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酒與現代的酒一樣嗎?淺談國人對酒為何如此迷戀

2020-12-27 一度歷史觀1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王翰

說起到酒文化,中國人肯定非常熟悉,因為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每一個中國人都離不開酒,並且都有著自身的酒文化。

小到朋友之間聚會喝酒聊天,大到商場談生意的觥籌交錯,中國人不能沒有酒,因為沒有了酒就沒有了意境,同時也沒有了更深入的交流。

雖然古代人和現代人都愛喝酒,那麼兩者之間的酒是否有差異呢?而且,明明喝酒傷還誤事,為什麼幾千年以來中國人對酒如此迷戀?這其實背後大有講究。

一、酒的起源

據史書記載,我國酒的釀造歷史非常的悠久,不過關於酒的起源卻有三種說法。

首先來看第一種說法,猿猴造酒。這種說法非常苦惱,一般認為猿猴以採集野果為生,而且特別擅長藏果,據說是因為猿猴吃不完果子,所以才想到要保存。

但猿猴的這一舉動,使得很多的果實藏在了巖石之中,伴隨著時間的推移,果實都會腐爛,並且那些野果通過自然界的野生酵母菌發酵成了酒精,於是就醞釀成了美酒。

所以古人曾言:「猿猴善採一百花釀酒」。在笑傲江湖中,令狐衝所鍾愛的猴兒酒,或許與此同類。

第二種說法就是儀狄造酒。這一說法來自於西漢劉向的《戰國策》,在文中,楚國國君魯共公有言:「舜的女兒儀狄擅長釀酒,酒味醇美。」

而且,這位君主強調,舜注意到了美酒的誘惑,所以認為酒是一個危險的東西,甚至會導致君主耽誤朝政而毀滅國家,所以因此疏遠了自己的女兒。

值得一提的是,此處是對酒的創造者最早的記錄,而且還是最早關於對於酒的誘惑力以及敬酒行為的記載。

第三種說法是康造酒。關於杜康的大名,我們從曹操的《短歌行》中就聽到過,正所謂,「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其實,這個杜康就是黃帝時期的一個糧食保存官,他曾嘗試把食物裝在樹洞之中,結果意外導致了食物的發酵,於是就有了美酒。

所以從以上的記錄來看,酒的起源種類頗多,但歷史絕對古老。正因如此,西晉江統的《酒誥》中曾寫道:「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一日杜康。有飯不委之空桑,積鬱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

二、古代美酒的特色

據史書記載,古代先民很早就掌握了使用曲釀糧食酒的技術,正如上文《酒誥》所提到的,東晉王朝已經有了曲,因此糧食酒也正式登場。

客觀來說,相比較於西方的葡萄酒以及猿猴所醞釀的果酒,這種酒醞釀的門檻更低,而且種類可供選擇,更為重要的是其實味道也更好,就算從營養價值方面或也會高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在釀酒方面不僅有特色,而且在飲酒的方式方面也進行了很多的創新。

據記載,早在先秦時期,古人就開始使用來飲酒,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特殊的飲酒工具,不僅方便優雅的品酒,而且在飲酒之前,古人還發展出了不同的飲酒方式。

以此為例,先秦時期古人飲酒講究清馨凍飲,以喝冷飲的方式為主。等到東漢時期,古人喝酒的方式發生改變,對酒爵還會進行加溫處理,這樣可以更好的保存酒味。

不過,一直到兩漢時期,古人釀的酒度數一般都不高。所以在漢代史籍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喝酒能手,號稱「千杯不醉」。若真與之相比較,或許有點類似於現代的啤酒,喝了酒以後會略帶酒意,因此大家吟詩作對,引吭高歌,既保證了盡興,又確保了大家飲酒的持續能力。

不過到了魏晉時期,人們很快在酒裡面添加佐料,其中最典型的佐料就是五石散。據記載,古代的五石散其實成分和硫磺差不多,因此人喝完以後極容易燥熱不堪,甚至產生一些迷幻現象。但是將五石散和酒混合,其實有可能會造成中毒現象。

到了魏晉時期的文人追求癲狂,而且將這種特殊的酒冷卻以後,還是可以進行服用。所以魏晉時期的酒非常獨特,喝酒的人不追求喝醉,但卻追求喝的瘋狂,以及那種燥熱感,這種喝酒的方式,現代人可是學不來,但頗有一種在酒吧喝酒的瘋狂之態。

