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與自然災害的發生有沒有內在聯繫?

2020-12-24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就在前一段時間,我國部分地區觀測到了非常壯觀的日環食天文現象,我國能夠觀測到環食帶的位置,從西藏向東經西南、華南等地區,但環食帶的寬度這次非常窄,僅有21公裡,在此範圍之外的附近地區只能看到日偏食。而此次日環食與以往的不同之處,在於食分非常大,即在環食帶上觀看,太陽被遮擋住的面積佔比非常大,幾乎達到99%以上,僅留下一條金邊,因此也被稱為「金邊日食」。據科學家們推測,預計下一次出現日環食得等到2030年,而且每次日環食所能觀測到的地區又都不盡相同,再加上如果天公不作美,陰雨和多雲天氣也很難如願進行觀測,所以能夠親眼目睹到日食現象實屬不易。

目前無論是日食還是月食,不但成為天文學界重點關注的天文現象,很多天文愛好者也對此趨之若鶩。不過,在漫長的歷史上,特別是日食一直以來都和天災與人禍聯繫在一起,認為發生日食一定會有不好的徵兆在等待降臨人間。之所以古人會將日食與災禍放在一塊聯想,主要原因就在於當時的科學技術水平比較落後,人們對宇宙的認知程度幾乎為零,甚至連地球本身的特徵及運行規律都無從知曉。

與此同時,人們對大自然懷著非常極大的敬畏之心,對於太陽和月亮等這些巨大天體具有強烈的崇拜意識,如果它們從地球上看來被遮擋住了,那麼在當時的人們看來,無異於上天將他們的保護神從身邊「抽走」,潛意思裡認為是天神將要懲罰世人。而且在古代,自然災害和地質災害頻發,人們又將發生日食的年份與這些天災聯繫到一塊,更加驗證了這種思維邏輯,久而久之,日食之後將有不祥之事就形成了思維慣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類對太空觀測技術的不斷進步,世人對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過程逐漸豁然開朗,無非就是三顆星體相互位置變化,當達到三點一線時,所引發的光影問題,即太陽的光線被月球遮擋從地球上看就形成了日食,太陽的光線被地球遮擋從地球上看不到月球反射的太陽光線就形成了月食,僅此而已。

以日食為例,根據太陽光線被月球遮擋的程度,我們把日食劃分為日全食、日環食和日偏食三種形態。如果月球把太陽光全部遮住,在地球正對著的區域正好處於本影區,則在這個區域內一點太陽光都看不到,看到的就是日全食。如果在地球上的本影區之外,則只能看到部分太陽被月球遮擋的情況,我們看到的就是日偏食。而日環食的發生條件較為苛刻,處於太陽和地球之間的月球,除了要處在日地連線上之外,還需要距離地球相對較遠的位置才有可能實現,在此情況下,地球上正對著月球的部分區域剛好位於偽本影區,在這裡看到的只是太陽外圍的一部分,呈現的就是日環食。

如果我們再細深究一下日食的形成過程,可以發現一個更加有趣的事實,那就是從地球上看月球和太陽,它們的視直徑幾乎相等,因為太陽的直徑大小約是月球的400倍,而日地距離與地月距離之間的比值也約為400倍,這也就使得月球有一定的機率可以完全遮擋住太陽光。而至於何時會發生日食,則取決於太陽、地球和月球相互之間的相對位置,特別是月球在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當月球的位置處於黃道面(地球公轉軌道平面)與白道面(月球公轉軌道平面)交點的一定界限之內時,比如18度左右就可能會發生日食,出現這一機率的時間只能是農曆初一。據科學家們測算,地球上同一地點能夠觀測到日食的機率,大約為每300年一次。

無論是日食還是月食,它們都是宇宙中的天體在運行過程中,由於所呈現出的位置排列的特殊性,引發光線的直接遮擋或者反射光線遮擋造成的,是客觀存在的一種天文現象。這一點,與太陽系幾大行星之間的位置關係不同所呈現的三星連珠、四星連珠、五星連珠等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只是發生的機率有大有小,並不會與地球上的各種自然現象和災難等有絲毫的聯繫。

不過,由於日食和月食都是太陽、地球和月球三者連成一線所產生的現象,那麼對地球來說有一點相對明顯的影響,那就是潮汐力有所增大。無論是月球處於地球和太陽之間,還是地球處在太陽和月球之間,只要三者連成一線,那麼在太陽和月球對地球的萬有引力影響之下,地球上的海水所受到的「拉扯」作用,就要比平時大一些,從而使得海水隆起和回落的程度更大,因此潮漲和潮落的強度更強。

