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軍刀男
導演: 丹·關 / 丹尼爾·施納特
編劇: 丹·關 / 丹尼爾·施納特
主演: 保羅·達諾 / 丹尼爾·雷德克裡夫 / 瑪麗·伊莉莎白·溫斯特德 / 蒂莫西·尤裡齊 / 瑪麗卡·卡斯蒂爾 / 更多...
類型: 喜劇 / 奇幻 /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片長: 97分鐘
又名: 救你命
IMDb連結: tt4034354
------就在關鍵時刻,一具屍體漂到沙灘上。該屍體(丹尼爾·雷德克裡夫 Daniel Radcliffe 飾)臭屁連天,雖然蒼白浮腫,卻似乎有生命一般。漢克大喜過望,為這個不同尋常的朋友其名曼尼。更令他興奮不已的是,曼尼就好像一把多功能的瑞士軍刀,幫他解決了諸如生火、砍樹、飲水等諸多現實問題。曼尼的出現為漢克打開新世界的大門,死神似乎就此遁去。失敗者漢克擁抱著屬於他的奇幻的世界。
漢克與曼尼,這對古怪的朋友啟程踏上一段不尋常的旅途…
Swiss Army Man前半部分算是有趣但並不太出彩的荒誕片,相信大部分人和我一樣以為整部影片就只是講主角Hank靠著屍體Manny為精神寄託,樂觀求生的勵志故事。然而最後幾分鐘卻出現了讓人嘆服的大反轉,揭露出一個殘酷真相:Hank並沒有迷失荒島,他只是一個不能融入社會生活的廢柴,整個故事都是他躲在暗戀女生家後山上的幻想。所以我覺得這部電影大概是為了討論這麼一個問題:人更應該追求現實世界的成功還是內心世界的滿足?
我常在街上看到酗酒嗑藥到不能自理的人,他們衣衫襤褸舉止怪異,但看起來面露滿足和快樂。我想大多人並不羨慕這種快樂,離這種人遠遠的並且在面對酒精和毒品時以他們為戒,提醒自己要理智自律地活著。我雖堅信人生的終極目標是追求快樂而非生存繁衍這些程式化的任務,卻也並沒有選擇像這些瘋子一樣放縱自己在另一個世界裡沉淪。人就是這麼矛盾:我們一面告誡自己理性處事委曲求全,一面又羨慕灑脫歌頌自由;一面憧憬長安市上酒家眠的意境,一面嘲笑身邊的每一個醉漢。有時我也像這些醉漢一樣沉湎於自己的精神世界,那一刻我清楚地知道別人眼裡我就是一個瘋子。我也因此換位想到,每一個看上去的瘋子都可能只是沉浸在我所不能理解的快樂之中而已。
而這部電影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先把我們放在一個瘋子的視角,跟著他一起瘋,同時插入一些對人生哲理的思考來說服你,讓你更深入地理解瘋子,同意瘋子。當你已經不知不覺地和瘋子站在一邊的時候,再揭露他是個瘋子的事實。這個時候觀眾的反應也不難料想:清醒理性的觀眾會一臉WTF,氣憤於導演的愚弄摔門而去。而對作為半個瘋子的我,這個真相就像是把我對人生預設的一種可能過了一遍一樣,又怎麼能不為之動容呢?
我想大多數人雖然同意幻覺可以支撐我們活下去,但都不贊成躲進精神世界裡逃避現實。這大概是出於兩個原因:
之所以會看這部片子,是因為演員是哈利波特以及陽光小美女的哥哥。不過沒有想到《瑞士軍刀男》竟然是我看過的殭屍片中腦洞最清奇的一部。
片子開頭是陽光小美女哥哥扮演的現代魯濱遜準備上吊自殺的場景,當他邊哼著歌給自己打氣的時候,突然間看到了不遠處沙灘上擱淺的哈利波特。漢克仿佛看到了生的希望,放棄自殺奔向曼尼,卻發現他只不過是一具屍體。失望的漢克準備回去再次自殺,突然間那具屍體卻開始放起屁來,並順著海浪像快艇般劃向海中。漢克徹底放棄自殺的念頭,唱著歌跑向海邊,拿起套馬的韁繩,騎上屁之快艇哈利波特號,向著大海衝鋒而去。短短十分鐘,故事就這麼神展開了…
漢克騎著殭屍哈利波特號快艇,之後,在漢克教導曼尼認識這個世界的過程中,曼尼漸漸復活,更是展現出18般武藝:自動飲水機,導航儀,打火機刮毛刀,機關槍,打樁器等等。而漢克也帶著這隻瑞士軍刀男邊愉快地在野外生存,邊玩起了假扮暗戀女孩的戀愛過家家。後來竟然假戲真做,漢克與曼尼竟然漸漸愛上了對方,水中激吻並拔開「噴射器」木塞一同衝出水面,一起規劃在荒野中的未來生活…直到最後漢克也是在眾人不理解的目光中,包括老爸與前暗戀女生的面前向「死去」的曼尼大聲表白。
看到此處,真心覺得這是一部殭屍片中的斷背山,是斷背山的殭屍版,讓人為之動容。可是轉念一想,覺得此片必有深意。再回頭去看,果然別有洞天:這不是一部殭屍基佬片,而是一部自愛片。殭屍曼尼其實就是漢克他自己,全片講述的不過是一個自以為被世界,甚至被自己拋棄的盧瑟如何重新接納自己,愛自己,重新融入社會的故事。
