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退伍時,新老交替,老兵走之時也是新兵下連隊的時候。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兵員更替是保持部隊強大戰鬥力的根本保障。
大學生士兵,是部隊裡的特殊群體,他們學歷比一般農村兵高,更能適應現代化作戰節奏。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攜筆從戎,走進部隊,成為一名士兵、士官或是軍官。那麼同樣是大學生士兵,為什麼有的是義務兵、有的是士官、有的是軍官呢?讓小編跟大家解答一下疑問吧,如有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一、應徵入伍,成為一名義務兵
應徵入伍,指的是部隊從大學裡招收義務兵,高職(專科)畢業生應年滿18至23歲,本科可放寬到24歲。這些大學生士兵入伍後,需要服兩年義務兵役。顧名思義,義務就是身為公民應當履行的職責,所以他們只能領每月600塊左右的津貼。而且,入伍後授予列兵軍銜,是戰士裡軍銜最低的一級。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學生大學沒有畢業,也能保留學籍,入伍服兵役,服完兵役後再回去繼續讀大學。
二、直招士官入伍,成為一名士官
直招士官,是指軍隊每年從高校中招收士官,所需專業有嚴格限制,一般服役4到7年,領取2500塊左右的工資加地方津貼,按照學歷確定工資檔案。一般需要部隊所需專業畢業生,才能報名。
三、特招入伍大學生,成為一名軍官
從地方特招專業技術人員入伍,在部隊擔任相應職務,或是相關技術專業軍官職務。專業和院校都有相應要求,本科入伍直接授予副連職中尉,研究生入伍授予正連職上尉,博士生入伍授予副營職少校。學歷越高,起點越高。不過,特招大學生入伍的比例會逐年減少,除了專業技術人才,都以軍校生為主。工資為5000+地區性補助,如果是在高原地區,這個地區補助是比工資還高的。
介紹完大學生入伍的三種情況,就有可能出現一種這樣的狀況:某高校的校友張三、李四、王五,在同一大學裡同一專業裡就讀。張三大三時入伍,李四畢業後作為特招士官入伍,王五畢業後作為特招軍官入伍。三個同學在同一連隊相遇,王五當了連長,管著士官李四和上等兵張三。這就尷尬了,同學見面,張三李四都得喊王五:「首長好!」
所以,廣大的大學畢業生,能作為特招軍官入伍的,就別選士官,能作為特招士官入伍的,就別選義務兵。但是,義務兵和士官,通過自身努力通過部隊院校的統一考試,到軍校培訓四年,也能成為軍官,不過起點還是比特招軍官低了不少。
義務兵、士官、軍官,不但工資待遇相差甚多,而且轉業後的待遇也差很多。軍官轉業(北上廣深除外)一般能安置為公務員,士官轉業(三期以上)一般能安置為事業編,義務兵只能領幾萬塊錢退伍後。有什麼問題,請在下方留言,小編盡力為大家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