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上映的《喜寶》,只剩悲不見喜,鎖定了年度最爛國產片。
大洋彼岸的好萊塢也沒閒著,把經典之作重搬銀幕,卻拍成了北美《喜寶》。
要知道,原著小說是百年暢銷不衰的浪漫主義名著,是千萬作者們的文學啟蒙讀物。
1940年,驚悚懸疑大師希區柯克根據原著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摘得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豆瓣評分8.3,好於 93% 懸疑和92% 愛情片;爛番茄仍保持100%的新鮮,MTC均分86。
1979年和1997年的電視劇版,雖然沒有大師導演光環加持,但憑藉紮實的劇本和演員們精湛的演出,都拿下了8.5和8.0的高分。
97電視劇版,年輕時候的泰溫·蘭尼斯特參與了演出
就是這麼一部經典佳作,被魔改成了年度爛片。
豆瓣5.6(不知道會不會繼續降分),爛番茄45%的爛度,MTC均分46。
影評人罵完觀眾罵,就連主演都不願意接受採訪,對電影宣傳毫不上心。
網飛重金出品,知名IP光環,俊男靚女+ 英國國民影后的陣容,都救不活這部片。
《蝴蝶夢》
Rebecca
2020.10.21
>>>>嫁入豪門,麻雀變鳳凰
《蝴蝶夢》的劇情一句話就能概括:
飛上枝頭做鳳凰,一入豪門深似海。
莉莉·詹姆斯飾演的女僕單純善良,不過她有個脾氣古怪的女主人,常常不給她好臉色看。
有次她和主人一同外出旅遊,在下榻的高檔酒店餐廳中,偶然認識了富商大賈德溫特先生(艾米·漢莫 飾演)。
德溫特對女僕一見鍾情。
每次見到她內心的活動就是:哇,她好單純!好不做作!好可愛啊!
他邀請女僕去海邊戲水,在公路上飆車,賞花賞月賞美景,樂在其中。
而女僕對這位富豪的態度則是:哇,他好帥!好紳士!好有男子氣概啊!
她瞞著主人溜出去和德溫特約會,藉口說自己去學網球,其實是和人鴛鴦戲水。
於是電影開頭半個小時,觀眾們欣賞了一出低配版的《五十度灰》。
好景不長,這日女主人告訴女僕,要提前紐約旅行計劃。
女僕慌了:她捨不得德溫特,放不下這段「來之不易」的真愛。
德溫特得知此事後,直接向女僕求婚,讓她搬進自己的「曼德利莊園」同住。
女僕的主人知道後,竟然同意了,還祝兩人有情人終成眷屬。
就這樣,女僕和富豪結婚了,她也從「沒名字小女僕」變成了「德溫特太太」。
好一出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戲碼啊! 這也太瑪麗蘇了!
不過,豪門深似海這五個字可不是說說而已。
住進曼德利莊園的女主日子過的並不如意。
前有刻薄女管家的處處刁難,後有丈夫前妻的陰魂不散。
女管家咄咄逼人,兇神惡煞,皮笑肉不笑,嘴上說的跟心裡想的完全是兩碼事。
德溫特對女管家非常尊重,畢竟是莊園的老管家,她還是有一定的話語權,其他僕人都聽從她的吩咐。
這女管家對女主的態度,活像一個惡毒婆婆看兒媳婦不順眼,巴不得兒子早點休掉這個媳婦。
克裡斯汀·斯科特·託馬斯(代表作:《英國病人》)飾演的女管家
該角色為影史百大反派人物之一
不過比起這個兇惡女管家,更讓人毛骨悚然的還是亡靈的存在。
德溫特的前妻在早些年前自殺身亡,無人知她死亡真相。
亡妻名為「麗貝卡」,也是電影的片名。
雖然麗貝卡去世了,但是莊園仍然保持著她生前的喜好來布置:裝飾、擺設、餐盤、油畫,無一不是根據她的品味來安排的。
而印有她名字首字母R的物品也是無處不在。
在這樣的陰影下生活著,女主的心中也直打寒顫。
每當她問及有關麗貝卡的事情,得到的卻是丈夫對話題的終結。
對前妻避而不談的丈夫,他身上似乎藏了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麗貝卡的死是否和他有關聯?真相究竟是怎樣?
