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有美劇畫面感且強情節的紀錄片,演員把每個大亨都演得極其到位。全片不僅是每個商業大亨的發家史,也是美國現代化進程並成長為世界國力最強國家的發跡史。鐵路,石油,電力的廣泛應用,這是美國領先於其他國家的基礎。
商業大亨們儘管身處不同行業領域,但有著共同的特質:令人嘆為觀止的遠見卓識和洞見,對時代脈搏的精準把握,鐵血無情,殺伐果斷,野心勃勃。
而且非常有意思的一點是,這些大亨在商場的很多手段,在當今的法律體系下都是違法的。比如範德比爾特在股票市場瘋狂低價吃進對手的股票,這就是惡意收購,也引出後來的毒丸計劃。洛克菲勒大量收購全美的精煉油廠,以及卡內基的鋼鐵產業,JP 摩根創立的通用電氣,都是典型的壟斷。
後來法律可能恰恰是因此而制定的,也側面反映出大亨們的商業天賦和敏銳度,以及資本家不計一切逐利的本性。
第一集:鐵路大亨範德比爾特
範德比爾特敏銳的發現鐵路是國家發展的脈搏,於是開闢了鐵路運輸業,並通過掌握通往紐約的唯一鐵路交通路口將競爭對手吞併。後來隨著鐵路業擴張大量玩家擠進來修建鐵路,他又很快的認識到鐵路公司間的競爭不再是線路的多少,而是運輸的貨物本身。於是他精準的預見到了石油這個未來的剛需上,與洛克菲勒合作,開始大量運輸石油產品。(眼光是多麼的重要,未雨綢繆,永遠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
第二集: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敏銳的發現石油開採效率低下,於是摒棄了這個賭博式的生意,以高品質精煉油設定行業標準(Standard oil公司),靠與鐵路大亨範德比爾特合作,通過低廉的鐵路運輸渠道,將精煉油運到全美各地,開始起家。同時,面對各路鐵路大亨的聯合試圖抬高運費,他開始修建管道來運輸石油,將鐵路行業踢出局,也從此對石油的運輸方式進行了革命。(uncertainty is also an opportunity. 每次危機都是機會,「窮」則思變,這就是創新)
第三四集:鋼鐵大王卡耐基
卡耐基看中了鋼鐵這個硬度質量極高的材料在大樓基建方面的巨大應用潛力,藉此發家。
第五六集:JP 摩根
JP摩根看中了電力的巨大潛在應用價值,但是一開始在交流電和直流電的選擇上站錯了隊伍(投資了愛迪生)。後來通過商業手段建立了通用電氣。(商業決策都伴隨著巨大的風險,就看膽識與魄力了)。
第七集:幾位大亨聯合
商業終於要左右政治了。洛克菲勒,卡耐基和JP Morgan三個宿敵為了維護在行業內的壟斷地位以及將資本主義的剝削本質發揮到極致,共同出資支持了總統候選人麥金利,為自己的利益代言,they bought the president. (這就是美國政治的特點,金錢驅動政治)
第八集:壟斷結束新時代開始
三大巨頭為代表的壟斷時代被法律終結,以亨利福特為代表的新企業家崛起,他們更注重為平民提供負擔的起的產品(比如汽車),從而給大眾提供價值,提升生產效率,提高工人的工作條件,也因此催生了美國龐大的中產階級。過去的寡頭壟斷打下的工業化基礎,加上中產階級的崛起,使得美國成為世界上最早工業化以及最發達的國家。
另外,我覺得英文片名比中文名更能代表全片核心:the men who built American. 現代化的美國就是被這些人建造出來的。