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愛》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5歲的男孩,面對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父親,他用弱小的肩膀承擔起照顧父親的責任。
家寶從小喪母。
當年父親為了給母親治病,欠下了一屁股債,遺憾的是最後還是人財兩空。沒過幾年,父親又遇同樣喪偶的蘭姨,兩人情投意合,儼然一對夫妻,就差領證了。
蘭姨和家寶相處的親如母子,三人歡聲笑語不斷,蘭妻在鄉下也有兩個孩子,她就一心盼著早點結婚,到時把孩子帶出來,這樣一家人就算團圓了。
這天父親為了早日把欠債還清,決定去煤礦上班,那樣就能多掙點錢了。
債務還清,這日子就有了盼頭。
蘭姨和家寶開開心心地送父親出門,路上蘭姨再三叮囑,一定要注意安全呀!我們等著你回來!
父親走後,蘭姨帶著家寶相依為命,蘭姨沒有正式的工作,她就是靠擺攤賺點錢,生意好的時候也不錯。
父親走了幾個月之後,不幸的事發生了。
那天蘭姨在街上擺攤,正被一群小混混追趕,跑得氣喘籲籲。
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讓她趕緊去一趟,稱家寶父親在醫院。
蘭姨忐忑不安,不知道在外的男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她拜託家寶姑姑照看孩子幾天,自己火急火燎地出門了。
為了趕上最後一班車,她不顧危險攔在了前面,懇求著司機讓她上去,先上車後補票。
到了醫院看到眼前的這一幕,她傻眼了,這個躺在床上嘴巴是歪的,連話都說不出來的男人,已經證實癱瘓了,搶救了一個月才脫離生命危險。
她瘋了似地抓住男人衣領:「我讓你要注意安全,注意安全,你就是不聽,你看看你現在這個樣子,叫我們怎麼活呀! 咱們還欠了這麼多債,以後的日子怎麼辦?」
邊哭邊罵,真是痛心到了極點。隨後又被醫院告知讓她拿一萬元去結帳,大部分錢醫院墊付了,蘭姨無助地說:」我只能拿出一千元出來。」
院長了解她的情況,就給她免除了這些費用,還送了一把輪椅給她。
蘭姨打了個電話給家寶姑姑,說了實情。姑姑掛了電話,半天呆呆的,這簡直猶如晴天霹靂,她自己早年離婚,腿腳不方便,無兒無女,照顧著癱瘓在床的母親。
如果弟弟也這樣了,這以後的日子可怎麼活呀!
家寶聽說父親要回來了,歡呼雀躍著。
到了晚上天下起了大雨,蘭姨推著父親在雨中艱難地走著,淚水雨水模糊了她的視線,到了家門口在姑姑的幫忙下,兩人把父親抬上了床。
家寶看著眼前這有口不能言的父親,還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事。
姑姑含著淚拉著蘭姨的手說:『真是委屈你了,這可怎麼辦呢?「 我還得照顧老娘,也脫不開身。
蘭姨勸道:」你就安心照顧老娘吧,這有我呢!「
從那之後,蘭姨一遍遍地給家寶父親擦身子,按摩。家寶在邊上看著說讓我來吧,我會的。
於是蘭姨一遍遍地教家寶正確的按摩方法。
那天晚上蘭姨看著鏡中面無血色的自己,想著鄉下還有兩個孩子要養活,她對這個家實在無能為力了,趁著她們都熟睡的時候,留下一封信含淚走了。
父親其實是醒著的,只是假裝閉上眼睛,如今這個模樣,是怨不得別人的。他只是默默地流著淚,心裡卻有了別的打算。
第二天趁家寶去上學。
與其這樣生不如死地活著,還不如早點解脫,他想要自殺。 可是他連自殺都心有餘力不足,只能用嘴咬著被單,想著這樣去死。
幸好被姑姑及時的發現,她痛罵這個沒出息的弟弟,你就這樣去死,家寶怎麼辦? 他已經沒有母親了,再不能沒有父親了。
