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教師嗓子痛就診後死亡:家屬認為系藥物過敏,多部門介入

2021-01-12 澎湃新聞

2019年12月28日,對雲南麗江寧蒗一中名譽校長張建寧一家人來說,是個非常難過的日子。

這天下午,張建寧因為頭痛、嗓子痛、全身無力到寧蒗人和醫院就診,被醫生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在注射生理鹽水和清開靈後出現呼吸困難、嘴唇發紫等情況,後經搶救無效身亡。

張建寧個人資料簡介

家屬認為,張建寧系注射清開靈引起過敏反應,而醫生用藥前未詢問病人過敏史,輸液中無人看管,病人出現不良反應後搶救措施失當,最終導致病人死亡,應依法追究醫院及當事醫生刑事責任。

2020年1月2日,當地衛健局委託了專業鑑定機構對張建寧進行了屍檢。1月3日,張建寧在老家安葬。

3日晚,寧蒗縣委宣傳部負責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事情發生後,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目前縣衛健局、公安局、紀委等多部門都已介入調查,寧蒗人和醫院被暫時停業整治,待調查結果出爐後,將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嚴懲嚴辦」。

人和醫院已暫停營業

患者輸液後出現不良反應,搶救無效身亡

張建寧今年56歲,系寧蒗縣第一中學名譽校長,同時擔任該校語文教師。教書育人三十七載,曾先後獲得「市級優秀教師」「雲南先進教育工作者」「省級教育先進個人」「省級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2009年在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之際,還曾獲得「雲南教育功勳獎」。

張建寧個人榮譽證書

張建寧女兒張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這一切本不應該發生,「本來父親打算周五(2019年12月27日)去麗江市看望不滿3月的孫女,因為28號周六需在學校補課上午還上了兩節課,下午因為嗓子不舒服去寧蒗縣人和醫院就診,卻再也沒能走出來」。

病歷材料顯示,寧蒗縣人和醫院接診時間為2019年12月28日下午3時30分,患者主訴「頭痛、全身痛、咽痛、咳嗽、全身痛」;現病史:兩天前開始出現頭痛、全身無力、精神不佳,伴全身酸痛,口咽部不適、咳嗽…未見好轉,就診前來;既往史有高血壓、糖尿病史;體徵:血壓149/105mmHg,脈搏102次/分,體溫38℃。

醫生初步診斷意見為上呼吸道感染,並開具了0.9%生理鹽水2瓶,炎琥寧3支,清開靈3支,接診醫生為李某亮。

張建寧的病歷記錄

誰知,在輸液後不久張建寧即出現不良反應。

護理記錄單顯示,患者張建林(註:應為寧)於今日(2019年12月28日)15:45輸入0.9%鹽水250毫升,清開靈30毫升時出現呼吸困難,呼之不應,口唇發紫,立即給予,換空糖滴入,給予氧氣吸入於15點50分,遵醫囑給予安定20毫克靜推,給予洛貝林3mg靜推腎上腺素1ml皮下注射,地塞米松10mg靜推,利多卡因100mg靜推。

張建寧的護理記錄單

一段現場視頻顯示,當時三名醫生圍在張建寧身邊進行搶救,而張建寧已癱坐在輸液室中的沙發椅上。

張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人和醫院搶救之後,父親又被送往寧蒗縣人民醫院進行搶救,「父親送過去時人已經沒了呼吸」。

據寧蒗縣人民醫院搶救記錄顯示,張建寧於16:30經人和醫院氣管插管後由人和醫院醫護人員送往該院,立即查看患者:呼之不應、瞳孔散大固定、對光反射消失、指脈氧測不出、血壓測不出,呼吸音及心音未聞及,大動脈搏動不能捫及,前頸部散在瘀斑……經搶救於2019年12月28日18:35宣布死亡。死亡原因:呼吸循環衰竭。患者家屬對整個治療及搶救無異議,建議患者家屬屍檢明確死亡原因。