所以,在日食或者月食發生時,所引起的地球潮汐被稱為「大潮」,此時會加重風暴潮的發生概率,當與強降水同時發生時可能會引發海水倒灌、近海土地侵蝕和鹹化等問題。

相關焦點

  • 日食災難說的地震預言
    說說日食與地震之間的預言。其實觀星這也是一種資料累積與觀察,我們可以從過往的記錄中獲得類似的數據,並加以分析,就能在天文現象後獲得啟示。古人很早就發現日環食和日全食只發生在農曆三十或初一,這是因為這兩個日子月亮才會在白天出現於我們頭頂上空,才有機會遮蔽太陽的光線。
  • 從天人感應來說,古人如何理解發生「日食」的天文現象
    「日者,人君之象」,結合天人感應的學說,出現日食,便是「蒙蔽聖聰」,與江山社稷及教化有了直接聯繫。當時的大臣叔孫昭子進一步說:"日有蝕之,天子不舉,伐鼓於社;諸侯用幣於社,伐鼓於朝。禮也"。同時《禮記》中還說一旦發生日食,天子就必須穿素服,整改朝政,再認真履行作為天子的職能。另外在《左傳》的記載中,如果是正月發生日食,只需要諸侯和王公用幣禮敬,並在朝堂上敲鼓;之後不允許大臣們見天子,要回去自我反省。
  • 日食是如何產生的?別的星球有日食嗎?
    太陽系的其他行星因此,對於日全食這種現象來說,最必要的條件就是行星要有一顆衛星。因此,對於水星和金星來說便沒有產生日食的可能性,因為這兩顆行星是沒有衛星的。火星是有兩個衛星的,分別為火衛一和火衛二,但是由於這兩個衛星都太小,因此在火星上是不能產生日全食的, 但是我們是可以在火星上觀察到它的衛星經過太陽的樣子的,NASA上的好奇者號就曾經拍下過火星日食的照片。而且在火星上,發生日食是非常頻繁的一件事情,這與衛星旋轉的速度相關。
  • 2020年日食發生在什麼時候
    這次日環食將非常接近「全食」,有機會觀測到通常只是日全食時才露面的「貝利珠」和「日珥」。錯過了這場「日環食」,下一場我國境內可見的日環食要等到2030年6月1日。  日食時間:6月21日  日環食時太陽好像「金指環」  什麼是日食?日食是從地球上看,月亮位於太陽的同一方向,使在地球上的部分地點的太陽光被月亮遮住的天文現象。
  • 每發生日食月食天狗就背鍋,天狗是怎麼來的?自古有這三種說法
    天狗食日是中國古人對日食現象的叫法。古代人們對天文現象的本質不理解,把各種天文現象都歸因於神靈、怪獸等等。在日食月食發生時,人們認為是有一隻巨大的黑色的天狗偷偷的吃了太陽和月亮,往往還將日食月食視為不祥之兆,代表上天意志幹預人間,或者預示有災難發生。
  • 月食和日食的區別?混合日食是什麼?
    日食,無論是日食還是月食,都發生在太陽、月亮和地球相互對準的時候。日食,就像2017年8月21日的日食,是太陽光被月亮擋住的時候。月食是指月亮從地球後面進入它的陰影。當太陽光通過地球折射時,月球在地球正後方移動時,陰影會使月球呈現出紅橙色。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之死(上)耶穌死時發生日食了嗎
    第二,日食是有時間的,根據太陽月亮和地球的運動,理論上來說,日食最長的觀測時間可以有7分31秒,不過近幾百年來,地面上發生的日全食還沒有記錄到那樣長的時間。實際觀測中歷時最長的一次日食是在1955年6月20日,那次在太平洋上觀測的時間長達7分15秒。所以日食根本不可能有三個小時那麼長時間。
  • (日食)迪萬-2018年7月13日巨蟹座日食:情緒的出口
    轉載請註明星譯社及譯者幻覺迪萬-2018年7月13日巨蟹座日食:情緒的出口——譯者:幻覺北京時間2018年7月13日10:48發生巨蟹座20°41′日偏食,發動了從現在到8月裡的一系列三個非常強大的日月食,帶我們進入這個日月食的通道。日食是加強版新月,這個日食與北交點近合,目前北交點還在獅子座,將在今年11月進入巨蟹座。
  • 八一八日食觀測史的卦
    因此從秦漢時期開始,中國就形成了一套複雜的日食應對儀式,並將這種儀式謂之「救護日月」。這種看似違反科學的禮儀背後,更核心的邏輯是政治上的君權神授,是天子代天宣命的權威與尊嚴。天有異象,天子就有權力,更有義務去有所應對。
  • 日食來了!難得一見的「金邊日食」今天上演!
    今天14時33分47秒起,在廣州有機會看到難得一見的日偏食。夏至日,日環食奇趣天象在我國天幕上演。這是8年來第一次能在我國目睹到的日環食,錯過這次良機,在我國境內觀賞日環食,就要再等10年,到2030年6月1日才有機會看到。
  • (日食)霍裡-2017年8月22日獅子座尾度日全食
