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隔離觀察點戰「疫」故事:她們穿紙尿褲上崗 一站十多個小時

2020-12-20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

與確診病人有密切接觸,或者從疫情較嚴重的區域來的人,將會被醫學隔離觀察。而醫學隔離觀察點,也會有醫護人員來專門照看,

這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最關鍵的環節之一。在這個普通人無法涉足的隔離區,

面對特殊的服務群體,醫護人員有著怎樣的特殊經歷和故事?

記者走進了成都市成華區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

在這裡,值班醫護人員每天工作時間都在10個小時以上。出人意料的是,他們走出隔離區,脫下悶熱的防護服,摘下護目鏡後,第一件事居然是上廁所。

「每天從穿上連體防護服到下崗,期間不能吃喝,不能上廁所,這才是對我們最大的考驗。」 醫學觀察點成立後,首批主動申請到點工作的醫護人員黎曉燕說。

隔離區內不吃不喝

只為節省防護物資

每天不到8點,黎曉燕便早早到崗,洗手,穿戴好防護工具後迅速投入到工作當中。

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進入隔離區,需要穿上厚重的防護服,戴上口罩、帽子、護目鏡和鞋套,為隔離對象測體溫、開展醫學觀察,還要做好房間消毒及特殊醫療垃圾裝袋處理。

「每天工作繁忙,顧不上片刻休息。一天下來,渾身汗水溼透,就像洗過澡一樣。」 黎曉燕告訴記者,在全副武裝狀態下工作,人體出汗是不可避免的。由於疫情突然,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物資都會緊缺,為節省防疫物資,每位醫護人員穿上防護服後,在隔離區內必須堅持不吃不喝不上廁所,一待就是十幾個小時。

黎曉燕還向記者透露了醫護人員的一個「秘密」:「防護服為一次性連體設計,如果值班時上一次廁所,就意味著需要重新換一套防護服才能返崗,所以很多人上崗時,都會在裡面增加一層成人紙尿褲。大家都捨不得多『浪費』任何一件防護物資。」防疫戰鬥打響後,各地防護物資都很緊缺,為了下一班的戰友留夠充足的防護裝備,每個醫護人員上崗後都要儘自己最大限度的堅持,即便在隔離區口乾舌燥,他們也不敢多喝水。

人人都身兼數職

盡力滿足隔離者需要

為了避免交叉感染,集中觀察點實行全封閉管理。黎曉燕說,時間一長,大家難免會焦慮,甚至恐慌,所以除了觀察、滿足他們的生活需求,他們還需要充當知心夥伴,不斷安撫隔離觀察人員的情緒。「只要他們提出了要求,我們都儘量滿足,盡力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在這裡每一個人都身兼數職,護士、護工、酒店服務生、心理諮詢師、朋友、家人……

「今天感覺怎麼樣?有生活上的需要跟我說。」每天為隔離人員送早餐的時候,黎曉燕都會隔著玻璃窗跟他們聊上幾句,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每天都會接到隔離人員很多通電話,有的擔心自己的身體,有的是餓了想叫外賣,有的是要買面膜、買煙的,甚至是通馬桶的……」總之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想不到的事情。

凌晨1點,值守護士黎曉燕和同事們剛做完新送來的觀察人員各項監測、記錄工作,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又接到有人員要送來的通知……忙完一天的工作,此時已是凌晨3:07分。2月12日,她在日記中寫道:這是從事護理工作14年最忙最累的日子,昨晚只睡了近4個小時,這一仗打完後一定要好好睡幾天……

「很累、很忙、很想家,但同時也很溫暖…」今年春節這樣特殊的日子,黎曉燕和同事見面說得最多的不是新年好,而是加油!加油!加油!

感動總在不經意間

愛和希望成最大動力

「隔離點的工作繁忙而枯燥,但每次聽到隔離人員對我們的關心和幫助連聲感謝時,我都感到很欣慰。」 黎曉燕表示,記得有一天,在對轉運後的空房間做例行的消毒工作時,她發現了解除隔離的觀察者留下的一張卡片,上面這樣寫到:「等到春暖花開冰雪融化,我們走上街頭共擁繁華」卡片沒有落款,但卻畫了一張大大的笑臉。「這張笑臉,是真的笑進了我的心裡,感動總在不經意間。」

她記憶很深的還有一個三歲的孩子,在給他房間發放午餐的時候,他搭著凳子隔著房門上的玻璃窗大聲說「阿姨,加油」。黎曉燕深刻體會到,在這個特殊時期,無論是普通老百姓,還是醫護工作者,愛和希望都是大家戰勝疫情最大的動力。

