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成長與哀愁

2020-09-05 掬一汪清泉在手月在手

「無畏是曾經的辛苦,因為你,不解孤獨,無辜是如今的殘酷,因為你,我當幸福。誰聽信了風以為是離別的歌,在眼眶中淹沒了快樂,誰藉口,是不經意的經過,錯過的人豈知是犯錯。誰伴我,天長地久,路盡頭若沒有你牽我的手,算不算,天長地久。」

——《80『後》主題歌《天長地久》

昨晚本城又是雨傾盆,一早醒來,清新的空氣,淡淡的花香盈懷。雨中的閒步,感受到了一種溫暖輕柔的情愫。

80後,改革開放後新的一代,而最大的80後今年也已年滿40歲了,歲月在不經意間悄然無聲的走過。看過《80後》的影片,有感於80後的成長與哀愁,總會覺得敘述的似曾相識,也就無所謂是否是80後了。

張國榮的歌聲縈繞首尾,一個可謂是非常乾脆利落的車禍,就此掀開了青春的疼痛,原來成長,就是從一種通徹心扉開始的,讓人猝不及防。

成長的記憶緩緩揭開,正如影片所講述的,其實與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存在著某種關聯,從97年香港回歸、非典、張國榮的離去、申奧,都是串聯我們記憶斷點的紐帶,現在看來,往事歷歷在目,那些年,我們的青春記憶,那些年,我們的拼搏奮鬥,都深深觸動了我們心靈最深處的那一點點傷。影片才開始,我就認為我喜歡這部片子,因為,這裡面有我們的共鳴。

影片中聞嘉寫給沈星辰的信中說:星辰,聽說你昨天遞交了辭職信,你兩年內連升了三級,前途無量。可是你見過我後立即辭職,就因為我是你上司的妻子,可見你還是那個敏感剛烈的沈星辰,少年的我們都是熱烈而堅持的,那是一種光芒,引人入勝。我羨慕那些時光流逝,卻沒能改變我們的人,星辰,祝福你能幸福!

愛如夏花般燦爛,愛得轟烈無畏,其實不論是80後,還是其他的人群,這些都是我們或多或少的經歷過的,這些都是我們青春成長的代價,都是我們走過的荊棘之路。我們都像影片所敘述的那樣,念書、考學,就業,一樣的跟著時代的步伐前進,我們是時代的參與者,也是時代的見證者,從始至終也都沒有偏離過我們大多數人的成長主線。而男女主人公所經歷的各自家庭的波折與苦難,讓我們不由得回首自己所走過的每一段歷程,也深深的觸痛了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可能經歷的挫折與迷茫,痛苦和喜悅。青春年少,風華正茂,無所畏懼的向前,。

沈星辰身上有種剛烈和堅持,足以讓人為之動容,也足以讓我們在影片開始後不久,就被其深深的吸引。星辰對於明遠持續十多年的愛,灼熱火烈,永遠都不會熄滅,永遠都在做著最動人的執著與堅持。而聞嘉也同樣愛著明遠,從見到他的那一刻起,情愫暗生,猶如黃河之水泛濫。在攸關性命的時刻,聞嘉冒著生命危險夜闖隔離區,只為告訴他,她愛著他,她就在他的身邊,只想陪伴著他,只想再努力一點點,你就會接受我。我們不去討論誰對誰錯,孰是孰非,其實這都只是時代的縮影,他們的所有愁緒和惆悵,都被一點一點的暴露在了我們的面前。

「這麼近,那麼遠。也許這是一個人的思念,我也曾在白天見過你。」

——《80』後》插曲《這麼近,那麼遠》

陰差陽錯的離別,這是一種怎樣的遺憾。而造化弄人,默默相愛的人被迫分離,明遠持槍入獄,一別經年,而星辰在默默的堅持,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堅持,這是一種應不應該的堅持,都為我們帶了來深刻的思考。

還好,電影的結局很圓滿。「我們帶著各自的傷疤,進入到我們的愛情之前,我一直在想,所有的方式都試過了,吵過,放棄過,分開過,都是那麼令人難過,以後,可不可以不分開了?」

星辰的這一句話,擊碎了多少人的堅強,也使得經歷了挫折和傷痛的愛,回到了身邊,也為我們帶來了愛的喜悅。

愛,需要雙方的克制和包容,愛,需要雙方的互動和溝通,也許受了傷害,也許誤會了對方,也許因為一點點的不愉快,而因此離別,那是多麼大的遺憾。車後經年,回想起,那又是多麼痛的一種領悟。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的堅持,但是這種堅持必須是自我的,必須是值得的,否則,只能是再受一次傷害。

愛,不是所有人都懂的,也不是簡單的愛和被愛的邏輯關係,我們總是絕望地渴望地被人愛,但是卻忘記了該如何去愛一個人。其實,我們要愛人多一點,我們要懂得,其實真正的愛,就在身邊,就如與親人一樣,就在身邊,默默地支持你、關注你。希望我們所有的世間有情人,都能相攜相伴一生,天長地久到永遠。





