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興隆縣上莊村:燕山深處 詩歌上莊

2021-01-17 中國文明網

  河北省興隆縣安子嶺鄉上莊村,位於燕山山脈的崇山峻岭中。這個村莊有百餘戶人家,500多口人,不均勻地分布在6個小自然村,但這裡卻走出了4 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6位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新中國成立以來,上莊走出去的第一位詩人是劉章。1956年,詩人劉章的一系列詩作在中國詩壇上引人注目。 其詩歌《寸草情》《山葡萄》《牧羊曲》和散文《搭石》《飽山》等被選入大中小學課本。他此後還陸續出版了《映山紅》《長相思》《北山戀》《劉章鄉情詩選》 等40多部作品。而他的創作源泉,正是家鄉的老樹、巨石、房子、碾磨和水井。此後,在他的帶領下,上莊又有劉芳、劉向東、劉福君等先後成為詩人和作家。他們循著鄉土文學的道路,以手中的筆描摹和讚美自己的家鄉。這個小村莊也因此被人們稱為「詩上莊」。

刻有中外著名詩人的詩歌牆。

認真學詩讀詩。

  一進村莊,就看到小廣場上排著數十塊大理石碑刻,除了上莊詩人創作的詩歌,一百多首古今中外的名詩也鐫刻其上。碑文還包括了上莊村的歷史、村歌《我的上莊》、歷屆大中專學生名錄、解放前入黨的老黨員 和參軍人員名單等。此時,一種文化與歷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

  跨過詩歌牆對面的小河,就是上莊的詩歌館和《詩上莊》編輯部。《詩上莊》是上莊村村委會主辦的一份詩歌雜誌,劉章為顧問,劉向東為主編,劉福君為執行主編。這樣一個「村級」的詩刊,在全國恐怕也是罕見的。上莊詩歌館的誕生,是為了讓更多優秀詩人在上莊留下珍貴的筆跡和詩篇。詩歌館是一間不大卻敞 亮的紅磚房,目前已收集了數十位詩人的詩稿和題詞。

  上莊的「老劉家」,劉章是長輩,亦是詩歌創作的帶頭人,和兒子劉向東、侄子劉福君被人們並稱詩壇「三劉」。目前,劉向東已出版了《山民》《諦聽 或傾訴》《母親的燈》等10部詩集,劉福君也已出版了《母親》《父親》《上莊人物》《我的大紅》等8部詩集。3人之外,劉福堂、劉向陽、劉明等人也不斷有詩作問世,形成了一個小規模的創作群體。評論界認為,這個群體有著共同的詩學原則。在他們的詩中,瀰漫著溫厚凝重的大山風韻和泥土芬芳,風格清新、自然、 質樸。

  現在,讀詩和寫詩已成為上莊村農民們茶餘飯後最為熱衷的事情,這為村裡營造了獨特的文化氛圍。67歲的老漢吳學枝說,自己從小愛好文學,後來種了地就擱下了。但現在他吃完飯,就到文化廣場溜達溜達,下雨陰天沒事也來瞧瞧。好些詩瞅著是白話,但讀了就覺得意義深刻,他也想寫點東西了。詩牆邊上,更多的是那些蹦蹦跳跳、歡樂誦詩的孩子們。7歲的吳佳怡小朋友,識不了幾個字,但已能用手指著詩牆大聲朗讀。

  2014年9月25日,「中國·興隆首屆劉章詩歌獎頒獎」在這裡舉行。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國務院參事張抗抗在參加了在上莊舉行的「中國·興隆首屆劉章詩歌獎頒獎式」後,在文章中專節論述了「詩上莊的人民性」,「詩歌被刻在石頭上,並不意味著詩歌的永恆;但是,詩歌通過村民的念誦得到傳揚,詩歌就從書本上走近了人民,有了『為人民』的積極意義。」這為「詩上莊」未來的發展指出了更加明確具體的方向。

