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護服裡加穿紙尿褲、上崗前兩小時不吃不喝 離病毒最近的時刻她...

2020-12-20 瀟湘晨報

疫情期間,黃玉梅主動請求奔赴戰「疫」一線受訪者供圖

「面對疫情,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和同事們這麼努力地奮鬥,並不是想著去改變世界,而是不想讓世界改變我們原本美好的生活。」談及抗「疫」感受,5月11日,全國人大代表、安陽市腫瘤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長黃玉梅對河南商報記者吐露心聲。

防護服裡加穿紙尿褲、上崗前兩小時不吃不喝

今年的春節,註定難忘,尤其是對於醫務工作者。疫情之初,黃玉梅就關注著事態發展。1月24日,她分別向醫院護理部和醫院辦公室提出申請,如果需要成立醫療隊,自己要加入;1月25日,河南省啟動一級應急響應後,她再次提出,要求加入醫療救援隊。

2月19日,黃玉梅終於接到醫院下達的支援安陽市第五人民醫院的通知。安慰好父母雙親、叮囑好孩子,黃玉梅帶著領導和同事們的囑託,投入到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

「一踏進隔離病區,現實的殘酷立刻擺在了我們面前。」黃玉梅說,當時防護物資還處於比較緊缺的狀態,為避免浪費,他們在防護服裡加穿紙尿褲,上崗前2個小時不敢吃喝,防護服一穿上就是六七個小時。防護服內汗如雨下,雙手被手套捂得脫皮發白,鼻梁、臉頰被口罩系帶勒出深深的痕跡。

工作中,黃玉梅和同事不僅要為病人輸液、抽血、做心電監護、標本採集、發口服藥、霧化治療、氧氣吸入,還要負責病區所有清潔消毒工作……一個班次下來,防護服被汗水浸透,有人出現頭疼、頭暈等情況,險些虛脫,但即便這樣,也沒有一個人抱怨退縮。

第一次近距離給患者採集咽拭子時,她感受到了恐懼

黃玉梅所在的病區收治的是危重患者,在護理過程中被感染的風險最大。

她還記得第一次給患者採集咽拭子時,需要與患者近距離面對面,還要面對患者張大的口腔,尤其是採集後病人乾嘔、嗆咳,分泌物四濺,「那一刻,我第一次產生了忐忑和恐懼的心理。我想起了臨行時年邁父母的含淚囑託,想起了10歲女兒送別時的眼神,不經意間,淚水浸滿了眼睛。」不過,從業多年的黃玉梅立刻就認識到,救死扶傷是醫務工作者的天職,只有他們衝鋒在前,患者才有信心去戰勝病毒,她需要用良好的心態,去幫助每一位患者。

一直等到安陽患者清零,黃玉梅才走出了病區。經過隔離後,4月1日,黃玉梅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

回想那段日子,黃玉梅很是感慨:「那是我此生最難忘的經歷,雖然充滿挑戰、充滿未知,但想到經過大家共同努力,所有病人痊癒出院,內心就會感到無比欣慰。」

黃玉梅說,「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我肩負著植根於民、服務於民的神聖使命;作為一名護士,我也誓言『要無怨無悔,奉獻一生』。」