相關焦點

  • 電視,80後成長的記憶
    電視,80後成長的記憶 2020-11-21 11:5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80年代|「80後」看《80後》80後的觀後感
    相信沒有人會懷疑隨著「80後」的成家立業,這樣一個曾經引起無數爭議的群體已經開始逐漸隱於歷史的大幕之後了。如今的舞臺是「90後」的,再或者是「00後」的,總之終究不是我們這一代的了。於是百度mp3中專闢出了「80後青春散場」專欄,熟悉的音樂,兒時的動畫片和舊電影,用影音刻畫了我們這一代的成長態度;於是各大網頁上充滿了「80後」的回憶,兒時的遊戲,用過的教材和小玩意兒,還有隻有我們這代人才聽得懂的故事……轉眼一休哥和花仙子已經長大了,那些曾經陪伴我們的港臺明星也大多不復當年靚麗的容顏。這樣看來,電影《80後》的出現實在是十分的應景。
  • 李雙志讀《比利時的哀愁》|那一場青春,有別樣的煙火
    被南非著名作家、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庫切稱為「戰後歐洲最偉大的小說之一」的《比利時的哀愁》有著完全波瀾不驚的一個準校園小說的開頭。這部發表於1983年的小說,的確是以歐洲文學史中常見的成長小說(Bildungsroman)的形式描述了主人公路易斯在比利時小鎮裡度過的整個青春時光。
  • 生命流逝中的喜悅與哀愁 讀席慕蓉《流動的月光》
    作為上世紀80年代標誌性詩人之一,席慕蓉曾寫出《七裡香》《無怨的青春》《一棵開花的樹》那樣抒情靈動的詩歌。而在這本《流動的月光》中,席慕蓉則用淡雅剔透的筆觸,展示了生命流逝中的喜悅與哀愁。    《流動的月光》是一本關於鄉愁、關於時光、關於生命、關於歲月的散文集。全書分為「短歌」「關於揮霍」「真相」「春日行」「草木篇」等五輯,共60多篇文章。
  • 《哀愁的預感》:那些不想觸碰的記憶,我們真的能夠忘記嗎?
    相比很多大器晚成的作家,她算是「出名要趁早」的人物,1987年,二十出頭的她,就因為《廚房》獲得各種文學獎,隨後,兩三年間,就完成了《泡沫》、《哀愁的預感》、《白河夜船》等作品。雖然幾乎部部都是暢銷書,但《哀愁的預感》並不失其獨特之處,《哀愁的預感》在日本出版後,短短六年內,竟然重版了四十一次,可見受歡迎的程度。
  • 引力波影劇院|我的美麗與哀愁
    上世紀90年代,陳國富先後導演作品《國中女生》、《只要為你活一天》和《我的美麗與哀愁》這三部實驗性質濃鬱的「習作式」影片,在當時爆冷的臺灣電影市場引起相當反響,同時也飽受爭議。數年後,咪咪進入唱片行做事,幫柳玉梅製作新專輯。這時的柳玉梅在愛情、事業上雙雙遇瓶頸,搬家時剛巧搬進杜莉莉生前的房間。從此柳玉梅也不斷夢見那幸福的後花園。
  • 【奇樂的私房歌 第五期】 錦繡二重唱的美麗與哀愁
    本期《奇樂的私房歌》帶你聆聽錦繡二重唱的《美麗與哀愁》。如果時間回到十多年前,「SHE」和「Twins」的女子組合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她們關於友情、愛情的歌曲,流行至今依然動聽。 從1998年到現在,磕磕絆絆,錦繡二重唱一共出了6張專輯,前三張《我的Super Life》《情比姐妹深》《溫暖》是原唱專輯,第四、第五張專輯《錦繡羅曼史I美麗與哀愁》《錦繡羅曼史II夏之旅》2張專集,翻唱了70~80年代的有名的臺灣口水歌和民謠。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其中的一張——《錦繡羅曼史I美麗與哀愁》。
  • 時不我與的哀愁(羅西)
    時不我與的哀愁 文攝:羅西 本想找一首「時間」的歌,結果跳出來的是「凡人歌」,時間的回不去與稍瞬即逝,讓每個人都打回到一個水平線上:凡人。 聽李宗盛的《山丘》,最有感觸的一句歌詞是:時不我與的哀愁。經歷後的簡單,不是少,而是不多餘。
  • 桐華筆下紀念青春成長的小說,80後的回憶,你還有多少印象?
    導語:桐華筆下紀念青春成長的小說,80後的回憶,你還有多少印象?桐華是一位很受大家喜歡的言情小說作家,她筆下的言情小說多以歷史為背景,宏大的場景搭建是桐華小說的特點,但她也擅長寫細膩的情感類言情小說。桐華筆下也有很多現代文,最近在看桐華的《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這是一部治癒系小說看完以後不斷地哭泣,小說中追憶的不僅是故事人物的少年時光,更是我們的少年時光,是一本紀念青春成長的小說。多年後回憶我們是否還能想起曾經的青春記憶,曾經的少年不羈,曾經的少年青春呢?
