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蝙蝠是菊頭蝠嗎?家中出現蝙蝠怎麼辦?速看→

2021-03-01 東方網

這個春節,上海市野保部門很忙碌。僅僅在正月初十這天裡,閔行區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就出動了六次,起因是野保人員接到報案,上門驅趕居民在家庭周邊見到的越冬蝙蝠。



近日,綠化市容熱線閔行平臺就接到了這麼一個電話:「哎呀,我家裡出現了蝙蝠,怎麼辦?會不會傳染病毒呀?」

△入戶檢查蝙蝠位置

接到電話後,閔行區野保站聯合鎮野保部門立即趕赴現場,進行處置。將廚房吊頂隔板全部拆除後,處置人員發現了蝙蝠棲居的痕跡和大量糞便,但並未發現蝙蝠活體。為減輕市民擔憂,處置人員對其屋內環境進行了消毒。

△清理蝙蝠排遺物

那麼,居民家中如果發現藏匿了蝙蝠,究竟該如何處理?野保部門介紹,城市中的蝙蝠會選擇建築的縫隙和孔洞中晝棲和冬眠,也可能會選擇居民樓的煙管和通風管停歇。如發現家中有蝙蝠棲居,不建議市民朋友們自行捕捉,而是建議致電「12345」上海市民服務熱線,請野保部門進行驅逐,並協助做好環境的清理和消毒。同時請市民朋友在蝙蝠被驅逐後自行封堵孔洞或管道,避免蝙蝠再次進入

△清理蝙蝠排遺物



因為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蝙蝠似乎被冠上了惡名。上海的蝙蝠是菊頭蝠嗎?發現蝙蝠就要消滅嗎?見到蝙蝠該怎麼辦?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上海市自然保護地專家委員會委員王放進行了一番科普。

王放介紹,蝙蝠作為所有哺乳動物中第二龐大的類群,在全球分布有1400種,物種多樣性極高。蝙蝠和蝙蝠之間的形態、習性差異簡直天上地下,是否攜帶病毒、攜帶什麼種類的病毒也天差地別。


「上海地區常見的蝙蝠種類包括了東亞伏翼蝠、中華山蝠、大棕蝠等,它們和新冠肺炎潛在的天然宿主中華菊頭蝠、中菊頭蝠不僅不是同一個物種或者同一個屬、甚至不屬於同一個科,這在分類學上是相當巨大的差異。」王放介紹。


王放表示,新冠病毒潛在天然宿主菊頭蝠的分布區域在各種山區,它們生存的關鍵是需要找到洞穴作為棲息地,不進入上海市區,所以在上海市區發現蝙蝠的那一剎那,請市民保持鎮定。


歷史上人類曾經嘗試過大規模捕殺蝙蝠的試驗,全部以失敗告終,其中有些嘗試還帶來了嚴重後果。「比如為了防止狂犬病爆發,人們在南美洲嘗試用毒藥毒殺吸血蝠,甚至用上了爆炸物要摧毀蝙蝠棲息地。」王放說。


王放認為,對於蝙蝠持續的侵擾反而加劇了帶毒個體在不同棲息地之間的遷移流動,增加了狂犬病的傳播風險。無論如何獵殺,都沒有可能徹底清除蝙蝠種群,反而帶來更嚴重的安全風險和難以預計的生態系統退化。


在過去幾十年中,幾乎每一種來自蝙蝠的致命疾病,都伴隨著人類對於這個物種的主動侵犯。王放舉例:「對森林的砍伐減少了蝙蝠的自然棲息地,迫使它們進入人類活動區;將蝙蝠當作野味來取食,導致病毒直接感染;而過度放牧讓家牛、家馬進入蝙蝠棲息地,成為致命病毒的中間宿主。」

蝙蝠是生態系統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大部分蝙蝠是夜行性昆蟲的主要捕食者,一些種類是植物授粉者和種子傳播者,同時蝙蝠還是生態系統中食物網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失去蝙蝠,生態系統將遭受不可估量的損失。

