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的月亮·中秋特輯|這些傳統習俗,你知道嗎?

2020-12-28 川A981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馬上又到了期盼已久的中秋節了,今年中秋有些特別,與國慶是同一天。在這個闔家團聚的日子裡,與家人一起賞月,共嘗月餅,歡度佳節,已是我們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

那麼,你知道中秋的由來嗎?各地有什麼習俗?川川子帶你談古論今,來盤一盤這月圓背後的故事。

月滿中秋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而它的由來傳說也有很多。

#1 嫦娥奔月

在所有中秋傳說中,我們最熟悉的傳說莫過於「嫦娥奔月」。

相傳在遠古的時候,天上突然出現了十個太陽,曬得大地直冒煙。

天生神力的后羿射下9個太陽後西王母賜其不老仙藥,但后羿不捨得吃下,就交於妻子嫦娥保管。

后羿門徒蓬蒙覬覦仙藥,逼迫嫦娥交出仙藥,嫦娥無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藥,便向天上飛去。

后羿回家後心痛不止,於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擺下宴席對著月亮與嫦娥團聚。

#2 仲秋

最具有歷史考證的由來,中秋是由古代祭月演變而來。古代曆法把每個季節分為三個月,分別是孟月、仲月、季月。

農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被稱為「仲秋」,而農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稱為「中秋」。

最初這一天被定為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日,後來慢慢就演變成為中秋節。

#3唐風中秋

中秋節被定為官方節日,大約是在唐朝。

唐朝中秋風俗盛行,唐朝許多詩人都有詠月的絕句。

將中秋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大興。

唐代也成為了將傳統節日習俗融合的重要時期,傳承至今。

中秋祭月

古有詩人詠月,今有國人賞月。在中秋除傳統的賞月、吃月餅,還有其他很多有趣的習俗。

#1 祭月

古代中秋,記載為」秋暮夕月「,意為祭月神。

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

#2 觀潮在古代,浙江一帶,中秋觀潮可謂是一大盛事。

蘇軾在《八月十五日看潮》中是這樣描寫觀潮的:"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

#3 燃燈

中秋之夜,在古代時有燃燒紙燈以助月色的習俗,現在全國多地仍保留有此習俗,尤其是在湖廣一帶。

江南一帶則有製作燈船的習俗,用竹條扎燈籠,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形狀,繪製各種顏色。

中秋燃燈類似於元宵燈節,其規模僅次於它。

#4 賞桂賞桂,也是中秋的一個樂趣。

每逢中秋之夜,丹桂盛開時節,空氣中都瀰漫著桂花甜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聚一堂,已成為佳節的一種美的享受。

#5 殺鴨子

在四川,我們都知道中秋要吃月餅,還要打粑、吃麻餅等,但你知道嗎?中秋殺鴨子,也是一種習俗。

在川西地區,煙燻鴨子是中秋節必備佳品,因在中秋時節生長的鴨子,肥瘦適宜,適合煙燻烹飪。

廚師選當年生的仔鴨,進行煙燻烹飪,食時改刀裝盤,色澤金紅、肉質細嫩。

----

中秋節的習俗多樣,形式也各有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中秋以月寄相思,以情訴團圓,「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更多精彩內容

