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酒曲集錦
單品(那)定宰,雙耳又掛鈴,鹿鶴定同春。
三星(你)共照,四更到五更。
七巧(你)八馬,底洞有九門,冷酒一口吞。
十全(你)幅幅,划拳賭輸贏,喝你兩眼紅。
(白)五魁首呀兩眼紅!
三星照呀兩眼紅!
七個巧呀兩眼紅!
寶一對呀兩眼紅!
叫我唱來我不會唱,
眾位親朋多多原諒,
攔羊的嗓子回牛聲,
驚起母豬掀牆根。
掀起牆,壓死羊,
一家叫我打新牆,
一家又叫我賠綿羊,
哎,今天咱就丟下這麼兩句狂。
人窮衣衫爛,
見了朋友告苦難。
你有那銀錢給我借上三兩串,
我有那堖畔山,
向陽灣,
胡有子長城柴地畔,
孫吧圪堵長成椽,
拉成方了劐板,
老公雞馱上走雲南、下四川,
賣下了錢兒,
再給你周還。
一來我人年輕,
二來我初出門,
三來我人生,
認不得一個人。
好象那孤雁落在鳳凰群,
展不開翅膀放不開身。
叫親朋,多擔承,
擔承我們年輕人初出一回門。
酒壞君子水壞路,
神仙出不了酒的夠。
生來我一十九,
吆上那牲口趕馬頭,
遠走那山西汾陽府,
路過又走綏德州。
周家鹼的果餡到口酥,
麒麟溝過來又喝四兩酒,
石灣街,月芽路,
四根旗杆擎天柱,
寧條梁上我馱回兩桶油。
一愛你伶俐二愛你怪,
三愛你說話有口才,
四愛你又穿一對毛紅鞋,
五愛你走路軟格擺擺,
發了個迷酒迷,
奴的乖乖!
酒壞君子水壞路,
神仙出不了酒的夠。
酒瓶抱在懷
我有那曲兒就唱呀出來
攔羊嗓子回牛聲
一聲倒把個天呀驚開
什麼它上來一點紅
什麼它上來像呀彎弓
什麼它上來眨眼睛
什麼它一閃萬裡明
太陽它出來一點紅
月亮它上來像呀彎弓
星星它上來眨眼睛
雷電它一閃萬裡明
嗨!對面山 對面崖
對面的好漢你過來
大碗酒 大盤菜
咱二個喝它個樂開懷
一心敬你喝酒來
四喜來財喝酒來
六六大順喝酒來
七巧八馬
喝酒來 喝酒來 喝酒來 喝酒來
〔唱老劉〕
路過走的那劉家溝,劉家溝又有六十六歲的老劉。
老劉他修起六十六座樓,樓底裡又拴六十六條牛。
牛身上又馱六十六桶油,鞍口裡又插六十六匹綢,
樓浮頭又拴六十六個猴。
哎!來了個冒失鬼,
驚了牛,拉倒樓,打了油,漿了綢,跑了猴。
又要攆牛,又要扶樓,又要攬油,又要洗綢,又要捉猴,
熬壞了六十六的老劉。
〔對答歌〕
什麼有咀不說話?什麼無咀叫喳喳?
什麼有腿不走路?什麼無腿轉天涯?
茶壺有咀不說話,銅鑼無咀叫喳喳,
桌子有腿不走路,票子無腿轉天涯。
什麼開花面朝天?什麼開花顛倒顛?
什麼開花路旁站?什麼開花不見面?
洋菸開花面朝天,茄子開花顛倒顛,
馬蘭開花路旁站,蒼苗開花不見面。
什麼壘窩一把把柴?什麼壘窩進家來?
什麼壘窩半崖崖? 什麼壘窩土中埋?
喜鵑壘窩一把把柴,燕兒壘窩進家來,
黑老鴉壘窩半崖崖,田公雞壘窩土中埋。
《敬酒歌》
亮生生的新窯暖烘烘,
甜絲絲的米酒敬親人。
羊羔羔吃奶雙膝膝跪,
我敬親人喝下(這)酒一杯。
東山的核桃西山的棗,
都說紅柳灣的人兒好。
對面價溝裡喜鵲飛,
我敬親人喝下(這)酒一杯。
〖告坐歌〗
一朵蓮花就地開,
主人請我告坐來,
當朝世界滿間坑呀,
安在那裡那裡坐。
〖要酒歌〗
太陽出來一點紅,
照見主家大酒瓶,
大燒燒酒不給喝,
小燒喝得怪頭疼。
〖看酒歌〗
前室點燈後室明,
照見主家大酒瓶,
三道兩道盡你斟呀,
道道上來都要清。
〖讓酒歌〗
燒酒本是糜子水,
先軟胳膊後軟腿,
酒壞君子水壞路,
神仙出不了酒的夠。
〖奉承歌〗
老主家進來一員官,
盤盤又端一對鮮,
有人接了這對鮮呀,
老子君官兒少爺。
〖退酒歌〗
一垧套黍打八鬥,
套黍頭上有燒酒。
酒壞君子水壞路,
神仙出不了酒的夠。
〖對酒歌〗
什麼上來一點紅?
什麼上來象彎弓?
什麼上來成雙對呀?
什麼上來遮得黑洞洞?
太陽上來一點紅,
月芽上來象彎弓。
星宿上來成雙對呀,
烏雲過來遮得黑洞洞。
陝北自古就有飲酒的習俗,陝北男人大都酒量頗好,酒風彪悍,這是由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決定的。在長期飲酒的過程中,陝北人除了用語言交流以外,經常邊飲酒邊唱酒麴,把想說的話,想表達的感情,都用酒麴表達出來,既表達了心意,又享受了歡樂。
後來,人們把喝酒和唱酒麴引用到了新婚嫁娶和歡慶的酒席上,酒麴的形式和內容也越來越多。飲酒唱酒麴,成為陝北的一種文化特色。
陝北人唱酒麴必須設酒宴,俗稱「酒攤場」。一般要有酒桌、酒壺、酒杯、酒盤、筷子、菜碟、茶具等。這些器具擺好以後,再上酒、煙,各種涼菜(花生米等)、炒菜,最後上飯食,大家圍坐在一起邊喝、邊唱、邊吃。有了「酒攤場」,通常還要臨時選一個「酒司令」,由酒司令主持酒攤場儀式程序,常常通過划拳打關等形式行酒令,輸者喝酒或者唱酒麴。如果是在自己家請客喝酒,通常情況下,由主家先開始敬酒,唱得最多的酒麴有:「風塵塵不動樹梢梢擺,什麼風把親親刮將來。雙手手敬你酒一杯,喝了酒兒表心意」等。對酒麴則要根據對方唱的內容來對,內容無所不包,酒麴大致可分敬酒麴和對酒麴,再細可分敬酒麴、對酒麴、勸酒麴和辭酒麴。
陝北酒麴的主要特徵有三個: 一是曲調自由活潑。主要曲調有山曲調、民歌調、蠻漢調、信天遊和傳統酒麴調。二是句式靈活多變。根據內容和曲調,可以是二句一段、或三句四句為一段。也有敘事性長段。三是即興編唱。歌者可根據眼前的具體環境和人物情景隨編隨唱,展示歌者的知識、才藝和即興編詞唱曲的能力。
陝北酒麴即是人們心情傳遞的媒介,又是人們藝術欣賞的美餐,更是人文歷史的記錄和展示。凡來到陝北的外地客人,都驚嘆陝北人的酒量,更喜歡聽陝北的酒麴,那一聲聲悠揚傳情的酒麴,使他們一個個如痴如醉,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