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物開口說話

2021-02-12 學生作文寫作指導

現在,我們要在人物身上施展魔法,讓他們開口說話。有些孩子會說:「老師,人物本來就會開口說話呀」不一定哦,許多孩子筆下的人物都是啞巴。我們來看一篇習作《救小鴨》:

小鴨獨自出去玩。它一不小心掉進了大坑裡,大聲地尖叫起來,小猴、小熊、大象、聽到了,趕了過來,都想把小鴨救出來。可是他們用了許多辦法,沒有一種辦法管用。小猴提議把水倒進大坑裡,讓小鴨浮起來。小熊和大象都覺得是個好主意。大象跨步走到小溪邊,低下頭用鼻子吸水;小熊飛快地跑到小溪邊,拎起水桶,彎下腰舀起一桶水就往大坑裡倒。最後,小鴨得救了。

這是一篇看圖寫話,小鴨、小猴、大象都說了話,可是作者讓它們在文章裡開口說話了嗎?沒有。我們的大腦裡浮現出了小動物們救小鴨的忙亂的畫面,裡面的人物張著嘴巴,卻沒有發出聲音,我們就像在看「默片」一樣。

怎麼讓人物開口說話呢?這就要用到語言描寫了。語言描寫要描寫什麼呢?來看幾個例子:

①媽媽對我說:「在學校挺老實的話,別跟同學們鬧彆扭哦」

②「明明,好好吃飯」媽媽又端來一杯牛奶,心疼的望著我。

③「嗯,我再把幾個公式複習一下。」我捧著書,隨便舀了一勺飯。

由此可見,語言描寫,要寫出說話的內容,並用前沿引號和後引號引起來。語言描寫只是把人物說話的內容寫下來嗎?從剛才的例子可以看出,還要寫說話人和說話時的樣子。這部分叫「提示語」。提示語放在哪個位置呢?

①提示語可以放在說話內容的前面,提示語後面加冒號。

媽媽對我說:「在學校聽老師的話,別跟同學們鬧彆扭哦」

②提示語可以放在說話內容的後面,提示語後面加句號。

「嗯,我再把幾個公式複習一下。」我捧著書,隨便舀了一勺飯。

③提示語放在說話內容的中間,提示語後面加逗號。

「你的腿怎麼多了一個傷疤?」媽媽焦急的問,「是不是摔了一跤?」

所以,完整的語言描寫要寫出說話人、說話的內容、說話時的樣子,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為什麼不能簡單地點明說話人,還要描寫說話時的樣子呢?有誰說話總是面無表情、沒有任何動作的?老師們上課,可能會眉飛色舞,做出各種手勢。爸爸媽媽聊天時,可能會深情的凝視著你,摸摸你的腦袋,語重心長的說話,希望你能接受他們的人生經驗;也可能會眉頭緊鎖,怒目而視,狠狠地訓斥你一頓,孩子之間說話,可能便說邊拉拉扯扯、推推搡搡。

有的孩子又會說:「老師,說話的時候是會做動作,有表情。但我說十句話,可能有一句話沒做動作,也沒有表情的。」是的,確實如此。那我們就來看看,假設任務說某句話時確實面無表情毫無動作,寫進文章裡是什麼效果呢?我們來看一個習作的片段。

片段一


門被踢壞了,開了一個拳頭大的窟窿。

班主任來了,說:「誰踢壞的?」

搗亂鬼董小天說:「沒看見。」

張小勇說:「開了窗,好通風。」

高芳芳說:「是董小天踢的。」

老師說:「還有誰看見?」

「我沒看見。」李星說

事情的來龍去脈能夠看出來:董小天踢壞了教室門,老師調查,高芳芳揭發董小天,老師想找人證,李星說沒看見。但是人物的內心世界都沒有體現出來。修改後的習作片段有怎樣的表達效果呢?


片段二

門被踢壞了,開了一個拳頭大的窟窿。

班主任來了,瞪著眼問:「誰踢壞的?」

搗亂鬼董小天斜著眼,冷笑著:「鬼知道,又沒人叫我看好門」

旁邊的張小勇朝老師扮了個鬼臉:「開了窗,好通風。」

誰知,這一下惹惱了站在旁邊的班長高芳芳:「是董小天。他進來時,一陣風正好把門關上了。他就抬腳,用力一踢。」

老師看了一眼李星,接著問「還有誰看見?」

「我... ...沒看見。」李星低著頭,使勁咽了一口唾沫。

這下,我們就感覺到了,董小天真是調皮搗蛋,張小勇也是調皮的。老師找人證的時候暗示李星說話,但李星怕董小天,不敢說,說明董小天平時可能橫行霸道。寫了任務說話時的樣子,人物形象和內心世界就躍然紙上了。

