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開始,我們將以系列文章來詳細盤點電影《勇者行動》全程戰鬥中的戰術。
《勇者行動》是展現海豹突擊隊反恐作戰系列行動的影片,史上第一次由海豹突擊隊現役隊員參與拍攝,影片表現了海豹隊員高超的戰術水平與超凡勇氣。以火爆的戰鬥場面、真實的戰術表現在電影史上擁有獨特地位。
這是一部用佳能5DII相機和蔡司ZF卡口鏡頭拍攝的「單反電影」,這部「單反電影」無與倫比的真實:改編自真實未解密的軍事行動,所有槍械都是軍械實彈,大部分演員都是現役海豹突擊隊。
正因此,這部電影在中國的軍事愛好者群體中家喻戶曉,各路媒體對影片中出現的裝備、海豹六隊的來龍去脈進行了各種細緻解讀,但戰術方面並沒有論述。那麼,我們作為一個戰術射擊主題的自媒體,就來仔細說說影片中的各種戰術。
、
影片前十幾分鐘交代了行動的起因:美國駐哥斯大黎加大使父女二人被恐怖分子用汽車炸彈襲擊,調查恐怖分子的CIA情報人員也被不明武裝劫持。怎麼辦?只有請大名鼎鼎的海豹六隊來解救了。這就是第一場作戰行動:叢林滲透營救中情局人質。
接下來我們看視頻:
這段視頻主要內容是行動簡報,行動簡報是所有特種作戰行動的前置流程,相信各位軍事遊戲愛好者對此都不會陌生。簡報中,上級會為行動組介紹任務的背景、地點、路徑、時間節點、任務類型、目標、敵情(數量、火力),撤出安排以及地形地貌等等。一般任務在簡報後即安排行動,如果是刺殺賓拉登這樣的特殊行動,還會根據任務環境預製場景與建築進行反覆模擬演練,以萬無一失。
3秒,恐怖分子拷打CIA情報員
這位中情局女情報員在軍火商克裡斯託所在的慈善社區診所做醫生,在一次與上線接頭過程中被發現,兩位特工就在大街上聊著緝毒局DEA與國家安全局NSA,結果被跟蹤偷拍。並偷襲綁架。
逛著街就接頭了:
被跟蹤偷拍:
見多了小說與電影中特工接頭的小心翼翼,這麼大大咧咧旁若無人的中情局特工還真是第一次見到,這兩位特工顯然有點業餘。
4秒,這時,美軍的無人偵察機就在武裝分子營地附近
然而美軍是專業的,不過很奇怪中情局是如何發現的這個營地,或許是女特工身上藏匿的定位裝置。武裝分子似乎並沒有搜身。
這是捕食者無人機:
MQ-1 捕食者(Predator)偵察/攻擊無人機(我國稱為察打一體無人機),可攜帶兩枚AGM-114地獄火空地飛彈。遙控飛行,機長8.27米,翼展14.87米,作戰半徑3700公裡,最大時速240公裡/小時,可留空時間24小時,最大續航時間60小時。該機裝有光電/紅外偵察設備、GPS導航和合成孔徑雷達,4000米高處的地面解析度 為0.3米。
美軍在反恐戰爭中大量使用無人機,在很多刺殺與突襲行動中,作為非對稱作戰方式,攻擊無人機已經完全可以替代特種部隊完成任務。但諸如營救人質、CQB室內作戰等還要依靠特種部隊。
再看這個無人機拍攝的畫面:
典型的熱成像畫面,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紅外偵察,單色顯示,人物明顯區分。熱成像實際上就是「測溫器」,不同溫度的物體會顯示出不同顏色,藏匿在樹林等背景下的人、動物與車輛等會因為溫度高於背景而凸顯出來。非常適合追蹤目標。
再看這個畫面:
左邊是飛機高度,大約為5100多米;中間方框是無人機識別出來的熱敏物體,右側上下分別是飛機與目標點的坐標(飛機與目標有一定距離),N表示北緯,W表示西經,即目標在北緯36度40分27秒,西經115度39分47秒。現實中哥斯大黎加的真實經緯度為北緯10度西經84度左右,畫面中這個目標經緯度則是美國拉斯維加斯東部的叢林地區。推測應該是攝製組租用了美軍無人機,並在拉斯維加斯郊區片場上空實拍了無人機監控畫面。
13秒,哥斯大黎加的美軍基地
哥斯大黎加是永久中立國,只有警察沒有軍隊,理論上也不能有外國駐軍,這裡應該是中情局與特種部隊使用的小規模秘密基地。
41秒,士官長介紹案情
這位克裡斯託應該是原籍前蘇聯或東歐國家,這樣一位居住中美洲國家的前蘇聯富豪就把中美洲的毒品交易、俄羅斯的軍火交易以及車臣的恐怖分子聯繫到了一起。
這裡情報官上尉還穿著四色叢林迷彩,而海豹們都是multicam迷彩蛙皮。此後任務中還換裝了AOR數碼迷彩,結合換裝時間,任務背景應當是在2009年前後。
1秒1分,引出了另一個大boss阿布
阿布是車臣恐怖分子,一個涉及各熱點地區的販毒、軍火網絡完整了。片頭的刺殺大使就是阿布手筆。
這段同樣是交代劇情,真正的簡報中是不可能給恐怖分子整段演講機會的。
2分10秒,給出任務目標:
2分14,話鋒一轉,直接到了提問環節
