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提眼前的苟且確實都挺好

2020-10-14 娛樂小探陳志文

最近一段時間,家庭倫理劇《都挺好》引發了全民熱議。劇中的家庭,親情,愛情裡的一地雞毛,撕破了中國式家庭表面上和和睦睦而內裡糾纏彷徨的假象。都挺好的這塊遮羞布,把生活的真相袒露無遺,引起了諸多的共鳴。

電視劇以生活的苟且開場,我認為這樣的安排不錯,就像現實中我們不可能天天都歡喜一樣。不如意和憂傷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真實,我想這也是這部劇大熱的原因之一。然後我們接著往下走,趙美蘭賣明玉的房間只為供老大出國留學,在電視劇以明玉為主線為表達對象的氛圍下,我們當然是義憤填膺。然而就在我們生活的周邊或者就在我們自己的大家庭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只是我們已經習慣了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為了兒子不讓女兒讀書的或者為了兒子讓女兒去打工的父母。劇組以影像揭露上個世紀中國家庭中頻繁出現的這種弊端的這種魄力,可謂是難能可貴。當下娛樂真的很少有影視劇會去觸碰人們的底線。因為那個讓大眾都不堪回首的過往,再者這種要過審也很難吧。那我們說就沒有良心劇作了嗎?有啊,前有姜文姜武演繹的各種抨擊社會現實的電影,後有《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從某個角度反映社會真相的影像。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不只是迎合大眾,娛樂大眾。

要知道作為一名市場經濟環境下掙扎的普羅大眾,我們要的也不是無關痛癢、無病呻吟的神劇爛片。我們需要的是能對我們的生活有所啟發,引起共鳴的東西。那種一笑而過的視頻,我們轉眼即忘。而這種刻在我們骨子裡的關於原生家庭的記憶卻是會伴隨我們一生的命題。我不想說是宿命,因為那是樊勝美,一個深陷原宿泥淖中的女人。為自己命題的是像蘇明玉那樣的人,誰也不依靠,因為誰也靠不住。命運給她織了張大網,想網住她,而她轉念在想,我為什麼不能做把命運攥緊在手裡的人。這樣的大網還能為我帶來別的收穫。比如與石天冬的愛情,以及愛情對她原生家庭痛點的療愈,還有親情的回歸。所以把明玉作為劇中家庭的主線,當之無愧。不信,我們來做個對比。

蘇明玉VS蘇家三父子

明玉獨立自主,遇事冷靜果斷,代表的就是名譽的象徵。明成夫婦懟明玉不關心她爸,明玉提出讓她爸上她家住,看帳本以明確各方責任義務。我想反手給她點個讚,真的幹得漂亮。還有被蘇明成黑的那一幕,明玉反手就是報警,想到起訴他,最後讓他念悔過書羞辱他。這樣幹得漂亮的例子比比皆是。

而反觀蘇家三父子則是普遍依賴性強,遇事前怕狼後怕虎,拖拖拉拉。狂野父親蘇大強早年由於被悍妻趙美蘭壓制,優柔寡斷。後來壓制者因一發麻將死了,表面上雖比之前狂野了些,但一遇到事兒還是唯唯諾諾,毫無章法。

愚孝男孩蘇明哲就是典型的高分低能型人才,一個斯坦福畢業的高材生居然會遭受一連串的解僱、回國找不到工作、待業烏龍等等。

而二子蘇明成一直以來是個隱藏的媽寶男,由於獨得媽媽的恩寵,都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把個啃老都說的那麼理直氣壯,清新脫俗。他就像我們身邊某些恃寵而驕的兒女,仗著父母對自己的疼愛,連正常的邏輯都顛倒了。

但請放心,每個主角都有一次權利反轉<洗白>的機會,

而蘇明成的洗白全賴他有一個好妻子Juli。註冊會計師出身的朱麗集美麗聰慧於一身,愛憎分明,孝敬父母。所以她跟蘇明玉還有點像,她是翻版的蘇明成。為什麼這麼說呢?她也是父疼母愛父母的掌中寶,還是獨生女。按道理說,她才有可能成為蘇明成一般的嬌嬌公主。大概是身為區教委的父親養女有方,並沒有讓她失去自立自強的意識,而是經常鼓勵她自己拿主意。這也是我要說的一個方面,誰說普通人就沒有不錯的家庭背景,你看朱麗的原生家庭就沒什麼毛病。一個成熟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兒女可以少走一些彎路,少碰一些釘子,少一些親情的磕碰糾纏。

