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弘志這個名字,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陌生的,
然而,就是這個「陌生人」,
卻寫出了一批我們最熟悉的金曲。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
就像一張破碎的臉」
「曾經以為我的家
是一張張的票根 」
「讀你千遍也不厭倦
讀你的感覺像三月」
這些陪伴著我們成長的歌曲,
就出自梁弘志的手筆。
梁弘志於2004年10月30日
因胰臟癌在臺北去世,
在他短暫的47歲人生裡,
一共寫了500多首歌曲,
一直沒有意識到梁弘志
對我們這一代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直到他病逝十三年後的今天,
整理他的檔案,原來那麼多熟悉的歌名
觸目驚心地出現在面前時,
才驚覺,路過的人, 我早已忘記,
經過的事, 已隨風而去,
而他寫過的歌,一直在心裡。
梁弘志,祖籍山東,1957年9月2日出生於高雄左營,從小隨著官拜海軍準將的父親舉家從左營到基隆、花蓮,高中時搬至臺北,大學畢業於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的圖書管理學系。自小醉心音樂,參加合唱團、樂團,愛讀唐詩宋詞。
梁弘志在學生時期開始創作詞曲,20歲時就展露驚人才氣,朋友都愛唱他創作的歌,未成名前,他的歌在校園裡已被學生廣泛的傳唱,1980年於《民謠風3》合輯中發表他的處女作《恰似你的溫柔》,並慧眼發掘了蔡琴演唱,此歌讓他與蔡琴一夕之間成為家喻戶曉的音樂人。
最初梁弘志將《恰似你的溫柔》寫成一首輕鬆歡快的校園民謠,唱片公司為此廣泛徵集演唱者。來應徵的歌手,基本上都是照著原譜演唱。只有蔡琴,覺得這首歌更應該用一種滄桑的、悲情悲傷的中低音表現,於是她擅自將原譜降音放慢,用自己獨特的理解和詮釋來演唱這首歌。
結果,原本聽了一天選手演唱都不滿意正打算離開的梁弘志,轉身離去已走到大門口時忽然被蔡琴的演唱吸引住,他折了回來並且欣然接受蔡琴對歌曲的改動處理,覺得這首歌非蔡琴莫屬。就這樣,蔡琴從海選中脫穎而出,並因為《恰似你的溫柔》一夜成名。因此可以說,梁弘志成就了蔡琴,而蔡琴成就梁弘志的《恰似你的溫柔》。
作曲:梁弘志 作詞:梁弘志
大二時期梁弘志受洗歸主,他將主耶穌的愛及跟隨主的美好融進音符,他把信仰寫入流行音樂中,創作了絕妙之作《請跟我來》,交給電影《搭錯車》由蘇芮、虞戡平演唱,此電影中除了《請跟我來》,還有觸人心弦的《變》、有著濃厚爵士味道,起伏很大的《把握》均出自梁弘志,《搭錯車》原聲大碟音樂被評為百佳唱片第二位,梁弘志功不可沒,也是他的音樂讓蘇芮這股黑色旋風橫掃樂壇。
1983年這一年,梁弘志發行了首張個人專輯《第一次分手》,走到幕前,他的聲音真誠、溫暖,感情細膩,獲得了當年度最佳新人獎的肯定。
1983年,鄧麗君親自策劃了《淡淡幽情》,碟中的十二首歌均選自宋詞名作,是經過了上千年歷史檢驗的文學精品,配上現代流行音樂後,由鄧麗君用她與生俱來的幽幽情懷唱出來,典雅、莊重又溫柔、多情,頗具唐宋風範。主打歌《但願人長久》採用蘇軾《水調歌頭》的詞,它通篇詠月,卻處處關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圓月襯託別情,它構思奇特,畦徑獨闢,當年年僅26歲的梁弘志能把古詩詞的意境把握得非常到位,曲調悠遠、雋永,極富浪漫主義色彩,使《但願人長久》成為華語流行音樂史上最傑出的作品之一。
作曲:梁弘志 作詞:梁弘志
1984年梁弘志寫的《讀你》又再讓廣大聽眾為之深深驚嘆,《讀你》旋律甜美動人、詞句如詩如畫,散發文學氣息,由蔡琴演唱,經過三十多年,到今天仍讓人心醉不已。梁弘志離開人世之前告訴蔡琴,《讀你》原來讀的不是情人,而是《聖經》。因為只有讀《聖經》,才能「讀你千遍,也不厭倦」。「你是我的詩篇,讀你千遍也不厭倦。」這首看似動人心弦的情歌,竟不是唱給某個情人聽的,而是在歌頌《聖經》的奇妙。因為《聖經》是上帝愛的話語,像一封給人的愛的情書,所以讀上千遍也不會厭倦,這是人世間最美的愛情。