你得堅強呀,好好地活著。
家寶放學回家看見父親滿嘴是血,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小小的他還不明白這是在幹什麼。
姑姑做好了飯菜,交待了幾句就要回去照顧老娘了。
姑姑也不能常來,小小的他只能學會自己燒菜,做飯,還要餵給父親吃。
家裡的錢越來越少了,就連買菜的錢都不夠。
小小的家寶決定放學之後去撿礦泉水瓶子,好心的廢品站老闆娘總是會多給他幾塊錢,還會拿一些吃剩的菜給他。
每天又要撿瓶子,還要照顧父親,又要上學,在學校家寶總是遲到,衣服也很髒,同學們發現他撿廢品的袋子,笑話他,捉弄他。
回到家的家寶抱著父親,什麼也沒說,委屈地流著淚。
端麵條的時候,家寶不小心摔了一跤,麵條灑了一地,還把他的臉燙傷了。
父親看著眼前的這一切,心疼得落淚,家寶卻安慰父親,沒事的,我沒關係。
第二天父親又一次決定去死,他從床上慢慢挪到地上,想用嘴去拿放在桌上的剪刀,但是努力了很久,都沒有成功,只能又一次咬床單。
還是被姑姑發現,又教訓了他一番,為了孩子你得好好活著呀,你是他的希望和支柱知道嗎?
家寶有時撿瓶子天黑了還在外面,心裡卻掛念著家裡的父親,但偏偏遇見一個想要尋死的大叔,非拉著家寶聽他說話。不讓他走。
那人稱自己生意失敗,如今一無所有活著也沒有意思,家寶也不知如何安慰他,只希望可以早點回家。
我沒有錢,那我就把這些撿到的瓶子給你吧,我再不回去,我父親就可能會死的。
大叔聽了家寶 這番話,很是動容,被眼前這個小小的孩子觸動了,自己一個大人還不如一個小孩活得明白。
半夜父親被雷聲驚醒,不停地抽筋,家寶抱著父親的頭輕輕地拍打著:」別怕,別怕,明天又會是豔陽天的。「
次日清晨果然如家寶所料,陽光明媚,他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還有更讓他開心的事,他見到了蘭姨,久別重逢兩人抱頭痛哭,蘭姨雖然人離開了,但心一直還在那個家。
她也寄過錢回來貼補姑姑和家寶,只可惜她也是心有餘,力不足。
她是個好女人,只是出於無奈才選擇了離開,家寶和父親對於她的離開都是表示理解的。
家寶只是希望自己能早點叫她一聲媽媽。
蘭姨叮囑不要告訴父親她回來過,其實她曾偷偷地回來看過很多次。
對於家寶的異常反應,老師起了疑心偷偷地跟蹤了他,看他撿瓶子,買菜,燒飯,餵飯,給父親按摩。
老師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被這個孩子震撼到了。
第二天發動同學們為家寶募捐,欺負家寶的同學也向他道歉了。
與此同時,很快居委會的人了解情況之後,上門慰問,後來又帶來了記者採訪,社會上許多好心人士開始為這個風雨搖擺的家庭捐款。
家寶終於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來學習,替父親按摩,再不用為了生活費去操心。
後來家寶被評為省裡的十佳少年,推著父親一起來的,此時的父親精神狀態好了很多,也能開口說話了。
家寶在臺上大聲地念著自己的作文《我有一個幸福的家》 我是一個幸福的孩子,有疼我的爸爸和蘭姨還有姑姑........。
也許有人會說,父親這樣生不如死地活著,還不如死去。
是的,父親也是這樣想,所以父親選擇了自殺,但他最終還是選擇勇敢地活下來,即使很痛苦,依然要堅定的活著,因為讓他活著,已成為孩子堅持下去的動力和支柱。
對於孩子來說無論父母是否脾氣暴躁,還是身體殘缺,對年幼的孩子,父母都是無可替代最重要的人,相比越來越會算計的成年人,單純的孩子才是孝道最誠實的執行者。
只要父親還活著就好,這是他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