而如果你出身於並不那麼完美的家庭,明玉的饒恕和放下,或許是我們這一整代人要面對的功課。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絕對不是像哪吒一樣割肉還血。最好的辦法是自己試著去找回來缺失的那一部分,比如丟掉了獨立,那就狠下心讓自己獨立起來。劇中的蘇明成最後獨自申請去了非洲,就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如果一味選擇追究和糾纏,傷痛加上怪罪,自己心理的陰影面積會更大。雖然故事的大團圓結局我心裡不太認可,但明玉的饒恕和放下卻是毋庸置疑的。這也在提醒普遍的國人不要囿於自己父母輩的過往喜惡,而應該往前看。他們已經老去,沒有他們的幫忙我們不是也過得很好。我們又何必去撕裂開自己陳年已久的傷疤呢?套用一下2019年的開年宣言:往事清零,愛恨隨意。

初乍執筆,工作尚無著落。筆觸若顯稚嫩,還望編輯指正一二,給個上榜的機會。日後一定多多奉稿。

相關焦點

  • 周末好歌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本周「周末好歌」,一首來自高曉松填詞作曲,許巍演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送給此刻每一個努力追求光明未來的你,讀者周末好歌,和你一起聆聽生活的美好。 媽媽坐在門前哼著花兒與少年雖已時隔多年記得她淚水漣漣那些幽暗的時光那些堅持與慌張在臨別的門前媽媽望著我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 誰讀懂了許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成長的路程會遇到許多的事情,有些事情的發生是無法控制的,但是發生的事情逃避永遠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那我們應該怎麼辦了?我們應該敢於面對他們,才能讓自己在這過程中成長。雖然眼前苟且,但是走過去後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下半輩子的苟且丨文化觀察
    如果不像某些人那樣掌握大量的社會資源,我們即便得到了嚮往已久的詩和遠方,也很有可能是換了一個很遠的地方,在那裡一邊讀詩一邊苟且著。高曉松母親之所以會學建築,是因為某次梁思成先生去他家串門,他媽跟梁叔叔說「我爸想讓我學外語」。梁叔叔說「別聽你爸的,學外語有啥意思,跟我學建築吧」,於是就成了梁思成先生的學生。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湖頭的村莊和田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相信最近大家都被許巍的這首新歌刷屏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湖頭的船巷湖頭鎮有一條小巷名曰「船巷」,船巷現在小得幾乎讓人忘記它的存在,然而,有誰曾想到,小巷盡頭的幾級臺階,連接的不只是碼頭,而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連接著泉州港。船巷古碼頭上遊百米遠的溪後渡,沿堤綠榕成陰,為遠近行旅要道,周邊縣的客商就是由此到湖頭貿易經商的。
  • 《時空戀旅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時空#「孩子,你可以普通的過完這一天,然後再重新體會,你會發現,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餐廳」中,一位失戀卻意氣風發的男孩和一位美麗卻有些不自信的女孩子撞在了一起。在見不到外表的情況下,兩人坦誠地交流了自己的愛好,想法,因為共通性太強讓他們對彼此產生了濃濃的興趣。在啟程倫敦前,父親對Tim說我們家族的男性都有著一個神秘的能力,那就是穿越時空。
  • 眼前不只苟且,詩和遠方在途
    最近有一首歌在朋友圈刷屏許巍的新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這首高曉松作詞的歌曲,在許巍的手裡,被賦予了簡單而清透的旋律,有一種反覆吟哦的暖意和溫存,而高曉松那段著名語錄所構成的歌詞,也因為豐沛的文學氣息與微醺的曲調加成
  • 樂丨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被這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刷了一天屏,這首歌兒就像樸樹的《平凡之路》,循環了一天後已被深深洗腦,「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旋律不停回放。在美國留學的同學說,下載蝦米等到12點掛VPN就是為了聽許巍的這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 面對眼前的苟且,願生活充滿詩與遠方
    它也在忠誠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誰都不知道每個臉上帶著笑意的他,背後有著多少的無奈;不知道那臉上的瀟灑,底下藏著的是什麼樣的辛酸;不知道夜深人靜的夜晚,有過多少次崩潰地痛哭。我們每個人都只是善於隱藏自己的壁虎,將最能融合進生活的一面表現出來,獨自承受著生活帶來的壓力,獨自與生活的苟且做著抗爭。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生活不止眼前的的苟且     在那些難熬的日子裡,許巍會對你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或許現在的你正在被生活壓的踹不過氣,或許你現在對生活很迷茫,又或許你正在為了夢想而努力奮鬥。
