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沒能給大鵬更多的錢去拍?」,對此,《煎餅俠》製片人陳祉希說,「其實你讓他花,他也不太敢。」
文_本刊記者 趙大偉 編輯_蕭三匝
轉瞬間,這個夏天就溜掉了。
但電影《煎餅俠》的熱度未減,截至目前,其票房已達11億元。要知道,它僅僅是一部2D電影,成本也才5000萬。不得不說,投資人賺嗨了。
搜狐在《煎餅俠》的投資佔比是50%以上,成為最大的贏家,張朝陽7月底在財報發布中提到,「(《煎餅俠》)這部電影貢獻的利潤大約有1800萬美元,會計入第三季度財報。」當時《煎餅俠》票房接近9億。
慶功會上,挨在導演大鵬旁邊的製片人陳祉希頻頻舉杯敬酒。這位東北姑娘性格豪爽,語速極快。同樣是喜劇,2010年她擔任製片人的《泰囧》一舉拿下12億票房,創造國內電影票房紀錄。
陳祉希是第一個稱大鵬為「導演」的人,在做《煎餅俠》過程中,她找到了「真愛」。她和大鵬、大鵬助理以及執行製片人四個人在一個微信群裡,聊一些不便於在大群裡討論的內容,這個群名就叫「真愛」。「我喜歡這個名字。」陳祉希說,她後來就把她在上海的公司改名為「真愛(上海)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陳祉希是演員科班出身,她喜歡在微博上曬自己的自拍美圖和小情緒,而一旦坐下來談起電影和商業,她思路相當清晰。她從容地結交各路江湖好友,「我是那種鮑魚也吃得了,擼串也擼得了的人。」
《煎餅俠》明星雲集,可見大鵬的號召力之強。但上映之前,大鵬一直保持著謙虛和謹慎
《煎餅俠》上映之前,大鵬沒有對外吐露過票房預期,他一直保持著謙虛和謹慎,「擔心被人覺得太狂妄了」。陳祉希對片子有一個基本判斷,估計「三個億沒問題」,跟萬達、搜狐、新麗三家出品方的團隊獎勵協議中,她賭上了「從3億票房開始拿獎勵」的條款。
陳祉希第一次見大鵬是2014年6月,距離廣電總局正式審批通過片子立項還有兩個月時間。當時兩人的時間都特別難湊,結果約在了KTV面聊。「他對我第一印象就是我唱歌還不錯」,陳祉希說,第一次聊《煎餅俠》,大鵬唯一的擔心就是他在電影製作流程上沒有那麼熟悉,畢竟這是他第一次做電影。
陳祉希看了劇本,覺得很不錯,就開始跟搜狐談合作。在陳祉希製片的項目裡,除去團隊獎勵之外,她一般都要參與部分投資,這次她要到的是15%的份額。
搜狐很謹慎。「搜狐在電影中的投資股份比較大,如果別人投的話,稀釋的都是搜狐的股份。」搜狐視頻版權影視中心高級總監馬可說,搜狐想保持一個簡單的股份結構,這樣後續的執行和溝通就容易了。
因為投資問題,陳祉希一度想放棄《煎餅俠》。「他們說你不怕賠嗎?我說不怕。我付出這麼多了,去掉稅金,1100萬的純電影製作費,我不投資的話,能在裡面賺到錢嗎?我要是能賺到錢,這個電影就不是你們現在看的電影了。我基本沒拿什麼製片人費,靠的都是投資來博,電影牛逼了我賺錢,不行我就跟你們一起賠。」陳祉希說,「大家最起碼要有一個合適的投入產出比。」
最後陳祉希還是妥協了,她不想看到大鵬為難的樣子,一咬牙,「自己不合算也幹吧」。其實不光是陳祉希,大鵬也曾隻身赴港邀請周星馳加盟《煎餅俠》,但因為檔期沒能促成,周星馳也想投資《煎餅俠》,但因為投資方搜狐、萬達、新麗三家已經確定,沒能成行。
