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山脈深處小山村的脫貧攻堅戰

2021-01-17 中國新聞網

下營子村花海小鎮展示的豐收場景 張桂芹 攝

中新網承德9月26日電 (記者 張桂芹)「以前全家以種地為生,土地流轉後在家門口的園區務工,我和老伴打工的工資足夠我們花的。」河北省灤平縣長山峪鎮三道梁村村民朱善芝說。

灤平縣隸屬於河北省承德市,處於京、津、遼、蒙的省市「金三角」交匯點,素有北京北大門之稱,距北京市165公裡,屬於「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淺山區,曾是國家級貧困縣。

脫貧攻堅,全國一盤棋;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當地民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

朱善芝59歲,她所居住的三道梁村共505戶148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01戶、1010人。朱善芝和老伴過去一直靠幾畝「望天收」土地維持生計,是村裡的貧困戶之一。

2015年開始,燕山山脈深處的三道梁村發生了變化,承德市蘊香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在村裡投資興建了蘊香園食用菌產業園,以有機香菇種植為目標,產業園佔地200畝,建設123個大棚,其中發菌棚24棟,雙層出菇棚99棟。一場基層脫貧攻堅戰在這裡悄然打響。

蘊香園食用菌產業園初建伊始,就把企業的發展與扶貧工作有機結合,通過新版「一地四金」(土地流轉「租金」、務工賺「薪金」、扶貧資金入股分「股金」、合作經營分「紅金」)的精準扶貧模式幫助農民脫貧。

蘊香園食用菌產業園總經理高慧穎說,園區流轉了村裡99戶農戶的土地,其中55戶貧困戶,年可獲得租金收益10萬餘元;此外,公司採取「股份合作」的形式,將扶貧資金作為貧困戶股金用於公司的建設,每年按不低於入股扶貧資金10%的比例分紅。園區已吸收三道梁村279戶貧困戶的扶貧入股資金134.2萬元。

朱善芝正在蘊香園食用菌產業園採摘香菇 張桂芹 攝

4年前,朱善芝來到園區工作,每月工資2800元;每年獲得土地流轉租金3000元;年底還有扶貧資金入股分紅480元。朱善芝笑著說,「日子是越過越有盼頭。」

據高慧穎介紹,除了工資,園區還探索出績效分紅模式,園區拿出純利潤的20%以績效的方式分配給每一位員工。去年,出菇季結束後,園區提供「利潤分紅」2萬餘元。

像朱善芝一樣的貧困戶,在園區上班的有40餘個,年戶均增收2萬元。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由於食用菌園區建設的都是冷棚,受灤平縣地形氣候特徵影響,每年只能4月到10月出菇,10月到次年3月製作菌棒。製作菌棒期間村民只能閒在家裡,導致就業不穩定。

經過考察和研究,高慧穎決定將現有的出菇棚改造成四季出菇棚,此舉不僅可以實現北方四季出菇,而且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穩定就業。

想建設四季出菇棚,建設資金成了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2019年,東西部協作在深度互動中攻堅「精準扶貧」,300萬東西部協作資金為園區的發展注入力量。

截至目前,蘊香園已改建完成8棟四季出菇棚。高慧穎說,「四季出菇棚以水、電、生物質環保燃料等清潔能源作為溫控手段,實現冬夏兩季製作菌棒,解決了冬季無菇可出的情況。」

高慧穎表示,四季出菇棚可以穩定村民就業,不會再出現幹半年歇半年的情況,而且還增產增效。「以一個四季出菇棚為例,可出菇3.5萬棒,按冬季香菇鮮品的平均市場價格計算,可增收7萬元,相當於三個普通棚的產量。」

據了解,蘊香園菌棒生產、栽培規模達200萬棒,年可生產香菇鮮品1500噸,所產香菇主要供應北京、深圳乃至海外市場。截至目前,三道梁村已有300戶貧困戶脫貧,還有1戶4人未脫貧。

灤平縣金溝屯鎮下營子村,曾是全縣情況最複雜、上訪戶最多的窮村、亂村。全村45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45戶。

下營子村的孫士河前些年在外面經商,有了些積累,2014年回到老家,完成土地流轉2000餘畝,發展中藥材產業。如何讓產業發揮效能,帶動全村脫貧,成為孫士河要解決的問題。經過研究,「土地租金+打工薪金+產業基金入股分紅+發展鄉村旅遊掙現金」為主要的扶貧模式在這裡開始實施。