王放認為,在最壞的情況下,侵擾越冬蝙蝠可能意味著人為誘發蝙蝠發病、病毒擴散,甚至人為誘發病毒變異的可能。


「大部分情況下,在目前的上海,什麼都不需要做。」王放表示,首先上海的蝙蝠並非已知的自然宿主蝙蝠;其次即便是自然宿主蝙蝠,並不把疫病直接傳染人類,而需通過目前未知的中間宿主;主動侵擾蝙蝠,反而可能會帶來不可預計的負面影響。


王放告訴記者,上海地區的蝙蝠通常生活在建築物的孔洞和縫隙中,晝伏夜出,有冬眠習性,一般不會和人接觸,也不會影響人的正常生活,不去驚擾是最好的。他建議:「如果認為自己暴露於蝙蝠的糞便和尿液情況下,請致電野生動物保護管理部門協助處理。如果不存在上述情況,儘可能什麼都不做,是目前信息下最安全的選擇。根據已有信息,不直接接觸血液、體液、糞便或者尿液,不被咬的情況下,不存在風險。」

在東方網官方微信號後臺

輸入「疫情」

點擊菜單欄中的「抗擊疫情」

即時查詢疫情最新最權威消息!

輸入「活動軌跡」

查詢上海確診病例涉及區域和場所情況

關於上海目前的疫情防控工作

你有什麼想要了解的?

歡迎在東方網官方微信號後臺留言

東東將在每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

為你傳達!