在梁弘志的作品裡,很多以平以真以情取勝,非常符合他在民歌時代的氣質。簡單的幾個音符,便組合成一首難以磨滅的經典。平凡的歌詞,卻營造出凝重感人的氣氛,這就是大師手筆的老辣之處。以「憂鬱王子」著稱的姜育恆,也得感謝梁弘志。1987年一首《驛動的心》無論從哪個方面都極為符合他作為成熟男人的滄桑感。
羅大佑也說:「弘志是最棒的,8個音節就寫出了不朽的、廣為流傳的《驛動的心》。」大師就是這樣,不需要太多,只需要幾個音節;不需要太深,只需要讓你看到內心;不需要太張揚,只需要一點平凡,只需要那麼一點點,就可以讓你看到永恆。
也許是粵語版《半夢半醒》的影響力太大,以致很多人以為國語版《半夢半醒之間》是粵語版的翻唱,其實這是1988年梁弘志為譚詠麟打入臺灣市場的同名國語大碟而創作的主打,只是粵語版先行在港推出。梁弘志完全依靠古典的旋律營造出一種模擬化的幻夢般意境,而譚詠麟對這首起點很高的國語歌表現得很謹慎,聽得出他在發音上字字句句均精雕細琢。
作曲:梁弘志 作詞:梁弘志
1989年7月張國榮在臺灣推出《兜風心情》大碟,梁弘志為張國榮獨身訂造了一首《透明的你》,一個深情款款、細膩痴情的痴心漢形象完美呈現: 愛一個人,卻始終走不進她的世界;想要離去,卻發現自己早已身陷其中....
1985年梁弘志出版了個人第二張專輯《感覺之約》,亦開始擔任電臺《感覺之約》節目主持人,1986年與陳復明、鈕大可、陳志遠、曹俊鴻,五位音樂創作人聯結推出重量級的音樂合輯《我們》,音樂創作及實驗精神獨樹一格,成為許多音樂工作者的必聽寶典,此合輯至今仍是樂迷收藏之經典佳作。1986年他跨界為作家,出版了第一本著作《愛要告訴你》,之後他退居幕後製作音樂,專心地做幕後推手,創作不綴,為華語歌壇催生不少重量級歌手。
《恰似你的溫柔》——蔡琴
《抉擇》——蔡琴
《讀你》——蔡琴
《驛動的心》國語——姜育恆
《祝福》粵語——葉倩文
《半夢半醒之間》——譚詠麟
《像我這樣的朋友》——譚詠麟
《透明的你》——張國榮
《但願人長久》——鄧麗君
《請跟我來》——蘇芮
《把握》——蘇芮
《變》——蘇芮
《明天還是要繼續》——蘇芮
《錯誤的別離》——潘越雲
《面具》——黃鶯鶯
《想飛》——鄭怡
《朋友一個》國語版——羅文
《化裝舞會》——于台煙
《跟我說愛我》——梁弘志
有人說梁弘志的歌從來不是上天入地的大手筆,卻是精巧小品的掌門人,樂壇對梁弘志如是評價:「他的歌曲總是百轉千回,賺盡感動;他的詞總是清新雋永,訴盡心聲。加上他很少只作曲而不填詞,因而其作品的詞曲搭配更為細膩貼切,放眼如今流行樂壇,這樣的創作人真是少之又少了。」
47載春秋,
生命的樂章對梁弘志而言,
著實短暫,500多首詞曲創作,
蘊含著人生真實情感,
也留給人們無盡的懷念,
梁弘志此生用琴鍵用筆尖
寫下了人生豐富美麗的旋律,
沒有遺憾了。
來源:我的黑膠時代
經典|民歌30·致敬一代宗師梁弘志
成立於2002年11月8日,是民間自發的非營利性社會公益團體。目前已發展為內地最大和最有影響力的鄧麗君歌迷組織,在四十多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均設有聯絡處,並有港、澳、臺和海外共七個辦事機構。
使 命身體力行詮釋「鄧麗君文化」的含義——
德: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和高尚的情操。
藝:獨一無二的鄧氏唱腔所創造的傳奇。
善:行善仗義的俠骨柔腸及博愛的理念
宗 旨團結廣大君迷,平等交流,弘揚真善美,傳承和傳播鄧麗君文化。
新浪微博weibo.com/teresafans 或 @中國鄧麗君歌友會
入會、投稿郵箱teresafans@126.com有一種聲音可以用一生傾聽,
有一種溫柔可以環抱整個世紀,
那就是鄧麗君……
歡迎通過上方的郵箱來稿
歡迎點擊右下方的「寫留言」留下您的見解
您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