是人面獸心的丈夫痛下殺手拋棄糟糠之妻,還是另有隱情?
>>>>爛,能有多爛?
有希區柯克導演的老版《蝴蝶夢》珠玉在前,新版《蝴蝶夢》自籌備以來就備受矚目。
當人們都期待從新版中看到些許的驚喜時,現實卻潑了一盆冷水。
閱爛片無數的表妹,在看完新版後,都忍不住打開了老版洗眼睛。
仰天長嘆一句:怎麼能爛成這樣啊!
把8.3分的影史佳作,拍成5.6分的年度爛作,問題究竟出在哪裡了?
《蝴蝶夢》最讓觀眾欲罷不能的,就是作品中懸疑元素的層層疊加。
通過深刻剖析人性嫉妒心理的轉變,達到小高潮迭起的戲劇效果。
在老版《蝴蝶夢》中,德溫特和女僕的初次見面是在懸崖處。
女僕以為德溫特要跳海自盡,她大叫一聲,破壞了德溫特的自殺計劃。
此處給觀眾設下了第一層懸念:為何德溫特要自殺?
由此將觀眾帶入到了德溫特的故事當中。
但是新版《蝴蝶夢》中,兩人的初次見面竟然是如《五十度灰》的狗血。
女僕慌忙之中將零錢掉落在地,餐廳裡的貴族們紛紛投以鄙夷的眼光。
就在此時,德溫特出現,蹲下幫女僕收拾零錢。
之後更是邀請身為僕人的女主和自己同桌吃飯。
兩人的初識本應如謎般若即若離,在新版中卻成了霸總的英雄救美。
而《蝴蝶夢》中最重要的反轉戲碼,在新版電影中變成了一出家庭倫理撕逼大戲。
毫無張力,只剩無奈。
老版中,這一幕重頭戲拍出了人性的矛盾,拍出了麗貝卡這個從未現身過的角色是怎樣如鬼影一樣纏著眾人。
可新版呢?
觀眾們只見女主對德溫特的痴心一片,絲毫不見麗貝卡的死亡對眾人產生的困擾。
要知道,《蝴蝶夢》真正的女主是 「不聞其聲,不見其形」的麗貝卡,就連片名都是她的名字。
新版不僅沒有拍出原著的靈魂,更是本末倒置,弱化了麗貝卡的存在。
不得不提另一個重要的點。
新版《蝴蝶夢》在劇情設定上和老版走了極端,一個往東一個往西。
許多觀眾也會覺得,新導演應該拍出自己的風格,不要試圖模仿大師的作品。
超越前作很難,只能努力創造新的驚喜。
希區柯克在片場給演員朗讀《蝴蝶夢》小說
誠然,不被珠玉捆綁住,展現獨立的創作性是一件好事。
可是新版《蝴蝶夢》的導演這般極端之舉,和原作小說的走向都是相逆的。
原著小說的精髓也是在懸疑的設置和反轉的運用,並不是因為希區柯克擅長製造懸疑感所以電影就要拍成懸疑片。
導演拼了命想要擺脫老版的桎梏,卻沒想自己又踏入了魔改的領域。
把懸疑片拍成愛情片,把令人不寒而慄的橋段改成令人驚掉下巴的狗血戲碼。
這也導致了新版作品根本不像《蝴蝶夢》,更像是一部打著名著之名,實則夾雜導演私貨的辣眼電影。
新版導演本·維特利(左)在片場
>>>>經典就是經典
80年過去了,老版《蝴蝶夢》仍然被觀眾們奉為影史經典。
而經典之所以為經典,也是有其原因的。
「忠於原著」是其成功的第一點。
希區柯克並沒有大刀闊斧的改動作品的文學性,而是將既定的框架帶入到自己的電影世界中。
第一人稱敘事視角、原著最精彩的開篇獨白,甚至是情節走向的節奏感,都是以原著小說為核心來改編的。
在老版《蝴蝶夢》中,女僕是一個天真純潔的年輕女子。
不諳世事的她和心事重重的德溫特相識,如冰火的碰撞,帶給了觀眾第一層的疑惑:
兩個不同階級的人,是否能夠擁有一段完美的婚姻?