  • 這首經典老歌,伴隨「80後」成長的經典勵志歌曲
    長大成人後每一次聽《水手》,都有一種感人至深的心靈衝擊。而作為它的演唱者鄭智化,帶給我的更是一種潸然淚下的感動。我喜歡鄭智化的《水手 》是因為這首歌的歌詞能夠給我勇往直前的力量。歌詞中流露出的是一種奮發,激人向上的情感,《水手》讓我知道了堅強,面對社會現實,面對壓力,面對失敗時要擁有的那種堅強!讓我走出成長中所經歷的一次次無奈。
  • 《二十四城記》:消逝的美麗與賈樟柯的哀愁
    而從更深的角度看,它所探討的仍舊是時代發展變化中那些消逝的美好,帶著一絲對時光流逝的哀愁與感傷,體現了賈樟柯一貫的悲憫情懷與人文關懷。從賈樟柯拍完《站臺》後最初定的片名《工廠的大門》到美學構思的成熟,是成都420廠的命運讓這一構想成為現實。從1958年建立到2008年被賣給房地產公司並迅速改建成「24城」樓盤,這個國企大廠半個世紀的起伏,伴隨著社會經濟的轉型、現代科技的發展、城市化的大趨勢。
  • 田中圭加盟《哀愁灰姑娘》 與土屋太鳳"喜結良緣"
    田中圭加盟《哀愁灰姑娘》 與土屋太鳳"喜結良緣" 時間:2020.07.1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 陪伴80後成長的十大樂隊組合大梳理
    第十初戀旋律--羽泉代表曲目:《最美》《冷酷到底》《彩虹》「星」印象 親切多過懷念,羽泉,陪伴80後長大,與80後一同長大
  • 張雨生《大海》 如果大海能夠帶走我的哀愁
    本來模糊的臉竟然漸漸清晰想要說些什麼又不知從何說起只有把它放在心底茫然走在海邊看那潮來潮去徒勞無功想把每朵浪花記清想要說聲愛你卻被吹散在風裡猛然回頭你在那裡如果大海能夠喚回曾經的愛就讓我用一生等待如果深情往事你已不再留戀就讓它隨風飄遠如果大海能夠帶走我的哀愁
  • 70後,80後和90後的男人都喜歡80後女人?
    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最近在某短視頻平臺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70後的男人、80後的男人,以及90後的男人或男孩,都喜歡80後的女人。80年代的二八自行車80後女人的特點懂得照顧人到2020年,最小的80後,已經30歲了。最大的80後,今年也已經40歲了。
  • 《雨中哀愁》這首中文歌曲的創作記錄
    2019年10月4日我在微信朋友圈裡寫道:「《雨中哀愁》!經過今天斷斷續續數個小時的努力,此時此刻我完成了對這首日語歌《長崎今天又下起了雨》的中文填詞,並把中文歌名定為《雨中哀愁》。似有神助又像是天註定,昨天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日語原版,今天我就填上了滿意的中文歌詞。這美妙的音符伴隨著鄧麗君的歌聲已經在我腦海裡儲存了幾十年,從今天開始我就可以用我的中文填詞來吟唱了!
  • 了不起的80後︱80後的人生,不止十面埋伏
    今天,邦泰「了不起的80後」專題第三期,我們採訪了4位80後,去看看他們如今最真實的生活,了解他們不一樣的人生感悟。不願辜負青春的他,用工作充實自己,無論是早前做產品經理和採購主管的工作,還是自己創業後,都全身心投入其中,十多年的打拼,讓他逐漸成長為肩負起責任的男子漢。在鄭偉看來,「80後」這一代人是「艱苦」的一代。
  • 《老司機的愛情故事》:愛與哀愁
    但看了兩集,居然,看出了一種揮之不去的哀愁!久住春彥(豬塚健太飾)和木島理生(竹財輝之助飾)《老司機的愛情故事》改編自丸木戸マキ的漫畫《情色小說家》,翻譯組機智地翻譯為《老司機的愛情故事》,可以說既抓住了作品精髓,又足夠吸睛。
  • 劉麗婷:80後導演把成長軌跡印刻在上海紀錄片發展路上
    這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巨製的總導演是80後的劉麗婷。「我一直和江河有緣,在拍這部紀錄片之前,我曾經見過黃浦江匯入長江,也在直升飛機上看到長江入海口的壯觀景象……涓涓細流,匯聚成海。」劉麗婷說,「我們做紀錄片也是一樣,一部部不同的選題給了我不同的人生,它們累積在一起,才成了今天的我。」
  • 《看見臺灣》——俯瞰臺灣的美麗與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