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秋多雨,偶有陽光也難驅走寒意,風吹得窗閘嘎嘎響。巴黎開始couvre-feu宵禁,晚上九點到第二天六點之間不得出門,非出門不可則要攜帶證明。3萬、4萬、4萬5,自律即自由,少一點舉杯多一點距離,早日結束這魔幻故事,有什麼不好?而fà國群眾偏不……
這一年,想探的店,想看的展,想逛的博物館,通通止步於「地鐵」。從禁足開始發展起來的中超送貨服務又免除了逛中超這一項。
動動手指,4瓶川貝枇杷膏、3公斤雞腿、2公斤小排骨,必購新鮮淮山、豆腐、各種蘑菇,凍蝦、餃子、甜湯圓,也是心頭好,還有久違的蔥,不小心冰箱又塞滿。
冷凍櫃滿滿放置著數十隻餃子,新來的雞腿無處安放,決定做一鍋三杯雞。臺式料理名菜,據說源於江西,臺灣同胞以一杯醬油、一杯米酒、一杯麻油取代水,搭配九層塔,燜焗之間異香四溢,傳為經典。
麻油下鍋,煎香薑片和蒜頭,滿屋中式廚房的香氣。接著就沒什麼技巧了,食材醬料統統下鍋,把火調小,去燒米飯,米飯好了,下飯菜也可以出鍋了。講究的,拿出一砂鍋加熱再鋪上一層新鮮九層塔,將熟雞肉加入,再鋪一些九層塔,加蓋燜煮數十秒,揭蓋之際,讓人食指大動,立馬慨嘆今日碳水又得超標。
一鍋能搞掂的沒理由洗倆鍋
我問Luc好不好吃,他那矜持間帶點複雜的表情已經給我答案,曰:有點「中國」。就是「不喜歡但可以吃一點點填下肚子」的委婉差評。
「我放了麻油……」
「哦……嗯……啊……」
「真香,不接受差評。」
三杯雞、三杯蝦、三杯杏鮑菇,一切都可以三杯。我做的自然不夠正宗,首先用basilic代替九層塔,味道上已經差一丟丟,但也足夠好吃了。basilic,羅勒,九層塔,還是金不換?都屬於羅勒basilic,九層塔是其中一個品種,在中國超市叫thai basilic,味道更衝更霸道。一般法國超市買到的basilic,香氣濃鬱卻十分溫柔,遇到了就忍不住買一把。
奶奶的廚房常常備著一盆新鮮basilic,吃沙拉往裡頭扔幾片,吃意面也可以撒幾片,吃pizza更是可以加幾片。又或許把番茄橫著切片,蒜蓉一點點、羅勒捏碎一點點,放入烤箱稍稍烤到表層微焦,便是一道美味前菜。
最經典的一定是青醬,Luc還特意為此買了料理機,蒜瓣、松子仁、橄欖油、羅勒葉混合攪碎,再加入帕馬森乾酪,幾分鐘的功夫,美味的青醬便完成,搭配熱騰騰的一鍋意粉,碳水愛好者的天堂。
此處只是網絡圖片,改天做了青醬再拍:)
🌺
生活 旅行 故事 筆記
✉️ tiffanyseilles@gmail.com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