「你只管藝術創作,剩下的事我都給你搞定。」陳祉希跟大鵬說。《煎餅俠》開機第一天,她才收到製作費用,前期服裝道具籤約等等她墊付了有三百多萬。為此,她自己的公司有意見,說她賭性上來收都收不住,萬一拿不到投資怎麼辦。「我說那就我們自己做唄。我更高興了,股份全是我的了。」
《泰囧》的製片人也是陳祉希
「純製作費用上,《泰囧》比《煎餅俠》要多,所以《煎餅俠》的產出性價比更高一些。」陳祉希說。《煎餅俠》的剪輯師、聲音指導和音樂總監都是《泰囧》團隊裡的,「製作費就是人員酬金+吃住行+燈光攝影錄音器材+後期剪輯,只有場景費道具費可以壓縮,其它沒有空間。」陳祉希說,這些團隊都是給了折扣,「不管怎樣,現在大家很開心,畢竟職業履歷上又多了十個億。」
採訪的時候,陳祉希的電話沒有響過,但她還是需要不時地回微信,這是她的工作方式。
採訪約在蘋果社區的一道咖啡館裡,陳祉希是這裡的股東之一。下午一點,陳祉希還沒有吃午飯,她點了一個「股東最愛煎餅」,服務員送上來,她一眼就看出來裡面有酸黃瓜,這不是標準的做法,「我不要酸黃瓜」,服務員撤回去換了,陳祉希這才一邊聊一邊吃起來。
追溯起來,陳祉希第一次與電影結緣就是華語電影史上的名篇——《滾滾紅塵》。那時她才6歲,在哈爾濱少年宮學跳舞,林青霞和秦漢去哈爾濱拍雪景,就從少年宮挑選了幾個小孩,在冰天雪地的戲中送糖葫蘆,陳祉希就是其中一個。6歲的她對拍戲沒有太多印象,僅存的印象就是「特別冷」。後來媽媽陪女兒看《滾滾紅塵》的時候,還特意告訴她,「那就是你」。陳祉希的鏡頭在畫面上一閃而過。
陳祉希是中戲2000級表演系本科生,大學一年級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同學推薦她去錄雀巢的廣告,結果雀巢的老闆非常喜歡她,不光做了平面還錄了商業電視廣告。廣告費前前後後給了10萬塊,這也是她第一次自己賺錢,「我當時很開心,打電話給我媽說,哇!原來我的臉這麼值錢!」雖然家裡並不差這點錢,她還拿這筆錢給媽媽買了禮物,一件毛衣和一件裙子就花了近一萬塊。
她堂哥是《煎餅俠》和《泰囧》的動作指導。「他們一家很早就移民香港,80年代的時候回國給我們帶可樂、錄音機等很多新奇的玩意,穿著打扮跟我們完全不一樣,我們那時候哪見過。」在陳祉希兒時的世界裡,堂哥是著鼎盛時期香港電影工業體系的一員,可以和明星近距離接觸,她好奇要到外面去看看。
陳祉希從小就生活在優越的家庭環境裡,她性格有點倔。她沒住過校,上學都是車接車送。第一年上大學來北京,媽媽就給她在北京買了房子。她經常周五自己飛回哈爾濱,晚上到家開門,嚇了爸媽一跳。為此學校還認定她「夜不歸宿生活作風有問題」,「我的年齡在同學裡算是小的,性格也是我行我素」。
畢業大戲是他們在學校最後的演出。陳祉希大三之後就一直忙於拍戲,學生時代沒有完整演出過一場話劇。她特別想回去演,「哪怕我自己出二十萬排個話劇,沒人看我也要做。人生給你一扇門,你要從其它門把錢花出去,一樣有快感」。
按照媽媽的想法,陳祉希應該在演員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但她不安分。2012年《泰囧》成為票房冠軍之後,很多大項目自然而然就找到了她。一個盜墓題材的片子要給陳祉希乾股,被她拒絕。「我本身就不喜歡這個題材,就像選男朋友一樣,這個男的我見第一面就沒感覺,為什麼要深入了解呢?大家視角不一樣,不要勉強去認同。」