  詩歌上莊這個小山村在劉福君的推動下,提出了「把『詩上莊』打造成中國文化名村」的發展口號。同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貫穿其中,將建立弟子規雕刻牆、刻家訓等,把這個小山村打造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基地,讓人們找到精神的家園和心靈的根。(興隆縣文明辦)

承德興隆「詩上莊」:農民「詩意地棲居」不是神話

 

相關焦點

  • 扶貧印記|河北興隆詩上莊村:小山村的詩意生活
    河北省興隆縣詩上莊村原名上莊村,地處燕山深處,村莊有百餘戶人家、500多口人,周邊群峰林立,樹木蔥鬱,村中溪水輕流,清澈見底。該村先後走出了詩人劉章、劉向東、劉福君和散文家劉芳,截至目前,這個小山村共孕育了4名中國作協會員和11名河北省作協會員。
  • 上莊—打造鄉村旅遊及文化旅遊綜合體
    2015年上莊鄉萬畝休閒農業產業園被評為唐山市級農業園區,將建成農遊一體的都市休閒型聚集區,河北省「綠色崛起示範帶」,「京津唐秦承」旅遊圈新地標中的特色亮點,探索鄉村旅遊新嘗試。上莊村是上射雁莊的簡稱,位於上射雁莊鄉政府駐地東偏北0.5公裡處,地處丘陵、長勝山腳下,其村可以追溯至隋唐時期,源於唐王徵東時,路過此地,曾在沙丘上射雁而得名。其鄉的曬甲營、望都莊、涼水河等村都源於唐王徵東時的傳說而得名。
  • 山西美麗鄉村顏值代表:晉城市陽城縣上莊村
    其中,晉城市兩村上榜,陽城縣潤城鎮上莊村便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上莊村還有許多值得炫耀的名片——「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民居第一村」等。著名作家、民間文藝家馮驥才曾經在參觀上莊古村時親筆題字「前世之寶,後世寶之」。上莊村位於陽城縣東北,是號稱天官的明朝重臣王國光故裡,是一處以明清官宅建築為主的古村落。
  • 「山西畫報·太行古堡專題系列」陽城上莊村:古村遙在水雲西
    (山西畫報·太行頭條)陽城上莊村:古村遙在水雲西孟夏時節,記者又一次踏進了陽城縣潤城鎮上莊古村,品味道不盡的神韻,傾聽說不完的故事。上莊,有許多值得炫耀的名片:「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民居第一村」等。「上莊是國內為數不多、至今仍然活著的古村落」。
  • 「小上海」上莊村:績溪古村落裡的「北境之王」!
    「北境之王」上莊村論歷代湧現的名人成就和數量,如果要在績溪縣北部眾多古村落裡選出一個最知名的,一定非上莊村莫屬。上莊村是績溪古村落裡名副其實的「北境之王」。上莊村之名,因人而出名,胡適、胡開文、汪靜之、曹誠英以及一代代徽商前赴後繼,走南闖北,行遍天下,讓這個「北境之王」的古村落在民國時有「小上海」之稱。上莊村裡的居民世代繁衍相傳。短的有300餘年,長的達千年以上,以胡、汪、程、柯、王五姓居多,村莊附近的社屋上還有新石器時代遺址。
  • 河北省興隆縣一小區發生爆炸!致1死1傷
    官方通報來了河北省興隆縣政府26日通報稱:6月26日上午7:26,縣政府接興隆縣消防救援大隊電話報告,興隆縣新隆園小區1號樓5單元501室室內燃氣洩漏發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
  • 九山半水半分田,青黑瓦黃土牆,松陽縣上莊村
    上莊村位於松陽縣三都鄉,距城東北15公裡,離三都鄉政府0.6公裡。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區的村子。村裡的老房子瓦片是青黑色的,牆壁是黃土色的,青苔是灰綠色的,還有泛白色的對聯。上莊村有一個淡如水的歷史。村老書記家裡至今保留著道光年間、民國時期的16本《毛氏宗譜》、10本《松陽縣誌》和契約執照,是珍貴的歷史文化收藏,對毛氏家族的延續發展、以及對當時契約、執照等具有十分重要參考意義。毛氏宗祠位於上莊村村口,宗祠始建於明清,據當地老人介紹,該宗祠於民國時期重修。
  • 績溪上莊景區又有一優惠活動
    上莊歷史上名人輩出,是世界著名學者胡適先生的故鄉。上莊徽風古韻,文化厚重。有徽派古建築群保存極為完整的上莊村;有古徽州聚落文化的絕版代表作之稱的棋盤村;以徽墨、徽菜、徽劇、徽雕和徽風徽俗為代表的國家、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多達32項,更是歷久彌珍。在2020年4月3日至2020年6月8日期間績溪上莊景區推出一系列的優惠活動,針對安徽出版集團及下屬各公司全體工作人員實行門票減免政策,還可在景區自營的「一品鍋莊」酒店享受食宿7折優惠。
