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清,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紮實的土壤孕育出不少優秀的民營企業家,包括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融僑集團董事長林文鏡、大名城董事長俞培俤…...
今天故事的主角張品光,同樣出生於福建省福清市。從小受當地艱苦奮鬥文化洗禮的他,高中畢業後,闖過日本,做過水產、房地產,多年的磨鍊培養出了張品光敢闖敢試的性格。
在日系一統天下的安防監控鏡頭領域,他掌舵的宇瞳光學敢於挑戰行業的不可能,不但打破了日本的壟斷,還俘獲了全球安防巨頭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的「芳心」,進而成長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安防監控鏡頭供應商。2019年9月20日,張品光敲響了上市寶鍾,宣告宇瞳光學成為了資本市場中的一員。
眼界決定了人生的邊界
1987年高中畢業,次年初,僅20歲出頭的張品光就遠赴日本打工幫補家用。在日本一待就是四年,在張品光看來,自己最大的收穫是開闊了眼界,特別是被日本的匠心精神深深地折服。
「日本的東西產品無論是內在還是外在,做得很精緻、很完美。這對我以後經營企業有很大的影響,產品不能只注重外觀,更要注重內在。」
張品光在日本打工時的照片
從日本回來的張品光,並沒有安安穩穩的做一個打工仔,在那個下海經商成潮的時代,張品光選擇了創業。開始是做水產,在做水產過程中也參與做過房地產。一個偶然的機緣,張品光進入了福建福光,從此與光學鏡頭行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2006年12月至2011年7月,張品光出任福建福光數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負責生產經營;2009年2月至2011年7月,擔任福建福光子公司深圳天瞳董事長、負責深圳天瞳的經營。
談到為什麼這麼看好光學鏡頭行業,張品光說還是與在日本的見識有關。「06年的時候,日本大街小巷,每個店鋪裡面都安裝了攝像頭,當時我們國內的攝像頭還少,特別是像內陸企業,所以我覺得發展前景還是蠻好的。」
在深圳天瞳的時間裡,張品光全身心地扎在工廠裡,通過不斷學習、實踐,快速完成了從光學鏡頭的「門外漢」到「行家裡手」角色轉變。
「我原來剛剛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連晚上睡覺腦袋裡都是鏡片、鏡頭,都是鏡頭的線條,都是光的折射線條。」回憶起那段歲月,張品光感觸良多。
在張品光的掌舵之下,深圳天瞳的發展越來越好。後來因為福建福光決定將深圳天瞳遷回福建的戰略考慮,加上張品光此時對未來事業發展也有了很多的考慮和疑惑,於是他決定讓自己先停下來,對人生進行新的思考。
俘獲全球兩大安防巨頭「芳心」
眼界高時無物礙,心源開時有波清。從深圳天瞳出來之後,張品光用了相當長的時間去思考,去沉澱後,決定和以前的老朋友、老同事們繼續做好光學鏡頭的事業。2014年,張品光成為宇瞳光學的第一大股東。
「前面20年的是一個資本積累的過程,一個是人生閱歷的經驗積累,比如對產品的理解、看法。後面要做的是將想法付諸實踐。既然看好光學鏡頭行業,就要尋找另一番天地去作為。」
堅守 「匠心」打造高品質的產品, 是張品光打出的第一張牌。「我們堅持以超越日本那種品質的理念來做光學,推出的產品品質達到日本水平,但成本比日本低很多。「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鏡頭,在外行人眼裡都大同小異,但作為行內人的張品光知道,鏡頭想做好太難了。因為它牽涉的指標多,精度要求非常高,稍有差池,謬之千裡。為了提升品質,在張品光的堅持下,宇瞳光學一直堅持用全球最好的設備去做鏡頭。
在提升產品質量的同時,張品光對宇瞳光學的市場重新做了定位。「早期,宇瞳市場定位以深圳、廣州為主,客戶分散,要求低。而海康、大華對零部件的供應體系要求非常高,所以早期沒有進入他們的體系。後面重新定位後,把產品的品質往更高檔次去做,就進入到它們的供應鏈。」
值得注意的是,在進入海康威視供應鏈之前,宇瞳光學的業務重心是放在小變焦鏡頭上的,為了更好的契合市場需求,在海康威視的引導下,宇瞳光學主動向定焦鏡頭發展。而這樣一個改變,也讓宇瞳光學成為了全球安防監控鏡頭出貨量最大的公司。
「定焦鏡頭量很大,佔所有鏡頭裡面的90%的量,所以做定焦鏡頭之後,量就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了。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太強大了,他們能夠做到全球第一第二,我們跟著它們做配套,自然而然就做起來了。」
緊跟大客戶需求變化,不斷去迭代產品,是張品光始終堅守的,也是宇瞳光學得以迅速發展重要因素之一。