寧蒗縣人民醫院搶救記錄

家屬質疑系清開靈過敏,醫院診治搶救不規範

張女士認為,父親被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情況並不嚴重,更不會危及生命,導致父親死亡的原因在於人和醫院醫護人員在治療及搶救過程中多次違反規章制度和診療護理常規,使得父親病情由輕變重,不斷惡化。

事後,她將相關病歷材料發給了專業人士進行了諮詢。專業人士稱,從狀況描述,張建寧符合清開靈過敏導致的呼吸困難、休克、心跳驟停等第一階段的危急狀況。

張女士稱,經了解,按照注射劑量符合清開靈過敏反應在5-30分鐘內發生,輸入此類可能導致過敏的藥物應有醫護人員密切觀察至少5-20分鐘方可離開,應加強看管,「當時我父親在輸液過程無人看管,旁邊病人發現後跑出輸液室呼救醫生才到」。

她認為,醫院沒有按照藥品特殊性履行監測及看護職責,同時,用藥前醫護人員未詢問病人的過敏史,而父親本身為過敏體質。

張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父親出現不良反應後,醫護人員未按規範流程對父親進行搶救措施,「心肺復甦時最基本的是體位(一般為平臥位),病人一直被動處於坐位,如何進行有效的心肺復甦?」

另外,搶救措施及藥物也存在諸多問題。張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經向專業人士了解,在父親出現不良反應後,醫院醫護人員「遵醫囑立即給予推空糖,氧氣吸入」的做法,暴露出醫生沒有在第一時間意識到可能為清開靈過敏,沒有過敏性休克的處置經驗,而是誤診為低血糖反應,不顧病人糖尿病史,給予空糖。

同時,在張建寧出現明顯呼吸困難情況下,醫護人員「給予安定20mg」的做法更加錯誤,「安定有明顯呼吸抑制作用,危害很大,可直接加重病人的呼吸抑制導致呼吸停止。」張女士稱,此後「靜推給予洛貝林3mg、腎上腺素1ml皮下注射、靜推地塞米松10mg、利多卡因100mg靜推」等搶救措施都或多或少存在不當情況。

涉事醫院被暫停營業,官方稱將嚴懲嚴辦

天眼查顯示,寧蒗人和醫院有限公司成立時間為2016年5月20日,註冊資本100萬人民幣,大股東為侯志忠,佔股66%,擔任監事,傅智鵬佔股33%,擔任經理,法定代表人李寶良佔股1%,擔任該公司執行董事。

天眼查上有關人和醫院的信息

材料顯示,接診醫生李某亮今年66歲,於1999年5月取得執業醫師資格證書,類別為臨床。

接診醫生李某亮的執醫證

張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從事發至今,寧蒗人和醫院方面未向家屬說明相關情況。更讓她感到奇怪的是,「在政府出面組織的溝通會上,院方對我們所有問話都是拒絕回應的狀態,說自己做不了主,也不認識股東,也沒有股東電話」。

1月4日,人和醫院法定代表人李寶良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張建寧在短時間內死亡,院方認為其符合心肌梗死特徵,「這種急性情況很少有醫院能搶救過來」。他稱,在當地政府組織的溝通會上,院方向家屬道歉但未被接受,目前已向家屬墊付了安葬費、屍檢費等費用15萬元。

「現在醫院已被暫停營業,醫生都回家了」,李寶良說,家屬稱張建寧清開靈過敏系單方面說法,「縣政府組織了省市縣多位專家對此事進行調查,現在我們也在等待屍檢結果」。

紅星新聞記者未聯繫上接診醫生李寶亮,而後多次撥打人和醫院常務副院長陳炳電話,但始終無法接通。多次致電寧蒗縣衛健局局長楊希,電話也始終無法接通,稍後楊希回復簡訊稱「請與縣委宣傳部聯繫」。