站在下營子村山上,放眼望去,山巒綿延起伏,層層梯田,碧波蕩漾,黃芩谷、藥花谷、藥王廟等十幾處景點構成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山腳下,中藥材博物館、中草藥研發中心、民宿區、茶葉加工廠等項目已經投入使用。

下營子村的中藥材花開正豔 張桂芹 攝

「通過賞花、品藥茶、中藥科普、特色採摘、嘗藥膳等一系列項目將中草藥與鄉村文化旅遊有機結合,帶動鄉村旅遊,增加農民收入。」景區副總經理湯繼永對記者說,2020年5月,該項目被承德市旅遊局批准為三A級景區。

從種植中草藥,延展出如今的「農業+工業」、「農業+旅遊、「企業+農戶」的全新生態鏈……在中藥材產業的帶動下,帶動周邊村民返鄉就業50人,間接創造就業崗位40餘個,帶動54戶貧困戶脫貧。2018年底,下營子村退出了貧困村序列。

截至目前,灤平縣貧困人口已由2014年底的39032人減至190人,88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2019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11元,較2014年增長77%,同年5月,河北省政府批准退出貧困縣序列。(完)

相關焦點

  • 西五環向西看就是連綿的燕山山脈
    由於地形的特殊,北京的西部和北部都是雄壯的燕山山脈,在北京城區範圍內,也是非常容易看到群山的,這在中國的城市中可謂獨樹一幟。北京城市距離深山有多近?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話題。事實上,北京的西四環距離西五環平均只有不到5公裡,而在北京西五環向西看,就是雄偉的大山深處。
  • 河北省興隆縣上莊村:燕山深處 詩歌上莊
    河北省興隆縣安子嶺鄉上莊村,位於燕山山脈的崇山峻岭中。這個村莊有百餘戶人家,500多口人,不均勻地分布在6個小自然村,但這裡卻走出了4 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6位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新中國成立以來,上莊走出去的第一位詩人是劉章。1956年,詩人劉章的一系列詩作在中國詩壇上引人注目。 其詩歌《寸草情》《山葡萄》《牧羊曲》和散文《搭石》《飽山》等被選入大中小學課本。
  • 讓燕山聲名鵲起的三大事件
    燕山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可以走出去,但是我不會疏離。我是燕山之子,我鍾愛這裡的山山水水。這次從關中回到燕山老家,是為了遷居。就是這一特殊的原因,擾動了朦朦朧朧的心境和情愫。雖然我隨時都可以回來,但是還是有不舍情愫的湧動。我在燕山出生,為燕山深處的家鄉教育事業忙碌了半生。如師兄給我那篇圖文評論的一句話「走過的路,雖未輝煌,但也不曾平庸」。
  • 扶貧印記|河北興隆詩上莊村:小山村的詩意生活
    河北省興隆縣詩上莊村原名上莊村,地處燕山深處,村莊有百餘戶人家、500多口人,周邊群峰林立,樹木蔥鬱,村中溪水輕流,清澈見底。該村先後走出了詩人劉章、劉向東、劉福君和散文家劉芳,截至目前,這個小山村共孕育了4名中國作協會員和11名河北省作協會員。
  • 【只爭朝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朝著幸福的方向奔去——內蒙古全力...
    編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區脫貧攻堅取得重大成果。舊貌換新姿,愁容變歡顏,全面小康的幸福圖景在內蒙古大地越繪越清晰。為更好地梳理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脫貧攻堅工作中的經驗做法,展現貧困地區發生的喜人變化和廣大黨員幹部的實幹精神,《內蒙古日報》今日起推出脫貧攻堅系列報導,全方位、多角度反映8年來我區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徵程中的努力與溫暖、奮鬥與夢想。時序更替,逐夢前行。
  • 脫貧攻堅】第二十八集:草原深處的攻堅
    脫貧攻堅》  系列短視頻第一批共31集  今天推出第28集  《草原深處的攻堅》  敬請關注  ▲點擊觀看視頻  《加油!脫貧攻堅》是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關鍵階段中央電視臺特別推出的系列短視頻,為所有奮戰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的人們加油鼓勁,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 咬定脫貧不放鬆,全力打好攻堅戰
    脫貧攻堅收官之戰打響以來,遂平縣和興鎮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把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擺在工作全局的突出位置,圍繞剩餘貧困人口脫貧和貧困戶持續增收、鞏固脫貧成果等重點工作,強化責任落實、工作落實、政策落實,堅持「四個不摘」,為「十三五」圓滿收官,乘勝開啟「十四五」規劃打下堅實基礎。
  • 和興鎮:咬定脫貧不放鬆,全力打好攻堅戰
    脫貧攻堅收官之戰打響以來,遂平縣和興鎮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把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擺在工作全局的突出位置,圍繞剩餘貧困人口脫貧和貧困戶持續增收、鞏固脫貧成果等重點工作,強化責任落實、工作落實、政策落實,堅持「四個不摘」,為「十三五」圓滿收官,乘勝開啟「十四五」規劃打下堅實基礎。
  • 打贏脫貧攻堅戰 · 主題歌曲《和你在一起》
    歌曲創作背景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主題歌曲創作的思考2018年5月下旬,突然接到芮文斌先生電話,告訴我他們接受了一個任務,要組織一臺以「打贏脫貧攻堅戰」為主題的音樂晚會,需要打造一首公益歌曲,希望我能負責歌詞創作。對標的標杆,當年曾經流行的《從頭再來》(以倡導下崗職工在就業為主題的公益歌曲)。
