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張江源 油畫作品《高山厚土》布面 80×100cm
文 孫延文
《黃土地》是我國著名導演陳凱歌的代表作,曾獲國內外五項大獎。《黃土地》中國貫穿著許多陝北民歌,觀看時,不覺得有一股濃厚的黃土文化氣息撲面而來,使讀者陶醉於那感人至深的故事情節中來。
影片的主體音樂以陝北民歌為曲調。陝北民歌是陝北民俗的一個分支,它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由陝北人自己在勞動中創作並傳唱與整個陝北地區。和其他歌曲不同,陝北民歌不受韻律及歌詞的限制,由於它產生於厚重的黃土文化氛圍之中,所以具有很強的隨意性,任何事情、東西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拿來唱。可以說陝北民歌是陝北人生活的活化石,更是整個中華民俗史上永不凋謝的花朵。《黃土地》從始至終都有一條主線貫穿於整個故事中,那就是陝北民歌。就連導演陳凱歌也說「想要以養育了中華民族、產生過燦爛民族文化的陝北高原為基本造型素材,通過人與土地這種自氏族社會以來就存在的古老而又最永恆的關係的展示」,所以說,研究《黃土地》中的陝北民歌對於更深的挖掘陝北民歌本身蘊藏著的民族魂以及了解影視藝術的魅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作品以陝北黃土高原上的一個小村裡的一場婚禮拉開序幕。震天的鼓樂聲,歡快的嗩吶聲,把人們帶入了一個純樸而又厚重的黃土文化世界。延安八路軍文藝工作者顧青從延安正好來到這裡採集民歌,熱情好客的村民把他作為「公家人」請入宴席。在酒席上,一個包著白羊肚毛巾的陝北窮後生放聲唱起了酒麴,為新人祝賀同時也為大家助興:
二鍋頭燒酒掏錢買,
為待那親朋拿出來,
一樣的燒酒一樣的菜,
一樣的朋友一樣的待。
他那渾厚的嗓音以及精彩的唱詞博得了在場賓客的熱烈掌聲。此時他唱的是陝北酒麴。在那個年代,陝北人生活極其貧窮,但是儘管「二鍋頭燒酒」是「掏錢買來」的,為了招待親朋好友,還是拿了出來,足見陝北人的熱情,同時通過後生的演唱也可以看到陝北人豪邁的一個方面。在陝北人眼裡,朋友是不分貧賤與富貴的,只要是朋友都會熱情招待。所以歌詞中唱到「一樣的燒酒一樣的菜,一樣的朋友一樣的待」。一曲唱完,周圍人就給後生勸酒,這從另一個方面表現出了中華民族具有禮尚往來的習俗。此時,嗩吶再一次響起,在歡快的鑼鼓聲中,顧青見到了僅有十幾歲的新娘,頓時有些吃驚。就在此時,後生又一次放開了嗓子唱起了具有傷感氣息的酒麴:
一對對的魚喲水上漂喲
一對對山羊崖畔上跑咿呀啊嗷哎
一對對肥豬喲來過一是個好啊嗷哎,
都說那新人光景那個好
那歌聲較前一首變得舒緩而又傷感。把觀眾從一個歡樂的海洋拉到了傷感的年代。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陝北窮後生的扮演者正是具有「陝北民歌大王」之稱的賀玉堂老師。
在婚禮上,顧青見到了女主人公翠巧(當地有名的民歌手),翠巧全神貫注的注視著婚禮,那一雙眼睛充滿了哀傷又充滿了希望。這裡就給觀眾埋下了伏筆,這個女孩子是誰?她為什麼表現得如此哀傷?顧青到翠巧家落腳。當晚,顧青與翠巧的父親談到了陝北民歌,談到了白天的婚禮,談到了婚姻自主。顧青的話並沒有打動被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的傳統婚姻觀念束縛的父親,但是卻勾去了一顆不幹於自身命運的心。在寂靜的夜裡,翠巧搖著紡線車,輕輕唱起了哀婉的民歌《女兒歌》 :天上的沙鴿隊隊飛, 不想我的那親娘再想誰……
