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也許家人之間最該學會的就是彼此成全

2020-08-20 阿川說情


囧媽》是徐崢最新出得囧系列電影,沿用了以往「公路片」的模式,囧媽的主題是親情,講的是母子之間的關係。

電影的前半段講伊萬和媽媽盧小花在開往莫斯科的火車上,媽媽盧小花對兒子伊萬事無巨細的照顧,讓伊萬感覺到壓抑和窒息,他大喊著「要逃離」,有很多人對這一場景感到熟悉,但是我真的沒有太多感覺,我心裡總是有個聲音在說,愛你還不好嗎?

所以說,沒有相同經歷對電影的前半段真的做不到感同身受,我想大概是因為我生活在農村,兄弟姐妹又多,父母又忙於生計,除了基本生活之外,根本沒有餘力把我們照顧的那麼細緻,我沒有電影裡面的經歷,工作後聽本地人說到在家裡的生活細節,我心裡還會有點小羨慕。

但是電影裡展現出來的親子關係模式,減少了我對那種生活的羨慕,我更加相信,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像我們這種兄弟姐妹多的孩子,有時候會覺得無法得到父母唯一的愛,但是反過來看,成年之後,父母對我們的幹涉也很少,所有重大事件全是自己說了算。

看完囧媽之後,結合自己的家庭,對於親情,我有三點體會:

1

孩子只是家長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盧小花跟丈夫因為家庭環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婚後的生活並不幸福,但是作為媽媽的盧小花,為了兒子伊萬的幸福,選擇維持家庭的完整,從她做出這個決定起,她把所有的關注點都放在兒子伊萬身上。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投入越多,期望越大,就算是母子也不例外。

盧小花對伊萬也是這樣,她不單對兒子有要求,也對兒媳婦有要求。她希望兒媳婦張璐能像自己一樣,犧牲自己去照顧伊萬,迎合伊萬,也把伊萬當做她的中心。

盧小花對兒子的全心投入,並沒有給兒子帶來額外的幸福,反而讓兒子有很強的窒息感。

伊萬那句「爸爸就是被你逼死的」讓母子兩人的矛盾徹底升級,母親盧小花憤怒出走,並開始了自我反思。

她終於意識到,自己不幸福的根源是因為把兒子當成了生活的全部,並不是兒子造成的。

生活中很多父母,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更加容易出現這種情況,父母望子成龍,把自己全部的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把孩子的人生完全當成自己的人生,等孩子長大以後,有了自己的生活,父母心裡一下子空了,久久不能適應。

龍應臺說過一句話:「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所以,父母從一開始就要知道孩子總有一天要離開我們,我們也不應該把孩子當成我們生活的全部。

2

以父母為鏡子 完善自己

伊萬對盧小花說「你心中有個幻想的兒子,幾點喝水,幾點排便,什麼時候結婚,什麼時候生孩子,你都設定好了」。

張璐對伊萬說「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都這麼多年了,你難道沒有意識到我不是你想的那個人嗎?」

伊萬對媽媽對待他的方式心裡很不滿,但是在不知不覺中,他也變成了跟媽媽一樣的人,他也試圖把最親近的人張璐改造成他心中幻想的那樣。

但他這種方式除了傷害,註定不會有好結果,因為我們能改造的只有自己,我們唯一能做的也是把父母當做鏡子,改掉自身不好的那部分,讓我們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3

學會成全家人

在影片的後半段,伊萬學會了成全母親。

本來母親說趕不上演出就不去了,伊萬堅持要母親去,為了趕火車背著媽媽過冰河,錯過火車以後想辦法搭乘熱氣球也要讓媽媽去演出。

在媽媽演出的那一瞬間,伊萬看到一個光彩奪目的盧小花,發自內心的為母親鼓掌吶喊,伊萬讓母親盧小花實現了在莫斯科大劇院演出的願望,了卻了過去的遺憾,那一刻就連伊萬身上也閃耀著光芒。

我們在跟朋友相處時,會很自覺地保有分寸,但一涉及到家人,就特別喜歡打著為你好的名號,替對方做決定,從來不去關注對方心裡到底需要什麼。

所以,我們跟親人之間總是找不到讓彼此舒服的相處方式,就像電影前半段裡面的伊萬和盧小花一樣,可是當我們不要忘記,家人除了是我們的媽媽,兒子之外,也是一個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喜好。

我想到《平凡的世界》裡面,少平對哥哥說過的一句話:「我認為,兄弟之間要處理好關係,首先得是朋友,然後才是兄弟」,我特別認同少平的話,如果與我們在與家人相處時,能把握好分寸,真心去關注對方需要什麼,學會成全對方,而不是一味的把自己認為好的強加給對方,一定能夠處理好跟家人的關係。


