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青蛇》,是中學時代。
那時候對電影的優劣還沒什麼概念,只覺得好羞恥好刺激。電影裡的這個這個溼身,和那個那個嬌喘,都讓我面紅耳赤,毫無招架之力。
長大後又看了幾遍,才算是理解了這部電影的深刻。
徐克版的《青蛇》,雖然是李碧華擔任編劇,故事卻和原著相去甚遠。電影版《青蛇》淡化了小青和許仙之間的曖昧,美化了許仙的人物性格,還增加了大量法海的戲份。這些改編使得原著中濃濃的女性抗爭意味在電影裡幾乎感受不到。電影的內核成了探究「情為何物」。
在這點上,《青蛇》這部電影,可謂道盡了情字之前的眾生相。
崑崙山搶靈芝草這段戲,法海將小青救起,要她助自己修煉。小青施展時這樣說道:「想不到我第一個男人是你。只可惜,你跟我卻都沒有凡人的感情。」
要知道,故事裡的神鬼妖怪皆是在說人。沒有凡人的感情,不是真的無情,而是不相信感情。電影中法海和小青代表的是理性的兩個極端:神是禁慾,妖是濫情。
法海有一套既定的世界觀,他相信「神人鬼妖,四界等級有序」,求的是得道成佛。情於他而言是負擔,所以他無法理解許仙和素貞的愛情。他強迫許仙出家,去追求他眼中永恆的,能夠確定的目標——成佛。在他看來,這是度化許仙脫了苦海。
現實中,這樣的人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在他實現理想的路上,愛情或會是一味調料,卻永遠不會成為生活的重心。
情為何物?
答曰:「紅塵色相,儘是虛幻。」
何苦舍了康莊大道去追尋虛無縹緲的愛情?
小青對欲望的態度則是坦然的,她討厭人的簡單複雜化。
在電影裡,小青和素貞,許仙,法海,甚至印度舞娘,都有曖昧的戲份。
在荷花池顯形嚇死許仙后,她對白蛇說:「平常男人那麼多,你再換一個好了。」
這一句,就顯出了小青確是不懂情。她把性和愛混為一談,覺得這世上的男人無甚區別。卻不明白玫瑰之所以珍貴,是因為付出了時間。
現實中,這樣的人,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情為何物?
答曰:「原來我發現這個世上誰都沒有定力。」
哪有什麼從一而終,不如及時行樂,遊戲人間。
法海和小青,兩個無情人。他們認為愛情虛幻又短暫,不值得相信,所以宿命般地成為許仙和素貞的障礙。一個明奪,一個暗搶。
青白二蛇初到人間時有一段戲,小青流連於醉生夢死的萬花樓,素貞則被書院的朗朗書聲吸引。
這一幕,就暗示了素貞的有情和小青的無情。如果青樓代表的是聲色犬馬,不加掩飾的欲望。那麼書院代表的就是禮儀規矩,一紙婚書的從一而終。
素貞雖是妖身,裝的卻是一顆人心。她明白做人的規矩,亦能體會做人的痛苦,甚至電影最後白蛇產子,已然是修煉成人了。
素貞和小青有兩段對話,意味深長。
一幕是小青發現自己不會流淚的時候,素貞說:「 傻瓜,當你覺得自己什麼都只贏不輸的時候,怎麼會有眼淚?怎麼會哭呢?」
另一幕是水淹金山寺的時候。
小青:「姐姐,這麼硬拼我們贏的機會有多少?會不會……」
素貞:「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怎麼去明白人情世故,依足所有的做人規矩。 如果這樣也是錯,那我千年的道行就真不知所謂了。」
小青:「姐姐,那你千年修行就為了一個許仙,值不值得啊?」
素貞:「值不值得輪不到我想,我現在只想把許仙救出來。」
這兩段話,可見素貞不是不明白小青的顧慮,愛情短暫又飄渺,她怎麼會不懂。但在愛情裡,沒人能做到只贏不輸。她願意選擇相信,學會付出。這就是她比小青多出的五百年道行。
情為何物?
答曰:「從一而終。」
許仙則是這世間老實人的寫照。
你說他情比金堅吧,他經不起小青的誘惑,一顆葡萄就讓他心旌神搖。在發現素貞和小青是蛇妖后,他打著進京趕考的幌子準備離開。
但你說他負心薄倖吧,在得知法海來收姐妹二人的時候,他扔了佛珠,急匆匆趕來報信。為了救素貞和小青,他願意四大皆空,去當和尚。
這世上最多的,不就是這種讓人既愛又恨的老實人麼?
情為何物?
答曰:「沉迷於女色我願意,我舒服,怕什麼?」
愛情就像一場賭局,縱然你千年道行,洞悉人性, 也可能滿盤皆輸。贏的機會有多少?沒人知道,但這世間無數痴男怨女飛蛾撲火,甘之如飴。
白蛇與許仙,一對有情人 。
電影中人物有三種性格:神、人、妖。
神性是看破一切的無情,妖性是懵懵懂懂的無情,唯人性有情。
但這種人物性格不是一成不變的。
在遇到素貞前,許仙是無情的。
和「沉迷女色我願意」截然相反,那時的他對學生說的是:「雖說讀書不光為博取功名,但是也不能如此胡思亂想,沉迷於女色,浪費青春,荒廢學業。」
他把秦松寫的情詩斥為「浪詞淫詩」,還截了小姐送秦松的花燈。是不是和法海如出一轍?
電影最後,小青流下了眼淚,法海情難自禁地叫了一聲「小青」。
於是法海變成了許仙,青蛇變成了白蛇。
真應了法海心魔的那句「紅塵紅塵,顛倒鬼神。」
多情總被無情傷,無情終是動了情。
究竟情為何物?
電影沒有給出確切答案。小青在離去時,對著法海說:「我到人世來,被世人所誤。你們說人間有情,但情為何物?真是可笑,連你們人都不知道。」
自人類有文明以來,情為何物就是文學不變的母題。情為何物?這個問題留給每一個觀眾思考。《青蛇》的主題曲《流光飛舞》唱道:「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劫是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