所以,語言描寫的重點是設計出能反映人物內心世界的說話時的樣子,說話時的樣子又包含了哪些內容呢?簡單地說,就是語態,說話時的神態,說話時的動作。三者靈活組合,就構成了說話時的樣子。


「語態」就是語言本身的狀態。不同的人說話的語言狀態是不一樣的,同一個人在不同場合不同狀態下,語言狀態也不一樣。有的嗓音清脆,有的嗓音低沉渾厚;有的語速快,像爆豆子,有的慢條斯理,不慌不忙;有的人說話流暢,有的說話結結巴巴,經常停頓;心情好的時候說話和風細雨,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惡聲惡氣。「語態」這個詞包含了音量、音色、音長、語調、語氣、語速、口齒、流暢度、重複度等語言本身的狀態。如果你發現這個人的語態很有特色,又能反映他的內心世界,就可以在語言描寫時強調一下。「和風細雨」「拖長了音」「嘟嘟」「吞吞吐吐」「生硬」等就是語態詞。來看看它們到底有哪些組合形式。

第一種:寫其中之一。

金玲嘟囔著:「我這麼胖,哪家會要我?不怕我吃窮了他?」(只寫了語態)

金玲嘴一撇:「我有那麼幼稚嗎?人家劫持我,我不會喊救命嗎?」(只寫了神態)

張老師用食指狠勁敲打桌面:「這可是剛進五年級就學過的內容!」(只寫了動作)

第二種:寫其中兩樣。

「出去!」他大吼著,額頭的青筋根根暴起。(寫了語態和神態)

他急得直跺腳,連聲嚷著:「壞了,壞了!要吃到了!」(寫了動態和語態)

張老師哭喪著臉,連連擺手:「罷了罷了,你回班上課去吧,我真是服了你了。」(寫了神態和動作)


第三種:三樣都寫

他一下子跳起來,滿臉緊張地喊道:「這東西是誰放在我這裡的?」(動作、神態、語態都寫了)

一共幾種組合?七種。其中組合,孩子們要靈活運用。

讓人物說話,當然要寫出人物說話的內容。

說話的內容首先要個性化,哪怕表達相同的意思,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說話風格,就會說出不同的話。