【來源:大河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大男生也穿紙尿褲!24小時不眠不休,病房裡的他們閃閃發光
    幾天來,很多醫護人員用日誌或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了隔離病房裡的點點滴滴,梳理這些日誌記者發現,在醫護人員領隊的筆下,男護士的表現閃閃發光。此次出徵,北京醫療隊共有136人,在名單上,男護士師或護士多達16人,這樣的比例並不多見,面對疫情,男護士的優勢到底在哪兒?
  • 連線濟南市市中區援助湖北醫護人員 身穿紙尿褲工作9小時不吃不喝
    提前2小時穿戴防護服反覆詢問132名患者情況「我報名,我有經驗」「我是黨員,請優先考慮我」……1月24日,大年三十,按照國家衛健委的部署,省衛健委發出通知,山東省抽調醫護人員組建援助湖北醫療隊,支援湖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得知這一消息時,馮玉鈺沒有一絲猶豫,第一時間報了名。
  • 「不能上廁所,防護服和紙尿褲穿了15個小時……」他們接同胞回家
    客艙傳來幾聲嬰兒的啼哭聲,主任乘務長田靜的目光在機艙裡搜尋著。原來是小乘客拒絕戴口罩,用哭聲奮力抵抗。她調暗了機艙內的燈光,過了會兒,孩子們都睡著了,幾名乘務員迅速協助家長將口罩給幾個小傢伙戴上。第二天凌晨3點,順利結束航班任務的田靜終於回到廣州,但她的心仿佛還留在天上。1月31日,南航接到民航局的通知,執行接運滯留海外公民回國的包機任務。
  • 頭一回穿防護服紙尿褲上班
    陳潔。她生著一張娃娃臉,一雙水靈的大眼睛,笑起來十分甜美。同事都親暱地稱她 「潔妹」。2月22日,她隨隊抵達武漢。 【日記】 我們早上7點起來,因為穿防護服工作,想儘量避免上衛生間,所以特地沒有吃早飯。
  • 放棄陪產假、穿紙尿褲!訪隔離室裡的保山「隱形戰士」
    段麗忠告訴我們,一進實驗室,基本都要呆上7、8個小時,有時候中途又有新樣本就要十幾個小時,期間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為了節省數量有限的防護服,也為了避免尷尬,他們甚至要使用成人紙尿褲。「我孩子是1月9號出生的,我記得1月17、18號中心給我打電話說有疫情,當時我接到電話就直接來單位了。」
  • 今晚的在一起,要拍醫護人員防護服裡穿紙尿褲的場景了
    今晚的在一起,要拍醫護人員防護服裡穿紙尿褲的場景了,他們真的太不容易了記憶中,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就出過這樣的新聞的,沒想會拍出來,帶入自己想了下,真的太不容易了2月份的新聞今晚播出的《我叫大連》單元裡,鄧倫演了志願者大連第一次穿成人紙尿褲的情景,第一次穿似乎不太適應
  • 抗疫一線日記|山東援湖北醫療隊員劉振蘭:十多個小時不吃不喝 紙尿...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4日訊病毒無情,山東有愛。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擴散以來,山東已派出十批援助醫療隊奔赴湖北,開展醫療救援工作。劉振蘭是山東第八批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她用日記記錄下在漢陽方艙醫院工作的所行所思。2月13日,第5天。
  • 穿紙尿褲審訊24個小時!她手腳紅腫、奇癢無比,全程只吃一桶泡麵
    在阻「疫」的40天時間裡,帶著尿不溼審訊嫌疑人;每天工作長達15個小時,她用盡了「洪荒之力」,與戰友們一起,用血肉之軀成功將疫情擋在城外。戴晶晶說:「『疫情面前,警察不退』這不是口號,因為我們身後是幾十萬群眾的健康安全!」
  • 抗疫日記|平時給女兒穿紙尿褲,竟然變成我工作時片刻不離的物資
    儀器不停歇的聲音,仿佛跟這座城市的心跳產生著共鳴,這是到武漢這段時間來聽到的最多的聲音,這座醫院也是疫情發生以來最為全國人民牽掛的地方。昨晚,我跟我的戰友們共同完成了一批加急病人血樣標本的檢測,檢驗結果輸送完成,大家總算鬆了一口氣。
  • 揭秘病毒獵人:穿猴服汗水溼身 氣溶膠時刻威脅
    穿猴服汗水溼身 氣溶膠時刻威脅病毒偵查員七小時內判「陰」「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採集樣本之後,新冠病毒是如何被檢測出來的?從1月20日至今,豐臺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檢驗科的15名「戰士」已經連續奮戰了40多天,每周7×24小時,檢測了上千份樣本……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穿上了防護服,跟隨「病毒偵查員」們深入病毒檢測一線,揭開他們的神秘面紗。
  •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楊瑞鋒:穿紙尿褲在湖北前線抗疫39天
