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逢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公布五周年,在於本周舉行的紐約氣候周活動中,施耐德電氣重申將一如既往地把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作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指導方針,繼續堅定履行集團承諾。施耐德電氣也將繼續為中國的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 集團新增大膽的裡程碑式目標:在2040年實現全部端到端足跡的碳中和
· 集團明確了截至2030年的行動規劃,以推動《巴黎協定》1.5攝氏度科學減碳目標的達成
· 施耐德電氣宣布加入氣候宣言聯盟(Climate Pledge),致力於和全球夥伴一同實現碳中和目標,比《巴黎協定》的2050年實現升溫不超過1.5攝氏度目標的時間提前10年
中國北京,2020年9月27日——最近,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數位化轉型專家施耐德電氣在2020紐約氣候周活動中宣布將加速踐行其可持續發展承諾,在2040年實現碳中和,這將比《巴黎協定》制定的到2050年實現升幅溫度不超過1.5攝氏度的氣候目標提前10年。
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代表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是保護地球家園需要採取的最低限度行動。中國市場是施耐德電氣全球的第二大市場,不久前,中國政府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並將儘快部署早日實現碳中和目標 。秉著「在中國、為中國」的理念,作為中國發展的參與者、見證者和貢獻者,施耐德電氣也始終致力於為中國的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施耐德電氣宣布2040年實現碳中和提前完成《巴黎協定》目標
為此,施耐德電氣將與亞馬遜等企業展開密切合作,構建龐大的供應商網絡並開發低碳、創新型解決方案。
施耐德電氣認為,人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力量。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發布五周年之際,施耐德電氣動員全體員工矢志創新,深化可持續發展作為全員一致的目標,任命可持續發展集團大使和團隊負責內部革新的相關工作,由內而外賦能可持續戰略的進一步落地。
於9月21日至27日在線上舉辦的紐約氣候周是由聯合國和紐約市共同舉辦的年度氣候峰會活動,每年會匯集來自全世界的環保政策制定者、企業家、投資人、公益機構,以及大量關注環境及氣候問題的人士,以展示全球對抗氣候變化所做出的行動,深刻呼籲全球對氣候問題的關注。施耐德電氣集團總裁兼執行長趙國華(Jean-Pascal Tricoire)受邀參會,分享並探討施耐德電氣攜手客戶及合作夥伴踐行2019年碳排放承諾的舉措。
踐行2019年碳排放承諾
在紐約氣候周活動中,施耐德電氣詳細闡述了集團加速踐行2019年碳排放承諾的舉措:
首先,到2025年在運營層面實現碳中和(允許抵消),並在2030年實現二氧化碳淨排放為零的目標 (不允許抵消)。施耐德電氣將積極通過數位化和電氣化的方式來實現該目標,包括提升能源效率、將化石燃料為基礎的流程電氣化、利用可再生能源和電氣化出行(如使用電動汽車)等途徑。2017年至2019年,施耐德電氣在運營層面已累計減少26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絕對降幅達37%。
同時,施耐德電氣以1.5攝氏度的科學減碳目標為基準,明確了截至2030年減少35%間接碳排放(範圍3)的行動規劃。集團將推動供應商踐行氣候戰略、採購更環保的材料(例如生物質材料、回收再生材料、經認證材料等)等,逐步降低採購物料的二氧化碳強度。此外,為推動1.5攝氏度科學減碳目標的達成,施耐德電氣還承諾將把2030年客戶端的碳排放量減少40%。
除此之外,施耐德電氣在碳排放承諾中新增了一座大膽的、裡程碑式的目標——在2040年實現全部端到端足跡的碳中和,這比2050年實現升幅溫度不超過1.5攝氏度的氣候目標提前10年。這也意味著施耐德電氣全部產品將在2040年實現碳中和。
最後,施耐德電氣重申「2050年全面實現供應鏈「從資源採集到工廠大門」排放為零」的承諾。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戰略供應鏈和研發決策部根據時間跨度,將碳定價確定在30-130歐元/噸。
通過技術手段實現減排目標
施耐德電氣還將繼續努力,通過提升能源效率與使用可再生技術對氣候產生積極影響。得益於EcoStruxure在二氧化碳減排方面發揮的作用,2025年之前施耐德電氣將與客戶、合作夥伴一同實現碳積極。
創新是碳中和轉型的關鍵密鑰。今年,施耐德電氣在綠色數位化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發布新一代綠色、智能中壓開關設備:中壓充氣櫃GM AirSeT、中壓環網櫃RM AirSeT 與SM AirSeT,採用乾燥空氣代替六氟化硫,有效控制碳排放並提升成本效益,推動電網數位化和低碳化。憑藉其數位化和綠色環保技術,全新 SM AirSeT 開關櫃榮獲漢諾瓦工業博覽會「能源經濟」類「工業能源效率獎」(IEEA,Industrial Energy Efficiency Award),此外,該產品還獲得了德國漢諾瓦展覽公司今年頒發的另一項工業獎——漢諾瓦工業博覽會國際技術獎 (HERMES Award) 的提名,躋身三強之列。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年初,它還被授予iF設計大獎。
協作共贏推動碳中和戰略落地
施耐德電氣中國區副總裁、公司事務與可持續發展負責人王潔表示,「可持續發展不可能一家獨行,在氣候變化面前大家是命運共同體,可持續發展需要多方聯手推動。」
建立在「全球企業有責任共同應對氣候危機」理念的基礎上,施耐德電氣將與亞馬遜(Amazon)、印孚瑟斯技術(Infosys)和戴姆勒(Daimler)等全球夥伴進行技術、商業的協作與聯合,在204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
施耐德電氣還不斷拓展可持續發展的邊界,包括深化政企和校企的合作,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形成合力。施耐德電氣帶動其「朋友圈」中的客戶、上下遊企業及合作夥伴和員工共同實現可持續發展。具體而言,帶動上下遊供應鏈,包括鑑別和管理在用工行為、健康與安全以及環境方面具有高風險的供應商,以共同推動可持續發展。
2020年,為了助力受到疫情影響的人尤其是碧播學校學生,幫助他們繼續學業,施耐德電氣推出了「美好明天」專項基金。在全球,通過幫助低收入群體,幫助員工,以及一些利於未來發展的項目等,已經在65個國家惠及100萬人以上。
設立可持續發展大使
這些舉措的宣布恰逢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公布五周年。2015年9月25日,聯合國193個成員國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上一致通過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旨在到2030年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已完全納入施耐德電氣可持續發展戰略之中。為了進一步實現這一目標,施耐德電氣在紐約氣候周宣布啟動全新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大使網絡」項目,旨在提升各方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增強員工和合作夥伴的行動力,為公司領導層制定與挑戰全球目標提供創新想法。「可持續發展目標大使網絡」由集團大使成員(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5-10名內部專家和合作者(包括集團內部的年輕人才)構成,主要圍繞17項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開展工作。可持續發展目標大使網絡的成立將進一步推進施耐德電氣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施耐德電氣重申,新冠肺炎疫情不會影響集團202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同時,集團將始終秉持最高標準推進2030年承諾:構建全球生態系統以應對氣候變化,並履行實現包容性增長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