女僕的主人話語中藏著刺,提前預告了這段婚姻的走向,給女主敲了警鐘。
如此簡單的一個開頭,不僅帶給了觀眾懸疑感,也放大了角色內心的恐懼。
眾所周知,導演對演員的掌控相當重要。
希區柯克在片場指導表演時,告訴女演員,她在劇組並不受人歡迎。
這可嚇壞了初出茅廬的女演員,她在整個拍攝過程中都顯得極為惶恐不安。
而這樣的表演恰好就是希區柯克心中所期待的。
曼德利莊園上下對這位新來的女主人充滿敵意,尤其是刻薄的女管家,處處刁難女主。
女演員發自內心的恐懼正是女主在曼德利莊園中產生的情緒。
旁敲側擊,畫龍點睛,演員自然的表演給作品也加分不少。
反觀新版《蝴蝶夢》,演員們尬出天際的表演,真·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蝴蝶夢》不僅助希區柯克捧得當年的奧斯卡小金人,更是將「哥特情節劇」帶到了影壇大舞臺上。
「哥特情節劇」是指一部作品集哥德式小說氣質及迎合觀眾情感的情節劇於一身。
原著小說《蝴蝶夢》的整個情節帶有「哥德式小說」的神秘氣氛,給觀眾們拋出了諸多問題,需要觀眾們反覆品讀後才知真相。
電影在原著小說的基礎上,擴充了人物之間的糾葛、愛恨糾紛,讓作品更加的飽滿生動,從而帶動觀眾的觀影情緒。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奧獎提名電影《魅影縫匠》就是深受老版《蝴蝶夢》的影響。
保羅·託馬斯·安德森在影片中留下了許多致敬希區柯克的細節。
《魅影縫匠》中,男主姐姐的造型復刻了《蝴蝶夢》中管家的造型。
而她的名字阿爾瑪,也正是希區柯克妻子的名字。
男主脆弱敏感的人設和英俊有型的髮型,也和《蝴蝶夢》中德溫特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管家造型對比,左:《蝴蝶夢》,右:《魅影縫匠》
男主造型對比,左:《蝴蝶夢》,右:《魅影縫匠》
>>>>好萊塢的魔改,停一停!
新版《蝴蝶夢》的失敗,某種程度上揭開了當下好萊塢的遮羞布。
電影公司將目標對準了上世紀的經典佳作,通過「翻拍」、「續集」等形式,賣情懷博眼球。
可成片質量呢?
一言難盡。
《東方快車謀殺案》、《小飛象》、《灰姑娘》······
對了,還有前段時間被觀眾們痛批的《花木蘭》。
冠大IP之名,內核卻變了味,魔改、亂改,改的四分五裂,改的面目全非。
《花木蘭》兩版評分對比
觀眾們想看俊男靚女的養眼搭配,於是安排了當下炙手可熱的小花配硬漢,卻沒曾考慮過兩位演員是否合適電影角色。
觀眾們想看演技派飆演技,於是找來了影后級別的女演員做配,卻沒曾想亂改劇本後,根本沒有讓人演員發揮演技的空間。
導演和編劇自以為很懂觀眾的口味,把原本以懸疑為主的故事魔改成一出「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戲碼,著實很新鮮很有創意,卻毀了原著作品的靈魂。
沒有金剛鑽,不要攬瓷器活,不懂《蝴蝶夢》的精髓,就不要輕易接下翻拍的重擔。
好萊塢的翻拍潮,或許該停一停了。
停下來好好思考,究竟有沒有翻拍的必要?
是觀眾需要,還是商業的產物,目的是為了撈錢?
是致敬經典,還是夾帶私貨肆意魔改?
觀眾們願意接受新意與心意並在的翻拍片,而那些毫無營養的翻拍片真的有必要存在嗎?
與其浪費時間在一部爛片上,倒不如再將經典翻出來品味一番。
關掉網飛的播放頁面後,表妹立即打開了老版《蝴蝶夢》,圖一個心靈上的洗滌。
不禁說上一句:經典啊,就是越品越有味。
越品越讓人感慨:有電影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