其次,說話內容要言簡意賅。也許人物說了許多話,但我們沒必要把他的原話原原本本地記錄下來,要挑出重點句子,挑出精彩的句子,甚至概括他說話的內容,再寫下來。

語言描寫的形式要多種多樣。可以些獨白,也可以寫對話。聽話的人可以光聽不說,也可以回話。說話的人可以一個人兩個人、多個人。

孩子,以後寫作文,就給你筆下的人物施展魔法,讓他們有聲有色地開口說話吧!知道方法不難,充分運用才是王道。

相關焦點

  • 夢到小嬰兒開口說話了有什麼徵兆
    其實我們有時候在夢中也會出現類似場景,那麼要是做夢夢到小嬰兒開口說話了有什麼徵兆呢?接下來讓我們跟隨周公解夢一起來看看吧。  夢到小嬰兒開口說話了的夢境解析  夢到小嬰兒開口說話了,預示著你的運勢一般,近期你在生活中會遇到麻煩,可能會有人從中作怪,導致你心中多有壓抑,提醒你需調整狀態,切不可與他人有正面糾紛,否則會對你事業不利。
  • 說話晚、吐字不清,怎麼才能讓孩子快點開口說話?
    語言問題大致有四個方面 (1)說話晚 說話晚就是到了該說話的年齡而不能開口說話,或者到一定的時間節點,不會發出指定的語音來。
  • 《下一站,天國》如何讓回憶開口說話?
    讓回憶開口說話娓娓道來電影的開頭手持搖晃風格和人物採訪,破舊的環境,造就了一種紀錄片般極端寫實的效果。中轉站工作人員的職責就是幫助逝者讓回憶開口說話,選取其中最珍貴的片段。
  • 會好好說話的人,一開口就贏了
    好好說話,是一個人植根於骨子裡的修養,會說話,好好說話,決定了你的人生境界有多高,反之,則是沒修養的體現。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好好說話的人,絕不會將惡語說出口,來傷害別人。會說話,就會給自己鋪一條充滿陽光的路,人際關係和諧,日子也過得舒坦。不會說話,往往會在無意之中得罪了別人,自己還不自知。人生在世,我們花了兩年的時間學會說話,卻要花幾十年的時間學會閉嘴。話是攔路虎,會說話是一門藝術。
  • 這部紀錄片讓植物開口「說話」
    但紀錄片投資成本正好相反,拍攝植物成本最高,然後是動物,成本最低是拍攝人物。李成才導演出生在河北唐山的一個鄉村,童年常與各種農作物相伴,也許是那時埋下了熱愛植物的種子。工作之後,他因為一次演講來到武漢大學,碰上一個講述植物與人類關係的展覽,催生了他拍攝植物類紀錄片的想法。
  • 面具開口說話?!這不是萬聖節!而是......
    快來看看開口說話的神奇面具吧視頻最後有驚喜哦 圍觀群眾們在參觀這個展覽後紛紛表示:厲害了,我的面具!!!! 但丁面具竟然還會開口說話?!對,這是因為應用了超高科技的AR技術!
  • 說話晚、吐字不清,怎麼才能讓孩子快點開口說話?|大腦皮層|肢體...
    語言問題大致有四個方面(1)說話晚說話晚就是到了該說話的年齡而不能開口說話,或者到一定的時間節點,不會發出指定的語音來。孩子都是從單個音節開始說話的,是從a,e等簡單音節開始的,從疊字開始說,再後來就一點一點地變複雜了,雙音節、多音節、輔音,是逐漸學會的。說話的內容是從身邊的人和物開始的,如媽媽、爸爸,燈,等等。孩子說話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般不會突然就會開口說話,是一點一點地獲得和習得的。
  • 「開口早,說話溜」的寶寶,離不開家長的培養,從出生就要開始
    雖然家長們都說讓孩子開口說話順其自然一些,但是聽到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家孩子開口說話早。其實還是會有一些著急的。擔心孩子開口早晚,是不是和智力有關係?其實關於孩子開口說話這件事情,更多的不是和智力有關。而是和環境有關。孩子說話,其實更多的是一種模仿的本能。
  • 荷蘭男子被肉嗆到無法說話行走8年,服用安眠藥後竟開口說話了
    據《鏡報》10月19日報導,荷蘭一名男子因被肉嗆到而無法說話和行走長達8年之久,但在服用安眠藥幾分鐘後,竟開口說話了。 他在服用安眠藥的20分鐘後,突然開口詢問如何操作輪椅,以及在哪裡可以找到快餐。他甚至還站了起來,走了幾步,要求和父親說話,還認出了他的兩個哥哥。 但服用藥物兩小時後藥效逐漸消失,理察又回到了原來的狀態。理察在29歲時因事故缺氧而患上了不動性緘默症。這也讓他不得不通過管子進食,大小便失禁,並依賴護士。
  • 神奇寶貝真人版來襲,皮卡丘開口說話,居然是死侍表情和聲音
    由傳奇影業策劃拍攝的大電影《大偵探皮卡丘》最近公布了其最新的預告片,這部改編自在全球範圍內享有超高知名度的經典動漫作品《神奇寶貝》的電影,保留了動畫的中世界設定,但是人物關係和故事卻都是全新的。電影的故事情節講述的是一名少年(史密斯)為尋找失蹤的父親,來到人類與寶可夢和睦共處的萊姆市,他意外發現自己竟然能聽懂大偵探皮卡丘說話,而且還是唯一的一個,除了他之外其它的人只能聽到「皮卡皮卡」的聲音,於是便和一個記者(牛頓)以及皮卡丘組隊展開調查。在這個過程中還遭遇了妙蛙種子,可達鴨,當然還有大魔王噴火龍。
