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池子、李誕,大多數人都知道他們是吐槽大會走出來的脫口秀演員,要是放在兩年前,他們的名字就跟路人甲、路人乙一樣,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了。毋庸置疑,他們今天的成就要得益於吐槽大會這檔節目。吐槽大會從當初沒錢、沒人、沒觀眾的艱難處境下,一路走到第三季,不僅取得了40多億播放量驚人成績,同時也讓王思聰賺的盆滿缽滿。由此可見,脫口秀已經成為生活中一種新的娛樂形式。觀眾喜歡脫口秀的原因,無非是它具有幽默感,能帶給你歡笑的同時,也緩解了因工作忙碌而緊張的壓力。我們可以不是有錢的人,但一定不要拒絕做一個有趣的人。不僅能為周圍的人帶來歡聲笑語,還能為自己贏得愛情和友情。看完這本《手把手教你玩脫口秀》你也能像池子那樣講脫口秀。
笑話原理
通常一個笑話由兩部分組成:鋪陳和笑點,鋪陳製造預期,笑點揭示意外。笑話的鋪墊部分在我們的頭腦中創造「故事1」,讓我們產生預期,之後笑點用合乎情理而預期之外的「故事2」製造意外。例如:當你落水時我不會見死不救的,我會閉上眼睛的。鋪墊創造了故事1:落水時我會去救你。我們期待故事會順著這個主題往下走,所以當笑點呈現第二個故事時我們會感到意外:我會閉上眼睛裝作看不見。兩條故事線時一個笑話必備的條件,所以如果沒有第二條故事線揭示笑點,那麼我們聽到的就是單個故事,而非笑話。例如:當你落水時我不會見死不救的,我會跳下去救你。上面例子中從頭到尾說的是同一件事,沒有故事2就不是笑話。
笑話結構的三大機制
目標假設與再解讀:對同一件事情的兩種解讀 我們把目標假設與再解讀成為笑話結果的前兩大機制,目標假設是故事1的關鍵要素,再解讀是故事2的主要部分。之所以「互相關聯」,是因為它們各自代表了對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解讀。目標假設代表對一件事情的意料之中的解讀,而再解讀揭示對同一件事情意料之外的解讀。例如:為什麼長得好看的姑娘有錢花?因為好看的姑娘節約了修圖時間,而時間就是金錢。這個例子中,鋪陳讓我們想像出故事一:好看的姑娘有錢花是因為能找個有錢人嫁了。然後,笑點帶來了一個意外的故事二:好看的姑娘節約了修圖時間,而時間就是金錢。
連接點:至少有兩種解讀的事情
笑話的第三個機制是笑話結構的中心,稱為連接點。其定義是至少有兩種解讀的事情。對連接點的第一種解讀可以提供目標假設,而另一種解讀則會提供再解讀。例如:初墨,多麼詩意的名字啊,可她姓熊……這裡的連接點就是名字,引發我們做出了目標假設:這是個好名字。然後被在解讀為滑稽的名字。
笑話創作
當我們被笑話逗樂的同時,可曾想過這麼有趣的段子是怎麼被創作出來的?其實每個人都有幽默的時候,只要通過一段時間的系統訓練,就能創造出笑聲不斷地段子。提問是探索笑話通道的最好方式,它能讓你更有目的地探索。例如:跟鼻子高的女朋友接吻真的好麻煩。
Step 1 選擇一個鋪墊,列出各種假設:「對於這個說法我有什麼樣的假設?」
1. 他找了一個鼻子高的女朋友;
2. 他們親吻時不是很方便;
3. 他找到了女朋友;
Step 2 選擇一個目標假設,找出連接點:「是什麼使我產生這個目標假設的?」
如果我們選「1.他找了一個鼻子高的女朋友」,那麼鼻子高的女朋友就是連接點。
Step 3 列出幾個對連接點的再解讀:「除了目標假設以外,還有什麼針對這個連接點的再解讀?」
1. 他出國認識並結交了一個女朋友;
2. 他的女朋友做過隆鼻手術;
3. 他女朋友是個混血兒;
4. 他在吹牛逼,根本沒有女朋友;
Step 4 選擇一個再解讀,完成故事2:「關於這個鋪墊,有什麼具體的情境可以解釋我的再解讀?」
再解讀:他在吹牛逼,根本沒有女朋友
解釋再解讀:普通人都是低鼻梁,除非是一些少數民族或者外國人。要找這樣一個女朋友是很麻煩的。
Step 5 寫一個可以解釋這個故事2的笑點:「在鋪墊之餘,還需要什麼信息來講清楚我的故事2?」
笑點:他還要從少數民族或者國外找一個女朋友才行。
言簡意賅是智慧的靈魂,你應該用簡短的語言來揭示你的故事2,並且越簡短越好。
最終:跟鼻子高的女朋友接吻真的好麻煩,還要先找一個鼻子高的女朋友才行。
也許我們不一定要成為脫口秀演員,但我們一定要有幽默感。跟朋友在一起,幽默是一種人格魅力,到哪裡你都是最暖場的;跟異性在一起,幽默是一種吸引力,女人就像男人一樣,不管在什麼年齡都喜歡年輕漂亮的小姑娘,她們也總是喜歡幽默、有責任感、成熟穩重的男人。相信我,幽默的男人運氣不會太差,因為運氣差的人是看不到這篇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