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戀愛最珍貴的紀念品,從來就不是你送我的手錶或項鍊,也不是甜蜜的簡訊和合影,而是你留在我身上的,如同河流留給山川的那些,你對我造成的改變。
而最好的婚姻只有一種:你更像我的模樣,我也有了你的習慣。
曾經孫儷的飲食習慣是清淡,而鄧超是超辣,兩人交往後,一不留神她就在那弄老乾媽,還嘟囔著:「唉,不夠辣不夠辣」;而鄧超慢慢喜歡上了口味清淡。
有沒有想起《父母愛情》裡人人羨慕的安傑和江德福?老年時期的安傑一副樸實無華的狀態,熱情親切不再吹毛求疵,而江德福帶著禮帽,穿著睡衣,晚上不洗漱還睡不著覺了,一個完全不像當時嫁過來的資本家小姐,另一個也沒有了目不識丁的粗老帽樣子,倒是一派城市人的作風,這就是耳濡目染的強大,好的婚姻是這樣的,互相身上都有自己的影子,甚至說話方式,走路姿態,更別說習慣,正所謂一個枕頭不睡兩種人。
想想,其實哪怕是簡單的喜歡,我們都會下意識的模仿,這存在於朋友圈和社會關係中,所以從愛情到持久的婚姻,又怎可能不把自己換了一半出來,成了枕邊人的樣子。
這就是經典的土豆和西紅柿的愛情,最初都是彼此眼裡的圓滿,互相吸引,慢慢才看到彼此的根本不同,而經過互相的磨合,土豆變成了薯條,西紅柿變成了番茄醬,於是她們成了絕配。
01
2020.6.9是鄧超孫儷結婚九周年紀念日,第一時刻,鄧超就迫不及待發微博:簡單粗暴略帶一點兒小調侃:「孫老師,九周年快樂。」
而孫儷,更像女人特有的表達方式,深情長文:結婚九年,想想兩個人能走在一起,其實挺不容易的,因為本來差異明顯的人:他是夜貓子,我習慣早睡早起;他無辣不歡,我飲食清淡;他喜歡每天和人聊天,我喜歡安靜不說話;他不喜歡運動,我喜歡運動;他做事隨性無規律,我過著非常規律的生活;他記不住路,我是活地圖;他喜歡哭,我情緒平靜。
其實誰又不是如此,人常說的兩個人的結合,結婚時叫互補,離婚時則成了個性不合罷了。
而如今,愛情已經變成了快消品,簡單到可以是一頓飯,一個小時的聊天,分分合合屢見不鮮,甚至婚姻也成了一頓熬湯,味道鮮美者,兩人舉杯享用你儂我儂,倘若火候不佳,鹹淡拿捏不當,湯沒喝完,已經一拍兩散,只剩人去樓空。
但鄧超孫儷夫婦,卻是這樣美好的存在,性格迥異的兩個人,只因為愛情走在一起,竟調和了所有的矛盾,過著按部就班的幸福生活,任風聲水起,一副歲月靜好狀態,她們還在愛著,而且還把吐槽秀成了恩愛。
因為他為愛,來到了她的城市,儘量早睡早起,一起運動,還做起了工作計劃,一起曬太陽,聊理想。
所以,生長環境,文化差異,性格口味是不是問題,要和愛來比較大小。
也許沒有完美的戀人,只有可愛的缺點。
02
2004年兩人合作《幸福像花兒一樣》互生好感,劇中的白楊追杜鵑很辛苦,屬於一段「虐戀「,現實中因為受父母離婚的影響,孫儷不怎麼相信男人,因此鄧超表白時一開始也碰了大釘子,她直接告訴:「自己是個不婚主義者。」
為了得到佳人的心,鄧超兩面開弓,既想辦法得到丈母娘的應允,又說服母親打電話給孫儷,一番開導和勸說,她認真考慮了鄧媽的話:「我們也是重組家庭,但是很快樂,孩子也很陽光,不要讓上一輩的情感影響了自己的終生幸福。」這個舉動,既看到了他的真誠,也為鄧媽由衷的話語而動。
之後同遊三亞被曝戀愛,她們很坦誠:我們是認真的。
確實,時至今日沒有沒打臉,她們的愛情經過了時間的證明,得到了幸福標籤。
2010年在上海,她們的婚禮如期舉行,婚禮上鄧超說著:「我們以後要相濡以沫的承諾,」孫儷卻忍不住分享了喜悅:「是要好好照顧我們,因為我已經不是一個人了。」
現在一家四口,過著恬靜隨意的時光,她們不光有個「等等」,還有了幸福醞釀出來的「小花」,畫風滿滿溢出的都是美好。
他永遠是她口中那個:心靈美,有情趣,相當自信的,有魅力的大男孩,沒有一絲絲改變,時間只不過是一場可有可無的考驗。
不只這個結婚紀念日,每一個都是她們的重要時刻,曾經有一次鄧超出發前,提醒孫儷拾掇一下,之後便是西裝領帶一番隆重,孫儷大驚,至於這樣嗎?然後馬上被說服:「我們為了一個場合,可以裝扮出最精緻的自己,而在自己最重要的日子,為什麼不能?」然後她秒懂,等我一下,也來了個隆重的晚禮服,華麗登場。
