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開始,先註明一下,代表性人物不公要武學與表現出眾,性格特點與經歷具有代表性,而且戲份也要有一定的長度,才能被評出來。文章只介紹十位,所以多多少少還會有一些人物沒出現在文章裡,最後請道友們別為這些人物排名,以免引起爭議,小編在此先感覺道友們配合╮( ̄▽ ̄)╭。
年華不染裳瓔珞
天佛原鄉深闕最高指導,人稱佛鑄,行事謙和,慈悲為懷,不輕言犧牲,在佛鄉面臨波旬浩劫之際無懼無悔擔下沉重責任,於異教邪說竄起的末法時代,引領佛鄉眾人堅守佛門正法,點燃世間的一線希望。當眾人極力撻伐闋聲雲舵的殺生,裳瓔珞卻能明瞭闋聲雲舵為蒼生未來無悔墮入無間地獄的悲願信念,為其護航甚至共擔罪業,如斯心思澄明的得道者也不枉其佛鄉深闕最高指導之名。
淨琉璃菩薩
佛門先天高修行成就者,霹靂封靈島時期登場,懷有大智慧與慈悲心,長年靜修於定禪天。雖無多少轟轟烈烈的戰役,但是對中原正道一直鼎力支持,多次解救一頁書與素還真等中原正道於危難之中。
活佛梵剎伽藍
西佛國小活佛,於天藏山轉世,具有大慈悲精神之佛子,治理西佛國、統轄鎏法天宮,是一位政教合一的領袖。曾東行中原超渡受盡嗜血苦難之人,並指點素續緣留意三十年後的聖行者一事,囑付素續緣將嗜血年紀交給聖行者,有意為滅絕希望的世界留下一點光明。又感化金妍華妃、九幽,解放嵩馬·狄,協助素還真重生,扭轉邪兵衛浩劫等,以智慧、佛法一一解決問題。
刀狂劍痴葉小釵
老劇時期佛教的傳人,佛門秘傳之招般若懺至今仍在為蒼生洗滌罪惡。霹靂布袋戲中最不可或缺的中原正道棟梁之一,自《霹靂至尊》第一集出場,至今仍活躍中。兩千多集的劇集當中,無數次讓戲迷們內心滂湃的戰役。披肩的白髮和臉上的英雄疤,刀劍雙修的武學特徵,搭配沉默無言的特色,營造出該角色獨特的風範。
佛首帝如來
雲鼓雷峰的創建者,四境佛宗三大源流之中的佛首,帝如來所扮演的,是「天下有罪、無所不殺」的佛愆,因此,他只能以瘋狂殺性、玩弄敵手的表象,掩飾不想與黑衣劍少對戰的意圖;為了取信魔城,選擇針對曾為魔方助力、今為聖方兵源的古武族,於明巒攻防戰中殺害岱宗羔百年;故意激發靖滄浪鬥志,使自己能在毫無保留的狀態下,順利導向兩敗俱傷的戰果;神決最終戰,全力以赴贏得勝利,對於阿修羅的生死,只能將希望放在於百年千年後,阿修羅再次甦醒的可能。
聖尊者一步蓮華
萬聖巖大日殿的最高指導者,心性慈悲,練有誅魔之招蓮華聖功,秉持渡世救蒼生之理念。在正道淪陷笑蓬萊魔界詭計時,以梵海神擊逼退九禍,力抗異度魔界之禍 ,引導吞佛童子入正途,促成日後後襲滅天來與一步蓮華善惡相合,同歸輪迴之局。
地藏聖者蘊果諦魂
天佛原鄉的「地藏王」,初代聖魔大戰的領導者,蘊果諦魂秉承地藏慈悲大願,雖為了蒼生與佛鄉而手持兵刃,卻始終留有一絲慈悲,心存渡化之念。而在天之佛負罪法門的修行之路上,蘊果諦魂始終有著體諒與信任,支持著天之佛共同完成佛鄉的濟世弘願,蘊果諦魂一路行來,始終堅守心中信念,也忠實詮釋了地藏捨身無悔的大願形象。
天之佛樓至韋馱
天佛原鄉對戰厲族的最高主導者,擁有化分五相渡世之能,修體已臻精純,色身非男非女。天之佛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負業修行的同時還要強調自己必須從內而外的至高至潔。天意的執行往往殘酷,天意無法揣度,無悲憫無正邪。天之佛負業修行的真髓就是替天背負罪業,手段往往帶有天道無情的色彩,以達到挽救蒼生的目的。他接管天佛原鄉,肩負剷除天之厲的重責,又造罪牆,這些過往,是他選擇的最佳執行方案,即使重新來過,天之佛也不改初心。
聖行者佛劍分說
佛教先天,願斬盡世間一切惡業,墜入無間亦不悔的慈悲佛者。佛心永遠都是疼痛的,因為無法渡盡世人!百世經綸一頁書怒斥:世上總有誅不盡的妖魔邪道,笑不盡的世俗庸人!地藏菩薩發宏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佛劍分說身披袈裟,手執佛牒,宣誓:為渡世人,身入無間。殺生為護生,斬業非斬人!眾生苦劫,佛者慈悲。何者為佛陀誓願,慈悲本衷?
百世經綸一頁書
又稱「梵天」,外號「邪心魔佛」,為正道的精神指標及領導者之一,半闔眼眸看盡世俗庸人,微揚嘴角笑盡天下英雄。素還真掌握文武半邊天,那麼一頁書駕御另外半邊天也不成問題。一頁書不止武學境界極高,而且智慧也是數一數二,是欲侵略苦境的魔頭們最為忌憚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