好者的天堂。

此處只是網絡圖片,改天做了青醬再拍:)

🌺

生活   旅行   故事   筆記

✉️ tiffanyseilles@gmail.com

-   End   -

相關焦點

  • 三杯一切到底用了哪三杯?
    輔料:香菇(幹)、棗(幹)、九層塔、蠔油、姜、香油、麻油1.香菇幹泡發後清洗乾淨,切成小塊備用;紅棗去核,掰成小塊備用;2.土豆在微波爐中叮到7成熟,去皮後切滾刀塊備用;3.鍋內倒麻油,下生薑片煸炒出香味,之後加香菇煸炒;5.加蠔油、少量清水,之後慢火煮,期間不要用力攪拌,防止土豆碎;6.湯汁差不多收幹時,撒上洗乾淨的九層塔,翻炒幾下後即成。
  • 比起三杯雞,三杯魷魚吃起來更過癮!
    今天凱哥就教大家一道健康又簡單的美食三杯魷魚名字聽起來有點兒陌生但是三杯雞大家都吃過吧?三杯雞的名字來源於這道菜只需要三杯配料而今天的三杯魷魚和三杯雞的做法基本一樣非常簡單味道驚豔哦~一杯麻油、一杯生抽、一杯米酒
  • 臺灣三杯雞,不同於江西三杯雞的是,有九層塔的加持
    草草啖鹽說蜜——說天地美食,談家鄉風味三杯雞原本是江西名菜,一杯米酒、一杯豬油、一杯醬油,三杯輔助一隻三黃雞成為一道贛鄉經典菜餚。三杯雞是離鄉闖蕩的江西老表的鄉愁,後來落戶臺灣,多半是因為這一口家鄉的味道,能安撫漂泊的心靈。久而久之,三杯雞在臺灣,因地制宜起了變化。臺灣以閩南人移居為主要人口,閩南人的飲食習慣認為麻油最為滋補,雞肉與麻油能起到最為營養的化學作用,所以三杯雞的第一個變化就是,豬油換麻油。
  • 三杯小章魚,不遜三杯雞的美味
    當今食界,三杯雞是大大有名的,味道厚重但很鮮香,火候了得卻不過份,微甜的口感配上米酒的消魂,竟有些男女老少共同摯愛的感覺。讓人不禁好奇,它好吃的密碼是什麼?統整算來,香料羅勒(九層塔)、米酒、醬油膏、胡麻油應該是三杯雞(翅)的靈魂所在,米酒調味的前置漬才是是它的首要密碼。
  • 三杯馬鈴薯,比三杯雞更好吃!
    三杯雞大家都不陌生,最近看美食節目發現臺灣人做出了各種版本的「三杯X」,比如三杯馬鈴薯、三杯杏鮑菇、
  • 知酒事連喝三杯?為什麼酒桌上敬酒和罰酒都需要三杯呢?
    」的講究;敬酒的時候為了表達敬意常常連敬三杯;罰酒的時候也常常被要求連罰三杯,今天我們的話題就是關於連喝三杯的禮儀。聚會罷,小酒瓶深思為什麼酒桌上會有連喝三杯的禮節呢?而且很多人都沒有提出異議,這個風俗起源於哪裡呢?查閱資料後發現這是我國傳統文化延伸出來的。
  • 三杯雞到底是用哪三杯?這道江西風味三杯雞,肉香味濃鹹中帶鮮
    追八卦的過程中我也沒閒著,在大家都說超級甜的《天天向上》美食約會部分的三杯雞吸引到我了。再被男俊女美的畫面所誘惑的同時,我也被美食誘惑到了,看完這段節目內容,我就下廚給自己做了一份三杯雞。為什麼叫三杯雞?因為三杯雞的烹製過程中不用水,只用米酒一杯、豬油一杯、醬油一杯就可以做成。三杯雞到底是江西菜還是臺菜?
  • 三杯鴨是哪三杯?告訴你方法,超簡單,做出來不比餐館的差
    導讀:耳熟能詳的三杯鴨,是哪三杯呢?怎樣才能做出好吃的家常三杯鴨呢?告訴你方法,超簡單,做出來不比餐館的差,學會了在家招待親友倍有面子。特殊時期,很多行業都受到影響,其中一個就是禽類養殖。這不,親戚給我家送來了一隻宰殺好的鴨子,非常時期,能在家就不出門,剛好這幾天不用去菜市場了,今天就做了三杯鴨,其實我這就叫豉油鴨。三杯鴨,製作時一般選用老鴨,肉質緊實且不油膩,再配以一杯酒、一杯生抽、一杯糖,這三杯燜制而成,入口香而不膩,十分下飯。比較著名的有臺式三杯鴨、客家三杯鴨和常德三杯鴨,總之,各有特色,做得好吃即可。
  • 這份三杯醬調製成功,連豆腐都是人間美味,4款快手三杯菜譜做法
    -=三杯豆腐Step 03=–加入辣椒片和三杯醬稍加翻炒,再撒入香菜碎-=三杯茄子Step 03=–加入三杯醬稍加翻炒後,再加入香菜碎翻炒軟爛-= 三杯辣椒 Step 03 =–再加入三杯醬稍加翻炒後,撒入香菜碎,翻炒至軟爛即可出鍋。