中間的任務具體安排完全沒有。這部影片經過美軍特種作戰司令部審核,刪掉了大量保密的技戰術內容,這裡任務計劃牽扯到特種作戰模式,顯然就是刪掉的核心內容之一。
2分18,黑人隊員AJAY詢問實時敵情
包括目標人數與敵人可能的支援力量人數
2分22,顯然中情局並不掌握詳情
似乎情報來源只有無人偵察機的數據
2分33,介紹對方武器裝備
這裡的評估有誤,武裝分子營地內是沒有重武器的,不過支援武裝有。然而海豹既不可能穿戴足夠防護,也不可能攜帶太多重武器來反制。因為他們太重了。
士官長建議攜帶火箭筒
這個建議成為了後來拯救海豹命運的關鍵,狙擊支援組使用火箭筒擊毀了緊追海豹的武裝分子皮卡。叢林中由於樹林密布地形密閉,沒有火箭彈飛行的空間。後面片中是在林間道路上發射的。
2分47,詢問人質的行動能力
這個決定著是否需要攜帶擔架、止血、急救等生命支持裝備。傘降與滲透到達,直升機撤離的行動流程,要求高機動性輕載荷。特別是撤離時連舟艇帶人員全部機載,需要嚴格控制攜帶裝備的體積與重量。後面可以看到,海豹行動組大多數都沒有背包,全部都沒有戰術背心,顯然是考慮撤離時的機載,以及行動中迅速撤離的機動性,而嚴格控制重量的。
2分56,士官長按最壞情況估計
後面的情況又一次印證了他的評估。情報員被電鑽穿手腳,老司機就是辣。
來看下一段片段:
影片節奏很快,接下來直接切換到機艙內
注意海豹佩戴的呼吸面罩、頭盔與防風鏡,全套高空跳傘裝備。行動組進場採用的是「高跳低開」的跳傘方式。
美國空軍傘降救援隊的高跳低開
什麼叫「高跳低開」?就是在1萬米左右高空跳下飛機,自由落體至1000米左右高度開傘。是特種部隊執行敵後突擊任務常用的一種空降技術。高空跳傘可以減少飛機被雷達發現與防空飛彈命中的概率,可以減少跳傘人員的滯空時間與發現概率。特別是夜間高跳低開,隱蔽性更強,特別適合滲透潛入的任務。但高空空氣稀薄,需要專用的供氧系統、專用高空傘與自動開傘系統。
35秒,調侃半分鐘後開始跳傘準備
用四指罩在嘴上的手語來互相傳遞口令
38秒,開面罩是為打開機艙做準備
萬米高空空氣稀薄,為防止窒息或高反,打開機艙前必須佩帶好供養系統。汶川地震中高跳低開的中國空降兵就是沒有充分的專業裝備引起了高反與意識模糊。
42秒,海豹繼續聊天閒扯
聊家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表現手法,以說明海豹特種兵的氣定神閒與熟稔。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還有他們勇武外表下的愛心。
同樣一句「老婆換孩子尿布」就把「美式」軍屬奉獻精神刻畫的入木三分。這些輿論傳播手段非常值得國內學習。
52秒,互相檢查各裝置到位
例行程序,為防止本人遺漏,互相檢查比自己檢查靠譜
53秒,倒計時10秒
「黑鬍子」(blackbeard)是本次行動海豹行動組的代號
1分鐘,5秒倒計時
注意後背交叉的戰術胸掛背帶,這種高危任務都不穿著防彈戰術背心,可見對減重的嚴苛要求。
1分07,行動組跳傘
注意他們是「走」出機艙而不是「跳」出去的。
1分19,海豹們伸開臂腿來控制姿態
注意背後的天光,任務開始天色漸亮
1分28,海豹們以密集隊形自由落體
自由落體過程中聚集在一起是為了防止空中分開距離太遠,落地過於散布而延誤會合
1分35,注意海豹固定步槍的位置
把步槍固定在側肋下,這個位置既不會阻擋軀幹部的彎曲與延展動作,也不會在落地過程中戳傷自己。
1分40,準備開傘,行動組分散開
開傘時分開是防止開傘中的巨大阻力與不規則運動導致互相碰撞受傷
1分52,開傘後降落
注意天光,這個時間應當是凌晨,比刺殺賓拉登的0點30分要晚的多,凌晨3-4點左右本來是個很好的作戰時間,大部敵人在沉睡,值班哨兵也是最疲倦的時候,但如果算上徒步滲透過程,後面戰鬥打響時天已大亮,哨兵上崗,對偷襲非常不利,不過對撤離會合是有利的。不知道影片軍事顧問為什麼會如此設置任務情景,也許是劇情需要吧。
海豹在收傘
但並沒有給出清晰畫面,武裝滲透為了防止暴露行蹤,是要把傘包等遺棄物品收起隱匿,以免暴露。這個邏輯和狙擊手的敵後滲透一樣。
2分06,這裡疑似打開了槍身上的夜視瞄具
這也是筆者反覆觀察才發現。這裡導演並沒有給出《刺殺賓拉登》那樣綠油油的夜視儀畫面,但仔細聽可以在蟬鳴之外聽到夜視儀像增強管開機時的高頻蜂鳴音,與筆者收藏的夜視儀相同。剛才我們說到,這是一次輕裝滲透與搜救任務,為了減重顯然並沒有佩戴單獨的夜視儀,而是使用了槍載夜視瞄鏡。
下一篇我們繼續戰術解讀「海豹營救中情局特工」任務。
按住二維碼選擇「識別二維碼」,關注「戰術射擊與軍事體驗」,了解戰術射擊與軍事體驗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