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三杯雞,不同於江西三杯雞的是,有九層塔的加持

2020-12-27 草草啖鹽說蜜

草草啖鹽說蜜

——說天地美食,談家鄉風味

三杯雞原本是江西名菜,一杯米酒、一杯豬油、一杯醬油,三杯輔助一隻三黃雞成為一道贛鄉經典菜餚。

三杯雞是離鄉闖蕩的江西老表的鄉愁,後來落戶臺灣,多半是因為這一口家鄉的味道,能安撫漂泊的心靈。

久而久之,三杯雞在臺灣,因地制宜起了變化。臺灣以閩南人移居為主要人口,閩南人的飲食習慣認為麻油最為滋補,雞肉與麻油能起到最為營養的化學作用,所以三杯雞的第一個變化就是,豬油換麻油。

麻油是臺灣三杯雞的精髓,豬油烹飪顯得香氣撲鼻,而麻油烹飪不但香,還多了一份熱補。

如果說豬油烹飪的三杯雞是一道菜的話,麻油烹飪的三杯雞不但是一道菜,更是一道營養補品。

而至於米酒和醬油的變化不大,江西人喜歡用甜酒釀,臺灣人則用不那麼甜膩的紅標米酒。

真正成就臺灣三杯雞名揚四海的是一味特殊的香料——九層塔。

九層塔從本質上來說就是羅勒, 西方稱為羅勒,本土栽培為九層塔。羅勒容易移植,變種極多,不同的羅勒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所開的花都為九層。

所謂「橘化為枳」,西方的羅勒和東方的九層塔在各自的土壤上栽培,所獲得的味道是有差別的,所以臺灣三杯雞非得用本土的九層塔,也就是紅骨羅勒或白骨羅勒不可!

九層塔有一股濃烈的八角茴香味,它的加持,直接讓三杯雞的味道升華。

沒有九層塔就不是正宗的臺灣三杯雞,九層塔是這道菜的魂魄!

我是閩南人,更喜歡閩南口味的臺灣三杯雞,所以今天要來和大家分享臺灣三杯雞的做法,有不同意見的,評論區說說看唄。

【臺灣三杯雞】

一、準備食材:

小母雞1隻、九層塔1大把、麻油50ml、醬油50ml、米酒200ml。

如果沒有九層塔那成就不了臺灣三杯雞,而九層塔市場上很難見到,烘焙店也只賣羅勒碎,一點點的羅勒碎是無法做三杯雞的。

你可以在網上買九層塔的苗,九層塔很容易成活,栽活了,九層塔會讓你的飯桌豐富很多。

麻油,就是芝麻油,三杯雞以黑芝麻油為主,沒有就用白芝麻油代替也行。

醬油,臺灣三杯雞用的是金蘭醬油膏,沒有的話,建議用生抽和蠔油混合來做,我就是這麼幹的。

而米酒,臺灣人用金標料理米酒,日本味淋可以替代,農家自釀的低度無色米酒可以替代,就是不能用加飯酒或黃酒,味道不同,所呈現的結果也不同。

臺灣三杯雞全程不用加水,所以米酒的量很多,別擔心會醉,因為米酒在烹飪的過程已然酒精揮發,所留在雞肉裡的都是酒中精華。

二、操作過程:

1、小母雞剁塊,衝去血水。

2、起鍋燒熱,放入薑片,我覺得姜更提味,如果沒有,不用也行哈;倒入麻油,芝麻的香味迎面而來;

熱鍋冷油,放入雞塊翻炒;

加入醬油,如果是用生抽和蠔油混合的話,那此處先倒生抽;

翻炒著色,讓雞肉吸收醬油的味道,不要太香了;

再倒入一大杯的米酒,記住,以米酒為水,不再加入任何清水。

咕嚕咕嚕燉開,香飄四處;

蓋上鍋蓋,轉小火燜15分鐘,小母雞比較嫩,容易熟,而米酒也會加快熟的速度,所以時間不能過長。

3、燜煮的過程,忍住口水,我們來處理九層塔,將葉子摘下來,清洗乾淨。

4、開蓋,加入蠔油,蠔油有勾芡的作用,不建議太早放入;

蠔油上色入味後,倒入九層塔;原本已經是香香香,再來九層塔,簡直要人命;

翻拌均勻,迅速出鍋!