  • 你造嗎,三杯雞的「三杯」,都有哪三杯?
    「三杯」是客家菜裡相當經典的做法,後來這個做法傳到臺灣後,被當地人按照他們的口味和習慣進行了改良,特別是在加入了九層塔(羅勒)後,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才有了今日被廣大吃貨所喜愛的「臺式三杯雞」,近幾年,三杯雞、三杯鴨、三杯鵝、三杯豬手等三杯系列菜式,非常走俏。
  • 惹味三杯雞
    三杯雞,大家都以為它是臺灣名菜,其實它源自於江西寧都。據傳,它的來歷與民族英雄文天祥有關。話說文天祥被俘後,外面都傳他已被殺害。
  • 三杯杏鮑菇
    旅行歸來會想念中餐趁著長周末做了美味的三杯杏鮑菇醬油和九層塔的濃香搭配杏鮑菇彈性的口感真正美味又下飯^_^三杯杏鮑菇的口味和三杯雞非常相似,如果有小夥伴想製作三杯雞或者了解之前Mi分享過的三杯雞與九層塔的小信息,可以回複數字「57」,查看Mi的回到廚房運動第57天的[三杯雞]菜譜
  • 三杯雞原來是這三杯!不加一滴水,香嫩得比烤雞還好吃
    這得談談三杯雞的「前世今生」。別看三杯雞在臺灣發揚光大,其實是道江西傳統名菜。傳說文天祥抗元被俘後,一位江西老太在獄卒的幫助下,在瓦缽中倒入三杯米酒,小火煨制雞肉給文天祥吃,以此來送別民族英雄。再後來經過廚師改良,三杯酒就變成了一杯米酒、一杯醬油和一杯豬油;而流傳到臺灣後,豬油則變成了麻油,再加一把羅勒葉,就是我們熟悉的三杯雞了。
  • 三杯雞真的是三杯的嗎?過來看一看!
    我相信許多人都聽過它的名字,只是可能對它還不太熟悉,就是三杯雞。還記得小編第一次聽到三杯雞這個名字時,還很疑惑怎麼會有菜叫這個名字,三杯雞就是三杯雞?一定不是那個意思吧,那麼讓我們看看三杯雞究竟是什麼意思?實際上,三杯雞主要是指雞肉中的三種調料,比如第一杯是油炸的,那麼油炸是許多菜餚製作時必不可少的調料。
  • 三杯雞到底是哪三杯?沒有這些技巧一樣做不好吃......
    三杯雞本來不是粵菜,最早是源自江西,是當地名菜,後來才傳到南方、臺灣。而現在,廣東人把三杯做成三杯雞、三杯鴨、三杯鵝,家禽跑不掉了。 所謂三杯,就是食用油、豉油、米酒。外加一些增香食材,一起燜炒,味道不言而喻。
  • 三杯雞註定,九層塔打拼
    三杯杏鮑菇三杯是什麼?我一臉問號。作為一個北京姑娘,我的成長曆程裡似乎沒有這麼一個菜名。她瞪大了眼睛:你怎麼不知道三杯?!三杯是我們最家常的做法啊,三杯隨便煮都好吃,三杯很香很下飯,而且我超愛九層塔的味道.
  • 你知道嗎,為什麼酒桌上敬酒和罰酒都要三杯?
    生活中,經常會有因為未能按時赴約被要求罰酒,為什麼酒桌上會有連喝三杯的禮節呢?「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是很多文學作品中常常用來形容宴席進行到一半或者接近尾聲的時候,似乎在酒桌上有很多和數字「三」有關的禮節。
  • 【臺式三杯雞】臺灣阿基師版美味
    今日特別邀請當吉時的一位美食家來給大家分享一下他獨愛的【臺式三杯雞】!
  • 三杯雞|手把手教你最正宗的做法,好吃到爆炸!
    說到三杯雞大家第一個就會想到這是一道地地道道的臺灣菜但經過胡一刀翻閱各種史料考證其實三杯雞這道菜發源於江西相傳還是南宋時期名族英雄文天祥懷著亡國之恨吃的最後的食物那史料我們就不去多聊了回過頭來再看看這道菜是不是多了一分英雄之氣
  • 不用一滴水,三杯醬料做出讓人心顫的三杯雞
    之後通過新聞確認是地震,雖然沒遇到任何危險,但我們一群人還是後怕不已。還有一件事,就是吃到了特別好吃的三杯雞,吃到第一口時驚豔得心顫了一下,不亞於一場心靈地震。三杯雞裡的三杯,指醬油,麻油,臺式米酒。整個烹飪過程中不加水,只用這三杯就襯託出雞肉的鹹香柔韌。而且這道菜口口生津,有種特別的香氣,當地同胞跟我說是因為加了九層塔,也就是通俗說的羅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