來源:東方網

作者:柏可林

編輯:ivy、安通

審稿:錢程燦

相關焦點

  • 上海居民家裡兩天出現四隻蝙蝠 晚上飛到人身上毛茸茸
    作為本地品種在上海已經生存超過1000年了上海動物園中的蝙蝠與此前新冠期間進入大眾視野的中華菊頭蝠不同,這種東亞蝙蝠目前沒有已知的帶病毒細菌感染人類的情況,>蝙蝠自己就會出去了家中出現蝙蝠該怎麼辦作為所有哺乳動物中第二龐大的類群,蝙蝠在全球分布有1300種,物種多樣性極高。
  • 上海居民家裡兩天出現四隻蝙蝠,晚上還會飛到人身上
    前幾天盛先生家客廳裡突然出現了一隻蝙蝠蝙蝠個頭不大展開翅膀後也就30釐米左右當天過了沒多久家裡又出現了第二隻蝙蝠知道蝙蝠怕光盛先生打開了燈蝙蝠就飛進了家中的紙箱>與此前新冠期間進入大眾視野的中華菊頭蝠不同,這種東亞蝙蝠目前沒有已知的帶病毒細菌感染人類的情況,而且這種蝙蝠以小昆蟲和蚊子為食,對生活其實很有好處,因此不建議捕殺。
  • 十大最恐怖蝙蝠圖片 世界上最可怕的蝙蝠
    褐山蝠是一種蝙蝠科山蝠屬的中型蝙蝠,喜愛居住於舊建築物的屋簷上,一群由1至50隻不等。犬吻蝠是犬吻蝠科犬吻蝠屬的蝙蝠品種,廣布於熱帶、亞熱帶地區。該品種蝙蝠的翅膀扇動頻率比其他多數蝙蝠更快,飛行十分迅速。
  • 玉雕蝙蝠:蝠者,福也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蝙蝠則寓為"遍福"之意。象徵幸福、如意或幸福延綿無邊。由於"蝠"字與"福"字同音,所以在民間得到人們的喜愛,將它的形象畫在年畫上。元稹《長慶集》十五《景中秋》詩:"簾斷螢火入,窗明蝙蝠飛。"
  • 蝙蝠「襲擊澳大利亞」,跟中國的疫情有關係嗎?
    這種蝙蝠跟中國的疫情沒半毛錢關係。_太長不看版_1. 這種現象在澳洲並不罕見,之前也時有發生。2. 澳洲「肆虐」的蝙蝠屬於狐蝠屬,這種蝙蝠並不會攜帶引起新型肺炎的 2019-nCoV 病毒。3. 狐蝠屬蝙蝠的食物是水果和花粉,通常不會攻擊人類。4.
  • 上海動物園裡還有蝙蝠展區!別擔心,它們和「病毒宿主」不是一...
    上海動物園裡的蝙蝠展區會有病毒嗎?今天,小觀來解答你的疑問▽▽▽上海動物園的果蝠是與遊客完全隔絕的不必擔憂或許很多人不知道,上海動物園還有一個蝙蝠展區。自從疫情發生以來,「埃及果蝠展區」就成為上海動物園最敏感的地方。
  • 吃蝙蝠的人怎麼樣了
    老王一邊說,一邊用漏勺將蝙蝠撈起,瀝去湯汁,置於盤中,將用餐經驗授予懵懂小子——吃蝙蝠得先去頭,放到盤子一邊就好;蝙蝠的皮不能吃,要將黑色毛皮去除,就是「脫衣」,看,裡面的肉最嫩!老王叉起一塊肉,白嫩泛粉;送進嘴裡,老王咀嚼得有滋有味,眉頭舒展,只道:「很嫩,肉也緊實,真乃人間美味。」說罷指了指何瀟瀟面前的蝙蝠湯,催促他,「快吃呀!涼了就不好吃了。」何瀟瀟學著他將蝙蝠撈起,用刀切頭。
  • 中醫、蝙蝠、蝙蝠屎!
    這次的疫情,已經有部分專業機構確定,起源是蝙蝠的一種——「中華菊頭蝠」!不管起源如何,野生動物還是不要食用最好!蝙蝠第一次成為食物,已經無法考證,畢竟誰也不願意餓死,偶爾找不到食物時,吃蝙蝠不是罪!蝙蝠第一次以「藥品」的形式出現在典籍上,是中國最牛的醫書《神農本草經》!
  • 蝙蝠倒掛捲縮,不是雜技
    第一年的某一天傍晚就有一隻蝙蝠來造訪,飛進了我家的淋浴器排煙道,大概因受阻而「吱吱」地叫了幾聲,又飛出窗外;我這才發現窗外的天空有一群蝙蝠在飛舞。蝙蝠喜歡群居,那時浦東改成「浦東新區」不久,夏日的傍晚看到蝙蝠群舞一點不奇怪;再說當時尚無普及「蝙蝠傳染病毒」的知識。
  • 半夜家中驚現數隻蝙蝠,報警求助後民警趕到……
    關於新冠病毒的源頭,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一份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情況報告顯示,與在蝙蝠亞種菊頭蝠中傳播的冠狀病毒有關。7月24日凌晨4時許,菱湖派出所接到某小區楊女士急匆匆打來的求助電話。
  • 被誤解的蝙蝠:捕殺蝙蝠可能帶來最危險的生態報復
    在這一億多年裡,蝙蝠主要就學會了兩件事,一是飛,二是回聲定位。這是相當成功的兩項進化,大大加強了蝙蝠的覓食和避敵效率。當然,也因為蝙蝠的翅膀比鳥類晚出現一億多年,較大飛行動物的生態位基本被鳥類佔滿了,這也限制了蝙蝠的發展,在三千多萬年的時間裡也沒有進化出其他新本領。
  • 蝙蝠這種牛逼生物,不招惹人類已是萬幸,為什麼還有人敢吃它們?!