真是芳香四溢,勾人魂魄的一道菜!

「草草啖鹽說蜜」,談三餐美食,講四方風情,看似草草,卻是人間百味。喜歡請點讚鼓勵,覺得有價值就轉發、收藏。而無論喜歡與否都在評論區說兩句,我會更努力。圖文原創,拒絕不良自媒體盜取,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三杯雞才不是源自臺灣,而是貨真價實的江西菜
    三杯雞是一道金典名菜,被標榜為臺灣的特色菜,但實際上,三杯雞起源於江西,是江西十大名菜之一,相傳還與民族英雄文天祥有關。不過,江西的三杯雞是用豬油、醬油和米酒製成,用豬油的香氣激發出雞肉的濃烈,又用酒來去除雞肉的腥味,實在是鮮嫩無比。
  • 【經典名菜】臺式三杯雞-原汁原味,醇香誘人
  • 三杯雞註定,九層塔打拼
    她瞪大了眼睛:你怎麼不知道三杯?!三杯是我們最家常的做法啊,三杯隨便煮都好吃,三杯很香很下飯,而且我超愛九層塔的味道.三杯雞我瞬間理解了為什麼依雯那麼痴迷三杯料理,那頓飯我甩開膀子多吃了兩碗白飯。作為羅勒的小兄弟,九層塔在臺灣被用到了極致,處處都尋得見蹤跡。比如三杯。相傳三杯料理起源於江西。早在江西開始大規模吃辣之前,就有類似三杯雞的做法,選用三黃雞、豬油,並且不使用九層塔,口味更深更重。
  • 比起三杯雞,三杯魷魚吃起來更過癮!
    名字聽起來有點兒陌生但是三杯雞大家都吃過吧?三杯雞的名字來源於這道菜只需要三杯配料而今天的三杯魷魚和三杯雞的做法基本一樣非常簡單味道驚豔哦~一杯麻油、一杯生抽、一杯米酒5、燜幾分鐘後,放入九層塔翻炒下。
  • 臺灣名菜三杯雞汁做法,不學就後悔啦!
    臺灣名菜三杯雞的來歷臺灣名菜三杯雞是臺灣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有句話叫「不會做三杯雞的不是正宗臺菜館」,足見三杯雞在臺菜中的地位
  • 三杯馬鈴薯,比三杯雞更好吃!
    三杯雞大家都不陌生,最近看美食節目發現臺灣人做出了各種版本的「三杯X」,比如三杯馬鈴薯、三杯杏鮑菇、
  • 你造嗎,三杯雞的「三杯」,都有哪三杯?
    ------------------------------  上桌時砂鍋中嗞嗞的聲響,掀蓋時的熱霧騰升,雞肉的香氣瀰漫……讓「三杯」系列菜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三杯」是客家菜裡相當經典的做法,後來這個做法傳到臺灣後,被當地人按照他們的口味和習慣進行了改良,特別是在加入了九層塔(羅勒)後,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才有了今日被廣大吃貨所喜愛的「臺式三杯雞」,近幾年,三杯雞、三杯鴨、三杯鵝、三杯豬手等三杯系列菜式,非常走俏。
  • 三杯雞到底是用哪三杯?這道江西風味三杯雞,肉香味濃鹹中帶鮮
    追八卦的過程中我也沒閒著,在大家都說超級甜的《天天向上》美食約會部分的三杯雞吸引到我了。再被男俊女美的畫面所誘惑的同時,我也被美食誘惑到了,看完這段節目內容,我就下廚給自己做了一份三杯雞。為什麼叫三杯雞?因為三杯雞的烹製過程中不用水,只用米酒一杯、豬油一杯、醬油一杯就可以做成。三杯雞到底是江西菜還是臺菜?
