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明星愛吃的餐廳有何特質?很難一言而盡。依調查而知,這些餐廳有的隱秘有的未必,有的高級精緻有的市井地道,有的景致無敵有的連窗子都沒有。明星亦凡人,分為百十種,個性、口味、習慣不盡相同。唯有一點可以肯定,與我們一樣,明星常常光顧的店,必有某項過人之處。
類型一:主理人來頭不小、品味不凡
Sevva
Sevva的女主人是城中最時尚的名人之一,那她所打造的餐廳,會不會也是城中最時尚的?事實證明確實如此。從林燕妮筆下可知,數年前她約劉嘉玲聊天,劉嘉玲提議去剛開業的Sevva,「這陣子香港的名太名媛都移師到那兒了。」後來劉嘉玲生日,友人捧著Sevva出品的「瑪麗·安託瓦內特的渴求」去給她祝壽,透過車窗仍可清晰可見,蛋糕上那標誌性高聳的粉紅色棉花糖。過了幾年,李嘉欣嫁入豪門,連擺三場婚宴,在別墅、在福臨門,然後是在Sevva。Sevva是名人的至愛,到訪顧客包括總統、首相、皇室成員、知名藝術家、富豪大亨,以及國際與香港影星。香港明星開生日派對,蛋糕十有八九在Sevva訂做,漂亮得像藝術品。大家一直曉得,而餐廳不僅不刻意張揚,反而更加保持低調。
本身,他們的女主人就已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名人。郭志怡(Bonnae Gokson)小姐生於名門望族,祖父是永安百貨公司的創辦人,姐姐Joyce Ma打造了Joyce Boutique,被譽為亞洲高級時裝界女王。在赤柱別墅中長大的郭志怡,工作履歷十分漂亮:曾任Joyce Boutique時尚買手,主理策劃Joyce Café,後擔任Chanel的亞太區形象總監,兼任香港和上海的W酒店、Ritz Calton的創意顧問,近年來辭職遊歷世界各地,更注重高級餐廳、生活方式、家居設計的融合,將更多心力放在自己的蛋糕店與餐廳裡。
毋庸置疑,這是一個相當Fancy的場所,Sevva劃分為四個區域──Harbourside、Bankside、Taste Bar與Terrace,另外還有Ms B’s Sweets (Cake Corner)。坐在漂亮的沙發上下午茶,這兒像是個會客廳;傍晚走到露臺上喝一杯,有寬闊海景與風起雲湧;在滿簇簇鮮豔花朵的天花板之下晚餐,放眼可看到環繞一周的銀行總部——因此這個區域命名為Bankside。你想要看到的香港,幾乎都在這裡。
Sevva的每一個細節、菜單上的每一道菜都染上了「郭志怡」的色彩,展現出多元文化的特色,她說「香港融合世界各地的文化風韻,宛如一個大熔爐,Sevva也是這樣。」Sevva的菜式包括中國各地的家常菜餚、她周遊列國時品嘗過的西方美饌,還有昔日的殖民時代美食。她用優質食材與創新手法將經典名菜升級,像黑豚西柿飯,用日本豬扒、上海河蝦、法國火腿粒及從上海精挑細選來的小甜豌豆,是一般豬扒飯的豪華升級版。她說自己是想在生長的地方做一個以「家」為概念的餐廳,「只要拿起桌上的水晶杯,便令我回憶起以往在家中吃飯時候的情景」。
她們連下午茶三層架上的鹹甜點都與別不同,卷裝三文治用美國插畫大師Gladys Perint Palmer的作品包裹成糖果形狀,最討女孩子歡喜。原創焦糖香脆蛋糕,酥脆與軟綿交融,外間有人模仿這創意,然而這樣美妙的質感,在香港絕無僅有。
去年她推出個人首部著作《Butterflies and All Things Sweet》,以圖片來展現她設計的蛋糕以及天馬行空創意的源頭。這本書品味絕佳,放在藝術圈、時尚界來看,也是奪目的;傲然有別於其他的蛋糕類書籍。這本書就像是一面靈感牆,有時裝後臺,有城市風景,有奢華瞬間,也有花鳥魚蟲。這本書的主線是蝴蝶與蛋糕,甜蜜與美麗稍縱即逝。我不禁聯想到的是,那麼多漂亮的女明星,來到Sevva也是想讓最好的時光定格嗎?
