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和爺爺》改編自瑞士兒童文學作家約翰娜·斯比麗的著作《海蒂》。該書自上世紀90年代出版,現已有70多國語言譯本,全球總銷量超過5000萬本;曾被日本動畫大師高畑勳老爺子翻拍成動畫片《阿爾卑斯山的少女》,以及多部真人版:1937年秀蘭·鄧波兒美國版、1993年美國版、2005年英國版。
本部《海蒂和爺爺》由瑞士新銳導演阿蘭·葛斯彭納執導,童星阿努克·斯特芬、老戲骨布魯諾·甘茨(《帝國的毀滅》中「希特勒元首」扮演者)、以及卡塔琳娜·舒特勒(慕尼黑電影節影后)領銜主演。該片亦奪得瑞典2015年票房冠軍。
這是一部沒有反派的電影。溫暖治癒的海蒂融化了每一座山川,而故事的哲理寓味更加意味深長。
海蒂—皮特、克拉拉、爺爺的燈塔
爺爺在一開始是被荊棘包圍的人,很難想像他之前遭遇過什麼。他將自己的感情封鎖起來,沒有感情外露,也不需要情感依託;對於任何人的好意,總要先拒之千裡。
第一次看到親生孫女,他沒有一點血緣相認的激動和憐憫,反而怒目相對:趕緊帶她一塊兒消失,快給我滾!
善良的海蒂沒有離開他。在一次次的觸碰中,海蒂用溫暖化解了和爺爺之間的隔閡,也讓他敞開心扉,擁抱親情;在海蒂被姨媽帶走後,他神情落魄地折返家中,那種落寞是感情完全被擊潰的無望,也是付出真情後所承受的脆弱和痛苦。
也許爺爺只是將自己包裹在荊棘之內了。只待海蒂這把鑰匙來打開他。
皮特是一個調皮又粗魯的男孩。
面對山羊的角鬥,他二話不說狠狠地向它們抽鞭子;會偷偷吃海底的午餐,在家吃飯時總是搶別人的東西;不希望克拉拉擠進他和海蒂的小友誼圈子,於是將她的輪椅推下山。
我們的小海蒂並沒有拋棄他。她自願將自己的午餐分一半給他,也會耐心地教他念書識字。
總有一些人會在崎嶇山路裡繞彎。
也總有一些人會願意做這些人的指路人。
克拉拉,脆弱孤獨的大家小姐。看得出她的父親總是以太忙為藉口疏離她,而母親的去世更是讓她孤立無依。
海蒂的出現猶如一道光,照亮了她的灰暗生活。海蒂會聽她訴說對母親的思念,陪她度過孤單日子,在她病倒後,更忍住自己的思鄉之情,陪伴在她身邊。
在阿爾卑斯山腳下,克拉拉的雙腳竟然站立起來。很難說這是怡人的景色,還是爺爺的可口食物,抑或是海蒂的貼心開導,令她重新站立起來。
確定的是,我們的海蒂是她的同路人。
克拉拉祖母、海蒂爺爺—海蒂的燈塔
我們的小海蒂並非一開始就擁有大智慧。然而幸運的是一路上她同樣擁有燈塔指路人。
當皮特對海蒂說起爺爺的「斑斑劣跡」:「他曾經殺過人,是一個可怕的人物。」海蒂聽信了他的話,回家後有意的閃開爺爺。
爺爺很平靜的告訴她:「你要相信自己的眼鏡和耳朵,而不是相信別人所說的話。」海蒂若有所思,而立刻領悟到了真諦,隨即開心地撲到了爺爺懷裡。
為了滿足海蒂的要求,爺爺拿出沉睡多年的雪橇,載海蒂下山;返山時,海蒂伏在爺爺肩頭,一老一小,在龐大的雪海背景下,尤為動容。
在克拉拉家中,睿智的祖母同樣是一座燈塔。
她是兒子和孫女的燈塔。面對遇事慌亂、沒有分寸的兒子,她總能有辦法讓他冷靜下來,鎮定地做出正確決定;在脆弱的孫女面前,她同樣溫暖備至,一出現便被孫女擁在懷中。
她同樣是海蒂的燈塔。海蒂不會識字,她不會去逼迫她,而是循循善誘,一步步地將海蒂引導到故事當中,讓海蒂追隨著自己的興趣去念書識字;當海蒂愁苦於「班裡的同學嘲笑自己的理想」時,她又能不失溫和地告訴海蒂「那是因為他們只見過這個村子,但你見過世界上更多的東西,不是嗎?」
我們的海蒂也會犯糊塗啊,而爺爺和祖母,總能春風化雨一般將她引向歸途。
讓她像鷹一樣,在阿爾卑斯山下,自由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