據介紹,成華區集中醫學觀察點現有醫護人員16人,截至2月12日,已累計接受集中觀察人員143人,有92人成功解除集中醫學觀察,平安返回家中。

相關焦點

  • 戰「疫」一線故事|穿上紙尿褲的我們並不丟人,依然是最美麗的戰士
    來看武熒熒發來的前線戰「疫」日記。戰「疫」中的另類「神器」作者:武熒熒 2020年2月16日當普通人為新聞上出現的醫護人員為了不浪費防護服,減少感染機率,忍8小時不上廁所的行為震驚又敬佩時,這已經成為了特殊時期我們認為的理所應當
  • 「戰「疫」「警」色」堅守在「觀察點」的最美「警察藍」
    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點成了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前沿陣地,這個讓人望而卻步的地方,每天卻堅守著一幫無畏生死的「戰士」。他們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每天堅守在「觀察點」安保第一線,忠於職守,日夜奮戰,護衛疫情防控的最後一道防線。2月7日,區防指下發指令,指定洛王某賓館為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點。
  • 抗疫·溫情故事
    1月9日,趙炎需要24小時在崗在位。她只能抽空在電話裡對孩子進行遙控指揮,「做飯多放水、記得寫作業、照顧好姥姥……」 這兩天,由於忙工作經常吃不上飯的趙炎還特別懷念閨女親手做的「美味佳餚」。當趙焱被問到有沒有後悔變成一位「狠心媽媽」時,淚珠在眼眶中打轉的她則說,「相信孩子長大後,聽到媽媽講述抗擊疫情的故事時,會給媽媽豎起大拇指,為她們有這樣的媽媽而自豪。」
  • 「疫線故事(61)」第一次進艙,我穿上紙尿褲
    山東省對口援助黃岡市,先後派出十餘批醫務人員對口支援湖北省武漢市和黃岡市,齊心協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充分展示身處疫情防控戰線的醫護工作者舍小家顧大家、救死扶傷與病魔鬥爭到底的精神,由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支持,大眾網·海報新聞發起「疫線故事——我的愛對你說」特別策劃,讓廣大醫務人員作為主人公,講述在湖北武漢、黃岡前方醫療隊援助期間自身的感動、感悟和感受,講述在一線工作生活期間難以忘懷的人和事,講述自己與疫魔鬥爭、在這場全國戰疫戰場上的感人瞬間。
  • 堅守隔離觀察點的愛心守護——舞陽縣中心醫院駐守觀察點掠影
    堅守隔離觀察點的愛心守護——舞陽縣中心醫院駐守觀察點掠影本報記者王明傑「我家就住在前面,往前走不遠,拐彎就到,我很想看看孩子,他爸爸也在一線望著窗外的璀璨燈火,舞陽縣集中隔離點護士王俠的眼裡也有點點燈光在閃爍。在酒店走廊盡頭的窗邊是大家工作之餘最愛去的地方,這裡可以看到縣城的一隅,可以眺望家的方向。2月13日,舞陽縣疫情防控指揮部下達指令,在全縣設立3個集中醫學觀察點,舞陽縣中心醫院承擔其中一個觀察點工作任務。
  • 戰「疫」家書||寫給愛妻,寫下我們的愛
    家書,這個曾經承載親情和溫暖的表達方式,在疫情防控這場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中,特別是在抗疫一線心手相傳。這是精神的凝聚,這是親情的噴湧。防控第一線,家書抵萬金。什麼是萬眾一心,什麼是眾志成城,且聽且前行......今天,為大家展播一封來自戰「疫」一線的丈夫寫給妻子的家書。亞平:有十幾年沒有給你寫過信了。
  • 奮戰80天,啟迪紹興喬波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圓滿完成使命!
    4月19日,隨著最後一名隔離人員順利解除隔離,啟迪控股旗下—紹興喬波國際會議中心作為區域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圓滿完成使命,實現「零脫管、零差錯、零感染」的目標。相關工作不僅得到隔離人員的認可,亦獲得了各級政府的高度評價。
  • 戰「疫」故事 ⑨ 丨「拼命三郎」馬文宇
    長安公安分局的一條全警戰「疫」集結令,讓剛剛值完班,正在回家路上的馬文宇調轉了車頭。其後迎接他的就是連日的守高速、走社區、穿小巷,以及各項排查、勸導和宣傳工作。自大年初二參加戰疫行動以來,馬文宇連續八天戰鬥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以所為家,吃住都在派出所。
  • 清華教職工集中住宿健康觀察點的門內門外
    邱勇與陳旭在生日賀卡上簽名當天下午,在第110個「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邱勇,陳旭,校黨委常委、工會主席王巖來到三號樓和四號樓教職工集中住宿健康觀察點,了解觀察點的建設、管理和服務情況,慰問抗疫一線的後勤女教職工,向她們致以節日的祝福與問候。
  • 記者實地探訪宜都醫學隔離觀察點
    對密切接觸者進行 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是防控疫情的重要一環 自2月1日啟用尚林酒店 首個醫學隔離觀察點(集中留觀點)以來 我市已陸續啟用四家集中留觀點