  • 績溪上莊景區致全國援鄂醫療隊員一封信
    績溪上莊景區為表達對全國援鄂醫療隊員的一片敬意之情,決定從即日起,對全國援鄂醫療隊員,包括國家、軍隊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隊所有隊員,憑有效證件(身份證、援鄂醫療隊員相關證件),實行5年內不限次免門票遊覽政策,執行時間至2024年12月31日。
  • 燕山大學新增10名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選
    尚七網1月15日訊  根據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領導小組文件《關於批准王振嶺等110名同志為2017年度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的通知》(冀人社字[2017]303號)和河北省教育廳《關於公布2017年度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人選的通知》(冀教人[2017]20號),
  • 燕山大學實現零突破,河北省僅此一家,雙一流建設又獲加分項
    近日,由教育部等相關部門舉辦的2020「最美高校輔導員」頒獎儀式,在央視科教頻道播出,燕山大學輔導員王銀思老師成功獲評2020「最美輔導員」稱號,該項榮譽是燕山大學首次獲評並且實現了河北省輔導隊伍的「零突破」。
  • 燕山山脈深處小山村的脫貧攻堅戰
    河北省灤平縣長山峪鎮三道梁村村民朱善芝說。灤平縣隸屬於河北省承德市,處於京、津、遼、蒙的省市「金三角」交匯點,素有北京北大門之稱,距北京市165公裡,屬於「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淺山區,曾是國家級貧困縣。脫貧攻堅,全國一盤棋;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當地民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
  • 一度詩歌論壇原創作品*第111期 《一度為燕山阿紫女詩人點讚》
    【作者簡介】 燕山阿紫,原名魏翠俠,曾用筆名阿紫,遷安阿紫。河北省遷安市人,河北省作協會員。中國力量詩歌聯盟副秘書長,《格調style》微雜誌特約作者。出版文集《讓愛去旅行》、電子詩集《與你相遇》;代表作《與梅相遇》《麥子的眼淚》《誰網你心》等。在詩中築夢,根扎愛的土地。個性籤名是:「月照我心,愛伴你行」。
  • 牛詩推薦/燕山阿紫:愛情像河流
  • 燕山大學怎麼樣?
    答|百度派 @砍哥學校簡介燕山大學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四方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河北省重點支持的國家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北京高科大學聯盟成員。學校源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始建於1920年。
  • 河北最委屈的大學——燕山大學
    【河北最委屈的大學--燕山大學】燕山大學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四方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河北省重點支持的國家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北京高科大學聯盟成員。 學校源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始建於1920年。
  • 河北省檔案館「榮歸故裡」公益活動已助36位英烈找到後人
    日前,從河北省檔案館獲悉,由該館發起的「榮歸故裡——讓英烈精神在山水間傳遞」公益活動,今年年初向社會公布了50份烈士犧牲證明檔案信息,經過歷時半年多的細緻尋找,目前,共尋找確認了14位烈士後人信息。加之第一批尋找確認到後人的22位英烈,目前該活動已助36位英烈找到後人。在今年已尋找確認到後人的14位烈士中,承德籍最多,有11人,其餘為邢臺籍2人,秦皇島籍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