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一檔關於音樂類的節目很火爆,那就是——《樂隊的夏天》,因為這檔節目,很多人也喜歡上了這種音樂文化。在今年播出的第二季《樂隊的夏天》中,有兩支樂隊很出乎大家的意料,其中一支樂隊名叫水木年華。水木年華這支樂隊早就成名了,觀眾沒想到還能以這樣的方式再次見到他們。
水木年華由盧庚戌和李健兩人創立,組合共有四個人。早在2001年,他們就出道了。當年,他們以民謠風而被人所熟知,他們的《蝴蝶花》、《借我一生》現在仍然有很多人喜歡聽。這次,他們不再玩民謠,改玩了搖滾。
但這次在舞臺上玩搖滾的他們並沒有受到專業樂迷的喜愛,在他們唱完歌之後,專業樂迷只給了他們4分。因為他們認為,以水木年華這個年紀來唱搖滾顯得很油膩。從來不知道玩搖滾還有年齡「歧視」,只要喜歡,只要熱愛,不是誰都可以玩得?
無獨有偶,另外一支以前也成名的樂隊也被這些專業樂迷「批判」了。這支樂隊名叫白日夢症候群,在超級樂迷和大眾樂迷都給了很高分的情況下,專業樂迷只給了2分,這次的理由更奇葩,他們認為主唱白舉綱沒有混過「地下」,這是什麼破理由啊!完全不能說服大眾好嗎?
相信大家也都看出來了,這些專業樂迷一點也不專業,他們給分的理由全憑自己的喜好。沒覺得搖滾是只有年輕人才能玩,作為中老年人,只要喜歡,仍然是可以玩搖滾的。這些專業樂迷完全摒棄了搖滾的精神。音樂不分年齡,有的人就是很喜歡有閱歷的歌手的嗓音,只有經歷過人世間的種種,才能更加感同身受。
年輕人唱歌只是單純的模仿,而經過一定閱歷之後的人,他們唱歌唱的就是對人生的感悟。這些專業樂迷的評分也遭到了現場一些參賽選手的抵制,就連一些混過「地下」的年輕人也覺得這樣的打分很不公平。看了《樂隊的夏天》這一打分規則,不少網友也表示:從水木年華到白舉綱,現在終於明白是誰在阻礙音樂是發展了。
沒錯,就是這樣一群不懂得欣賞的人在阻礙音樂的發展。
據說這些專業樂迷都是一些製作人或者音樂市場總監等。他們也從來沒有當過歌手,以他們的眼光來選音樂,怪不得音樂市場的道路發展的如此緩慢。
出於商業的目的,這些專業樂迷確實願意選擇年輕一些的選手,但是,做音樂也不能都靠年輕的一輩,過去很多優秀的歌手也是值得發掘的。
音樂既沒有國界之分,也沒有年齡之分,對於以前的歌手,我們還是應該給他們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