歡迎收聽每晚7點至8點的《川廣悅生活》節目

相關焦點

  • 中秋佳節,這些傳統文化習俗你知道嗎?
    中秋佳節,這些傳統文化習俗你知道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佳節中秋鐫刻著歷史始見《周禮》,盛於唐宋到明清時期成為最主要的節日之一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 在廣東,中秋要吃田螺?!這些傳統節俗你還知道多少……
    廣東傳統中秋習俗知多少? 中秋,又稱月夕,最早見於《周禮》。 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故秋季第二個月名為「仲秋」。
  • 客家特有的中秋傳統習俗:篤月光姑姐、請扁擔神
    八月十五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是漢族和許多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賞月和吃月餅是中秋節必不可少的節俗活動。我國晉代已有中秋賞月之舉,到唐代,中秋賞月已頗為盛行。至宋代才正式定為中秋節。南宋時期中秋節活動比以前更加豐富多彩,民間相互贈送月餅,合家賞月歌。
  • 中秋特輯 |講點新鮮的,在孩子面前底子十足過中秋!
    因此,對於中秋節這個團圓喜慶,月餅代替玩月羹成為中秋主角食物,似乎也就是情理之中了。了解了中秋節的發展變化和月亮君的心路歷程,是不是對中秋節更有親切感了呢?今晚吃月餅賞月時,別忘了安撫安撫月亮君受傷的心靈。But,有人認為,現在傳統節日的氣息越來越淡了,真是噓唏啊!其實,那是因為打開傳統節日的方式不太正確。正確打開傳統節日,能讓你發現不一樣的生活、不一樣的自己!
  • 又到一年中秋時,你知道中秋節是怎麼來的嗎?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中秋佳節我國民間有家家吃月餅的習俗。中秋吃月餅,和端午節吃粽子、元宵節吃元宵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食俗。  至於中秋節食月餅這一習俗的形成則是在明代。
  • 廈門中秋習俗有哪些 中秋節傳統習俗風俗及由來介紹
    再過幾天就是傳統中秋佳節了。中秋節,又稱為「八月節」「團圓節」(中秋節賀卡寄語祝福語簡單大方 中秋節給長輩老師的溫馨祝福)。在我國,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而在閩南地區,過中秋也有著獨特的風俗。
  • 這個「中秋」假期有點長!中秋節的這些習俗、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一、這個中秋有點「冷」,這些「冷知識」你知道幾個1、中秋節的「暱稱」有點多中秋節是大家最為熟知的節日,是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齊名,並稱為中國的四大的傳統節日。中秋節的名稱來源於我國的農曆,在農曆中一年可以分為四個季度,分別是春、夏、秋、冬,每個季節又分為孟、仲、季之分,因而中秋也被稱為「仲秋」,同時中秋節因為在農曆的八月,也被稱為「秋節」、「八月節」、「月半節」;在年農曆的八月十五那天,月亮格外的明亮,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月節」;由於我國廣袤的土地,將居住的人們分在了不同的地區,從而產生了不同族群的文化,一些地區根據當地過中秋的習俗不同,中秋節又被稱為「
  • 月亮每個十五都會圓,為什麼中秋卻要特別重視?
    其實月亮每個月都圓。但因我出生於中秋前一日,始終覺得自己與農曆八月的那次月圓,分外有緣分。此時節桂樹開始吐蕊,天氣不冷不熱,晝夜的長短也劃分得平勻,體感極為舒適。這時候何止月亮,整個城市都浸染在一種秋日的恬淡氣氛裡。
  • 連雲港及周邊地區中秋節習俗,這些送禮禁忌,不能違背!
    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中秋節是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在秋季中間,又稱「仲秋節」連雲港及周邊地區俗稱「八月半」「團圓節」。中秋節始於唐朝,盛行於宋朝、一直傳承至今。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全國放假三天。
  • 2020中秋節的傳統習俗,中秋節的地方習俗
    ,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2020中秋節的傳統習俗,中秋節的地方習俗。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5.猜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6.吃月餅  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
  • 八月十五話中秋,中秋節的起源是什麼,習俗又有哪些
    中秋將至,提前祝各位中秋快樂。為何要提前?因為我要搶在話題第一線,用速度來彌補那約等於零的熱度。自娛自樂是我的優良品格。將中秋定為節日始於隋唐,而中秋活動則早在上古時期已有,只不過那時稱之為「秋夕禮月」。百姓敬月亮為神,認為能有這秋天的收穫需感謝上蒼。於是選定秋分那日的晚上,備上水果糕點,祭拜月神。一表感恩,二為祈求來年的風調雨順。沒錯,古時民間的秋夕是指秋分,並非八月十五。在八月十五祭月的習俗,其實源自於道教。
  • 中秋到!你知道中秋節的由來嗎?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至今已歷史悠久。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 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這些典故你知道嗎?
    中秋佳節,丹桂飄香,一家人吃餅賞月是中秋節標配可是你知道月餅的來歷是什麼嗎?
  • 拜月光、打月光姊、吃月光餅……河源的這些中秋習俗你還記得嗎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在河源又俗稱「八月節」「八月半」。在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在一起吃團圓飯、吃月餅和賞月,除此之外,許多市民還會以傳統的形式體驗節日習俗,如拜月光、打月光姊、吃月光餅等。
  • 臺灣特別的中秋節習俗
    月餅、柚子、烤肉,這是臺灣過中秋吃的三大件。前兩者自不必說,後者有別於傳統習俗。
  • 舞「香火龍」 「罵中秋」 廣西中秋節習俗你知道哪幾個?
    中秋年年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們的生活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在生活變化的同時,很多傳統也在日漸淡化,一些傳統習俗也在慢慢地消失,或者是面臨著失傳的境地。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你可能不知道的中秋習俗。
  • 中秋節古代習俗與現在的習俗的變化
    據公開資料顯示,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裡,嬉戲連坐至曉」,可見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 中秋節和月餅的由來,你知道關於中秋的神話傳說嗎?
    中秋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歷史源遠流長,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中秋源於上古時代,因為當時人們對天象的崇拜,是從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供奉月亮,是我國古代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就是古代的「供奉月亮的節日」。
  • 十五的月亮圓又圓 這些「超級月亮」你見過嗎?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要到了,賞月、吃月餅等都是我們必不可少的中秋活動。據相關消息,今年最佳賞月時間已初步確認為10月2日凌晨5點5分。說到賞月你們想到月圓之夜那些美景了嗎?「超級月亮」「紅月亮」「藍月亮」……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回顧那些讓人記憶深刻的「月景」吧!
  • 中秋佳節到了,99%的人都把月亮說成了moon?你錯了嗎?
    學會了月亮怎麼說,今天來一窺中秋節必備英文全貌,不只教你相關單字和祝賀語,更要讓你學會如何介紹中秋節這個重要節日喔!The common customs of Mid-Autumn Festival include family members eating dinner together, sharing mooncakes, admiring the moon, barbecuing, and carrying lanterns.中秋節傳統上落在中國農曆第八個月的十五號,多在一整年月亮最大最圓的時候,而滿月正是團圓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