    在昌江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出徵後,遺憾未能前往的楊瑞鋒時刻關注疫情的發展,並做足準備,隨時響應政府的號召。很快,醫院傳來了昌江組建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消息,楊瑞鋒第一時間報名,並憑藉過硬的醫療技術及經驗,被委以醫療隊隊長重任,於2月19日帶領昌江第二批援湖北醫療隊奔赴第一線。「報名時沒和家人商量,但他們在得知後,都特別支持我。」楊瑞鋒說。
  • 湖南養老服務隊戰武漢丨「頭一回穿防護服紙尿褲上班」
    她生著一張娃娃臉,一雙水靈的大眼睛,笑起來十分甜美。同事都親暱地稱她 「潔妹」。2月22日,她隨隊抵達武漢。2月29日,湖南民政養老服務援鄂先鋒隊隊員、湘潭市六醫院(六頤苑醫養)護士陳潔和張臨玲,與另外兩名長沙隊友一起,第一次按排班表進入住養區工作。
  • 戰「疫」一線故事|穿上紙尿褲的我們並不丟人,依然是最美麗的戰士
    這不,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武熒熒告訴閃電新聞記者,在出行湖北之前,她就準備了一大「神器」。可是這個神器到了實戰操作時,卻沒有派上用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來看武熒熒發來的前線戰「疫」日記。戰「疫」中的另類「神器」作者:武熒熒 2020年2月16日當普通人為新聞上出現的醫護人員為了不浪費防護服,減少感染機率,忍8小時不上廁所的行為震驚又敬佩時,這已經成為了特殊時期我們認為的理所應當
  • 成都隔離觀察點戰「疫」故事:她們穿紙尿褲上崗 一站十多個小時
    在這裡,值班醫護人員每天工作時間都在10個小時以上。出人意料的是,他們走出隔離區,脫下悶熱的防護服,摘下護目鏡後,第一件事居然是上廁所。「每天從穿上連體防護服到下崗,期間不能吃喝,不能上廁所,這才是對我們最大的考驗。」 醫學觀察點成立後,首批主動申請到點工作的醫護人員黎曉燕說。
  • 【江北有你 最美巾幗】區疾控中心李小燕:離病毒最近的人
    【江北有你 最美巾幗】區疾控中心李小燕:離病毒最近的人 2020-03-19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穿著紙尿褲上隔離病房,戰鬥8小時不上廁所!得知緣由那一刻淚崩了
    我提前一個小時來到了我們遼寧省醫療隊馳援的武漢市蔡甸區人民醫院,進行各種消毒處理,穿戴好防護設備,進入隔離病房。我們工作的隔離病房內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必須要穿好防護服。由於在隔離病房內工作了很長時間,防護服表面是有致病微生物的,要是想去清潔區,就得把這些東西統統脫掉,否則清潔區就會被汙染,這是不被允許的。
  • 疫情偵察兵:常常不吃不喝工作8小時
    陳白雪說,作為站在醫生後面的醫檢人,疫情中的偵察兵,他們同樣要穿著高級別的防護服,在負壓實驗室裡開展工作。為了節省防護服,儘快出檢測結果,他們不吃不喝工作7、8個小時也是常事。「脫掉防護服的時候往往會很累,護目鏡都是霧氣,臉上都是深深的勒痕。」 陳白雪說這是近期的常態,整個實驗室都在加班加點完成工作,檢測人員從早上八點半進入實驗室,到下午三點、四點離開實驗室。核酸檢測是個連續的作業流程,中途停下會影響整個環節的效率,所以檢測人員常常在實驗室連續作業8小時並且不吃不喝。
  • 病毒偵查員七小時內判「陰」「陽」
    他們不直接接觸病人,卻在努力剝開病毒的真實面目,為疫情的處置提供科學、有效、有力的「大數據」支持。一份樣本牽涉整個疫情防控大局,他們要對每一份樣本負責。從1月20日至今,豐臺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檢驗科的15名「戰士」已經連續奮戰了40多天,每周7×24小時,檢測了上千份樣本……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穿上了防護服,跟隨「病毒偵查員」們深入病毒檢測一線,揭開他們的神秘面紗。
  • 記者探訪「發熱門診」:愛我,就離我們遠一點
    為了離64歲的母親遠一點,血液免疫科護士韓冰在申請到發熱門診前,特意在醫院附近租了間房子,和另一名女護士同住。韓冰穿好防護服即將上崗 蒼雁 攝  在葛麗坤「招募」護士的信息發到群裡後,韓冰立即和葛麗坤「私聊」,她的「申請理由」比較特殊:「我得過肺炎,有『抗體』,知道如何護理這樣的患者。」韓冰曾在2015年得過嚴重的肺炎,在重症監護室住了大半個月。
  • 穿著紙尿褲上班,廣元援鄂醫療隊的溫暖與感動…
    「我們都是地震中長大的孩子,危難時刻得到那麼多人幫助,我肯定支持他。」妻子楊敏珥含淚告訴記者,凌晨1點過她才知道。 (六)上崗前都不喝水 作者:廣元市第一人民醫院全科全科主管護師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