等到唐王朝時間,喝酒的方式又發生了改變,最大的變化就是唐代流行喝溫酒。據記載,唐代都採用瓷質酒盞盛酒,而且還會在酒盞的外面有注入熱水的溫碗保溫。

所以,想要去古代喝酒,女性應該最適合唐朝,不僅可以喝的盡興,而且還可以避免受涼。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唐代酒的度數雖有提高,但依舊不高,所以唐代詩仙李白「千杯不醉」,其實水分挺高。但唐代的喝酒特別注重儀式感,不僅講究喝酒之前的禮儀,而且還講究喝酒之時的作詩,所以唐代喝酒最為文雅

到了元王朝時期,中原的酒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為元王朝通過大規模的貿易以及龐大的領土所導致的文化融合現象,所以使得中原地區出現了高度白酒

據記載,這種酒的度數及高層有不少人因為不知深淺,結果導致醉死現象,所以這種酒一度被認為「有毒」。

因此自元代開始,想要成為酒神,難度係數往往更高,若想要追求千杯不醉,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三、古今對比

相比較於古代的酒,現代酒的度數其實高了很多,而且大約來說可以分為兩種,那是國酒和洋酒。洋酒自然不用說,就是那些我們看的眼花繚亂的各種新式酒品。而國酒就包括白酒,啤酒,黃酒,葡萄酒等。

但客觀來說,不論是國酒還是洋酒,度數都遠高於古代,即使是一些度數較高的啤酒,那也是古代千杯不醉的高人所不能接受的。

而且就技術方面來說,現代釀酒業較古代有了很大的突破,而是口感,還是酒的醇美以及搭配方面,其實都比古代要好。

那麼,為何古今中國人都喜歡喝酒呢?其實答案也很簡單,因為酒是情感抒發的一個重要工具,而且還是交際的一個重要手段。

古代的詩人需要喝酒來尋找靈感,並且來釋放自己的情感,這樣才能有好的作品。君不見曹孟德,喝了酒以後都能寫出《短歌行》,甚至還能唱出「東臨碣石」的慷慨悲歌。所以古人喝酒喝的是境界,釋放的是情感。

而現代人喜歡喝酒,講究的就是酒桌上的酒文化。與人交際需要喝酒,才能拉近關係,女人談生意更需要喝酒,這樣才能放下戒備,然後實現真誠的談判。

所以對中國人而言,酒不僅僅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生活習慣,更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這背後的講究可大了去了。

小結

中國的酒文化歷史悠久,而且源遠流長,並且在不斷的創新和突破。雖然古今對比差異很大,但是酒的內核卻始終沒有變化,在酒的背後,不僅連接著中國古人的文化情感,而且還衍生出了很多的中國人的人際交往。

所以小小的一杯酒,不僅能看透歷史,也能夠看透人生。若外國人想要真的了解歷史,就繞不開對於酒的了解,所以這也算是中國的歷史特色。

參考文獻:

《戰國策》

《短歌行》

《酒誥》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古代酒的美稱
    □馮笑雪         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文人墨客無不對酒這一佳飲揮毫渲染,顧盼流連。於是,酒不再單調地被稱為酒,它被賦予了數不勝數的美稱愛譽,在詩賦曲詞中醞釀,在笙歌夜舞下醇香。筆者在此對酒的美稱分門別類,並摘擷一二,與君共賞。
  • 《你的名字》中出現的口嚼酒,到底是什麼酒?
    所以,這個帶有神秘色彩的口嚼酒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要如此重口味呢?下面我們來詳細解釋一下。什麼是口嚼酒?口嚼酒(口噛み酒 くちかみざけ)是日本古代釀酒的一種方法。把米、馬鈴薯等富含澱粉的穀物、根莖或果實在口中咀嚼,然後再吐出來放置木櫃內,令其發酵,經過幾天,便能得到帶甜酸味的「醴」酒了。
  • [酒的歷史]曹操與酒
    「關羽溫酒斬華雄」,「李白鬥酒詩百篇」。和關、李相比,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曹操,不僅具備二人的特點,而且還精通釀酒技術。青年時的曹操放蕩不羈,在家鄉整日飲酒賦詩,飛鷹走馬,無度遊浪。從這時起,他就對酒產生了濃厚興趣,對家鄉名酒九醞春、竹葉青、狀元紅、佛手露等就有了研究,並逐個記下釀造方法。酒對曹操的一生有著很大影響。
  • 酒裡乾坤大 小書學問深——讀《人類與酒的那些事兒》
    「前言」裡講到「(人類)對酒的愛好」,又講到「酒不僅對人類自身的生理,還對歷史、文學、藝術、繪畫、宗教、民俗、科技、軍事等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裡正涉及了人類與酒之間的一體兩面關係:前者所涉為人類對酒的關係——情感關係,後者所涉為酒對人類的關係——文化關係。翻開「目錄」與正文瀏覽之,見證了其書所講的「那些事兒」,確是這種雙重關係中的大事兒!
  • 你的名字口嚼酒是什麼鬼?
    作為推動整個劇情走向高潮與Happy Ending的重要道具,口嚼酒成為了男女主人公相互連接的紐帶。但是對酒不甚了解又好奇的寶寶的們可能會一臉懵逼,究竟什麼是口嚼酒呢? 看完,感想是:好想喝三葉的口嚼酒。以上。」 那麼這種酒是真的存在的嗎?
  • 漲姿勢 | 18種酒的別稱,你認識幾個?
    歡伯是眾多別稱中比較好理解的一個,自古就有「借酒消愁」的說法,古人認為喝酒能消憂解愁,給人帶來歡樂,正如焦贛在《易林·坎之兌》中說的一樣:「酒為歡伯,除憂來樂」,因此得「歡伯」一稱。這兩個別稱皆因酒的盛取方式得來。陶潛在《責子》中詩道:「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唐代詩人張裕在《題上饒亭》中寫道:「唯是壺中物,憂來且自斟。」
  • 古代劊子手砍人犯頭之前,為何要先往刀上噴酒?
    而在現實裡,劊子手的這種舉措到底是為何,說法其實也挺多。先說我們看到的,那些古裝劇的畫面。每每看到那樣的鏡頭,我們這些觀眾的心都會被提上嗓子眼。悲戚、痛心、不舍,或者希望這時候天降救兵,受刑者被救下。而當我們有這些心理活動的時候,劊子手噴的那口酒,目的就達到了。在古裝劇裡,往刀口噴酒這個舉動是戲劇效果大於其他作用的。
  • 酒心巧克力裡有酒,但吃起來有點甜,你知道是什麼酒嗎?
    小的時候記憶最深的巧克力的味道是酒心巧克力了,雖然小孩子一般被禁止飲酒,但是可以吃到酒心巧克力,嚼的話嘴裡充滿了甜甜液體,雖然有酒精的味道,但不像像烈酒一樣的味道並不刺激鼻子,反而有一點清新而甜滋滋的感覺。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你知道酒心巧克力中的是什麼酒嗎?我們今天來了解一下吧。
  • 為何萬物皆可「酒」?有三個原因
    從酒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從來沒有人規定過酒只能用來喝,大概已經無從考證酒的第一次非飲用途徑是發生在何處了。到了生產力極度發達的今天更是如此,雪糕、巧克力、香水、泡麵…… 不得不說,在個性化、多元化的消費需求下,酒這一歷史悠久、受眾群體廣泛的品類確實是各種新生事物跨界增益的好選擇。
  • 喝了這多麼多年的酒,你真的了解源遠流長的中國酒文化嗎?
    這其中有豪邁也有惆悵,是「酒」寄託了人們的各種情思。民間俗語中也有很多對酒的情感表露,如「無酒不成席」「酒壯英雄膽」「酒後吐真言」,等等。這些都是對酒的理解和親身體驗。中國酒的來龍去脈中國酒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始於5000 多年,所釀造的酒均為低度酒。
  • 古代的酒到底有多少度,為何古人總能做到「千杯不醉」?