  • 許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引爆朋友圈唱哭好多人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其實並不是首新歌,它第一次亮相是在2014年,《同桌的你》20周年,高曉松舉辦了「敢愛青春」作品演唱會,打算為一張全新音樂作品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展開巡演。  那時候,這首歌的名字還叫《敢愛青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是一首為英菲尼迪量身定製的品牌歌曲,老狼和譚維維現場對唱。
  •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
    有人說不相信奮鬥的意義,也說夢想一文不值。有人因為無法得到心中所想早早放棄,有人不知道堅持下去究竟為何,也有人,在面對生活的百般壓力面前,交槍繳械宣布投降。生活把我們翻來覆去地虐待,而我們僅為一些大眾標準生活,這樣的日子就會活得順暢如意嗎?我不相信。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長久的湊合丨輕鬆醫周
    昨天,許巍的新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發布,歌詞裡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然而>情懷黨還沒有來得及淚牛滿面,「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就已經被玩壞了……比如這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長遠的湊合~好!
  • 信奉生活中只有苟且,到了遠方還是一樣苟且
    如果一桌爛菜加個濾鏡就想冒充我們不能因道德總被解構就「躲避崇高」甚至追崇鄙俗,也不能因「苟且都是生活所迫」而覺得理想就多餘。這些天,《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攻陷」了朋友圈,也將輿論從「小眾的許巍一夜之間大眾化」的人物臧否,帶入「苟且VS詩與遠方」的社會爭論。
  • 眼前總有「苟且」你要學會「不將就」
    ;衣服湊合穿穿,能見人就行;家離公司十萬八千裡;地鐵、公交不斷挑戰人的壓縮極限;商場裡的東西總比估計的要多一個零;……生而為人,總難免遇到眼前的「苟且」,這是每個人必經的歷練,人人皆有,無可倖免。而在這些歷練之後我們是從此過上「苟且」的人生,變身為沒追求,沒奔頭的「差不多」先生,「還湊活」小姐。還是像許巍歌裡唱的那樣過上詩意的生活,奔向「遠方的田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苟且中的「不苟且」,將就中的「不將就」。
  • 我知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可此刻,我去不了遠方
    當時疫情還沒公開,所以,我也期許自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勇敢放飛,去追求「詩和遠方」。而今一個月過去了,才赫然發現「,眼前的苟且」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希望一個月之後,一切都會好起來。點擊標題下方【陳健FM】即可關注。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很多時候感覺自己很累,但是不知道該如何人宣洩,有的時候總想逃離所有不知道該如何去做,或者該如何去走,二十出頭的年紀讓我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有的時候在想我應該去做些什們,或者改變什麼努力去學習進取,去發現在這忙碌的都市裡所有的事情並不是自己就能決定的。
  • 生活除了苟且,還是苟且
    高曉松說他小的時候,母親曾告訴他:「生活不但有苟且,還有詩與遠方。」對於他那一類人來說,也許確實是這樣。但我相信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生活除了苟且,還是苟且。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八九。八九是現實,是無奈,是掙扎,是生存,剩下的一二,才是想像中的詩與遠方,是苟且中與人的一點希冀與願望。人只能生活在現實中,只能生活在現在,而遠方永遠只能是遠方,一個希望中的遠方。這句話或許很有詩意,以至不少人沉迷於其中不能自拔。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信念和家鄉的沃野
    每一個單元的主角,其實都是普通的小人物,既有阿茲海默症的老教師,也有支援新農村建設的藝術家,有仗義善良的小老百姓,也有不靠譜的天才發明家,當然還有奮戰在抵禦風沙第一線的勞動者。在他們身上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遇到了艱難的抉擇想要苟且放棄,但最終選擇了遵從自己內心的信念與堅持!
  • 茶水間【狗gor雜談】丨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還有freestyle和遠方
    好吧那小妮子就在我旁邊放心啦她還在,【狗gor雜談】是不定期更新的其他活動啊福利什麼的還是由你們的喵醬負責好了廢話不多說,咱們直奔主題哈哈哈哈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哦,上面這句網絡熱詞已經過氣「你有freestyle嗎」才是網熱詞中崛起的超新星
  • 其實我連『苟且』的意思是什麼都不知道
    如果沒有眼前的苟且,何來詩和遠方,但我後來又想了想,高胖子年輕的時候也迷茫過,最後成功了,有了些許詩情畫意,才有了眼前不只是苟且,還有了詩和田園。但我記得知乎上流行的那句話說,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熱情的人們。看來真是話好說,事難辦,最起碼人家經歷了眼前的苟且最終成功了。可是必須要經歷眼前的苟且才能到達田園,才會有詩情畫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