寧蒗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事情發生後,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目前縣衛健局、公安局、紀委等多部門都已介入調查,「一查到底」。寧蒗人和醫院暫被停業整治,待調查結果出爐後,將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嚴懲嚴辦,就高不就低」。

(原題為:《雲南教師嗓子痛醫院就診後死亡,家屬質疑清開靈過敏,當地多部門介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女子在診所打吊瓶後死亡 醫生稱死於藥物過敏
    藥物通過吊針,滴入她的血液裡,李玉蓮在盤算著,晚上要給兒子做頓可口的飯菜。不過,這卻成了她65歲人生旅途中的最後願望。幾個小時後,她死了。女子打吊瓶昏迷後死亡醫生:死於藥物過敏離西山水庫不遠,在甘井子區紅南東街,有一家名為王玉珠診所的小型醫療機構。診所的有個醫生姓劉,周邊居民叫他劉醫生。李玉蓮家住診所附近,由於患有心腦血管類疾病,她常年遭受著病痛的折磨。
  • 病例分享|李瑞建:阿司匹林過敏ACS介入治療一例
    就診時間: 2013年7月。患者主訴: 因「胸悶憋氣1周」入院。既往史: 支氣管哮喘病史15餘年(現用沙丁胺醇氣霧劑及口服茶鹼類藥物治療)。冠心病及糖尿病5年,腦梗死病史4年,吸菸史30年。近幾年一直未再服用阿司匹林經科室討論後,決定在患者病情穩定後再給與低劑量阿司匹林嘗試,7月15日16:00患者單次服用阿司匹林100 mg,21:50再次發作哮喘,藥物積極搶救後於7月16日下午才緩解。病症: 冠心病;急性冠脈症候群;糖尿病(2型);支氣管哮喘;陳舊性腦梗死。
  • 山東男子結石手術次日輸液死亡,院方稱疑心源性猝死,衛健委介入
    12月4日,山東曹縣男子王某福因腹痛到醫院就診,院方診斷為輸尿管下段結石。做了手術後,王某福仍疼痛難耐,次日又到醫院輸液,輸了一瓶半後便臉色發黑,最終王某福經搶救無效身亡。9日下午,涉事曹縣華都醫院回應稱病人疑為心源性猝死,事後家屬在醫院搶救室強行停屍64小時,院方多次與病人家屬交涉無果。
  • 山東男子結石手術次日輸液死亡 院方稱疑心源性猝死 衛健委介入調查
    12月4日,山東曹縣男子王某福因腹痛到醫院就診,院方診斷為輸尿管下段結石。做了手術後,王某福仍疼痛難耐,次日又到醫院輸液,輸了一瓶半後便臉色發黑,最終王某福經搶救無效身亡。9日下午,涉事曹縣華都醫院回應稱病人疑為心源性猝死,事後家屬在醫院搶救室強行停屍64小時,院方多次與病人家屬交涉無果。
  • 雲南一軟顎裂女生高墜重傷,教育局否認因口齒不清被教師辱罵
    家屬稱,女生墜樓前曾因先天性軟顎裂說話不清楚,遭教師辱罵。11月3日,巧家縣教育局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不存在教師辱罵學生的行為,具體情況仍在調查中。巧家縣公安局白鶴灘派出所工作人員稱,警方已介入調查。
  • 甘肅女子赴綿陽痔瘡手術9天後死亡,衛健部門介入調查
    近日,甘肅女子陳小花不遠千裡赴綿陽進行痔瘡手術,9天後身亡,死前曾多日腹痛,衛健部門介入調查。據調查了解,11月22日,甘肅女子陳小花前往四川「全國十佳肛腸專科醫院」綿陽市肛腸病醫院治療痔瘡,不料手術後9天她在醫院不幸身亡,家屬認為痔瘡手術是一個不算複雜的手術,腸梗阻也不是疑難雜症和急症,死者曾出現多日腹痛,嘔吐等不適症狀,質疑醫院治療和搶救過程有不當行為,認為綿陽市肛腸病醫院對母親的死亡負有重大的責任。