在地裡勞動時,顧青與翠巧爹又一次談到了陝北民歌,當翠巧爹問起搜集民歌的用處時,顧青回答:「搜集著民歌,變成新詞,就讓八路軍隊伍上翠巧這麼大的女子們後生們唱出去,讓人們知道咱受苦人為啥受災荒,婆姨女子為啥挨打.」說罷,翠巧與爹都無語應答,翠巧就離開了田裡。可以看出,此時的翠巧爹已經不像剛開始那樣顯得漠不關心了。此後他又一次問起了顧青:「你說咱這的女子能念書識字,當真?」可見翠巧爹的心將要被顧青的言語打動。此時,隨著哀愁的樂曲聲,翠巧的歌聲再次響起:
浮水上的鴨子刮水上的鵝,
公家人不知我會唱歌。
青楊柳樹十八根杉,
想說心事我開口難,我開口難,女兒呦。
在繁忙的勞動中,顧青和翠巧一家漸漸熟悉起來。更是喜歡顧青,給他唱起了《尿床歌》:一尿尿到東海去,尿到龍王的金殿上,龍王聽見哈哈笑……憨憨的童歌,逗得顧青哈哈大笑,同時也激起了顧青唱歌的欲望,於是顧青就把當時在解放區流行的《鐮刀、斧頭、老钁頭》交給憨憨唱。於是二人共同唱著「鐮刀、斧頭、老钁頭……」回家去了。
翠巧同陝北的其他女子一樣,同樣擺脫不了苦難的婚姻命運,她即將出嫁了,顧青也要走了。在夜裡,老實純樸的翠巧爹突然開口唱出一首陝北民歌《哭嫁歌》:
正月裡來就正月正,
大花眼眼就兩盞燈,
彎彎眉毛就兩張弓,
你說心疼就不心疼。
十三上定下就十四上迎,
十五上守寡就到如今,
高哭三聲就人人聽,
低哭三聲我跳苦井哎……
從內容看,這首民歌應該是描寫女人悲慘命運的歌曲,可以看出翠巧爹的內心裡也埋藏著對女性的同情。但是由於幾千年的陳舊思想的束縛,他終於還是把翠巧推上了人生的歧路。
顧青在回延安的路上,驚奇的見到了正在等他的翠巧,翠巧要顧青把她帶走。但是由於 「公家人」的規矩,他只能告訴翠巧等他向上級請示後,他一定會來。顧青終於走了,翠巧要顧青把小本子拿出來,然後拉開她那甜美的歌喉,唱起了:哎!共產黨來了個自由漢,他的想法就不一般,人裡頭就數咱,就數咱公家人好……
伴隨著節奏感很強的鑼鼓聲,翠巧走進了別人家的門,她還是沒有逃脫結婚的命運,這就好像是上天的安排一樣,將要撲滅一顆火熱的女兒心。但是受強大的革命新理論的衝擊,主人公翠巧放棄了自己的已婚丈夫,毅然離開了生她、養她的鄉村,離開了他的親人。在走時,她與弟弟進行了簡單的告別後,乘著小舟去追求她的「公家人」理想去了。走了,終於走了,留下的只是那具有高揚氣息的「鐮刀、斧頭、老钁頭……」
翠巧走了,顧青卻又在一次到來,不為別的,正是來接翠巧去完成她的「公家人」夢的。在轟亂的人群中,憨憨與人群背道而馳,他看到了他思念的顧大哥。在影視劇求雨場面中出現的一首求雨歌:海龍王下甘雨,清風細雨救萬民。一下子把人們帶到了「原始」的境地。影片結束時,翠巧那悠揚而又甜美的歌聲再一次迴旋與觀眾的耳邊。
▲
雒勝軍:《有那些心思慢慢來》
十月歌曲試聽
陝〡北〡民〡歌
打造專業的陝北民歌社群
⊙本平臺版權歸「陝北民歌」所有
⊙合作郵箱:1955194963@qq.com
藝術總監:薛九英
文字總監:白曉煒
輪值主播:伍和惠
值班編輯:呂永強
長按二維碼 即刻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