  • 匯聚磅礴力量 攻克千載難題——河北舉全省之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在這裡,總書記向全黨全國發出了脫貧攻堅的進軍令: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溫暖而堅定的話語,飽含著總書記對困難群眾深深的牽掛,融進了他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深刻的思考。7年多過去了,這個老區的群眾日子過得怎麼樣?今年2月底,從太行山深處傳來好消息,隨著河北最後一批13個貧困縣摘帽,阜平縣脫貧啦!
  • 海外網評:史上最大規模脫貧攻堅戰,中國打贏了!
    新華社 普布扎西 攝「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1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鄭重宣布。
  • 新華社評論員:一鼓作氣,打贏脫貧攻堅戰——寫在第六個國家扶貧日
    在第六個國家扶貧日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戰略全局出發,把扶貧開發工作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
  • 王玉玲:發揮金融優勢打贏脫貧攻堅戰
    金融系統緊緊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深化金融改革,優化金融環境,強化金融服務,收穫了許多決戰脫貧攻堅的典型經驗和優秀做法,為決勝全面小康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和保證。當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我們更要凝心聚力,迎難而上,以必勝信念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咬緊牙關 一鼓作氣 確保如期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11月16日,自治區代主席藍天立到自治區扶貧辦調研,強調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廣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咬緊牙關,一鼓作氣,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 林口縣扶貧工作者獲全省脫貧攻堅貢獻獎
    10月17日是全國第6個扶貧日,2019年全省脫貧攻堅獎評選結果也於日前揭曉。林口縣應急管理局安全生產執法監察大隊大隊長、三道通鎮新青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朱洪波獲得貢獻獎。    據介紹,2018年春天,身為縣裡扶貧工作隊隊員的朱洪波來到新青村這個小山村,為貫徹縣委縣政府關於「網際網路+」精準扶貧的脫貧攻堅理念,他主動申請將三道通鎮村級電商服務站試點建在新青村,積極探索產業扶貧新模式。當年7月,新青村電子商務服務站掛牌成立,同時設立了交通運輸郵政合作服務站,採取交郵合作的方式,通過大客車把農產品運輸到縣城,送到千家萬戶。
  • 《中國特色減貧之路: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出版發行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近日由中原農民出版社和紅旗出版社聯合出版、崔華泰編著的《中國特色減貧之路: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應時而出。  本書以精準扶貧理論的形成和實踐、如何減貧為出發點,對脫貧攻堅中解決「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等重點問題進行詳細解析和論證,提出了聚焦深度貧困地區集中發力
  • 羅玉平: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貴商義不容辭責無旁貸
    羅玉平: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貴商義不容辭責無旁貸 2020-07-28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群眾不脫貧 企業不「收兵」——華能瀾滄江公司助力雲南脫貧攻堅戰
    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能瀾滄江公司」)董事長袁湘華說,面對脫貧攻堅戰,華能瀾滄江公司主動擔當,先後投入22.4億元,聚焦熱點難點,補短板強弱項,集中精力攻克最後堡壘,助力雲南打贏脫貧攻堅戰。
  • 堅定必勝信心 下足繡花功夫 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自脫貧攻堅戰工作開展以來,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舉全縣之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退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將如期實現。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最核心的是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論述,牢牢把握脫貧攻堅正確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局出發,多次召開重要會議,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
  • 劉金波: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摘帽目標任務 為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12月13日,副省長、公安廳長劉金波深入白城市通榆縣烏蘭花鎮春陽村,實地踏查產業脫貧項目,督導檢查脫貧攻堅工作,親切看望慰問困難群眾,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堅持精準扶貧、「智志」雙扶,突出產業引領、項目帶動,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摘帽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