《小王子》: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我想鄧超是這個意思,而其實,不是他做的多麼極致,而是孫儷不愛批評,她永遠一副,他比較好玩的狀態,哪怕戀愛初期拍吻戲時,他粗心的薅下來她一大撮頭髮,想著都疼,而她並沒有多麼得理不饒人,只是當個笑話的說這些,單純的像個孩子。
列夫託爾斯泰:如果愛一個人,那就愛整個的他,實事求是的照他本來面目的去愛他,而不是脫離實際,希望他這樣那樣的
孫儷做到了,生完等等後,她胖了一圈,拍滿月照發愁,鄧超就出去給她買了一堆衣服,但回來後發現是原來的尺碼,而孫儷卻大受感動,沒有責備,所以他才更自信:「沒事,你總能穿上的。」
同一件事大概很多女人,會迫不及待的抱怨吧,甚至小題大做,是的,很多人只能做到激情三月的溫柔,在磨平歲月的日子裡,總是提出了過多的抱怨。
而孫儷從拒絕婚姻,到沉迷其中,是他的作用也是愛情的力量,鄧超給了他好的婚姻,於無聲處,卻儘是養分。而孫儷是花苞心態,給了他全納的愛。
所以,她們成為了更好的自己,如梁宏達說:「娛樂圈的夫妻檔演戲的很多,但要說演技最好的一對,當屬孫儷鄧超。」
03
日子如花期終有所長,只有澆花人還是虔誠,才可花開不敗。
回顧這一路,兩人從青澀到成熟,彼此成就,也成為了彼此。
孫儷已經有了兩幅面孔,而鄧超也在寬厚的寵溺裡,生活不能自理。
從《玉觀音》,《幸福像花兒一樣》到《甜蜜蜜》,那個青澀的女孩已經成為了《甄嬛傳》裡的不懼奸佞,霸氣外露的娘娘,但這只是劇中,現實生活是她可以一秒被帶偏,微博中的畫風是個有著邪氣的天使,而且她是兩幅面孔切換自如,不光在劇中是影后生活中一樣最佳女主,這一切都跟「老鄧頭」,脫不了干係。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有時候會覺得,可惜了娘娘的盛世美顏,卻走在了逗比的路上,但只要她們樂在其中,一副好享受的樣子,這不就是最好的婚姻嗎?玩著鬧著也笑著調侃…
鄧超是直接在娘娘的寵溺下,生活不能自理了,我管這叫「幸福癱」。
每次出差娘娘都要給他收拾好行李,打點好一切,甚至都到要貼上標籤,寫上註明,還得隔三差五的提醒,連牙膏都給他擠好,最誇張一次娘娘不在家,他重感冒實在忍不住,給老婆打電話求援,娘娘說:「有藥你找一下喝點兒,」一會兒他就發過來一個微信圖問:「這個能吃嗎?」孫儷打開一看大驚失色:「媽呀,嗎丁啉」。
不得不說的確沒有常識,試問這樣的男人你受的了嗎?但娘娘還是一直當寶貝,因為她是那樣的愛這個男人,不看結構,哪怕連他的生活不能自理,她都甘心情願的照顧,還樂此不疲。
這樣的女人誰不需要啊?實力寵夫,就像她說的:「為什麼我不可以照顧你缺失的那一面,」,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當導演我不行,不會布控那麼多面,但他這一點讓我刮目相看。」
婚姻不該是1+1=2,而是0.5+0.5=1,舍一半自我,得一半因你,才是最佳狀態,像兩條無限延伸的螺旋條,彼此纏繞也可適當分開,粘合有度,終於糾纏不清不能自理的生活。
結語:
演員張晉,獲得來之不易的最佳男配後,終於站在領獎臺上揚眉吐氣:「很多人說我一直靠我老婆蔡少芬,是的,我的幸福就是要靠她,一直要靠她。」看來他的幸福生活一樣不能自理。臺下掌聲響徹,為坦白也為豪情和睿智。
結婚是因愛而合,但幸福絕對是兩人操控,而且要有互輔互成的,因為它很奇怪,你會發現,結婚後沒有一點改變,完全保持自我的,最後都輸給了分道揚鑣。
因為,如果你的幸福不靠她合奏,那麼她將存在的毫無意義。
孫儷和鄧超,她們也許更明白每個人各有脾氣,凹凸不同,所以她們接待了愛情,也接待了存在即合理。
因為在婚姻裡,這不是屈就是成全。
預祝她們互相依靠到白頭,往後餘生還是攙扶,一起穩穩的走過…
(作者卿本佳一:如果這些文字走進你的心裡,給予關注更多會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