Bonnae Gokson
Sevva女主人,香港時尚名人。
香港有哪些餐廳是您喜歡去的?
作為香港餐廳和酒吧界的忠實支持者,我會推薦上海食府留園雅敘,以及Robuchon、Bistronomique、Yardbird、香港君悅酒店的鹿悅日本料理、灣仔皇悅酒店的國福樓及永利澳門酒店的永利軒。
一般怎樣挑餐廳?有什麼標準嗎?
我經常到訪熱門的全新餐飲場所,當中大部分只擁有出色的裝潢或氣氛,卻欠缺一流的服務或美食,而有些則無法滿足我的口味。在擺盤花巧的摩登美饌與賣相經典的滋味佳餚之中,我會選擇後者。這些時尚新熱點的音樂或人聲有時過於嘈雜、服務質素一般、食物平平無奇……整體來說,如此體驗實在難以取悅客人。
您一直是大家眼中的時尚代表,您平日就餐,會去小館甚至大排檔嗎?
雖然獲封為「亞洲時尚女王」,但我只是凡人……喜愛嘗試不同的體驗。有時我會於香港仔的設計工作室進行創作,亦十分喜歡到附近一家食肆品嘗鑊氣十足的佳餚。此外,我在深水埗選購絲帶之餘也會光顧茶餐廳。一間很小的破爛的餐廳,如果煮出來的東西好吃,我會覺得是很大的享受。
什麼類型的餐廳是絕對不會光顧?
我是不折不扣的美食愛好者,不會光顧市面上大多使用劣質食材和大量味精的食肆……簡單如一碟美味青菜配雲吞麵已教我心滿意足。
如果跟明星朋友一同出外用餐,會不會很麻煩?
身邊不少朋友皆是著名影星或各界名人,大眾看一眼即可辨認出來。我並不在意用餐場地,但他們通常會選擇私人包廂或慣常用膳的地方。我覺得自己很幸運,不像明星那樣去到哪裡都會給人認出,地鐵都不敢坐。自由是很重要的。
Sevva
地址:香港中環遮打道10號太子大廈25樓
電話:852-25371388
人均:500元(下午茶)
留家廚房
留家廚房,是劉家的廚房。主理人劉健威當年是推動香港私房菜風潮的關鍵人物,一間黃色門私房菜,結業多年大家仍留戀不已。現在經營留家廚房,規模大些,還是那套做派,用新鮮食材,不放味精雞粉,他還會親自去街市選購食材,做的是傳統、懷舊、地道、家常的粵菜。
家家戶戶做慄子燜雞,他們家選來南番順常見婆樹結的鳳眼果來雞,絳紅色果實煮熟後是金黃色的,香噴噴,與慄子相比,是另一種嶺南風韻。鴛鴦蝦,舊時有人喚作「龍王抱子」,一蝦兩吃,現在做的人也不多了,他們不怕麻煩,繼續供應。還會做陸羽茶室五六十年代的菜,柴爐花雕雞,工序繁複,請陸羽的經理來吃,他都驚訝:他們自己的廚師都不會做了,劉健威得意地晃晃頭:「我有陸羽五十年代的《刀碼譜》。」他說外出吃飯遇到人家做的鮑魚,有時一兩口就要擱筷子,嚼起來跟橡皮似的,他想個辦法,用黃酒、味啉、糟滷等醃製一日,使其入味,端上桌來,酒香四溢。劉健威說做餐飲時間久了的人,容易墨守成規,反而是局外的人會有新想法。
劉健威是香港著名食家,吃的經驗比煮的經驗多,見識廣,想法也新。二十多年前他主力寫藝術評論,後來開酒吧,生意不佳卻與隔壁的家具店合作起來做私房菜,沒有菜單,煮什麼客人就吃什麼。一時間私房菜落地開花,在香港成為潮流。從私房菜到餐廳,後廚掌門除了最初朋友的太太,還曾有過「蔣家菜」的蔣還倫,三太太的家廚媚姨,賭王葉漢私廚鄺炳均……劉健威始終迎來送往,笑看風雲,他說自己做餐廳就像電影院,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影片。不過沉澱至今的留家廚房,當然已有劉氏自己的風格。