  • 寶寶多大說話算正常?兒科醫生:這個年齡前開口都算正常
    一、孩子多大開口說話比較正常呢一些媽媽很自豪的說我家的寶寶是天才寶寶,7個月左右就可以開口說話了!一些家長表示我家寶寶8個月才開口說話,有的寶寶1歲的時候才開始說話,一些寶寶甚至1歲半後才開口講話。看著別人家的寶寶用著稚嫩的口音叫著爸爸媽媽的時候,自己的孩子還停留在「咿咿呀呀」的階段,家長的心中有說不出的焦慮情緒,畢竟家長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寶寶比其他的寶寶落後,所以對於開口說話的寶寶,家長們認為一定是智力發育遲緩的表現!家長們先別擔心,快來看看權威兒科專家如何界定孩子開口說話的年齡階段。
  • 【重要提醒】「開口說話之前」賈克·樂寇戲劇方法工作坊
    本計劃的首次活動——「開口說話之前」賈克·樂寇戲劇方法工作坊即將啟動,報名詳情見本文末尾~感謝郗望、馬照琪及黃凱臨老師為本文提供觀點本文由-達雅文化傳播-出品公元前4世紀,亞里斯多德在我們應該思考,情境什麼時候需要演員開口說話?演員什麼時候才算準備好了,可以說話?所以賈克·樂寇方法中,所有課程的基礎就是「開口說話之前」。從最簡單的方式——一個呼吸、一個節奏、一個眼神開始,先建立起一個很清楚的情境或情感。這個時候演員再發聲,語言的意義才會出現。
  • 大明湖的青蛙開口說話啦
    大明湖的青蛙開口說話啦作者/李新中國,濟南,大明湖。農曆己亥年三月初十。有人說:大明湖有隻青蛙開口說話啦!消息傳開,人們奔走相告,但無人相信。或有甚者,捂嘴竊笑。循聲望去,原來是一隻小青蛙在說話。聲音極小卻很清晰。靜水慢慢附耳過去。只見靜水臉色起初驚詫、繼而含笑、再而兩頰飛紅。此情此景,被一個人看到了。他,就是靜水的會啟師兄。
  • 「會說話的人,一開口就贏了」
    有些人,喜歡以「耿直」來標榜自己,殊不知,出口句句傷人。「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是曾國藩一生奉行的原則。而他之所以能位列「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首,在官場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功。但即使是人品堪比聖人的曾國藩,在剛剛步入官場之時,都因不會說話得罪過人。曾國藩剛入翰林院不久,父親慶生,發小鄭小珊前來祝壽。拉著鄭小珊大談特談官場事跡,毫不顧忌對方感受,最終惹得鄭小珊拂袖而去。正因於此,曾國藩開始反思自己的錯誤,在此後與人交談時,儘量做到慎言。《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就是一個在職場中很會說話的人。
  • 楊紫被贊會說話:會說話的人,一開口就贏了
    楊紫被贊會說話:會說話的人,一開口就贏了文 | 江離菲菲最近,朋友圈被《親愛的熱愛的》刷爆了。蔡康永說:「你越會說話,別人就越快樂,別人越快樂,就會越喜歡你;別人越喜歡你,你得到的幫助就越多,你會越快樂。」會說話的人生能開掛。
  • 七個月大的寶寶開口說話了,寶爸卻不高興,大家知道原因後都笑了
    7個月大的寶寶一開口,就讓寶爸崩潰了。在小孩咿咿呀呀時,往往最親近的父母才能知道小孩到底想表達什麼樣的需求,當然,期望小孩早日開口說話也成了父母的一個心願。近日,在四川成都,一位7個月大的小寶寶突然起火,因為才7個月大的小寶寶竟然開始說話了!
  • 選手登臺卻不說話,一開口「震驚」全場
    婁譯心美女登臺卻不說話不料一開口便「震驚」全場
  • 精靈寶可夢最強名場面,皮卡丘第一次開口說話,卻讓所有人心碎
    世界第一萌神皮卡丘一直以來都只有一句臺詞——「皮卡皮卡皮」,因此大家就都接受了皮卡丘不會說話的設定,而且一直念著「皮卡皮卡」的皮卡丘更加可愛。不過,在《精靈寶可夢》系列動畫電影20周年的紀念作品中,也就是第20部動畫電影中,導演給了所有觀眾們一個驚喜,我們的皮神居然開口說話了。
  • 主播經紀人雷森:你的直播間,你一定要大膽開口說話!
    而作為新主播,在直播時語言組織了很久,卻依然不敢開口。即使開口了也尷尬到無法呼吸。有的主播無法走出內心的舒適區,還總是羞於開口。但是你不能總是期待著別人來了解你,不能總是讓人家開口說話,誰也沒有義務。大家都很忙,主動直播其實是最好的方式。
  • 小寶寶終於會說話了,開口第一句,誰知道喊出來的竟然是這個?
    孩子其實一直都沒有說過話呢,這次居然真的開口了,可惜沒有喊娘,喊的是爸爸。開口第一句,誰知道喊出來的竟然是這個?這一句稱呼可是讓丈夫高興壞了,林月也半真半假的罵著寶寶:「你個小壞蛋,我天天餵你,你都不叫我。」雖然她沒有真的生孩子的氣,但是總是有一點遺憾的感覺,為什麼孩子會先叫父親呢?在她認識的人裡,好幾個剛當了媽媽的女朋友也說過,自己家的寶貝大多先學會的是叫爸爸,然後再會叫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