  • 戰「疫」中的警營故事丨一身藏藍色背後的16個小故事
    作為一名「老兵」,王勝進日夜奮戰在抗「疫」最前沿。大年初一,他便主動返回工作崗位,充分發揮出一名老社區民警人熟地熟的優勢,僅在3天內就完成了轄區3500餘人口的排查工作。同時,他把大部分時間都放在社區裡,勸導群眾戴口罩、協助社區網格員上門測量體溫、宣傳防疫小常識,引導群眾做好居家隔離,叮囑群眾做好防護措施。王勝進在小區採取封閉措施時,每天一站就是8個小時。
  • 上海普陀隔離點從1到7的故事,為入住者送上「五心」服務
    從大年三十疫情告急開始,普陀區已陸續設立了7個集中隔離健康觀察點,從「1」到「7」,一家家酒店站了出來,扛起社會責任,成為7個「愛的驛站」。每個隔離點背後,都有數不清的故事,有驚心動魄,也有溫情脈脈,有辛酸和苦累,更有感動和收穫。最長的堅守普陀區第一個集中隔離健康觀察點,至今已經運行了70多天。
  • 東人醫胡鑫森:「疫」戰軍中排頭兵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連續20多天駐守在此,雖然每天都要經歷無數這樣「瑣碎」,可是,每一樁,每一件,都像印在他腦海裡一樣,至今記憶猶新……爭分奪秒  48小時建成肖家衝集中醫學觀察點1月27日,大年正月初三。位於東興區肖家衝內江防化團駐地的後山上,幾幢早已廢棄的房屋在寒夜中依然亮著燈光。
  • 完成12項戰「疫」任務,這支鐵軍獲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
    自今年1月29日晚派出第一批黨員突擊隊伍奔赴戰「疫」一線,至3月6日江岸區隔離觀察點順利完工,中國一冶交通公司共完成了7家抗疫醫院改造、2個隔離觀察點改造、2家方艙醫院建設、4000多張病床、56個社區封閉改造等12項戰「疫」任務。
  • 防護服裡加穿紙尿褲、上崗前兩小時不吃不喝 離病毒最近的時刻她...
    疫情期間,黃玉梅主動請求奔赴戰「疫」一線受訪者供圖「面對疫情,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和同事們這麼努力地奮鬥,並不是想著去改變世界,而是不想讓世界改變我們原本美好的生活。」談及抗「疫」感受,5月11日,全國人大代表、安陽市腫瘤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長黃玉梅對河南商報記者吐露心聲。防護服裡加穿紙尿褲、上崗前兩小時不吃不喝今年的春節,註定難忘,尤其是對於醫務工作者。疫情之初,黃玉梅就關注著事態發展。
  •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戰「疫」,給你一個我看到的阿榮!
    在這場舉國同心的防「疫」戰中,阿榮旗的幹部群眾向著未知的危險逆風而行,心心相牽,拳拳互勵,守這道門,護這座城,守護著這方土地上的32萬人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生命保衛戰中,在阿榮旗大地上,我看到了一幕幕令人感動的瞬間定格成永恆,我見證了一個個逆行的背影聚火融冰,我看到了一個眾志成城的阿榮!
  • 「我們的「戰疫」故事」戰「疫」前線黨旗高高飄揚
    挨家挨戶上門排查、宣傳、勸導,協調對接駐轄區單位、愛心企業,對封閉隔離小區實行24小時值守,為居民群眾提供代買、代送、代辦服務,全力以「復」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從去年農曆十二月廿八日開始,蘇州市相城區漕湖街道1200名黨員每天都在「戰鬥」。疫情防控哪裡任務重,黨的工作就覆蓋到哪裡,黨員就衝鋒在哪裡。
  • 戰「疫」一線丨她們是白衣天使,更是穿軍裝的戰士!
    抗疫戰場上,一位位軍隊女性醫務工作者換下迷彩、穿上白色防護服,為挽救人民生命與死神搏鬥,與時間賽跑,與病毒作戰。她們用雙手編織春天的圖景,用愛催開向陽的花朵。於是,荊棘之路上,花香瀰漫,那些走過荊棘叢的人們,不再覺得那麼痛苦。她們是白衣天使,更是穿軍裝的戰士。她們眼中有光、心中有愛,給病人們帶來生的希望;她們心中永遠有任務、肩上永遠有責任,為人民堅守保護健康的陣地。
  • 這8個真實的故事,致敬戰「疫」中的愛情
    17年前丈夫戰非典,如今妻子馳援武漢;延期結婚,只為堅守在最危險的抗疫一線。見屏如面,隔著口罩和護目鏡,潮溼的呼吸,就是彼此最好的愛情的信物。在這個特殊的情人節,《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用8個真實的故事,致敬「抗疫逆行者「的愛情。
  • 秀洲5戶家庭獲評全市「最美抗疫家庭」,有你認識的嗎?
    金軍偉告訴我們「錢以後多得是機會賺,現在非常時期,需要大量志願者,我是一名黨員,更應該義無反顧站在一線,哪裡需要我,我就願意去哪裡」。錢雪峰家庭錢雪峰是新城街道的一名社區幹部,年初一就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下社區排摸、居家隔離後勤保障、隔離點值班等。「社區工作是我的本職工作,都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