  • 患者病危,家屬拒絕120轉院,死亡後醫院卻賠償21萬
    林醫生詳細檢查後未能對病情作出明確診斷,按嬰幼兒呼吸急促最常見的病因脫水酸毒給患兒輸液補液。補液後患兒呼吸狀況無好轉。林醫生醫師向家屬表示需轉院治療。當日上午家屬將患兒抱離醫院,乘坐班車去縣醫院,到縣醫院時,醫生檢查發現患兒已死亡。患者家屬認為患者死亡系甲醫院、社康中心及乙婦幼保健院過錯行為所造成,遂起訴至法院要求賠償。
  • 孩子普通發熱,為什麼輸液後死亡?丨藥物警告
    孩子普通發熱,為什麼輸液後死亡?12月8日,山西應縣一名1歲男童因感冒、發燒,前往當地醫院就診,卻在打點滴後死亡,這件悲劇牽動了所有人的心。由於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均為片劑、水溶液及混懸液(滴劑),沒有靜脈注射及肌肉注射劑型,所以對於口服藥物困難的孩子,醫生常選擇賴氨匹林肌肉注射。常用劑型包括注射用賴氨匹林、賴氨匹林腸溶膠囊、賴氨匹林散等。賴氨匹林的解熱作用強,起效快,作用緩和而持久,給藥後水解為賴氨酸和阿司匹林,阿司匹林進一步水解為水楊酸。
  • 產婦分娩後在醫院死亡:特殊給藥竟讓患者自己籤字,醫院對死因判斷...
    妹妹的意外死亡,讓盧偉難以接受,他在梳理妹妹住院期間的病案資料時發現了諸多問題。  盧偉告訴記者,1月6日妹妹被宣告死亡後,他們全家人一起進入ICU給妹妹淨身穿衣。他的妻子最先發現了問題,她看到妹妹的身體上已經出現「屍斑」,憑藉多年的臨床護理經驗判斷,妹妹已經死亡多時了,家屬認為醫院存在隱瞞妹妹死亡時間的做法。
  • 山西朔州一中學家屬樓自來水呈粉色,公安等部門已介入調查
    朔州市第二中學家屬樓的居民打水。 中新網 圖中新網太原12月10日消息,近日,一則關於「山西一中學家屬樓居民家中水龍頭出現粉色液體」的消息及視頻在網絡大量傳播。記者10日致電朔州市第二中學,校方回應,目前該市公安等有關部門已介入調查。
  • 醫生不在護士頂替,男子就診死亡 警方:無證據證明非法行醫致死
    2020年4月,因胸口疼痛、頭暈,47歲男子劉陽時來到廣西來賓市武宣縣「譚文任診所」就診。當天,醫生譚文任外出了,他的妻子覃秋梅頂替「行醫」,給劉陽時用了藥。不久,劉陽時出現臉色蒼白、胸悶、氣促等現象,送醫院搶救後無效死亡。覃秋梅並非醫生,她是診所的護士。
  • 湖北荊州一男孩中毒,被宣布死亡後殯儀館「復活」,衛健局介入調查
    孩子死亡之後被送往了殯儀館,文先生的家人表示孩子還有體溫,甚至手還可以動,家人告訴醫院後,醫院卻表示不再進行搶救。 相關記者於12月28日到衛生健康局了解的情況得知,他們部門已經進行了調查取證,醫院搶救治療及對孩子全部死亡都是沒有問題的,懷疑家屬的描述與事實不符,當地的相關部門已經給孩子的家屬再做相關的工作,說明希望能夠理解。
  • 西安音樂學院回應「女生疑被書記騷擾後自殺」:相關部門介入
    針對「網傳西安音樂學院一女學生疑被系書記猥褻後自殺」一事,11月18日,西安音樂學院黨委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目前陝西省紀委已介入調查此事,不方便透露更多信息。
  • 急診退號,自行離院,拒絕掛號……患者病重或死亡後,醫生能免責嗎?