    要是還嫌說的不清楚,還有更簡潔的總結:貝爺那麼牛逼的人吃蟲子去掉頭就吃了,小蛇咬掉頭就吃了,死去的斑馬肉,大象糞便榨汁都沒事,唯獨吃蝙蝠烤了4個多小時,生怕烤不透,你細品?這次的事情大家也都關注得不能再關注了,傳染源一欄,寫著野生動物,可能是某種菊頭蝠。
  • 家裡飛進蝙蝠會被傳染病毒嗎?我們該如何與野生動物「和平共處」?
    近日,上海市綠化市容熱線閔行平臺就接到了市民這樣一個電話:「哎呀,我家裡出現了蝙蝠,怎麼辦呀?會不會傳染病毒呀?」接到電話後,閔行區野保站聯合鎮野保部門立即趕赴現場,進行處置。將廚房吊頂隔板全部拆除後,發現了蝙蝠棲居的痕跡和大量糞便,但並未發現蝙蝠活體,為減輕市民擔憂,處置人員對其屋內環境進行了消毒。
  • 自貢地區蝙蝠線索徵集
    除此之外,還有部分蝙蝠是兼棲型(或者叫混合型)的。特別鳴謝綿陽師範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中國蝙蝠研究與保護協會會員石紅豔女士撥冗參與,向我們提供了下方的三個檢索表,希望對於各位識別四川境內有分布的蝙蝠類群及代表物種有所幫助(更為直觀和友好的思維導圖版本目前製作中,敬請期待……)。
  • 蝙蝠不是俠
    蝙蝠有喜歡穴居和群居的習慣,愛呆在山洞裡,越黑越好。還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劇,具體名字忘記了,就記得男女主角一開始很恩愛,但遭遇情敵詛咒將女主角變成了蝙蝠,女主成了晝伏夜出的作息時間和男主完美錯過。蝙蝠詛咒是小時候看過對愛情最大的詛咒。吃過蝙蝠的人就不怕這種神奇的詛咒降臨嗎?
  • 神奇的生物聲吶天線:蝙蝠的鼻葉和耳朵
    並非所有的蝙蝠具有回聲定位能力,小蝙蝠亞目的蝙蝠和大蝙蝠亞目中果蝠屬的蝙蝠(10種)具有聲吶系統,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蝙蝠仍然具有一定的視覺能力;大部分舊大陸果蝠沒有聲吶系統,但它們視覺較好,眼睛較大,主要依靠視覺來辨認物體,能不依賴聲吶在弱光下飛行。
  • 為啥總是蝙蝠?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講的歷史是真的嗎| 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遊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配圖來源 pinterest這次新冠狀病毒,人民日報官方顯示來源:野生動物,可能為某種菊頭蝠又可能是蝙蝠。
  • 蝙蝠為什麼那麼「毒」?科學家:一切都是為了飛行!
    僅僅看本文開頭的那些參數,你就會發現,蝙蝠確實非常牛逼,因為從恐龍滅絕後到現代,總共經歷了數十次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很多物種都消失在了地質史上,古生物學家只能從相應的地質年代去尋找它們的化石,但蝙蝠不是,這是一種活化石,除了那些你知道的因素以外,它還具有兩個你所不知道的,BUG一般存在的技能:小體型的蝙蝠壽命高達
  • 蝙蝠起源歷史是什麼?真的是老鼠演變過來的嗎?
    有關蝙蝠的起源及其與老鼠的關係,我之前發文講過了,有讀者再次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我就再簡述一下。這篇沒有新內容,看過原文的不用再看了。原來的食肉目系統發育圖有個錯別字,這次重新製圖改過來了,需要的讀者可以拿走。
  • 蝙蝠、美食與病毒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蝙蝠:蝙蝠屬於翼手目動物,翼手目是動物中僅次於齧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現生物種類共有19科185屬961種,分布遍於全世界,在熱帶和亞熱帶蝙蝠最多。在蝙蝠類動物中,「飲食差異」相當大。有的蝙蝠種類喜愛花蜜、果實,是素食者;有的喜歡吃魚、青蛙、昆蟲,是肉食者;還有少數種類吸食動物血液,甚至吃其他蝙蝠。和恐龍非常相似的是,一般情況下,個頭較大的蝙蝠種類,以果實或花蜜為食,而大多數小蝙蝠類則以捕食昆蟲為主。這次蝙蝠刷屏,其實和武漢疫情沒有直接相關,只是人們的一種後怕和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