    轉載請註明「星譯社」及譯者幻覺霍裡-2017年8月22日獅子座尾度日全食——譯者:幻覺從功能上說,日食帶來「對體系的衝擊」,因為這時太陽的能量暫時被月亮擋住。在這種正常能量流暫時中斷的階段,「體系混亂」,發生電磁變動。觸發重啟和能量模式的重新連通。
  • 日食發生時會怎麼樣?往往會出現這些「不尋常」的現象,不用擔心
    不過如今的我們對宇宙的變化已經有了充足的科學解釋,因此現在的人們面對天象已經不會害怕了。古時候的人們有「天狗食日」的說法,這其實講的就是日食,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發生日食現象。
  • 《改變人類歷史的自然災害》|全景記錄有史以來的二十餘場自然災害
    作為一本「災害資料庫」和「災害回憶錄」,《改變人類歷史的自然災害》重點梳理了自人類社會誕生以來的二十餘場改變了整個人類歷史的重大災害,從古羅馬時期龐貝古城的毀滅到中世紀黑死病的流行,以及20世紀以來陸續發生的舊金山地震、西班牙流感、日本關東大地震、「博拉」旋風、唐山大地震、聖海倫斯火山爆發、歐洲熱浪、印度洋海嘯、克什米爾大地震、「納爾吉斯」熱帶風暴、海地地震、東非旱災、颶風「厄瑪」、加利福尼亞森林大火等
  • 今天下午將發生日食,您準備好專業設備一一西瓜了嗎?
    太陽還是那個太陽,月亮還是那個月亮,當月亮遇上太陽,那就有了日食!今天下午(6月21日),我國大部分地區可以觀測到日偏食,部分地區可以觀測到日環食。我國境內可以觀測到日環食的地區有西藏、四川、重慶、貴州、湖南、江西、福建、臺灣等地。觀測時間呢,以西藏阿里地區為例,初虧大約將出現在13時02分,食甚14時45分,16時29分復圓。而在東部地區,例如廈門,初虧大約為14時43分,食甚16時10分,復圓要在17時24分。
  • 交通發達房價不高,也很少發生自然災害呢
    我們生活在沒有戰亂的和平年代,唯一的希望便是家人平安順遂,生活富足。不過有時候自然災害是很難預測的,像颱風利奇馬的來襲,讓我國受災嚴重。我們都希望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沒有災害的發生,但似乎,這又是不可避免的存在。
  • 黑瞳周運(6.15-6.21)|水逆伴隨日食,是乘風破浪,還是興風作浪?
    太陽率先進入巨蟹座,緊接著發生日食與新月。這一連串的操作,集結了一場強烈的風暴。尤其是這一次的日食,相當不同凡響,是本年度最重要的星象之一。這次的日食是近兩年巨蟹摩羯軸線、日月食周期的最後一輪日食,帶著總結的意味。日食發生之時,月亮處於太陽與地球之間,並擋住了太陽的光芒。也就是說,這是面對月之最大陰影的時刻。
  • 2020年日食季來了!兩次月食和一個日食!
    精彩的日食和月食即將來臨!準備翹首以盼吧!在接下來的幾周裡,將會發生三次日食:一次是太陽,兩次是月亮。但是,這些事件在北美都看不到。可惜的是,由於COVID-19大流行的旅行限制,不太可能有人嘗試旅遊去看它。為了發生日食或月食,我們的月球必須幾乎與太陽和地球直接成一條直線。
  • 【聽故事】大禮帽的時光機:日食和月食的神話傳說
    、故事演播:魔法兔大禮帽小耳朵,你有沒有見過日食和月食啊?日食發生的時候,太陽就好像被一個黑色的盤子擋住了一樣,同樣,月食發生的時候,月亮也被黑色的影子遮住了,老百姓管月食發生時的情境叫「天狗吃月亮」,呵呵,是古時候,人們想像,這月亮是被天狗吞進了肚子裡,所以,人們會敲鑼打鼓,嚇唬天狗,讓天狗把月亮吐出來,還給人們。
  • 關於即將到來的日食,我們該知道什麼?
    圖解:日食和月食形成原因 為何不是每次新月時都會發生日食,而每次滿月時都會發生月食因此,每個月中有半個月(也就是月球繞軌道運行一周),月球處於地球公轉軌道平面之上;而另外半個月,月球處於地球公轉軌道平面之下。月球在經過地球軌道時恰好為新月或滿月,只有滿足這個條件,才會發生日食。
  • 人類文明史上10大最致命的自然災害,5次發生在中國
    自從人類誕生以來,自然災害一直伴隨著人類生活的發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每年有近100000人死於自然災害,包括地震,火山爆發,颶風,海嘯,洪水,野火和乾旱,而全世界有超過1.5億人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史前的自然災害已經無從考證,不過,文明史以來的嚴重自然災害,我們能夠從文獻資料和考古證據等多方面對其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