其實餐廳不少執行細務由劉健威的太太與兒子打點。兒子劉晉也是旅遊美食作家,不像父親那樣一看就知個性不羈,是內斂而又細膩的,穿梭於廳面與廚房之間,督促每個細節。留家廚房的鹽雞還是用古老方法將粗糲鹽粒炒熱把雞熟,另一方面卻將西方先進的烹飪科技引入中菜,以低溫慢煮機來做乳鴿,用精密的攪拌器做出細滑湯羹,保守而又先進。劉健威交友廣闊,每年聖誕節派對最熱鬧,他邀請朋友來吃飯,當中不少是香港導演,像許鞍華、陳果、羅啟銳等等。某天見他微信朋友圈分享與胡軍、與劉嘉玲的兩張合照,以為他倆結伴而來,原來是在留家各有飯局,剛巧在同一個晚上。另一次,臺灣食家朱振藩說自己無緣得見江獻珠女士,他就趕緊為之約了個飯局,食家蔡瀾、作家蘇童紛紛而至,沒想到三個月後江女士逝世,這一晚宴竟成絕響。
劉健威認識的名人是很多,但他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有從小吸毒的變性九零後,也有耄耋之齡身世滄桑的老翁。他在《飲食男女》寫了十多年「人情味」專欄,講的是人世間大小人物悲歡離合唏噓故事,飲、食、男、女,四字盡給他佔了。他說這些故事都是根據真人真事隱去姓名而來。原來生活在我們周圍的人也有這麼精彩的故事,有一些拍成電影恐怕你都不信,經他的眼睛這麼一打量才知道。
餐廳牆上的照片,是劉健威自己所拍攝。高高懸 掛的白色鳥籠裡,卻是靈動的金魚,一晃眼,仿佛幻覺。窗上印著香港詩人梁秉鈞的詩句:「擁抱過也碰傷留下黑斑/在盤中飽經文火的煎熬/不再計較皮膚緩緩舒開/露出了核上滄桑的人臉。」
留家廚房
地址:香港灣仔軒尼詩道314-324號W Square5樓全層
電話:852-25710913
人均:500元
類型二:廚師自己就是美食界的大明星
Pierre Hermé Paris
出身四代傳統糕餅大師世家的 Pierre Hermé糅合專業手藝和獨到視野,打破根深蒂固的傳統,憑藉其革新獨特的口味創作,Pierre Hermé於法國、日本、英國等地享負盛名,被譽為「糕餅界的畢卡索」。Pierre Hermé以「愉悅」作主導,以嶄新的口味,為食客帶來豐富的味覺體驗和感官享受,不少名人明星都公開承認自己是他的fans。Pierre Hermé Paris於2013年5月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商場開設全港首間分店,同年9月在香港海港城開設第二間分店。
地址:香港九龍海港城港威商場二階2410號鋪
電話:852-21553866
Opera BOMBANA
Bombana老爺爺每次來北京都是城中大事。繼香港、上海的8 Otto e Mezzo BOMBANA大獲成功之後,一年前Opera在北京開業就引起了軒然大波,京城愛吃的時髦人士紛紛來品嘗米其林三星級餐廳大廚的精心之作。這裡有著優雅的環境、恰到好處的服務,關鍵還有最頂級的美味。素有「白松露之王」稱號的Bombana則像個聖誕老爺爺一樣輪流在他的幾間餐廳出現。每到松露季節,他都會帶著美味黑松露白松露如約而至,城裡的各大媒體和美食愛好者們即奔走相告,一餐餐松露盛宴就這樣周而復始地延續著。