相關焦點

  • 囧媽:讓我們學會適當的放下,比擁有更好
    實在我對《港囧》《泰囧》《人在囧途》中帶「囧」字的電影不是很感冒,不知這個網絡表情符號為什麼能成為21世紀最具風行單字的漢字,我自認為帶「囧」字不過是電影圖個喜劇效果罷了。因為疫情嚴重不能出門,在閒暇無聊中看了一場徐崢導演的免費電影《囧媽》,打破了我先前的認知。
  • 《囧媽》:在笑中,在哭中,學會成長
    《囧媽》裡有個非常經典的劇情,從伊萬決定陪媽媽去莫斯科紅星大劇院表演之後,囧媽開始了自己的「看娃」模式,不斷地為伊萬準備食物,不停地往伊萬嘴裡塞食物。 我想很多媽媽都有一個顧慮,總是要擔心自己的寶貝吃不飽,我的媽媽就是一個典型。每次電話討論最多的話題就是今天吃了什麼,在哪裡吃的,然後再叮囑還可以吃什麼。
  • 電影《囧媽》面世:世界上最好的親情是陪伴,最好的愛情是成全!
    ——《囧媽》2020年的這個春節,我們待在家裡拿起最多的可能是手機,見的最多的卻是人情冷暖。隨著徐崢主演電影《囧媽》的上線,關於愛情和親情的思考也在慢慢的浮出水面......也許每一段感情都是如同《囧媽》中的張璐和徐伊萬一樣,是一個從陌生到熟悉、再走向爭吵的過程。可是在這個過程中,衍生出了一種特殊的「控制式婚姻」。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個徐伊萬,試圖強迫改變另一半,你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在口裡和心裡已經規劃了無數個版本。
  • 《囧媽》:八年了,囧系的味道變了,徐崢也「長大」了
    從《泰囧》一段一段的戲劇衝突,產生一組組的笑梗,到《囧媽》揭露現實矛盾,慢慢開始走心。作品的「內核」也由曾經的「簡單圖一樂,轉變為了在「歡聲笑語中,引人深思」。這就是所謂的電影「內核部分」,讓觀眾在談笑間,可以設身處地的走進主角的內心世界,與主人公產生共鳴,或是來一次久違的情緒釋放。
  • 《囧媽》其實不囧,是被忽視了的愛
    囧媽》也有一種別樣的方式與觀眾見面了。該影片以主角徐伊萬和妻子露露的婚姻中情感矛盾的爆發和解決為貫穿始終的線索,引出徐伊萬和母親之間的情感矛盾,以一種別開生面的方式講述了以火車為背景的旅途中化解親子之間隔閡和矛盾所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如果說,這世上有很多未解之謎,那麼母愛便可以算上一個,沒有人能說的清楚母親對孩子的愛究竟能夠包容到什麼程度,看似不符合常理的事情,也許對於母親來說只是出自一種本能。
  • 《囧媽》:成年人的世界,逃不過一個「囧」字
    大年三十,頭條請大家免費觀看了電影《囧媽》,徐崢四十不惑的年齡,一路從《人在囧途》的主演,再到《人再囧途之泰囧》、《港囧》、《囧媽》中任導演兼主演,他的事業生涯,似乎和「囧」字逃不開關係該影片重點探討了三個話題:成年人的「囧」、中年夫妻的「囧」、母子關係的「囧」。
  • 《囧媽》警示錄:別再讓「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戲碼上演了
    《囧媽》說的正是這樣一個「災難」故事。  電影中的徐伊萬和媽媽從最開始的各種爭吵,到後來相互理解,在笑聲中融入真情實感,在險境裡與被愛。兩代人在旅途中認識到愛不是控制和索取,也需要彼此的付出與理解,一段旅途與冒險。
  • 看完《囧媽》,你一定會加深對愛的理解
    寓教於樂為一體,涉及親情、愛情、友情、婚外情、婆媳情、異國風情,唯有《囧媽》!疫情狙擊戰,呆家不出門。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拿著手機,直到今天中午才完整看完《囧媽》。直到今天才發現這是一部良心劇,有笑點,有淚點,有啟示,有意義,總之,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劇。
  • 《囧媽》告訴中國女人,如何減少生活的不幸福?
    一方面,冏媽們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不幸福,卻為了孩子堅持了下來。所以,她們常常覺得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把孩子看得比自己的性命還重要。另一方面,因為她們對孩子太愛太關心,所以又事無巨細介入孩子的生活。盧小花們拼命地想讓孩子按照自己設定的方向發展,甚至孩子40歲了,還要管著他吃多少肉,喝什麼水,信誓旦旦地拿著愛來控制孩子。
  • 《囧媽》不好看?換個角度也許你會理解很多!
    在過年那段時間,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各大新年賀歲電影也紛紛下架,但是《囧媽》卻是一個例外,雖說它下架了,但是卻在平臺上上線供大家免費看了!不過,《囧媽》這部電影呢,並沒有大家期待的那麼好,豆瓣評分也沒有過6分,近期呢,筆者也是重新看了看這部劇,其實吧,要是換一個角度去看這部劇,你會發現更多!1.
