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在11個業態(領域) 實行「一業一證」改革
開藥店審批時限從65個工作日減至5個
12月18日,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從瀋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精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有效降低企業準營的制度成本,提升企業滿意度和獲得感,瀋陽市出臺了《瀋陽市市場監管領域11個業態(領域)「一業一證」改革指導意見》,明確在市場監管領域11個業態(領域)相關企業(單位)申辦經營許可過程中,以「依申請」為原則,在不取消許可事項、不降低審查標準、不改變監管關係、不影響事後監督管理的前提下,一個業態(領域)發放一張許可證,實現「一個業態,一張許可證」。實行「一套材料、一次告知、一同核查、一併審批、一證準營」審批運行機制,進一步提升集成化服務效能,著力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
以藥品零售行業為例,以前開辦一家零售藥店,要辦理藥品、醫療器械、食品(含保健食品)等多個需單獨審批的許可(備案)事項,需要填報4套材料,涉及22項要素信息。現在,因瀋陽推行了「一業一證」改革,縮減為1套材料、5項要素信息,壓減整合填報要素77.2%。原來審批時限按照各許可事項中最短時限計算也需要65個工作日,改革後,整合壓縮到5個工作日,壓縮審批時限92.3%。
對多項需要現場檢查的許可項目,實行一次驗收核查,一次性出具綜合評定結論。改革後,一張《行業綜合許可證》載明了該行業經營涉及的多項行政許可信息,代替了原來企業準營階段需要辦理的多個許可證件,解決了「準入不準營」的難題。許可證上加載集成法定許可證書的二維碼,實現許可信息的一碼全覆蓋,只需掃描許可證上的二維碼即可獲得多個法定許可信息,所有的後臺環節一項沒少,登記備案應有盡有,實現「拿證即經營」。
瀋陽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我們對行政審批內部業務進行再整合再梳理,盡最大努力壓縮審批時限,壓減審批環節,反饋到辦事前端,能夠轉化為企業辦事時的體驗感和獲得感,企業滿意就是對我們工作最好的認可。『一業一證』改革是制度創新的實踐成果,也是打造瀋陽最優營商環境的必然要求。我們願意為企業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更符合企業發展需要的便利條件,為瀋陽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貢獻市場監管力量。」
11個業態(領域):是指飯店、小餐飲、便利店(超市)、烘焙店(麵包店)、麵粉加工廠、食品包裝材料廠、飲用水廠、肉製品加工廠、糧油店、小食品加工店(現制現售)、藥店等業態(領域)。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蘇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