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96級是當之無愧的明星班。
該班23名同學,全都在演藝圈擁有一席之地,還出現了趙薇、黃曉明、陳坤等一線影星。
這麼優秀的班級,能成為班長的人一定混得不會差。
事實上,96級明星班的班長孔維也確實驚豔了演藝圈,但自2012年起,她就神秘「消失」了。
01
孔維1978年出生在貴州,18歲的時候成功考進了北京電影學院。
憑藉著出眾的外貌氣質和過人的成績,她成為了崔新琴老師最器重的學生之一。
1998年,還在上學的孔維就被導演吳子牛看中,在電影《國歌》中出演女主角梅香。
還沒畢業就拿到角色的演員有很多,但直接擔任女一號的就是鳳毛麟角了。
從這一點上,我們也不難看出孔維的潛力。
剛剛大學畢業,孔維就被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選中。
於是她便成為了人藝建院50年以來,招收的第一位北電學生。
之後,孔維再一次在劇目《日出》中飾演女主角陳白露。
2007年,孔維出演了姜文執導的電影《太陽照常升起》,出演第三女主角。
憑藉這部電影,她成功亮相威尼斯電影節,並且用一個簡單的微笑徵服了西方媒體。
在義大利,孔維被稱為「東方的茱莉亞·羅伯茨」。
孔維的樣貌兼具西方化的五官和東方化的性感,這讓她深受文藝片導演的喜歡。
她不需要刻意裸露和搔首弄姿,就可以讓人想入非非。
按照這個路線發展,孔維就算不能成為頂級流量影星,也一定會在文藝界流芳。
但是她卻被一則新聞改變了命運。
02
2012年,孔維的故鄉貴州出現了一則震驚全國的新聞:
畢節市5個留守兒童為了取暖,在垃圾箱裡生火,最後因中毒喪失了生命。
孔維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心如刀割,瞬間就淚如雨下:
這個新聞像刺一樣扎進我的眼睛,我哇哇地哭……」
孔維決定用自己的能力,儘量給家鄉做一些貢獻。
可是當她致電5個兒童生前所在學校的校長,想要向他們捐獻物資時,卻被冷冷的拒絕了。
對方稱現在已經是9年義務教育,貧困家庭也有國家的補貼,孩子們並不缺吃穿。
而且孩子年幼沒有掌財的能力,這些錢很可能就被家長拿去賭博。
最重要的一點,校長認為人窮不能志短,絕不能讓孩子養成張嘴叫窮的習慣。
不放心的孔維親自去當地查探,可當她一路風塵僕僕到達目的地後,卻迎來了校長一張冷臉。
校長認為一個光鮮亮麗的明星跑到這山溝裡來,很可能是作秀:
「跟你說了我們不缺吃穿,我們缺的是教師!來支教的,來10個跑10個,有4個公辦教師被教育局派來,寧願不要「鐵飯碗」也要走。能留下來待個三四月的,已經非常難得了!」
不過,很快孔維便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心意。
她認真在學校調研,發現當地每個老師都要教好幾門課,像音體美一類教育更是壓根就沒有。
這樣的學習環境讓孔維感到非常擔憂。
於是在回去之後,她迅速開始組織團隊,尋找資源,不知不覺的便將自己的演藝事業拋之腦後。
2014年,孔維在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成立了「傳夢公益基金」,並積極開展「資教工程」項目。
資教工程自成立以來,便開始源源不斷的向貧困學校輸送專業的教師。
漸漸的,從前只能學習語文和數學的孩子們,也開始有了英語、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
甚至連學習電腦的微機室,也一步一步的落實到位了。
看著孩子們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孔維也欣慰了許多。
03
因為沒有時間拍戲,孔維的收入也不高,慢慢開始捉襟見肘。
為了能夠將自己的公益項目堅持下去,孔維四處籌措資金。
她甚至還在朋友圈發廣告「乞討」,一次20元的慢慢積攢。
在無數個為錢發愁的深夜中,孔維也曾後悔當初沒有好好拍戲:
如果我能好好在演藝圈裡好好混,可能對項目來說就不那麼難了」。
可惜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畢竟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
幸運的是,大家很快都發現了孔維的壯舉。
她的老同學黃曉明、陳坤等人都紛紛加入資教工程。
壓力減輕之後,孔維也慢慢在演藝圈復出。
可惜的是,此時她已經沒有往日的人氣,只能勉強在一些電視劇裡客串。
這些影視作品裡,稍微有點名氣的也就是《我的前半生》了。
寫在最後:
各個行業都不乏功成名就後去做慈善的人。
但如孔維這般將慈善當做事業,甚至影響到自己前途也要堅持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在以追逐名利著稱的娛樂圈,孔維是難得的一股清流。
她應該被銘記,而不是像現在這般被埋沒。
版權聲明:
原創作品,如發現抄襲洗稿必究。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