  • 《囧媽》的選擇:為他人而活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幸福
    從影片質量上講,《囧媽》目前豆瓣評分6.1,與之前7.7分的《人在囧途》和5.7分的《港囧》相比,也算是差強人意。《囧媽》的主題闡釋:珍惜愛,做自己,學會擁抱和放手自古以來,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夫妻之間的相處,與父母之間的相處,都有著或大或小的問題。影片雖為《囧媽》,實際上整部電影都貫穿著母親和妻子,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囧媽》的主題很明顯:人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應該保持自己獨特的個性,而不是活成別人口中的自己,珍惜愛,學會擁抱,學會放手。
  • 徐伊萬:囧媽?其實最囧的只是自己|電影《囧媽》解析
    看《囧媽》已有時日,一直未寫影評,今有閒暇,遂論之一二一、張璐和伊萬感覺並不是一個生活空間的人從電影塑造上,似乎張璐更為理性或者「正面」,但是我認為伊萬更有「人味」。她的每一步都已想好,太過於理性,似乎早有預定一樣,她並不以大多數女人都看重的「婚姻」為人生的重要目的,很讓人懷疑一開始和伊萬在一起,只是為了方便一起研究可以賺錢的「專利」,也許她自己也並未察覺。關於那盞檯燈,而明明張璐一開始就不喜歡那盞檯燈,卻不說,換句話說,就是不去溝通已有的情感,她的去意已決,那一開始說好的愛情呢?
  • 《囧媽》觀後感
    ,自然囧媽為首選。,總覺著囧媽和自己這麼近,那種孤獨與無奈,感同身受!,到底能依靠誰,社會在飛速發展,年青人為了自己的事業到處奔波,不是他們不管,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影片中能看到囧媽那熱切的眼神,她多麼希望唯一的兒子伊萬能倍倍自己,但還是故作堅強的說「你走吧!
  • 囧媽催淚臺詞:我們的出發點都是對彼此的愛
    徐崢的春節力作《囧媽》本應是大年初一準時上映,現在因為國難當頭,冠狀病毒的不斷蔓延,所以年初上映的所有電影都暫時撤檔,但是今天出了一個令人激動的好消息,那就是《囧媽》網絡免費播出,這是有史以來的春節電影免費首次亮相!
  • 《囧媽》:愛,應該是包容與關懷,而不是改變對方
    @凡人阿甘看到網上很多人評論《囧媽》不如前兩部好笑,看完影片我發現與其說它是喜劇片,不如說它是社會和家庭倫理片更合適,只不過加了一些喜劇元素。對於我而言,這部片子就像發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間的家常事一樣,令人感動。
  • 《囧媽》電影到底如何!是賣情懷炒冷飯,還是真的有深度有內容
    前言hello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最近名聲大振的電影《囧媽》主演徐崢,袁泉,沈騰看演員陣容就十分讓人期待《囧媽》呢本來是大年初一在電影院和大家見面的,但是呢由於疫情的原因就在今日頭條和抖音上首播了電影囧媽講述了小老闆伊萬,纏身於商業糾紛之中,意外同母親坐上了開往俄羅斯的火車開始了去往俄羅斯的旅程。
  • 《囧媽》提前上映:最後一部「囧系列」影片,集搞笑與親情於一身
    臨近年末,最近有很多賀歲片提前預熱,其中熱度最高的當屬徐崢導演的《囧媽》。今日在熱搜當中,看到《囧媽》要提前與我們見面了。原定在大年初一上映的《囧媽》,將提前至除夕當天早上8:00與觀眾見面,雖然只提前了一天上映,卻讓很多網友們感到開心,畢竟能夠在除夕當天與家人看這部充滿溫情的《囧媽》更有意義。這部《囧媽》延續了徐崢以往的風格。
  • 《囧媽》看得有點囧,在這個節骨眼上,越囧越有希望
    這幾天,因為突如其來的情況,各大賀歲片都推遲上映時間,而徐崢導演的《囧媽》選擇在年初一網上免費播放上映,一片叫好聲。在特殊時期,不拜年、不走親訪友,和家人宅在家磕磕瓜子,聊聊家常,看看電影,對自己、家人負責,不串門給社會添亂。從這部影片,我感受到了以下幾點。1. 轉變觀念。
  • 最不囧、卻最樂極生悲,有閱歷的人才會懂《囧媽》
    最不「囧」如果說前兩部是著重渲染在特定場景過程中發生的趣聞軼事或者所見所聞,那《囧媽》就是將「人物」中與「情」有關的因素全部撕碎和掰開,一股腦兒全攤在觀眾面前,電影中不管臺詞也好動作細節也罷,十分接地氣,能明顯感受到取材於平常人生活,因此能讓我們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和共情。
  • 徐崢《囧媽》的電影主題,想表達的不僅僅是囧
    01雖然檔期很囧,但是《囧媽》一點不囧2020年的大年初一,必將成為銘刻在國內電影史冊的一天。02電影主題一:不管多大兒子是母親一生的牽掛看完徐崢導演,(山爭哥哥)的《囧媽》不得不由心的說一句,是一部走心的好電影。電影中徐伊萬和母親的情感可以說是典型的中國父母和子女之間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