作為城中最高水準的義大利餐廳,這裡也是最吸引明星的去處之一。與8 Otto e Mezzo BOMBANA相比,Opera無論從價格和氛圍來說,都顯得更親民。而且這裡還有個亞洲著名的麵包房,保存多年的天然酵母發酵出來的麵包有種原始的麵粉和酵母的香味,美味無比。以至於很多顧客在餐前包環節就會停不下來。香港明星來北京,自然也要感受一下不一樣的Bombana。徐克導演很喜歡來Opera吃飯,和別人不同的是,他每次來都只坐在吧檯,即使用餐也坐在吧檯。有一次,他和一幫朋友來吃飯,其中有吳宇森夫婦,也都一起坐在吧檯,導致吧檯基本都坐滿了,很壯觀的場景。而且,徐克每次來都點一杯Dirty Martini,默默享受。
曾寶儀來北京錄節目的時候,專門來吃白松露,剛好碰上Bombana正在和大董一起用餐,原來,她不僅是Bombana的擁護者,還是大董的鐵桿兒粉絲,還透露說,每次去大董都自己排隊。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大橋路9號僑福芳草地B2B2層21單元
電話:010-56907177
人均:500元
類型三:熟面孔、經典菜、知根知底
國福樓
福臨門大概是在香港娛樂版見報最多的餐廳,不時有狗仔隊守駐在門口搜集情報。實在沒有驚天新聞,劉鑾雄的女朋友今天拎了什麼手袋也要寫寫。
這兩年來掌門的徐家發生「溏心風暴」,迂迴曲折比電視劇還精彩,塵埃落定以後,一個區域出現了三間「福」記高級中餐廳,福臨門由五哥掌管,爭產失敗的七哥另起爐灶再開一店,而國福樓則由徐家五哥兒子徐德強親手打造。
國福樓剛開店時開在尖沙咀的商場內,一時間引得不少名人富豪改變不過海的習慣特地光顧。後來還是捨棄高層海景,搬到灣仔福臨門附近酒店的地庫來,地段方便而位置隱蔽。
因此有人說,現在假裝不想被拍其實內心想見報的名人,就會去福臨門;真心不想被曝光的,則會去國福樓。也有人認為,福臨門牌子老、排場大,適宜宴客,若是想清清靜靜吃個飯,就會到國福樓來。國福樓的菜式與福臨門頗為相似,鮑參翅肚存貨共享不必提;招牌菜之一的乳豬全體,除了香脆的那層皮,還會將豬架拆出來,撕肉分食,人人皆驚奇怎能嫩滑至此,入味極香,有人說是全港做得最好的;傳統菜式蝦子柚皮,用的是廣西柚青,皮厚無肉,一枚破開三件,經過繁複工序烹製,厚厚一塊,吸足了上湯,綿綿地化在舌頭上;夏天主食總歸少不了瑤柱荷葉飯,炒香飯粒加上現拆蟹肉、陳年日本幹瑤柱、金華火腿粒、火鴨粒、冬筍粒、蝦仁粒、冬菇粒等,包在新鮮荷葉裡蒸半小時,讓荷葉清香滲透進飯中,端上桌子打開時必須是燙的,有熱煙伴隨荷香逸出。吃起來又香又軟,不少闊太太打麻將都愛外賣一客。
連在這裡服務的人,都是福臨門的老臣子。經理年哥在福臨門做了三十多年,做事醒目,他一出山,查良庸、郭炳湘、郭炳聯、馬時亨等名人紛紛前來捧場。總廚良哥,同樣在福臨門工作多年,已將經典菜式掌握得熟稔精妙,為了出品穩定,對於廚房人員更有自己一套嚴格規定:不能賭錢,不喝烈酒,不抽菸,少吃辣椒。