《泰囧》和《煎餅俠》讓陳祉希收穫了業內讚譽,但她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未來還是要沿著喜劇電影和小妞電影走下去,「以小博大」是她擅長做的事。但「有些東西我不會碰」。「電影賣這麼多錢不代表我能幹所有的事。像《捉妖記》這樣幾個億投資的項目我不會做,我駕馭不了,我不認為票房產出和個人能力成正比,我的能力是可以控制這樣範疇內的項目。」
以女性視角為主的小妞電影近幾年火起來,《北京遇上西雅圖》等等片子成本也不高,「這樣的片子8000萬以內的成本,賣到1.8億就回本了,正常可以賣到三四個億,也就可以了。你不可能每個電影都賣10億,那整個中國電影產業就一飛沖天了。」
陳祉希有自己的公司,北京影藝通和上海的真愛。一家負責立項,一家負責投資。現在陳祉希還在忙著《唐人街探案》的收尾,採訪的時候,工作人員還和她商量著《唐人街探案》劇組殺青飯去哪吃。王寶強在這部片裡重回喜劇,顯而易見,這部片子延續著《泰囧》的火爆,得到泰國官方的大力支持。這部片子投資超過一億,也是陳祉希接手最大的電影投資了。「泰國的一個集團也想和我們合作,做一個電商項目,把泰國的產品賣到中國」。陳祉希說,此外她也涉獵風險投資,9月份她就將赴義大利,她投資的一家智能珠寶品牌將揭曉。「人生太多好玩的了」。
陳祉希說她是一個商人,區別於很多製片人接觸的都是業內人士,她的資源來自四面八方。《煎餅俠》有一處場景,大鵬為了賺錢去做婚禮司儀,那個婚禮現場是陳祉希一個商業上的朋友真實的婚禮現場,人家下午四點結婚,《煎餅俠》劇組上午十點就過去拍了,「節省了費用,也給他們婚禮做了紀念,相當於資源的整合。」陳祉希說。
十年前,大鵬比馬可早加入搜狐半年,馬可還曾經做過大鵬的經紀人,馬可不覺得十年來大鵬有什麼變化,只不過「他心中擔負起了更大的責任,更加勤奮努力」。
2006年搜狐成立娛樂公司,大鵬就從主持人變成了搜狐籤約藝人。2010年江志強制片、薛曉路導演的公益電影《海洋天堂》,搜狐提供支持,作為回報,其中一個是片中一輛公交車的車體廣告上印著搜狐的宣傳標語,另外一個就是大鵬作為路人甲入鏡一閃而過。「當時他跟我說,拍了幾下就回來了,也不知道能用不能用。」馬可告訴《中國企業家》記者。
今年的上海電影節上,憑藉《煎餅俠》,大鵬榮獲了最佳新人導演和最佳新人男演員兩個獎項。這給電影宣髮帶來很大信心,對專業媒體和院線的影響都比較大。頒獎後,薛曉路導演稱讚大鵬,「你就是昔日的路人甲,今日的大英雄。」
大鵬為了處女作也是拼了,此前吳京為了電影《戰狼》跑遍全國20多個城市路演,大鵬更狠,他攜《煎餅俠》路演走過全國31個城市、188家影院,共計211場放映也成為國產電影路演最高紀錄。據他的同事說,結束最後一場路演的時候,大鵬真的累哭了。
負責整個片子發行的萬達五洲總經理李寧也成了大鵬的粉絲,開會的時候經常穿著《屌絲男士》的T恤就來了。他們本來有發行《大聖》和《捉妖》的機會,但是選擇了放棄。「我只知道我們走了很多的城市,見了很多的院線經理,陪很多人吃飯、照相,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讓這個電影的排片多一些。但是院線經理們不傻,如果是一個爛片,他不會給你排高場次,他們也要賺錢。所以好的東西自然會好,不好的東西也不會變得很好。」
對於《煎餅俠》被冠以「最賺錢的電影」,大鵬也並沒有太多得意,他的回應是,「我們投入太低了,我覺得這事很悲壯啊。」
「為什麼純製作費用就1200萬?」我問。
「我們其實也不懂,覺得別花太多錢。」馬可笑了起來。
