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這是出自於《莊子·秋水》的一句話,意思說不要總是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人。小學生都會背,但成年後能運用這個道理的人少之又少!
尤其是家長,自從有了孩子以後更是把這個理忘得死死的,總是用成人的世界觀去要求孩子,對於孩子的一些缺點更是下大力度管教!
但孩子其實就是一張白紙,很多所謂的缺點其實是一個階段心理或者生理髮育的表現,尤其是有兒子的家庭,這三個缺點,父母不需要「深管」,男孩將來會更容易成大器!
一、拆家
男孩子淘氣、好動,更讓家長感覺忍受不了的就是喜歡拆家,別管鍵盤、滑鼠、遙控器還是新買的玩具,只要到了男孩手裡那必定脫不開被拆的結局。
孩子拆完一時爽,家長火冒三丈消不掉!於是不是罵、就是打,非要管教到孩子最終記得住。但這其實是阻礙孩子大腦的發育和思維的發展。
首先拆東西能夠提高孩子手部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其次在拆東西的過程中,孩子觀察力會越來越強,思考力與日俱增,因為想要把拆開的東西裝回去,還具備了逆向思維。
最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停地在腦子中構想,如何拆?如何裝?錯了再重來,這其實就是科學思維,是科研人員都要具備的特質。
二、有點兒自戀
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小男孩,經常把「我是最棒的」、「我是最帥的」掛在嘴邊,尤其是做遊戲,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總是要這麼說上幾句,相當自戀。
謙虛是美德,家長看到自戀的孩子自然總要管管!當其實健康的自戀對於孩子來說是好事兒,孩子不會盲目樂觀、也不會過度悲觀、不會輕易別人扭曲自己的價值觀。
這樣孩子能夠更正確地認識自己,他認為自己的優點比缺點多,值得被人喜歡。如果兒時能一直以這種心態成長,孩子長大以後面對挫折和困難時會更勇敢,將來更容易成功。
當然這種自戀也不要過度,比如目中無人、為我獨尊、不在乎他人感受的自戀自然不行。那是真正的缺點!
三、愛哭
「你是男孩子,哭什麼哭」這是在很多男孩成長過程中,最常聽到的一句話。似乎眼淚就是男人的反義詞。
但心理學專家卻認為,讓男孩子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兒。家長要知道男孩畢竟是孩子,孩子的情緒能力是逐步發展的,不是你一句「不許哭」他就真長大了!
而一味地壓抑男孩的情緒會造成消極情緒無法排解,久而久之造成壓抑的性格;因為從小沒有在哭泣的時候得到安慰,這種孩子缺乏共情能力和同理心。
很多大男子主義的男性,面對妻子哭泣,表現出來得不是冷漠,就是厭惡,還會附贈一臉「有什麼可哭」的表情。這都是因為兒時不被允許哭,阻礙其擁有體會他人情緒的能力。
而且從小被教育不許哭的男孩,會因為哭泣而對自己感覺羞恥,認為自己很懦弱、很無能,讓他形成不正確的自我認知。試想一下這樣的人,將來怎麼可能成功。
而被允許哭的孩子,性格樂觀開朗、懂得如何釋放消極情緒、如何安慰他人,在社會中人緣好情商高。因為調節能力強,抗挫折能力也好,未來自然容易成大器。
如何養育一個成功的男孩?
我之前聽過一句話說:「給兒子最好的保護是陽光教育」與李玫瑾教授曾經在講座中談到的,「我寧願我的孩子考不上名牌大學,也要他快快樂樂」不謀而合。
可見,對於男孩教育的第一個重點不該是學習成績好不好,應該是性格完不完善,孩子是不是樂觀勇敢?面對困難是否夠堅毅?是否有同理心?是否能管理自己的情緒?
這些因素其實是情商的重要組成因素,而一個男人將來想要在社會上獲得成功,情商至關重要。最後想要提醒所有家長,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上「缺點」這個標籤,你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就做了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