私以為解碼此片的綱領在於從死到生,從生到死到生的關鍵節點。這裡從死到生的轉換,不只是指曼尼從屍體漸漸復活,也指漢克從死中脫險。根據這些關鍵節點可以大概拼湊出真實的故事。
關鍵節點:漢克與曼尼相遇,漢克放棄自殺念頭。真實世界:萬念俱灰的漢克準備上吊結束自己的生命,只可惜繩子質量太差,自殺未遂。但也是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自己死灰一般的心中竟然還留有一絲生的執念,於是重新打起精神,準備再試著生活一次。
當我們一開始從一個荒島逃生者的視角看Hank,就覺得他幻想出關於Manny的一切,苦中取樂,這種求生的信念值得稱道。但當我們發現他其實只是個躲在別人後山上逃避現實的瘋子,有些人就會覺得真是噁心。殊不知對很多人來說,在這個社會裡好好地生存,可能並不比荒島求生容易呢。正因為快樂地活著是如此不易,我們需要的幻想可能比我們以為的要更多一點。於是,我們躲進自己的精神世界裡,或多或少地都成了「瘋子」:被壞人欺負就幻想惡有惡報;付出沒回報就念想有志者事竟成;看別人揮金如土,就勸自己知足常樂;沒法跟喜歡的人在一起,就覺得單戀的感情也很美好。我們總需要一點幻想才活得下去。我們比起躺在大街上的醉漢和癮君子,也許只是程度把握得好一點而已。
在《瑞士軍刀男》裡面,大概沒有任何的東西是可以肯定的。我甚至不能肯定這是一部什麼類型的電影。當電影以屁開場逗樂觀眾的時候,大家都以為這會是一部喜劇。但當觀眾們最終了解到事情讓人痛心的真相的時候,認為這是一部悲劇的人大概也不在少數。而當主角們伴隨劇情發展清唱起讓人激動的歌曲的時候,會有那麼一剎那覺得這是一部音樂劇的人,也應該不止我一個吧。又或者,這是一部驚悚劇?不得不說這個故事裡多多少少有點寓言性質呢,而這個寓言的根本,難道就不是我們人類每天的生活嗎?
喜劇?悲劇?音樂劇?驚悚劇?我不能用這裡面的任何一個類型來定義《瑞士軍刀男》。因為就像歷史上眾多偉大電影一樣,試圖把它硬塞到某一類裡,只會侮辱了這部讓人細思極恐的作品罷了。不同觀眾註定會對這部作品有不同的解讀和看法,但這卻也正正是一部好的電影作品所具有的標誌。
獨特,獨立電影的魔術。大概只有這兩個描述是不同的觀眾在觀影之後所能達成的共識。達諾對漢克的表演再次讓我確認了這位瘦弱的男人絕對是當今好萊塢最被低估的演員之一。從10年前《陽光小美女》裡面的自閉哥哥開始,我從來都不會懷疑他將成為一個實力派。《血色將至》裡雖然大家都覺得他完全不能跟同臺演出的丹尼爾•戴•劉易斯相提並論,但在我看來23歲的他已經是可圈可點了。而他在《愛與慈悲》中令人憐憫的詮釋,說是上一年最被低估的表演也不為過。紙片一般身材的達諾總是被選去演繹各種奇怪而精神有問題的角色,這大概也是為什麼他這次被選角相中演出漢克這個角色的原因吧?
漢克是個奇怪的人,而作為觀眾的我們在這部電影的視角和切入點卻又恰恰是漢克。所以當他遇到這具讓人忍俊不禁的萬能屍體時,相信不少觀眾跟我一樣第一反應都是覺得這不可能是真的,他這個視角一點都不可靠。我們甚至能在電影中不斷穿插的閃回中猜想到他甚至很可能是一個有精神問題的人。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會被漢克的真摯和貼心而打動。他會顧及別人的感受,他會想辦法讓別人開心,他會試著從別人的角度來看待問題,這些都是正常電影裡讓漢克這個角色值得在最後得到救贖的品質。而達諾對漢克自然傳神的演出,則讓觀眾們對這個角色有更多的情感寄託,希望他最後能走出困境。
而電影的另一位主角,這具乾癟卻又功能眾多的屍體曼尼,先不論到底是真是假,跟漢克恰恰是截然不同的。漢克在電影中不斷地被自己的存在而困擾,但曼尼則像一張白紙一樣,才剛剛開始自己的存在而已,對這個世界充滿感了好奇。他想知道身邊的這些都是什麼,他想知道此刻心裡的到底是什麼感覺,他想知道這個世界的規則。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一開始看到的曼尼就像一個初生嬰兒一樣什麼都不懂,但卻迅速了解到這個世界的規律,從而變得像我們一樣腐敗而骯髒,像我們一樣會被羞辱和自我懷疑而侵蝕。
曼尼可以從最簡單的事情中感到喜悅,但也恰恰因為這樣,當他最後慢慢了解這個世界而終於知道自己是多麼的惹人討厭的時候,觀眾們才會更加感到心靈上的衝擊吧。而雷德克裡夫對曼尼的演繹,難度是那麼的高卻又是那麼的傳神。他不能有任何的動作,他的所有感情都只能從對白中表達而出,但他卻還是可以一瞬間把曼尼的歡心喜悅轉換到灰暗陰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