「為什麼沒能給大鵬更多的錢去拍?」
「其實你讓他花,他也不太敢花。」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搜狐在《煎餅俠》上的投入產出肯定有自己的考量,他們也進行過評估,「但絕對沒有想到有10億票房」。
陳祉希也回答了這個問題,她的解釋是,「要看一個項目的配比,網際網路網劇基因的IP轉成電影,大家沒有看到成功的案例。在這個時候,我們拍成就很好了,配比也可以。搜狐最初跟我談的純製作費是800萬,我根本做不成電影。當時我跟搜狐談,不含稅金低於1200萬我就不做了。」
在馬可看來,《煎餅俠》的成功匯集了天時地利人和。憑藉著萬達的發行力,《煎餅俠》還登陸了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馬可在美國的媒體朋友想看《煎餅俠》,結果影院賣超了,只能臨時加場。
《屌絲男士》培育了多年的忠實觀眾,這部網劇至今已經是第四季,擁有36億的點擊量,積累了千萬用戶。就在電影上映前的《屌絲男士》中,每一集片尾全都留給了《煎餅俠》的貼片,極大地推動了電影的關注度和搜索量。
「15-25歲主流電影觀眾與《屌絲男士》的用戶有很大的重疊,」馬可說。搜狐牢牢把控《煎餅俠》的主動權,同時也為其推廣竭盡全力。首先搜狐在門戶矩陣及優勢產品平臺進行了高強度的推廣,包括搜狐首頁、搜狐視頻、搜狐娛樂以及搜狗地圖和輸入法等,覆蓋頭條、焦點圖、文字鏈、移動客戶端等多種站內資源。
最重要的或許是,大鵬更看重內容本身。他用《煎餅俠》講述了一個小人物成功逆襲的故事,更是一個正面的國產超級英雄。他請來了吳君如、曾志偉、柳巖眾多明星加盟,區別於以往電影明星客串。《煎餅俠》裡的明星在片中本色出演,演繹的是明星自己。吳君如和曾志偉還在同檔期的《捉妖記》裡出演,兩片的票房都不錯,以至於有網友調侃他倆是「30億俠」。
大鵬自己看得很清楚,他來做導演,觀眾習慣性的判斷是這是爛片,期望值比較低,而觀影中卻收穫了驚喜,「如果它是周星馳拍的,看完出來也許會失望。」
當下的娛樂中,喜劇電影天生帶著討好感,《煎餅俠》的宣傳語直接喊出:「拯救不開心」。大鵬自己也會調侃,「最近股票不是特別好,大家需要一個喜劇開開心。」
大鵬說,他沒有跟搜狐籤訂一個分成協議,作為導演,他也沒有在電影裡投資,「所以我掙10億又怎樣呢?(不過)我想公司一定會給我的。我自己從來沒有爭取過這個事,但應該會給我的,不會虧待我。」
下一部電影拍什麼?大鵬說,對於讓他成名的網劇《屌絲男士》,他有些猶豫,電影中他也直接喊出,他不想再做屌絲了。他接受採訪時也說,每一個東西都有一個生命周期,「每一季我們都發明了120個橋段,四季400多個橋段。它已經枯竭了,我也已經到頭了,這是從我自身的角度找原因。」
搜狐高層還是希望大鵬能拍《屌絲男士5》,馬可說:「如果市場有需求的話,主創的狀態依然能夠保持旺盛的創作力,有可能繼續在明年或未來的時間裡拯救不開心。」大鵬對此的態度也值得玩味,「你明年真的可能會看到《屌絲男士5》,因為我屬於我服務的公司。公司不會放過你的,你相信嗎?」
趙大偉 zhaodawei@iceo.com.cn
【本文為《中國企業家》原創內容,如果您願意支持原創精品財經文章,請長按下方圖片並「識別圖中二維碼」打賞,8.8元起,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