2015年左右,玻塑混合鏡頭因為性價比比全玻的高很多,逐漸成為行業主流。海康威視發起了玻塑混合鏡頭的研發,宇瞳光學快速做出反應,投入重金砸向了這一領域,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宇瞳光學生產的玻塑混合鏡頭很快得到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的認可。
宇瞳光學生產的玻璃混合系列鏡頭YT10042
據悉,海康威視、大華股份是全球銷售收入第一、第二的安防監控系統廠商。能夠進入它們的供應鏈,對宇瞳光學來說,無疑是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我們以海康作為一個宣傳點,其他安防供應商看海康用我們的東西,很快他們也用我們的東西了,那個時候發展就非常快,基本是被客戶推著走的。」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 2018年,宇瞳光學在全球監控安防鏡頭出貨量的市場份額佔有率33.0%,超過第二位15%。
5G將給行業帶來新機會
2019年6月,中國發放5G商用牌照,意味著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在張品光看來,藉助5G的發展,安防監控領域將邁入看得懂的時代,這是一個大的機會。
「2010年以前算看得見的安防時代,2010年到2018年是看得清的時代,2018年以後人臉識別逐漸起來,就是看得懂的時代了。5G會帶動人臉識別快速發展,使得原來早期布局的安防監控點都要升級更新,所以安防監控行業的發展空間會非常巨大。」
在以AI技術、民用安防等為代表的「未來」安防行業主流方向裡,張品光深知,故步自封沒有出路,必須要緊隨時代的發展,2018年下半年,他再次對公司的市場做了重新的定位。
「5G發展對智能家居,也就是民用安防這一塊有很大的促進。去年下半年,我們又重新做了定位,在做傳統安防鏡頭的同時,也要拓展民用領域。」
與此同時,在機器視覺領域,宇瞳光學也積極布局。「鏡頭就是機器的眼睛,在機器視覺上面,我們有比較深的布局,目前已經形成了產品的系列化,生產的規模化。」
上市是吸引人才的必由之路
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則愈匱。在張品光看來,人才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2019年9月20日,張品光敲響了上市寶鍾,宣告宇瞳光學正式成為了資本市場的一員。在回答記者有關上市後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張品光毫不猶豫的表示:吸引人才。
張品光在宇瞳光電上市現場
「中國光學行業研發人才還是比較缺的,雖然我們現在有200多個研發人員,但總體研發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登陸資本市場以後,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可以有比較好的條件吸引高精尖人才來到我們宇瞳公司。
根據招股說明書,宇瞳光學本次上市擬募集資金5.44億元,將用於新建精密光學模具製造中心,研發中心建設、光學鏡頭擴產建設等建設項目。其中,建設精密光學模具製造中心,令不少投資者直呼——看不懂。
對此,張品光解釋稱,「公司每年模具費要花好幾千萬,切入模具可以節省很多成本。另外,模具是整個產業鏈的一個核心技術,我們主要的目的是研究前沿的技術,讓其成為公司未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針對光學鏡頭擴產建設項目,張品光告訴全景網,公司產品目前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擴產是必然選擇。
「我們2017年佔了全球份額的38%,2018年只佔了33%,其實是因為市場的需求增量快於我們公司的增量。達產完以後,我們每年將增加3000萬支左右鏡頭的產能。」
共享發展成果
商業浮沉,管理不息,每一個令人驚嘆的企業背後都有一位獨具一格的掌門人。而張品光的獨具一格則體現在分享上。
「我接手宇瞳之後,管理層持股更多了,大家一起創業,一起持股,一起分享經營成果。因為我覺得一家公司靠一兩個人不可能把企業做強、做大,只有把團隊力量凝聚在一起,才能做把這個蛋糕做大做強。」
孤身難行遠路。在經營上,微利做大是張品光的一個核心理念。「這麼多年,我們都堅持以誠信經營為主,永遠保持10%左右的合理淨利潤,只要多出來利潤,我就讓利給客戶,所以說經營成果跟客戶也是分享的,客戶對我們有比較強的信任感。」
編導:周榮
撰文:詹麗真
文字速記:謝逸
攝像:劉坤坤、吳志華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全景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