而國福樓與福臨門不同的是,後廚也走到了幕前來,與樓面服務的合作更加緊密。年哥和良哥在福臨門是多年搭檔,默契十足,當年一道花雕蛋白蒸蟹鉗,原本不在菜牌上,因為客人想吃,他們一起溝通做出來,後來成了招牌菜。
頭髮斑白的年哥,目光矍鑠,說話乾脆利落,嘴巴密實,一講到客人的細節,他就將話題岔開來。他用的還是一部諾基亞非智慧型手機,電話簿當中數百個富豪熟客。他對自己要求很高,只要客人打電話來,叫他一聲「阿年」,他馬上就知道這是誰。為怕手機遺失,他用繩子串連,掛在脖子上。年哥不時要為客人寫菜單,他將熟客的菜單存好,按姓氏排列出來,時間人物都清晰,客人再光顧時,他一翻查,口味、習慣清清楚楚。熟客贊他「話頭醒尾」,有的贈他桃紅香檳王,許世勳則獎他一隻七頭幹鮑。
良哥也有自己的小本本,將客人口味輕重記錄在案。要親自走到廳面廂房來,與客人打招呼,從寒暄中推斷他的狀況,「若是前晚休息得不好,飲食口味也要相應調整。」與年哥做派不同,他充分運用起科技來:某次知名財經界人士馬時亨要上電視節目做菜,請良哥指點。良哥將備料、炒制每個步驟用手機拍下視頻,用社交聊天工具傳給他。他高興壞了,現學現用。
地址:香港灣仔軒尼詩道33號皇悅酒店地庫
電話:852-28612060
人均:800元
豫園
豫園做的是海派上海菜,設計充滿三十年代上海風情,半開放的小包廂以仿舊玻璃作間隔,是舊時的氣氛。他們的菜品,將本幫菜結合了粵式做法的精細。主理人十分有心,每年會花時間去不同地方搜尋更好的食材,因而對豫園印象最深的更是他們費心思打造的主題宴席。
以今年的太湖船宴為例,乘雲而來的江南五小碟,分別是蔥油茭白椒油鳳尾、馬蘭頭香乾、香椿頭白玉、糟香清水螺絲;筍醃鮮,盛在手繪蓋碗面的燉盅裡,春季的雷公筍特別鮮嫩,經過五小時燉煮的五花鹹肉,味道醇厚;然後是清蒸抱醃白魚頭尾,八斤多的白魚,秘制抱醃半日。
接下來是不同口味的對碰組合:醬油水煮白蝦與河蝦,是兩種蝦的對比;香酥豆板與白汁蠶豆,是鮮甜味兒的對撞;黃金銀魚柳與銀魚跑蛋,二寸大的大銀魚,不同做法有不同表現。清炒手剝櫻花蝦仁,二斤才剝得一份蝦仁,錫幫醬汁肉配嫩口的草頭。
家常風味有雪菜豆瓣塘醴魚、雞絲枸杞頭、薺菜三鮮大餛飩,以江南桂花冰糕作為甘美的收梢。再配上不同的美酒與古箏,氛圍營造極妙,一年一度的太湖船宴、大閘蟹宴,算得上是城中盛事。
地址:深圳福田區嘉裡建設廣場T3座1M樓1A
電話:0755-23612686
人均:300元
類型四:地理位置,無可取代
上海新天地朗廷酒店
今年5月30日到6月14日,短短半個月時間裡,好萊塢知名影星伊娃·朗格利亞、妮可·基德曼、金馬影后秦海璐、鋼琴家郎朗以及知名媒體人楊瀾與吳徵夫婦等影視與文化界名人先後出現在新天地朗廷酒店,或是下榻,或是出席活動,或為舉辦酬謝宴。作為頗具古典氛圍與藝術氣質的酒店,且憑藉地處市中心新天地的便捷位置,新天地朗廷是明星熱衷的滬上酒店之一。