  • 三杯雞原來是這三杯!不加一滴水,香嫩得比烤雞還好吃
    沒有臺灣霸總,至少還能安排安排臺灣美食。畢竟愛和溫飽,我總得佔一個吧。和霸總一樣徵服人心的臺灣美食,三杯雞一定榜上有名。醬汁濃稠,香味濃鬱,雞肉嫩滑,碼在熱乎乎的米飯上,能讓人一口氣扒光三碗米飯,一頓溫飽後的滿足感,和霸總的愛一樣讓人沉醉~
  • 惹味三杯雞
    三杯雞,大家都以為它是臺灣名菜,其實它源自於江西寧都。據傳,它的來歷與民族英雄文天祥有關。話說文天祥被俘後,外面都傳他已被殺害。
  • 做一盤地道的臺灣三杯雞,一聞味道,便像坐到臺灣省街邊小店裡
    第二個食譜視頻,臺灣三杯雞,上周拍的,剛剪出來。
  • 【暖心菜譜】臺式三杯雞:飯店爆款菜品在家做!
    三杯雞是臺灣的特色菜,口味酸甜可口,很受大家歡迎,成為如今飯店爆款菜品。
  • 三杯雞|手把手教你最正宗的做法,好吃到爆炸!
    開年幸福,節節攀升的大魚大肉而是一道三杯雞說到三杯雞大家第一個就會想到這是一道地地道道的臺灣菜但經過胡一刀翻閱各種史料考證其實三杯雞這道菜發源於江西相傳還是南宋時期名族英雄文天祥懷著亡國之恨吃的最後的食物那史料我們就不去多聊了
  • 三杯一切到底用了哪三杯?
  • 江西名菜三杯雞,上饒雞腿,被拍進電影的特色菜
    三杯雞是講究的是在製作雞肉的時候不放湯水,僅用米酒、豬油和醬油各一倍來烹飪雞肉,所以長期以往就將這種做法稱之為三杯雞了。三杯雞有點像現在全國連鎖的黃燜雞做法,但是因為沒有水稀釋雞肉中的味道,所以做出來的味道更加的濃鬱。
  • 臺灣三杯雞,三杯醬爆牛蛙,眷村風……在徐州這條百年美食街上煥發光彩!
    臺灣三杯雞臺灣三杯雞是臺灣筵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有句話說:不會做三杯雞的不是臺菜館,足見三杯雞在臺菜中的地位。這道名聲大噪的美食背後,流傳著一個溫馨的傳說:那時媽媽家裡很窮,有天來了客人。三杯醬爆蛙而同源而出的「三杯醬爆蛙」更是讓你欲罷不能!
  • 三杯之後
    🍁深秋多雨,偶有陽光也難驅走寒意,風吹得窗閘嘎嘎響。
  • 【臺式三杯雞】臺灣阿基師版美味
    今日特別邀請當吉時的一位美食家來給大家分享一下他獨愛的【臺式三杯雞】!
  • 上海排名第1的三杯雞,9.9元吃!
    要問在上海的臺灣人,哪家臺灣菜最有家鄉味,沒有誰不提和盈臺灣料理的幸福三杯雞,這道她敢稱第2沒人敢說第1的幸福三杯雞賣了14年,老客追著吃了14年。幸福三杯雞還是傳承臺灣經典烹飪手法,一杯米酒、一杯麻油、一杯金蘭醬油,製作全程不加一滴水,嚼勁十足的雞腿活肉配上旺火,出鍋前撒上一把九層塔,三杯香味超正宗。
  • 一天一道年夜菜 正宗臺灣味道的三杯雞~
    、人見人愛的食材做的臺灣菜喲。食材:雞腿2個,大蒜適量,薑片適量,油1杯,麻油,醬油1杯,米酒1杯,九層塔1把(這是臺灣味道的保證哦,一般在大型超市中的賣西式香草料的地方有賣)做法:1、將芝麻油和普通油混合往鍋中倒入適量,燒熱;(正宗臺灣三杯雞是一杯臺灣胡麻油,一杯醬油和一杯臺灣米酒;自己在家製作時可以將普通油和芝麻油混合替代胡麻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