    現病史:患者昨晚8時許出現肢體抽搐、站立不穩,伴噁心、嘔吐,曾在外院就診,診療過程不詳,家屬訴今晨8時左右自服抗帕金森藥物後出現持續性四肢抽搐,雙上肢呈屈曲狀,雙下肢伸直狀,連續抽搐無緩解,伴小便失禁,無噁心、嘔吐,無頭痛,家屬撥打120及999出診,患者被抬入999車中後出現意識喪失,呼吸呈張口嘆息樣呼吸,並發現患者高熱、血壓測不到
  • 醫療風險管理:患者死亡是自身疾病自然轉歸的結果,醫院無須擔責
    該院醫生同時告知家屬需要先做IABP(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治療,待病情穩定好轉後再介入(放支架)治療,患者及家屬出於對醫院的信任只能同意該治療方案。醫院於當天下午便為患者做了IABP治療。誰知被告x醫院有限公司為患者做了IABP治療後,因適逢國慶假日,該科主任休假,其他人員沒有相應的技術的能力,只能拖延著患者的治療,等待該科主任假期結束回來後再做處理。
  • 老人醫院打吊瓶死亡 家屬門診設靈堂討說法
    死者妻子白淑莉說,9月19日,她和丈夫王廣志從西斜七路家中步行來省腫瘤醫院治療打吊瓶,當日下午該院醫生在沒有和家屬溝通的情況下,就給患有心臟病的丈夫打了一針幹擾素,打針後不長時間,丈夫就永遠離開了人世。白淑莉向記者哭訴:「打完針半個小時後,我丈夫感到很難受,不舒服,發高燒。一會兒喊冷,一會兒喊熱,看到丈夫難受的樣子,她趕緊找大夫。
  • 城陽醫院開展全腦血管造影術 獲患者及家屬極大認可
    趙女士今年55歲,因右側肢體麻木無力10小時來到城陽區人民醫院急診科就診,經詢問病史得知,趙女士發病前出現無明顯誘因右側肢體麻木感及肢體無力,上肢持物笨拙,下肢行走無力,伴頭暈及言語不清,持續不緩解,緊急到醫院就診,完善相關檢查考慮為「腦梗死」,收治神經內科病房。
  • 某杭州女子到醫院就診,服藥後病情加重,醫生將藥量寫成14粒
    某杭州女子到醫院就診,服藥後病情加重,醫生將藥量寫成14粒杭州臨安,女子就醫吃藥病情加重,一片寫成14片,醫院:我們錯了到醫院就診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情況開出相應的處方單,並讓患者或家屬到藥房拿藥。藥店裡拿藥時,醫生會將藥物的劑量貼在藥盒上,病人到了時間就可以直接按醫囑服用。母親今年64歲,由於腰部不適,就到臨安錦北醫院就診,醫生給她開了三種藥,其中一種叫鹽酸乙哌立松片,有環節肌緊張的作用,按照醫囑每天服用3次,每次服用14片。她說藥盒上都貼著醫囑,由於媽媽不識字,還專門在藥盒上做了標記,剪了三個口子。
  • 男子被捕關進拘留所7天後死亡 家屬質問「三大死亡疑點」
    經看守所工作人員描述死亡過程,李女士大致明白了事發時的狀況:8月7日下午4點多,李志敏反應「不舒服,胸痛」,工作人員帶他到醫務室測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後給予「速效救心丸」4粒口服,讓其躺下觀察一個多小時後症狀緩解,工作人員將其帶回監室。
  • 最危險的藥物過敏症狀
    作者: 吳玉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 一、患者表現 藥物過敏的症狀從輕到重不等。大部分在用藥後的 1~72 小時內出現。症狀包括: 蕁麻疹、皮疹或水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