去年年底新天地朗廷和珠寶品牌玳美雅(DAMIANI)合作,將珠寶裝飾融入下午茶推出的奢華下午茶完美融合珠寶、時尚和定製茗茶,得到張雨綺等許多明星的親睞。「往往自己私下訂了位置來喝茶,素顏坐在戶外座椅區。但這種情況下,她們同時還會把周圍的座位一起訂掉,好與周圍客人保持一定距離」,知情人士透露。
被命名為「蒂芬玳美雅」的下午茶,靈感源於玳美雅珠寶華彩年代系列、蝴蝶系列、Damianissima和D.Icon系列,每份小食都由新天地朗廷酒店西點總廚朱雋和她的團隊運用精準地刻模塑形,手工製作而成。一系列色彩斑斕的巧克力寶石伴著甜點和開胃小食,其中包含法芙娜巧克力塔、姜味蜂蜜白巧克力粉色馬卡龍、帝王蟹肉蘑菇迷你塔配松露等,同時還含堡林爵首席法蘭西特釀香檳、各式咖啡和朗廷自有精選茗茶。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馬當路99號
電話:021-23302288
人均:688元+15%服務費(蒂芬玳美雅下午茶)
Café Landmark
Café Landmark是「看人」與「被看」的絕佳場所。位於置地廣場中庭的正中間,半高平臺,從餐廳可以打量到置地廣場的每一層樓,俯瞰一樓名店更是不在話下;同樣地,從商場的不同位置,也能遙觀餐廳內的食客。我於是好奇了很久,名人、明星、名媛、闊太太,不都是喜歡私密地方麼,為什麼這間讓人一覽無餘的餐廳,會這麼多年來都是他們的所愛,每每有小報曝光,誰誰誰在這兒下午茶,誰誰在這兒碰到誰誰誰。
回過頭來還是要看看餐廳所在的位置。若說熱衷到訪Café Landmark的名人多,倒不如說,置地廣場本身就是這個族群聚集的地方。廣義的置地廣場,包括4座地標建築:置地廣場中庭、置地歷山、置地遮打及置地太子,是30間世界頂級品牌旗艦店的集中地, 不少國際知名品牌初次進軍香港市場均選擇於此開設首家專門店,如Burberry、Cartier、Loewe等等。了不起的是,三十多年來,其地位一直沒有動搖過。名人明星闊太太逛街累了,坐下來喝個下午茶,是順理成章的事。
而你要真的在餐廳裡坐下來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設計。Café Landmark位於商場的正中央,天幕透出明亮的天光,直射到餐桌上來,與坐在室外感受無異,卻免去日曬雨淋的煩惱,環繞都是國際一線名店,那種物質充盈的浮華感,會令人有種宴席不易散的愉悅。
駐場大廚關師傅是美心集團西餐系列的行政總廚,在這兒工作了三十多年,說起熟客往事,精彩紛紜,歷經變遷卻又是不甚唏噓。不少熟客住在山頂,經常一大早就在這兒等開門吃早餐,多年來已成習慣;不時還會點選一些菜單上沒有的家常菜式,關師傅都會盡力滿足。二十年前他們還曾經製作過一本菜單,標註出明星食客喜好的菜式。這麼多年,菜單多有變化,波士頓龍蝦義大利幼面仍然是招牌,細滑而韌性足、有筋道,龍蝦肉很厚實爽口鮮甜,而且有六大塊,分量品質絕不欺場。貼心之處在於蝦螯已預先拆開,表面保留其原狀,翻過來就可以直接大口吃肉,不需再動用鉗夾。
地址:香港中環德鋪道中12-16號置地廣場1樓
電話:852-25264200
人均:300元
類型五:明星造訪餐廳,有什麼趣事?