    但是其實古代的酒和現代的酒完全是兩會事,今天我們就聊聊古代酒水的那些事兒!一、酒文化溯源「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是梁山好漢們的一個標誌性動作,一大碗酒一口悶下,仗義執言,就是江湖。說起古代的酒肆,和當今酒吧一瓶一瓶或者一杯一杯的酒不同,大多是論壇賣;喝酒很多也不會用現在的小酒杯,包括博物館裡展出的帝王用品,酒器的體積也不小。
  • 古代的酒價格貴不貴?
    在古代,酒的價格會有較大波動,唐朝經濟繁榮,酒業發展迅速,通過具有代表性的唐代來了解酒的價格最合適不過。從唐詩中看古代酒價唐代——我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當時社會經濟繁榮,文藝鼎盛。此時湧現了一大批才華橫溢的詩人,比如大家熟知的李白和杜甫。
  • 古代的酒相當於今天的多少度?為何古人都是連喝幾大碗?
    在古代影視作品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古人喝酒和今天一點也不同,今天我們用的都是小酒杯,並且也基本上不是一口就幹,但是古人卻是用的大碗喝酒,連喝幾大碗都不醉,古代的酒是因為度數低嗎?那麼古代的酒又相當於今天的多少度呢?
  • 飛花令之「酒」:詩人以酒為媒,把感情融入酒與詩中
    酒在中國古詩中出現的頻率比較高。聚會時喝酒,送別時也喝酒;高興時喝酒助興,憂愁時借酒消愁。古人的生活裡,無酒不歡。沒酒了,怎麼辦?拿衣服典當還錢。李白的「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去換美酒」就是典型代表。先整理有關「酒」的古詩詞。
  • 日本人為何如此喜愛梅子酒? | 日本視角
    說起梅子酒的由來,還是要提到咱們自己的酒文化。據了解梅子酒最早記載於中國古代書籍《三國志》一書中,曾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經典一幕。其實梅子酒就是將梅子長時間浸泡在米類蒸餾酒當中使其充分入味的一種浸泡酒。梅子酒的酒精度普遍不高,一般保持在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五,通常是作為開胃酒進行飲用。梅子酒作為日本最具特色的酒類之一,近日打算去日本遊玩的小夥伴們一定不要錯過。
  • 古代文人為何此何鍾愛「濁酒」意象
    古人愛酒,文人尤其愛酒,說起最愛酒的,當是李白,其詩云:"古來聖賢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然而劉伶、陶淵明之輩對酒的熱愛,也不再他之下,甚至李清照,也是愛酒的。酒在文人的生命裡,有著無法磨滅的印記,其中"濁酒"的出鏡率最高,明明"清酒"更加珍貴,可文人為何獨獨鍾愛"濁酒"呢?
  • 酒high策劃|白酒價值上升期 生肖酒如何收割時代紅利?
    從1月4日開門大紅延續到1月7日部分名優酒繼續集體走高,白酒在資本市場的火熱沒有因為一個元旦假期而冷卻。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酒訊分析表示,白酒行業的毛利率是所有行業裡最高的,同時具備較大的品牌價值。因此在資本市場被普遍看好。在這場白酒價值普及的浪潮中,年底頻頻發布的生肖酒也比往年更受關注。年關將至,生肖酒能否收割這波時代紅利呢?
  • 醬酒,怕不是人間美味?
    酒以其獨有的魅力牽引著千千萬萬個國人的目光。中國的白酒主要有12大香型,醬香型白酒以其健康、對人體刺激小等優點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歡迎。為什麼大家都愛飲酒?醬酒有什麼獨特的魅力呢?一、為什麼大家愛飲酒江山可能淪陷,美人容易老去。而酒,卻可以相伴一生,不論榮華富貴,抑或貧困潦倒,得意時金樽美酒,失意時濁酒一杯。
  • 解密醉仙洞酒,為何被稱作「天下萬重山,此洞酒為尊」
    加上高濃度酒分子的彌散和包裹,形成了隱隱綽綽的既視感,史痕濃厚,現場酒陣布列,宏偉的景象令人嘆為觀止。極強的探索欲推動著我們繼續前行,之後我們來到了醉仙洞,巷道狹長曲折,沁人心脾的涼意,恍若世外之境。雖然不及主洞體的地域開闊,但神秘菌體明顯增多,活性更強,還有在胎養狀態中不斷生長的活鐘乳石,恆溫恆溼的自然條件也更加得天獨厚,對酒的有機醇化生香起到穩定醇熟的作用。
  • 日本處女的口嚼酒,你真的敢喝嗎?
    劇中奶奶說這是日本最古老的酒,大概在彌生時代初期,早稻自中國傳入日本時,順便也把這種釀造方法帶入日本,就出現了以大米為原料的「口嚼酒」,這也是最原始版的日本清酒。  在日本古代,清酒在神道教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一來清酒是用作供奉的,二來喝清酒也有起到淨化作用的說法。比如進入神殿前都需要用神社的水淨化一下自己,這個程序也有用喝清酒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