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伏羲智庫邀請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博士、商務部CECBC區塊鏈專家會副主任、數字經濟商學院院長、區塊鏈及數字經濟領域知名學者吳桐,受邀在伏羲書院主講「大國博弈視角下的數字貨幣和區塊鏈」主題講座。伏羲智庫創始人李曉東教授、秘書長孫永革女士以及智庫區塊鏈相關人員參會。會議結束後,吳桐博士正式受邀兼職伏羲智庫研究員。
李曉東教授主持講座,歡迎吳桐為伏羲書院做分享並表示,區塊鏈是網際網路第三階段非常核心的技術協議,將成為未來的基礎設施架構之一,對未來數字經濟生產關係產生巨大影響,伏羲智庫團隊有必要多角度學習及研究區塊鏈領域知識。
講座上,吳桐分別從經濟、金融、治理等角度展開區塊鏈和數字經濟主題分享,解釋了區塊鏈相關定義及其重要性,並對2020年區塊鏈產業落地做分析預判。分析了以Libra為代表的全球穩定幣和以DC/EP為代表的法定數字貨幣對貨幣政策有效性、貨幣供應量、資本流動的影響以及其經濟效應、數字貨幣對貨幣金融理論的衝擊等。
吳桐認為,區塊鏈作為一項互聯互通的技術,有望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設施,鏈改是推動區塊鏈應用落地和實現產業化的主要途徑;應嚴格區分區塊鏈和沒有價值支撐的加密(虛擬)貨幣。此外,吳桐表示,政務系統的區塊鏈化即將到來,區塊鏈將被大規模用於改善政務數據流轉和分享,促進業務協同,構建與發展鏈政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吳桐指出,未來應加強區塊鏈標準化研究,提升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做新一輪數字金融競爭的領導者,將科技元素納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
伏羲智庫是由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原主任李曉東教授倡議並牽頭,聯合產業界及學術界知名青年專家共同發起成立的非營利性網際網路特色研究機構,旨在推動數字轉型以縮小數字鴻溝、促進互聯互通以彌合網絡碎片。伏羲智庫於2019年4月得到國家批准註冊設立法人,並於同年10月18日正式啟動成立。伏羲智庫在北京、山東兩地設立雙總部,並在全球設立合作中心。伏羲智庫的成立得到了第四次工業革命提出者、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克勞斯·施瓦布教授,網際網路聯合發明人羅伯特·卡恩博士與溫頓·瑟夫博士,中國網際網路創始人胡啟恆院士的親切指導。
伏羲智庫創始人、主任李曉東教授是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副理事長,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原主任、國際網際網路名稱與地址分配機構(ICANN)原副總裁。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和「中國軟體行業十大傑出青年」獲得者。中科院計算所網際網路基礎技術實驗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網際網路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學院兼職教授;世界經濟論壇全球未來理事會、全球網絡空間穩定理事會及全球信息基礎設施理事會理事。曾創辦中國網際網路博物館和網際網路域名管理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組織完成「.中國」國家主權域名入根;加入網際網路數字分配機構(IANA)全球30人工作組(ICG),完成全球網際網路核心管理權移交;領導籌辦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並擔任高級別諮詢委員會委員。
伏羲智庫聯合發起人還包括滴滴出行董事長程維,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博士,啟明星辰董事長嚴望佳博士,全球青年領袖、國家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前董事總經理、絲路資本總裁馬文彥,全球青年領袖、萬科北方區域總部執行長劉肖,中科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孟慶國,西湖大學創辦人張輝博士,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朱巖。
伏羲智庫秉承「知行合一、家國天下」的文化,以「聯合研究創新、協同促進發展」理念,以「研究機構、科技公司、產業資本、國際論壇和教育機構」五位一體模式,同步聚焦技術研發、政策研究和文化推廣。伏羲智庫通過研發、建設信息基礎設施新平臺,研究、探索數字經濟發展和治理新範式,倡導、推廣數字文明開放包容的新文化,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的數位化轉型提出實踐方案,為推動全球數字文明構建貢獻中國智慧。
聲明:本文由入駐金色財經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金色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