如果你有Matta主廚或者創辦者的微信,就會了解這裡明星造訪的頻率之高了,平均每周一個一線明星的節奏。其實,Matta開業還不足一年,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成為明星的心水選擇,與餐廳的經營理念,以及廚師的創新思維不可分割。Allen Zhang,一個做義大利菜做了十幾年的廚師,對義大利菜的理解很深刻,也頗有自己的想法。「食物是有靈魂的,廚師的狀態好,才會有好的靈感,做出的菜也才會有好的味道和擺盤。」
最初,Allen也曾和朋友合開一家傳統的義大利餐廳,做的是最傳統的義大利菜,但中國人的面孔總會招來質疑,這個菜做得正宗嗎?「其實,很多傳統地道的義大利口味中國人不見得能接受,我們當時堅持原汁原味,反而遭到質疑。」如今的他,學會了揣摩顧客的心思,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傳統口味和顧客的選擇上,Allen也學會了妥協,「畢竟食物做出來是要給顧客吃的,他吃的開心,我們才實現了自我價值。」遇到吃不慣的客人,他會根據對方的口味喜好來調整自己的菜品。比如義大利燴飯,有些人就喜歡吃純正的義大利口味,那就硬一點。如果接受不了,那就煮軟一點,大家開心才最重要。如今Matta主打的是創新義大利口味,而Allen最終的目標是做成他自己風格的創新西餐。
Matta,義大利語中式「瘋狂」的意思,也代表了這裡的創新意識。為了呈現地道的義大利披薩,他們專門邀請了一位祖上三代都做披薩的義大利廚師,披薩當然也就成了這裡的招牌之一,幾乎是明星的必點菜。
造訪明星
徐崢、那英、房祖名、馮小剛、孫紅雷、劉若英等。
Matta
北京市朝陽區工人體育場西門院內北側
010-65539949
400元
明星趣事
今年年初,劉若英曾來過Matta,她當時胃口很好,點了墨魚面、碳烤豬排和鵝肝布丁,居然基本都吃完了,還大讚口味好。說沒想到在北京還能吃到這一口。接下來,每天都有好多粉絲跑來點她點過的菜單,還要求一定要坐在她當時坐過的位子。就這樣持續了兩周,每天那三道菜都售罄。
香港明星林保怡上次來Matta,坐在靠窗的位子,被外面的粉絲看到,跑進來要籤名合影,林保怡態度非常好,一一滿足了他們的要求。
明星點菜
墨魚面 :這是一道威尼斯地方菜,墨魚汁有清理腸道的功效,所以這道菜既美味又健康。劉若英、孫紅雷、房祖名必點。
傳統披薩Baci:將披薩的餡料全都放到餅裡面,再捲起來的小披薩很特別,這也是義大利的一道傳統家庭菜。幾乎每個明星來了都會嘗試一下Matta的傳統披薩。
豬腳凍:豬腳處理後用多種香料醃製,它是補充膠原蛋白的最佳選擇。那英很喜歡。
一坐一忘
在北京開了八年的一坐一忘麗江主題餐廳,一直都是時髦人士最愛的餐廳之一。喜歡覓食的明星們自然也成了這裡的常客。在三裡屯的老店,明星們總是絡繹不絕。
阿夏麗,一個來自麗江的納西族姑娘,已經在一坐一忘工作了八年,見過的明星數不勝數。「王菲、李亞鵬有段時間基本上每周都來,離婚後來得少了。」大嘴美女姚晨也特別愛雲南菜,每次都和朋友一起來。有些明星喜歡包間,安靜私密,不被打擾。阿夏麗每次從包間出來都會輕輕把門帶上,她記性還特別好,能記住大部分明星的口味喜好,她的細心樸實打動了明星們,於是每次來都親點她來服務。阿夏麗告訴我們,明星一般來了都很低調,而且從不鋪張浪費,吃多少就點多少。工體北路永利國際的新店開業後,同樣也成了撞星率頗高的地方。
造訪明星
周迅、王菲、李亞鵬、姚晨、孟廣美、陳奕迅、許巍、劉歡、杜汶澤、李宇春、廖凡、王寶強等。
一坐一忘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三裡屯北小街1號
電話:010-84540086
人均:100元
明星趣事
姚晨每次來都必點小黃瓜花炒牛肉,但其實餐廳菜單上並沒有這道菜,廚師每次都特別給她做出來。
有一次王菲這裡吃飯,被一個客人看到了,他的女朋友是王菲的粉絲,想麻煩王菲給他們的合影籤名,他要用這個來求婚。王菲很開心地給籤了名。王菲吃素,所以每次來都點一些素炒的菜,涼拌茄子、火烤茄子、涼拌豆腐皮是她的最愛。
李宇春來的時候,點了炒牛乾巴、牛肝菌和紫米粑粑,她的粉絲每次來都點李宇春套餐。
明星點菜
涼拌豆腐皮、炒牛肝菌、小黃瓜炒牛肉、版納酸角煮雞、麗江臘排骨
如果喜歡此文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歡迎向朋友推薦橄欖餐廳評論微信帳號
歡迎大家查看我們往期的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